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企业正文

国网江苏电力:锻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科技引擎

2023-08-02 14:1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周瑾关键词: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国网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受今年第5号台风影响,预计3小时后5~6级东南风将影响南通海域,部分机组需调整风机偏航角度,确保届时以最大功率输出。”7月28日,根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提供的海上风电功率预测信息,华能江苏清洁能源分公司南通运维站站长彭泳江下达指令。远在60千米之外的启东华尔锐风电场,12台风机缓缓转向,调整偏航角度,蓄力待发。

6月27日,国网江苏电力应用多元信息融合智能动态预测技术完成江苏海上风电全域功率预测验证工作,在国内首次实现千万千瓦级大规模风电群功率集中预测,也帮助发电企业更加精准地掌握发电时机,为更可靠、更高效地开发和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保障。

着眼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国网江苏电力确立了大规模新能源消纳、主网安全稳定运行、配网智慧发展、负荷精准调控等科技创新攻关方向,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方案构想转化为生动实践。

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江苏电网总装机容量的31%。如何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的广泛接入?新能源消纳核心技术研究是国网江苏电力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

多元信息融合智能动态预测技术将预测对象从“站”转为“风”,减少了地理偏差等影响,能准确捕捉不断变化的台风路径,实现“精确到风”的在线联动预测。彭泳江介绍,根据国网江苏电力提供的海上风电功率预测信息,他们可提前调整风机迎风角度、开停机等运行方式,预计每年多发电600万千瓦时。

“功率预测信息能为我们快速调整火电机组运行方式提供依据,从源头提高了电网安全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国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崔雪松说。随着这项新能源功率预测技术的应用,江苏省海上风电可利用风资源发电能力有望提高3%。

长距离输电一直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瓶颈。先进的柔性直流技术攻克了这一难题,使风电大规模开发走向深远海成为现实。2021年12月,国网江苏电力将这一先进技术付诸实践。该公司承担调试和并网任务的如东海上风电±4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截至今年7月底,该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19个月,将如东H6、H8、H10三个风电场265台风机所发出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实现年上网电量约26亿千瓦时,相当于约105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

“捕风追光”带来的大量新能源的接入,加之每年增长的电力负荷,考验着江苏电网的电力资源安全高效灵活配置能力。

5月31日,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虞城换流站结束了连续40天的功率互济运行模式。其间,该站运行平稳,最高互济功率达100万千瓦。虞城换流站首次采用的特高压混合级联输电新技术的有效性得到了实践印证。

“经过电力调度,我们将存在裕度的供电分区功率调配至其他分区,为在大规模电网内快速实现大范围潮流转移和优化调节提供了解决方案。”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负责人介绍。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内首个“交改直”工程——扬州—镇江直流输电工程,在保留原有长江大跨越输电铁塔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使原有通道输电能力从60万千瓦提升至120万千瓦,大幅提升电网设施利用效率,满足清洁能源资源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优化配置的需求。

国网江苏电力加快科技创新应用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负荷分级分类精准预测、评估和调控技术攻克极端供需形势下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关键难题,做大可调节负荷资源池;车桩网协调智慧场站创新车桩网协同互动商业应用场景,使最大可调资源潜力达400千瓦;新型智能轨道电动机车在中天钢铁集团投入使用,将该企业能源费用降低80%……

年初以来,国网江苏电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牵头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其中,“光学麦克风”项目填补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基础科研与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领域的空白。


原标题:国网江苏电力 锻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科技引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国网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