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榆林“执黑”逐绿前行

2023-07-26 14:25来源:《能源评论》作者:张越月 薛宝弟关键词:煤化工清洁能源榆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榆林是一座不断被能源标签加持的城市——20年前,这里被称为“西煤东运起点”“西电东送的枢纽”,当下,这里又有了“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的称呼。标签变化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座资源型城市对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的探索。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坐拥煤、油、气等多种能源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传统能源的开采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这座人口不足400万的城市跻身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第一梯队”。但资源过度开发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面对“双碳”目标,依赖传统能源开采的模式亟须调整。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时指出,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当下,榆林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加快升级传统能源化工产业,并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先进的化工项目、多元的清洁能源、高效的治理模式正共同发力,推动这座城市向“绿”前行。

(来源:《能源评论》 文/本刊记者 张越月 特约记者 薛宝弟)

打通能源产业升级路

在不久前公布的陕西省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中,榆林以1546.17亿元排名全省第二。此前5年,榆林的GDP从2019年的第54位上升至2022年的全国第42位。人均GDP方面,榆林在2022年超过同为资源富集地的鄂尔多斯,从全国第15位升至全国第7位。

GDP的提高得益于榆林对本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根据《2022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榆林2022年增长最快的产业为传统能源加工产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38.8%,超过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16.3%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29%。

榆林传统能源加工的代表产业是煤化工。过去几年中,当地推动煤基化学品向高端合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煤基聚酯、可降解材料等延伸,建成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全国首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国内最大规模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等一大批技术领先的重大项目。

目前,榆林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产量已分别占到全国的11.4%、6.3%、3.9%和60.9%。根据2023年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该市将在今年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全链条、终端化布局现代煤化工项目,加快能化产业向下游延伸,着力打造通用工程塑料、煤基特种燃料等产业集群,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化工不同于开采,对电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煤化工产业的安全用能,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为当地企业量身打造了“双电源、双回路”的供电网络。不久前,原110千伏曹家滩开关站升级为330千伏变电站,使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当地供电企业还结合煤矿、煤化工客户的负荷特性和电网运行风险,对电网实施了补强工程。

除了电力“硬”支撑,技术的“软”支撑也对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底,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榆林,就煤炭分质利用产业耦合、粉焦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成果推广及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引进“外脑”的同时,能源企业也在探索技术升级。国家能源集团当前正依托自有知识产权,研发能源转化效率更高的煤直接液化新一代技术,对直接液化的石脑油进行高值化深加工,在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的同时积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

打开绿色电力“宝盒”

最近几个月,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的互动式问答表演——“盛唐密盒”在网络上火爆出圈。“探索体验式、互动性强的新业态,精心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是陕西文旅行业探索的方向。在榆林,一个主打“工业体验”的项目也在建设中——2022年2月,中能文旅城建设项目在榆林启动。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约2平方千米,项目采取“工业+文旅+N”的模式,打造中能工业主题公园、榆林能源科技博物馆等。

除了吸引游客,“能源+文旅”开发模式为废弃矿区的再利用探索了方向。中能文旅城就是利用中能煤田因政策性关停的榆阳矿斜井工业广场和中能新村土地,并整合周围可利用的土地共同打造的。除了关停煤矿,榆林还有面积较大的采空区,早在2012年,榆林就提出采空区和备采区集中规划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思路。此后,蓝色的光伏板陆续出现在榆林的工业园屋顶和废弃矿场,与黄色的土地形成对比,成为当地一道新的风景。

与蓝色光伏板辉映的还有山坡上陆续出现的白色风机。据统计,榆林全年有效风电利用小时数为6500小时以上。早在2010年,华能定边狼尔沟分散式示范项目就成为国内第一个分散式示范电场。今天,不仅是定边,靖边、横山广袤的高原上,一座座风机正在蓝天下不间断地生产着绿色电源。

“风光无限”的新能源产业是榆林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截至2022年年底,榆林累计新能源装机容量近18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陕西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55%。到2025年,榆林全市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风电700万千瓦、光伏1900万千瓦。根据榆林市的规划,未来将全力推进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打造新能源发电基地,全力推进能源产业绿色化转型。

为了让储存绿电的资源“宝盒”充分被打开,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统筹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农光互补等新的发展方式,完善调度机制。通过统筹平衡电力电量、优化电网调度运行、加强电网设备运维、强化需求侧响应等手段,当地供电企业提高电网消纳、汇集送出及调节能力。截至4月30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已助力1396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占该市装机总容量的47%。

“井下疏干水”守护高原生态

5月17日,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乘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接机现场,来自榆林横山的老腰鼓队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献上了一段热情的腰鼓表演。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界处的横山有一段始修建于明朝的古长城遗址。相传,戍守长城的军士身戴腰鼓作为报警工具,一旦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后来,腰鼓的作用从军事警示拓展到百姓娱乐,腰鼓表演也由此诞生。

在横山,与古长城、腰鼓齐名的还有这里的“沙漠森林”。从2012年起,横山大力实施樟子松基地建设、千里绿色长廊绿化、能源企业绿化等八大绿化工程,把森林覆盖率从0.4%提高到34.6%。在森林覆盖率上,横山其实是陕西的缩影,榆林曾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水土综合治理,通过淤地建坝、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不断改善,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并打造了全国首个干旱半干旱沙区的国家森林城市。

对于榆林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来说,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是多方关注的话题。作为产煤大市,榆林每年煤矿开采产生的矿井疏干水超2.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仅9.4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6%,属于重度缺水地区。近年,为解决好煤矿疏干水的回收利用,榆林市启动建设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将净化达标后的疏干水用于生态建设、塌陷区治理、农田灌溉及田园综合体补水,为当地生产生活疏解缺水之困,同时解决煤矿污水外排带来的环保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市煤矿开采产生矿井疏干水2.65亿立方米,利用量达2.14亿立方米,利用率达80.7%。当前,榆林市正在加快建设总长616千米的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管网,管网将实现统一调配、统一收集利用,处理后达标的矿井疏干水可广泛用于生态水面补水、城市市政用水、农田和林草灌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榆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