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已经抽穗的玉米秆像一个个挺立着身躯的战士,守护着内蒙古通辽宝龙山地浸采铀科研创新基地。《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以前从地下开采矿物再运至地面冶炼的工艺,在这里,仅有成人手腕粗细的抽液管从地面插入地下,只在地面小露半截弧度。放眼整座铀矿山,看不到任何采挖痕迹,不影响玉米地每年的正常种植。
天然铀被称为“核电粮仓”。《中国能源报》记者日前走访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矿业科技”)时了解到,我国的铀矿资源具有品位偏低、规模偏小、条件复杂的特点。多年来,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创新,通过技术攻关引领我国铀矿冶技术跨越发展,推动天然铀产业转型升级。
摸石过河
地下数百米深处,矿灯闪烁着幽蓝色微光,耳边不时传来轰隆的机车声,厚厚的口罩也挡不住土腥味……把矿石从地下挖出来,运到地表,再利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从中提取铀。在过去,这样的常规方法保障了我国核工业发展。但同时,这样的采铀方法开采成本高、安全本质度低,还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我国原地浸出采铀创新团队开始思考:能否不挖矿,就在地表打孔,从小孔中加入含有化学试剂的水溶液,溶解矿石中的铀后再从另一个孔提上来?“这么一来,通过注水和抽水,宝贵的战略铀资源就拿到了,而且地表植被没有遭到破坏,矿石还待在原来的地方,既安全又环保,可谓一举多得。”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学斌说。
说干就干,一支地浸采铀技术攻关团队组建起来,开启了我国原地浸出采铀(即“地浸采铀”)历程。
地层深处的铀矿物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准确判断钻孔位置,使溶浸液与矿石有效接触?要从数千吨矿石里把一吨铀提取出来,如何选择和配置溶浸液以高效溶解铀?含铀溶液要沿着指定的路线走,应收尽收。流失一克铀,不光影响资源回收率,还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溶浸范围如何有效控制?一道道难题摆在了当时以苏学斌为代表的地浸采铀创新团队面前。“当时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地浸钻孔结构和施工工艺,全都要从零开始。”苏学斌说。
由于我国砂岩铀矿品位低、疏松富水,相关技术被国外长期封锁,我国的采铀产业研发起步较低,不具备相关的硬件装备,由于相关领域的标准、经验空白,一开始只能通过非标研制。“由于没有研制标准,相关设备无法从市场买到,需要科研人员从研制开始,自主研制,自主建造,自主实验和使用。通过一步步摸索经验,才生产出这些重大装备。因此,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非常独特,是目前国际上种类最齐全、能够面对最复杂情况的砂岩资源开发的工艺。”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阙为民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讲述。
最终,经过整个团队夜以继日潜心钻研,一遍一遍筛选溶浸液,一次次通过模拟地下水的运动和流向进行精确计算,成功研发出了地浸采铀技术。
创新三十载
据阙为民介绍,我国的铀矿虽然资源丰富,但禀赋较差。“国外较为常见的一座矿可能就有20万吨以上的体量,而我国的铀矿资源不仅总体品位较低,且体量较小。”与此同时,矿床开发条件也不尽相同,我国探明铀资源量中约52%为砂岩铀矿,70%以上的砂岩铀资源矿体多层叠置、低渗透弱承压,资源利用率一直较低。“国外如哈萨克斯坦的砂岩铀矿不仅规模大,渗透性又好。”阙为民进一步介绍。
在此条件下,如何把不可采的铀矿转变为可采铀矿,如何尽可能提高已有矿的利用率并充分回收铀资源,成为长期以来我国采铀面临的紧迫难题。《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30多年来,以苏学斌为代表的地浸创新团队不断创新,从滇越古道到天山大漠,从松辽草原到二连戈壁,引领着我国铀矿冶技术的跨越发展。
云南381地浸试验队在我国地浸采铀技术创始人王西文教授指导下,阙为民、苏学斌等人研究发现,砂岩铀矿氧化后易被酸或碱性溶液浸出,提出通过钻井注入浸出剂实现原位开采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含铀溶液化学-运移和吸附-沉淀理论模型。后来苏学斌又以新疆512铀矿为对象,开展试验,建立了超前酸化、高效抽注和富集方法;针对十红滩高碳酸盐、高矿化度铀矿堵塞难题,提出低酸氧和弱酸微试剂浸出方法,使铀资源采收率达8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酸法地浸溶蚀矿物多,试剂消耗大。“铀的溶解浸出条件pH值要么小于2,要么大于9,也就是说非酸即碱。”苏学斌说。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一块暴露在空气中数月的矿芯,在没加酸没加碱,只和空气接触的条件下,经水浸泡后竟然有20%-30%的浸出率。
于是,苏学斌带领团队在内蒙古钱家店铀矿主持开展了CO2+O2地浸系统研究,基于仿真科学装置构建了成矿逆过程浸出环境,提出水力切割微纳米溶氧、CO2浸出和带压离子交换、常温酸化加碱结晶沉淀等技术路线,建立了CO2和O2浸出剂科学配制和碳酸体系提铀方法。“CO2温室气体得到资源化利用,试剂消耗降低75%,地下水得到良好保护。与常规硬岩采矿比,地浸采铀省去矿石采选工序,本质安全度大幅提升,边界品位由0.03%降为0.01%,生产成本降低约50%,将以前认为不能开采的砂岩铀矿变成经济铀资源,铀资源量较过去提高1倍以上,推动了我国铀矿开发由硬岩向砂岩的重大转变。”苏学斌说,至此,我国成为全面掌握酸法和中性地浸采铀技术的少数国家。
技术突破是核心
苏学斌分析,一台运行60年全生命周期的一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所需铀资源为一万吨,最新的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我国铀资源潜力超过280万吨。按照我国2040年核电装机预计将达到2亿千瓦来测算,需要约200万吨天然铀。“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的铀资源需求基本是有保障的。但如何将资源量变为产量,仍需取得技术、装备和材料突破,提高铀资源利用率。”
有中核矿业科技研发课题技术人员指出,我国矿石性质复杂,资源伴生情况严重。“伊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铀矿都是与煤矿伴生,这导致矿产资源协同开发难度大,勘探权问题待明晰。比如在开采煤、石油等资源过程中发现了铀,如何协同开发?有时候矿产的采矿权在他方,联合开采受阻,是否有可参考的法规、制度以确定矿产资源开采的优先权?”
阙为民指出,随着天然铀资源需求和开发难度逐年加大,在开发陆地铀资源的同时,探寻和开拓非常规铀资源将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选择。“比如海水提铀。海水中铀的浓度虽然较低但体量巨大,预估有45亿吨的铀资源量。目前海水提铀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中核矿业科技也一直在做前沿研发,并联合多家单位形成创新联盟,期望2050年能够突破制约海水提铀工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海水提铀的连续生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3月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2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03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需求端未出现明显变化,而供应端缺乏弹性,我们认为现货价格仍具较强韧性,但考虑到现行利率水平难以催化投资基金更多采购需求,推动价格上涨动力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据Euractiv报道,哈萨克斯坦加快了其首座核电站(NPP)的开发进程,希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对煤炭储备的依赖,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疑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现在正加快速度建造其第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其能源问题。托卡耶夫总统表示,该进程需要加快,因为哈萨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核集团的卢铁忠表示,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我国核能发展将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将加快推进。核能“三步走”战略是指中国核能发展的长期规划,具体包括三个阶段:热堆、快堆和聚变堆,其中的热堆代表就是“华龙一号”。截至目前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2月19日,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天然铀购销框架协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利进行会谈并见签。华能核电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风国与中国铀业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袁旭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张涛对陈军利一行的到来表示
2025年2月8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1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2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现货价格或小幅回升并伴随震荡,主要原因是现货市场供需仍处脆弱平衡,任何生产不及预期消息将被快速放大并反映至价格上,特朗普施政策略则需持续
2023年美国核电厂使用了3,200万磅进口铀精矿(U3O8),而本国生产的U3O8仅为5万磅。进口铀精矿占2023年美国核燃料生产中U3O8使用量的99%。外国生产商主导了美国核燃料供应链的上游,但美国联邦政府最近实施了一些政策,力图发展美国国内的核燃料供应链。美国能源部(DOE)最近获得了国会拨款的27亿美元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中国核电旗下核电运行研究院在其中开展《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核能发电》标准文件起草和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工作,助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是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
2025年1月10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0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01月)”。一、2024年现货价格走势复盘整体上,2024年现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的趋势,年末最低点较年初最高点下跌超过36.00美元/磅,主要原因是市场在逐步消化利好因素的影响后,支付较高溢价购买现货的意愿减弱,同
4月6日4点6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汽轮发动机首次冲转至1500转/分并稳定运行,标志着非核冲转试验圆满完成,为后续机组核蒸汽冲转和并网发电奠定坚实的基础!2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在冲转过程中利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稳压器电加热器的能量使一回路升压升温,使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产生饱和蒸
4月2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会见了深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丁一行,并为中核资本联合深创投集团设立的核工业新质生产力创新投资平台——中核(深圳)科创有限公司揭牌。王学军对左丁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中核集团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希望共同聚焦核科技成果转化,建立
3月28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
3月23日19时16分,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成功并网,217大修结束。这是中国核电本年度开展的首个大修,也是秦二厂首个实施常规岛功率提升特大改造的大修。本次大修实现四个全国首次:全国首次采用开顶法实现发电机定子整体更换,大幅度缩短了项目周期,显著提升机组负荷因子,为同类机组改造提供秦山方
3月25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山东片区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入围中标结果公布,入围企业共计10家,分别是:1、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2、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4、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3月24日,华能福建公司清能公司漳州诏安A-1区海上风电项目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125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770000元。第三中标候选人:
2025年3月24日,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五吊装就位,质量安全整体受控。福建漳州核电3号机组钢衬里模块五内径约46.8米,模块整体高度9.78米,模块重量约135.8吨,吊装总重量约235吨。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中核工程漳州项目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
3月21日,新疆同庆米东区30万千伏光伏项目光伏组件采购(标段一、二)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单位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其中,标段一招标N型双面双玻585Wp,2278*1134*30mm光伏组件,直流侧不低于375MWp;标段二招标异质结N型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直流侧不低于375MWp。此项目分批次交货,首批预计进
3月20日,四川宜宾市南溪区新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评标结果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2356034.17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4480885.70元;中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9日,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中车德令哈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200MW/800MWh储能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75000万元,折合单价0.938元/Wh。据悉,本期200MW/800MWh储能系统分为40个5MW/20M
3月17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见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NNC)总经理申彦锋,双方就核能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了深入讨论。托卡耶夫总统向申彦锋介绍了哈萨克斯坦发展核能产业的计划,并强调了近期关于成立核能署的决定的重要性。他表示,成立核能署旨在系统性地落实国家经济面临的战略任务。国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累计为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上网电量累计为56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0%;上网电量累计为4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3月31日16时3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筒体三环顺利吊装就位,为年内实现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重要里程碑节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吊装的模块由3圈共36块筒体板组成,直径约40米,高约12米,总吊装重量约764吨。同时,集成安装了300余块附板、SP02平台、环形风管、管道、空气导流板支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2024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发布,详情如下:一、发电机组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燃煤机组1952台,总装机容量9.17亿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280
3月28日,中电联发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2024年,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的发电机组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组。其中,风电机组77585台,总装机容量1.59亿千瓦;光伏发电组129842组,总装机容量0.82亿千瓦。点击查看全文:2024年
2024年,华能国际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这也意味着,时隔9年,华能国际再度跻身“百亿俱乐部”。近两年,燃料成本下降,叠加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多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例如,火电巨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核电巨头——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此外,老牌巨头再次展现挣钱实力,例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