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经过反复调整、迭代,研发团队花费半年时间终于解决了主给水隔离阀的设计制造,而这只是玲龙一号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微小缩影。
再造“核肺”
早在2013年的夏天,在成都郊区的青白江机械厂,一个由20多人组成的焊接团队就没日没夜地进行玲龙一号蒸汽发生器的组焊技术攻关,力争在立项截止日期前拿出成熟的焊接方案。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天气炎热,每个人都倍感压力。一次领导去现场慰问,大家集聚在会议室里对焊接缺陷进行原因分析。面对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究竟是材料本身的原因所导致,还是焊接变形所引起,大家一时争执不下,最后演变成了面红耳赤的“拍桌子”大会。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尽管大家技术经验丰富,但最终还是要以验证结果为准,这一切只能自己摸索,没有捷径可言。”玲龙一号蒸汽发生器项目成员李潮伟这样表示。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大家还是迅速回归到了紧张的实验中。
初始路线验证是一大难关,把它彻底变成现实又是新的考验。
“小堆的蒸汽发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耐腐蚀性好、传热效率高等优势,大堆的制造技术肯定不能拿到小堆上直接用,这就需要我们拿出全新的设计思路。”玲龙一号蒸汽发生器设计负责人刘威说。
针对一体化布置的特点,团队开展了蒸汽发生器紧凑结构设计。为避免引入过大的附加载荷,选用了与大堆不同的新型材质作为蒸汽发生器主要材料,并通过巧妙的双层套管结构,实现双面传热,增加单位空间内布置的传热面积。
“玲龙一号蒸汽发生器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经过无数次反复论证才得出的最优解,整个过程中差之分毫都不行。”刘威如是说。
然而在前进的路上,研发团队要面对的不只是巍峨险峻的高山,还有不期而至的疾风骤雨。
2021年2月,在对蒸汽发生器进行第一次超高压水压实验时,现场同事给李潮伟打来电话:“压力表一路飙升,容器被打坏了。”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当时李潮伟心里只有一句话:完了,任务节点保不住了。
“‘容器被打坏’意味着密封结构发生了变形,密封失效了。”李潮伟这样解释道,“这简直是捅破天,就好像米要下锅,结果锅坏了,直接影响到了项目主线的进程。”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难题,尽管倍受打击,但李潮伟还是迅速冷静下来,着手推动局部结构的重做。团队花费4个月的时间反复实验,终于成功解决密封问题,确保了2022年9月蒸汽发生器的顺利完成。
“玲龙一号的新结构、新材料对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意味着我们十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李潮伟感慨道。
“新”“辛”相印
“如何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玲龙一号采购团队负责人米小琴一上来就抛出了这个深刻的问题。
在玲龙一号的研制过程中,相比于最核心的压力容器及蒸汽发生器的研发制造团队,采购团队更像是一群隐居幕后的无名英雄。他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却往往鲜为人知。
玲龙一号的采购团队与传统意义上的采购团队不同,这支成立于2007年的队伍所做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下单、收货。对他们来说,签订合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全过程中,他们都要负责质量把控,保证监督监察,确保每一个设备保质、保量、按时、按需完成。
“由于玲龙一号是三新设备,有着革命性的模块化设计和布置,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实施困难非常重视,对制造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充分识别和评估。”米小琴说。
从项目伊始,采购部组织开展了4次沙盘推演,通过访谈、交流、情景设计及演习,提前识别风险,形成风险管控清单,采用状态屏、TOP10等手段进行动态管理。“我们识别了上百条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米小琴说。
但即便对整个制造过程有充分的预估和准备,2022年8月,采购部仍然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夏天。当时,集团将在9月底对压力容器合格验证、蒸发器焊接进行节点考核,但直到8月,项目进度都不及预期。
那一个月,采购部的工作人员轮番驻守在制造厂房中,24小时跟着制造团队,梳理资源和流程。哪里有卡点,哪里就有采购部的工作人员。
“那时候吃住都在厂里,最忙的时候,刚结束一整晚的加班,就要立刻参加早晨的组会。但大家都不曾抱怨,甚至会催促同事去休息,让自己承担更多的工作。”米小琴说。
就是在这样百折不挠、勇往无前的精神下,部门顺利通过了节点考核,一步步圆满完成任务。
与采购团队类似,玲龙一号背后的试验团队同样发挥着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玲龙一号的创新之路上,研发团队的每一个新思路、新设计,都要由试验团队来进行验证。但试验团队并不只是被动地承接各类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想法不能实现,试验团队也需要反客为主,在客观验证的基础上反过来对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这其中,玲龙一号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指的是依靠回路中的水由于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密度差和水位高低不同产生的重力差作为驱动力形成自然循环,在不依靠外界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就自行运作,将反应堆余热导出,实现反应堆安全停堆,避免由于外部供电系统失效等情况引起的反应堆严重事故。
“针对余热排出、安全注射等要求,我们大大小小的实验做了40多次。只是一个水箱进出水的接口,我们就和设计团队反复打磨、迭代。”试验团队负责人黄志刚说。
在最初的计划里,水箱两个接口之间的距离较近,各自负责注入冷水和导出热气。但在实况验证中,试验人员发现在热量传递的作用下,两个接口会彼此干扰,导致系统循环无法正常进行。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直接关系到非能动系统能否起效。”黄志刚解释道,“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接口位置,我们反复进行实验,预设了8种不同的工况,前前后后共持续了半年的时间,才终于成功完成。”说到这里,黄志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全能选手
“除了发电,核能还有大量的综合利用前景,包括工业供气、城市供暖、海水淡化等,”宋丹戎说,“玲龙一号作为全能型选手,能够布置在不同地点来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玲龙一号发电功率12.5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所需。它的推广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一台玲龙一号机组的年发电相当于植树造林750万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
面向我国“2030年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玲龙一号可以连续、稳定地承担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助力我国深入推进能源转型,优化能源结构。
放眼全球,小堆是当前国际核能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有18个国家正在开发建设80多种小堆。相比于很多国家开发的小堆还停留在纸面上,玲龙一号率先迈出了模块化小堆工程落地这关键一步,在整个国际上都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许多国家都对玲龙一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玲龙一号的多用途性在国外很受欢迎,它对于很多电网规模小、人口数量少的国家非常适用,未来大有可为。”秦忠说。
如今,“华龙”和“玲龙”一大一小,差异互补,完美配合,已经成为中核集团驰骋抢滩海外市场、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龙”。
作为安全、智能的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将推动我国在世界核能领域率先突围,为中国制造再添一张靓丽的名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近日,由哈电集团动装公司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完成验收工作,从哈尔滨发运,标志着“玲龙一号”取得又一重要突破,对扩展核能应用领域、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最关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在紧张建设中。海南核电工程管理处安装科副科长高峣峰12日介绍,目前其安装工作已进入高峰期。“玲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基于成熟技术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压水堆,具有小型化、模块化、安全性高等特点,标志着中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7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9431.7MWe(额定装机容量)。2024年1-12月全国共2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详见表1。表1:2024年1-12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4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94183.4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451.75亿千瓦
推进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源:能源新媒文/卢铁忠)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大力度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我们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核能作为清洁、低碳、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近日,由哈电集团动装公司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完成验收工作,从哈尔滨发运,标志着“玲龙一号”取得又一重要突破,对扩展核能应用领域、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示范作用。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最关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国际能源署16日发布报告说,随着投资增加、新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核能发展将加速,全球近420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新高。据报告介绍,全球正在建设的核电新装机容量超过70吉瓦,为过去30年来的最高水平之一,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扩大核能在其能源系统中的作用。全球在建核电项目
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在紧张建设中。海南核电工程管理处安装科副科长高峣峰12日介绍,目前其安装工作已进入高峰期。“玲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基于成熟技术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压水堆,具有小型化、模块化、安全性高等特点,标志着中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202.7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7亿元,同比增长2.5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上涨3.09%;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