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地时间4月15日,德国宣布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正式告别核电时代。翌日,欧洲最大核电机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正式投入运营,该核反应堆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是芬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建的核电机组,而这距离欧洲上一个建成投运的核电机组也已过去16年。一边“弃核”,一边“拥核”,欧洲核电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
福岛核事故以来,欧洲总体上正在形成以核电立场为“界河”的二元核能地缘格局
欧洲民用核电发展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规模上看,目前在运的核电机组,欧洲占据1/3。从技术水平看,以法国、德国为主要代表的欧洲核电技术,运行效率好、安全系数高,是老牌核能强国中唯一未出现重大核安全事故的地区。法国电力公司的核电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世界核电行业的标杆。但自从美国、苏联先后出现核泄漏事故后,欧洲对核电的态度从积极转向保守,新建核电项目基本停滞。日本福岛核事故恰逢欧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建成投运的核电站即将退役、延寿的时间节点,大众对核电的安全忧虑成为决定欧洲核电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运的核电站为了满足大众与监管部门日益提升的安全要求,不得不在常规安全成本之外,追加新的大规模安全投入,进一步压降了核电站的经济性。与此同时,主要由来自中国的廉价光伏设备支撑的欧洲太阳能事业发展迅速,其本土风电也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借助政策红利、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尤其是碳市场机制等迅速发展。就总量而言,欧洲风、光等新能源发展已表现出最终完全取代核电的势头,这也成为推动欧洲多个国家进一步“弃核”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放眼欧洲,隐约可见一幅以核电立场为“界河”的二元核电地缘格局图。“界河”的一侧,是核电的坚定支持者,以法国和大部分东欧国家为主,不仅对老化核电机组进行延寿处理,而且积极谋划开建新的核电站。2022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重启核电计划,计划到2050年新建6座第三代压水反应堆(EPR2),并对再建8座核反应堆进行可行性研究,这是2002年以来法国首次在境内规划新建核电。此外,法国还将在运的56座核反应堆中32座的运行寿命从40年提高至50年。波兰政府2021年2月发布《至2040年能源政策》,计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至160万千瓦,将于2033年投运,之后每两年建成1台机组。匈牙利政府于2009年批准新建两座120万千瓦核电机组,2014年,匈牙利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核电机组建设协议,原计划于2025年投运,但由于欧盟对俄制裁,投运日期被推迟至2032年。捷克计划到2035年新增核电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到2040年核电占比超过46%。
“界河”的另一侧,是坚定的“弃核”派,以德国和部分西北欧国家为主,不仅反对进一步发展核电,而且有意陆续关停在运核电机组。德国西门子等能源公司的核电业务,曾被视为二战后德国崛起的标志之一。但从21世纪初,先后在施罗德和默克尔政府领导下,德国逐渐确定并持续推进“弃核”政策和路线图。福岛核事故后,核物理学家出身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于2022年底前全部关停德国境内的核电机组。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担心能源短缺,德国政府临时决定将最后3座核电站的运营时间延长至2023年4月。2023年1月,德国因俄乌战争而不断持续深化的国内能源危机得到根本性好转,核电关停进入“倒计时”。除德国之外,欧盟的其他一些无核电国家,如奥地利、卢森堡、丹麦等,也明确反对发展核电,甚至在欧盟通过将发电的核电厂和燃气电厂归为“可持续”能源的提案后,奥地利、卢森堡政府官员声称将采取法律行动上诉至欧盟法院,阻止上述提案生效。
对欧盟层面而言,核电政策立场是现实博弈的结果,目前已经将核电纳入绿色能源范畴。核电在欧盟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个欧盟成员国运行着103座核电站,2021年欧盟超过1/4的电力来自核能,其中一半以上的核电来自法国。2022年2月,在法国与东欧国家的推动下,欧盟委员会提案将核电纳入可持续投资的“过渡”能源,为欧盟范围内核电建设融资扫清了障碍。尽管德国、奥地利和卢森堡等国家明确反对为核电贴上“绿色标签”,但最终未能在2022年7月举行的欧洲议会投票中阻止上述提案的通过。
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情况、核能产业优势等因素是欧洲内部核电立场分化的主要考虑
首先,各国能源结构不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的压力不同。支持核电的国家中,核电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核电占比超过70%,核电是其第一大电力来源。波兰拥有欧洲最大的煤炭储量(超过175亿吨),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煤炭生产国,煤电占比接近85%,通过发展核电可满足本国能源需求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按照计划,到2040年,所有6个机组全部投入运营后,可满足波兰36%的电力需求。此外,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核电在其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都超过了35%,核电是上述国家满足本国能源需求、应对能源转型的有效保障,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弃核”。而强烈反对核电的国家中,几乎没有核电装机或核电占比较低,且相关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通常较高、增速较快。德国2021年核电占比仅为13%,可再生能源占比却超过40%,过去五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德国弃核提供了有利条件。奥地利和丹麦本国均无核电装机,奥地利主要以水电和风电为主,丹麦以风电和生物质发电为主,两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均达70%左右,上述两国几乎没有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压力。
其次,各国电力进出口情况差异较大,确保本国电力稳定供应的条件不同。欧洲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水平较高,各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进出口贸易,满足自身电力供应缺口和出口多余电力。大部分反核国家当前都可以从邻国进口足够的电力以满足本国电力需求。反核声量最大的卢森堡,其国内电力需求几乎全部依靠从德国和比利时进口,奥地利和丹麦的电力进口量也分别超过本国电力消费的34%和51%。但是,大部分东欧国家电力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依靠本国自身的电力设施满足电力需求,因此核电就成为这些国家的现实选择,如波兰、捷克电力进口量仅占本国电力消费的8%和18%。
再次,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对电力成本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核电相对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更低。以法国为例,2020年该国核电的平准化发电成本为31美元/兆瓦时,仅为气电的44%,得益于核电成本优势,2021年上半年法国家庭电费支出约为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的90%。卢森堡、奥地利、丹麦、德国等反对核电的国家,其人均GDP均位于欧盟前列,对电力成本的敏感性较低,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可承担相对较高的电力成本。但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支持核电发展的东欧国家,人均GDP远低于欧盟平均水平,不足上述国家人均水平的一半,对电力成本的敏感性较高,希望通过发展核电降低国内用电成本和能源转型成本。
最后,法国具有核电领域的技术和产业优势,有较强意愿推动核电在欧盟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高度依赖外部能源供应的德国无法与之抗衡。法国是最早应用核电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拥有核电站投资、设计、运营、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技术能力,核电产业和技术优势明显。早在1989年,法国核电占比就已达75%,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了成熟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过去20年,法国在核电领域投资超1600亿美元,法国电力公司在核电领域的研发经费和专利数量均居全球企业首位,因此,法国坚定将核电作为其未来实现能源转型和能源自主的重点方向。德国虽然坚定“弃核”,但目前严重依赖外部能源供应。即便按照拟定计划在2034年上半年实现化石能源彻底“去俄化”,德国也要大力从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每年进口规模巨大的电力,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核能发电。这种本国“弃核”而从邻国采购“核电”的行为,被德国国内的拥核派斥为“虚伪”。这也决定了至少在现阶段,同为欧盟的两大强国和主导者,德国的“弃核”主张,无法压倒法国的“拥核”立场。这也是欧盟层面核电立场复杂多变的根源所在。
未来可预见的时段内,全球核电仍处于向上发展的态势,而欧洲核电将继续保持二元对立基本格局
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后,面对天然气价格的高位波动和全球能源贸易的潜在风险,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均将发展核电作为应对能源危机、实现本国能源转型和能源自主的重要途径。美国能源部2022年2月发布《维护供应链安全以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综合战略》,明确提出在2025年后完成大型轻水反应堆新建计划,建设并运行模块化小堆、微堆,扩大先进核技术出口等核能发展目标。英国2022年公布的新版能源安全战略中,计划新建8座核反应堆和16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制定了到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扩张至2400万千瓦、发电占比达到25%的目标。日本2022年下半年修改能源发展战略计划,重启核电项目,并通过电力行业修正法案,允许核电站超期服役。韩国加大核电产业投资,拟到2030年将国内核电发电比例提升至30%以上,并以核电产业优势为基础,积极开拓国际核能市场,旨在重新成为全球安全核反应堆的主要国家。全球主要核电国家对核电产业的加大投入,势必推动新型核电技术加速实现商业化运行,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将大幅提升,建设和运营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核电技术将更具吸引力。因此,从全球范围看,核电发展仍处于上行态势中。
与此同时,未来可预见的时段内,欧洲核电的发展仍会呈现二元格局,但绝非一成不变。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务实主义性格来看,“弃核”后并非彻底“戒核”,在面临能源保供压力、经济发展紧迫需要时,以德国为代表的“弃核”国家同样会根据客观形势要求重启核电,甚至不排除再度转变为积极“拥核”者的可能。而以法国为代表的“拥核”派,身处当前核电发展新一轮“小高潮”中,仍需严肃应对两项基本挑战。
一是安全担忧。欧洲现有核电站老化问题严重,影响核电出力,打击公众对核电的信心。据欧盟评估,目前欧盟境内的大部分核电站即将达到当初的设计年限,预计到2050年,欧盟90%的核电站面临退役或改造。以法国为例,其境内的56座核反应堆平均年龄为35年左右。2022年,由于多个核电机组因老化出现管道应力腐蚀现象,法国境内多座核电机组陆续关闭,进行检修。2022年8月28日,近65%的核电机组关闭,导致法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由于核电机组大范围停机检修,2022年法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下降至62.7%,较2021年下降约7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性。现有新建核电站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技术问题,导致核电站工期严重滞后,投资预算大幅上升。芬兰新投产的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于2005年开工建设,最初计划2009年投入运营,但由于多项技术问题困扰,机组延迟至2023年才正式投产运行。法国本土唯一一座在建核电站弗拉芒维尔核电厂3号机组,2007年开工,原计划于2013年投运,同样由于部分技术原因,目前项目工期推迟近10年,预计项目完工成本也增至127亿欧元,约为最初预测造价的4倍。
(作者均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累计为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上网电量累计为56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0%;上网电量累计为4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3月31日16时3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筒体三环顺利吊装就位,为年内实现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重要里程碑节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吊装的模块由3圈共36块筒体板组成,直径约40米,高约12米,总吊装重量约764吨。同时,集成安装了300余块附板、SP02平台、环形风管、管道、空气导流板支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202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发布,详情如下:一、发电机组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燃煤机组1952台,总装机容量9.17亿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280
3月28日,中电联发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其中,风电机组77585台,总装机容量1.59亿千瓦;光伏发电组129842组,总装机容量0.82亿千瓦。点击查看全文:2024年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4月11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中:电气风电预中标300MW,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1日,中国中原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中国中原领导班子调整的有关决定。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中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主持会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孙占辉宣读了任免决定:推荐毛亚蔚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累计为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上网电量累计为56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0%;上网电量累计为4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1、2月份期间,用电大省浙江频繁出现负电价的情况备受市场关注!1月27日更是出现了现货全天负电价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浙江负电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会对各市场主体收益产生什么影响?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规避收益风险?行业领先的电力交易运营服务企业#x2014;#x2014;国能日新,通过浙江省的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2月市场化机组剩余容量相关情况。2025年2月,全省统调口径煤电装机容量7746万千瓦,平均检修容量44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661万千瓦,平均检修容量0万千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公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累计不少于988万千瓦;到2025年底,可再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碳达峰目标打好基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核工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等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我国也提出建立数字中国的目标,具体到核电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火热会给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2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