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动力电池产业跨入“从有到好”新阶段

2023-06-26 09:49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卢奇秀关键词:动力电池电池企业电池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打造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之都,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仅需3年。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不足20亿元,迅速发展到2021年的160亿元、2022年的近900亿元。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销量达72吉瓦时,占全国销量的15.5%、产量的13.2%。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快速成长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基地。宜宾的扩张之路,正是我国持续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的生动写照。

从一城看全国领先优势明显

2019年9月,宁德时代落户宜宾,形成了以四川时代和天宜锂业为龙头、相关上下游配套项目迅速集聚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

“宜宾全力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已聚集上下游产业链项目110个以上。规划总产能305吉瓦时,目前已建成投运产能150吉瓦时、在建产能30吉瓦时。预计今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介绍,宜宾已经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家组认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产业链完整,发展路径清晰,政策措施有力,发展势头强劲。宜宾也因此获得“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称号。

以宜宾为主导,成都、遂宁等地协同发展,四川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格局已取得显著成效。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介绍,目前,全国1/6的动力电池产自四川,装机量全球前十的有3家企业、全国前十的有5家企业在川落户投资,全省建成动力电池产能186吉瓦时。今年1至4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25吉瓦时,同比增长3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不止四川,江苏、福建等地都在抢抓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机遇。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举办期间,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指出,从中国指数来看,江苏、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排名国内前五,且各具优势。江苏在电池材料与电池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福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与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突出;广东在上游材料及后端电池回收方面具有优势;四川在电池产能及绿色制造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湖北在电池回收方面表现出色。在全球发展指数中,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整体领先优势明显。

产业链完整力拓全球市场

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17.9吉瓦时,同比增长71.8%。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克服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危机等困难,装机量达294.6吉瓦时,占全球总量的60.4%,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速发展,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300瓦/千克,结构创新、低温加热、热扩散安全防护等新技术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固液混合动力电池开始装车使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和大规模产业应用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步伐。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进一步指出,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中担当重要角色。在产业链方面,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主材全部能够在中国生产。2022年,我国锂盐占全球出货量的70%,正极材料占全球出货量的70%,负极材料占全球出货量的90%以上。

对产业而言,下一步竞争的焦点在于如何开拓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当前,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在内的多家电池企业均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海外车企配套能力。今年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176.9吉瓦时,同比增长28.7%。

苗圩提醒,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注重品牌营销,避免同质化竞争。要通过降本增效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快充、长寿命等诉求,技术创新是关键。在系统结构创新方面,采用CTP、CTC、JTM、CTB等结构创新技术更好地实现了电池与整车集成。在材料体系创新层面,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争焦点。与此同时,还应关注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锰锂正极、高镍正极、富锂锰正极、硅碳负极等新材料体系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从“有”到“好”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看来,动力电池行业已经从“有没有”迈入“好不好”的新阶段,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结构更加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企业而言,已经从具备生产动力电池的基础能力,向更负责任、更高质量、更创新的生产和服务过渡。动力电池产业的前半程已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后半程是引领市场需求,从“有”到“好”。其中,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强根基。

万钢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动力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市场生态,对环境保护、成本控制、梯次利用、原材料保障,以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他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动力电池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进一步凝聚动力电池发展的国际共识,强化全球协同与国际化布局,加强国际政策体系对接和标准法规协同,共同探索动力电池低碳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碳排放核算方法、技术数据的互通互认和共享。进一步强化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循环利用环节的全球合作,共同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在苗圩看来,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是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在国标委2018年颁布的GB/T34013-2017《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标准中,动力电池共有145种规格,包括圆型电池6种、方型电池125种、软包14种。总体来看,电池规格尺寸还是偏多,适用性不强。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建议由行业组织动力电池企业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减少规格,进行标准化生产。在安装设计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续航里程和动力要求,提供不同的电池容量来满足不同需求。这种模块化的应用在单体、模组端均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我国还可以在全球市场舞台上实现标准引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池企业查看更多>电池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