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23日上午,石科院召开国家能源绿氢炼化研发中心建设启动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兼中国石化新能源办公室主任、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刘会友出席会议并致辞。石科院李大东、何鸣元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张永明、教授邹建新,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宫志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俞红梅及中国石化所属企业、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出席。
研发中心简介
国家能源绿氢炼化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由石科院牵头,依托中国石化氢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所共同建设。
2023年4月,经国家能源局批复,研发中心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首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开始为期三年的赛马期。待赛马期结束后,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开展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创新平台予以正式授牌,完成最终认定。
领导致辞
为更好建设“赛马争先”创新平台,石科院组织召开研发中心建设启动会,邀请业界专家学者为研发中心发展凝聚力量、出谋划策。石科院副院长林伟主持会议,谢在库为学术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卞凤鸣、刘会友致辞。
卞凤鸣指出,绿氢、绿电是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的技术路线,中国石化将大力支持国家能源绿氢炼化研发中心建设,为提高氢能产业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做出贡献。
刘会友指出,研发中心对中国石化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中国石化将持续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院士寄语
谢在库向研发中心入选“赛马争先”平台表示祝贺,指出研发中心“应用导向型”定位清晰,希望研发中心将化学工程与电化学结合起来,加快研发进度,抓住并解决传质、传热、材料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提高电化学性能,在建设期间形成里程碑成果,推动研发中心在重大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大东指出,研发中心对支撑国家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上看,新技术的首套应用是难度最高、最关键的,研发中心要在中国石化的重大工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围绕石化行业大规模降碳需求开展CO2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抓紧形成一批示范性工程项目。
何鸣元指出,研发中心要将绿氢与炼化紧密结合,同时注重研究循环经济构建过程中绿氢的作用,细致分析研究物质与能源的关系,着力研究开发集中式和分布式制氢技术,聚焦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开展研发工作,在国家未来能源体系中发挥自身作用。
学术交流
会上,张永明作题为《全氟离子膜与含氟功能聚合物研发》学术报告,就我国全氟离子膜的自主研发历程、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报告,指出一系列自主离子膜的成功开发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为保障国家重要产业核心技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邹建新作题为《高容量镁基储氢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报告,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固态储氢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中的作用及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优势,就固态储氢材料新结构设计、材料-系统的氢热耦合模型构建、材料中试级生产、吨级固态储氢车示范等方面成果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石化新能源所副所长杨雪作题为《石科院氢能创新与实践》学术报告,汇报了石科院以示范应用为目标导向的氢能产业链研发思路及布局,介绍了石科院在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分布式站内制氢、PEM氢燃料电池、固态合金储氢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成果,以及在基础共性问题研究、关键材料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工作。
未来规划
会上,林伟就研发中心未来建设方案进行汇报,指出石化行业作为氢气最大的下游用户,通过用能结构、用氢属性调整降低CO2排放是自身重要的减碳路径之一。研发中心将在关键共性问题、自主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引领绿氢炼化技术发展,建成国际先进绿氢炼化科技原创基地和新技术及人才成长基地。
石科院院长李明丰作总结发言,表示下一步研发中心将在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指导下,着力开展氢能技术工程示范,充分发挥各参与单位的技术优势,在绿氢炼化中试和产业示范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凝练问题、解决问题,为国家氢能源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推进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30日下午,由中车大连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在大连点火成功,发动机单缸功率可达208kW,氨能最大占比可达85%,相比于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可降低碳排放80%。氨燃料发动机,就是指使用氨作为燃料的发动机。氨燃料是由绿氢合成而成的绿色燃料,不含碳,且容
天然气与氢能融合主要存在3种途径:上游制备融合。氢能来源广泛,根据原料来源和生产过程不同,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灰氢主要为煤制氢,成本最低;绿氢为新能源制氢,成本最高;蓝氢为天然气制氢,成本介于灰氢与绿氢之间。截至2022年底,全国氢气产量为3781万吨,其中天然气制氢占比达18.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30日,2023年中英氢能合作论坛在曼彻斯特举行。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郑泽光说,当前,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全面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定不移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中国电建总承包的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仪式并讲话,它将打造绿电转化产业价值链,为化学工业减碳提供示范助力该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对塔什干绿氢项目的开工表示祝贺,对其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3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3-2025)》(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3-2025)》(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决策部署,我们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28日,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士马勒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马来西亚霹雳州漂浮光伏发电制绿氢及储氢一体化项目EPC总承包合同。该项目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主要工作内容为漂浮光伏、制氢单元、储氢单元的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建成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5日,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就后续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浙能航天氢能董事长及浙江火电副总工程师、浙江火电投资分公司总经理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前,双方基于目前GW级新能源及绿氢项目进行了交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6日,中国西电所属西电中特自主研发的应用于目前全球最大的“绿氢”项目——沙特未来城NEOM电解水制氢项目的“ZHSSPT-55440/33变流变压器”顺利通过全部例行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优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要求,标志着首台全球最大容量的绿氢变流变压器顺利研制成功,代表着我国
2023年11月24日,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电”)与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洋山”)联合共建的“中集绿氢后处理上海生产基地”在中集洋山正式揭牌,这是中集集装箱(集团)和中集来福士集团内两大业务板块,在绿氢装备领域产业的首次深度产业合作,是
日前,圣圆能源集团绿氢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正式运营。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内蒙古伊政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副总经理薛峰,内蒙古圣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日和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启动运营。作为综合能源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捷氢科技氢能发电产品实现里程碑
今年6月,首个万吨级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制取第1方氢气;8月30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全国多地政策纷纷加码,绿氢重点项目接连落地,绿氢今年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绿氢最终能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30日,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3-2025)》(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3-2025)》(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决策部署,我们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8日,国内首个且容量功率最大的绿电制氢储氢发电商业应用项目签约仪式在东方锅炉举行。该项目将在都江堰建设10兆瓦等级的工业园区氢储能供电站,通过绿电制氢、氢储能和氢发电保障工业园区峰电时段供电,打造工业园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新模式。此次签约的制储氢发电一体化商用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5日,国内首套可100%用石油焦制氢气的装置——广东石化石油焦制氢装置已安全稳定运行380余天,创下国内外超大规模炼化一体化同类装置高掺焦比例连续运行新纪录。自2022年11月10日投料开车至今,该装置生产燃料气1.47亿立方米、氢气1.26亿立方米,累计消化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8日,中集安瑞科公布,公司与首钢集团旗下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钢水钢)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共建中集水钢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以下简称:焦炉气制氢项目)。这是继2021年中集安瑞科与鞍钢股份合作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后,在清洁能源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8日,阳光氢能智能制造中心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文,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党委书记张友权,副总裁兼阳光氢能董事长彭超才等出席仪式。项目投产后,阳光氢能生产制造智能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日,香港氢能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研发成果发布会,展示其最新的重要创新成果,并分享未来发展计划和愿景。香港氢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锺锦程介绍说,凭借多年研究积累,香
如今的电解槽制氢设备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争相布局大型化单体电解槽,有的企业甚至开始研发5000Nm3/h的设备。在此趋势下,设备制造企业面临哪些挑战?企业缘何纷纷抢占大型化电解槽赛道?大型化电解槽对氢能行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围绕上述问题,《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江苏双良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建设规模中氢能内容包括,制氢规模29000标方/h,储氢4.51万标方。项目计划开始时间为2024年1月1日,招标接受联合体投标。详情如下:
今年6月,首个万吨级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制取第1方氢气;8月30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目前全国多地政策纷纷加码,绿氢重点项目接连落地,绿氢今年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产业繁荣的背后,我们还要看到绿氢最终能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完善停车场、加氢站等设施,优化城市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加快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区域充电设施和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累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2日,吐哈油田公司鄯善工业园区1200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平稳运行,源源产出的氢气有序输送至新疆鄯善工业园区美汇特石化产品有限公司。由吐哈油田与宝石机械联合开展的制氢试验项目,自9月26日一次投运成功以来,吐哈油田坚持把“安全运行、高效产出、精诚合作”作为工作的出发
11月3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驻川企业在成都联合发布“中国石化在四川”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展示中国石化驻川企业在端牢能源饭碗、践行绿色低碳、服务美好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就。四川省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石化在四川拥有多家企业,主要包括西南石油局、勘探分公司、四川石
11月25日,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煤气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该装置是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上游主体装置,也是中国石化首套采用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SE水煤浆水冷壁煤气化技术的煤气化装置。与传统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9日,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氢能叉车工业示范应用项目叉车采购招标公告发布,拟采购4台氢燃料电动叉车。详情如下:
今年以来,山东石油加强天然气市场调研,统筹资源运作,精细营销组织,截至10月底,天然气经营总量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18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该公司深入掌握市场行情,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持续优化采销策略。立足经营实际,调整资源结构,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全力提升资源掌控能力。以
为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源网荷储系统推广示范,提高高煤价下新能源与煤电、煤热耦合水平,增强一体化经营能力的要求,11月9日~10日,中国石化25家油田、炼化企业赴胜利油田现场调研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和利用情况,专题研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推广。与会人员认为,要进一步增强源网荷储部署的紧迫性和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6日,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分公司举行广州分公司氢燃料扩能项目大排量充装隔膜式氢气压缩机发运仪式,公司副总经理王庆群出席发运仪式。王庆群对氢能装备分公司成功研制大排量充装隔膜式氢气压缩机并提前完成交付表示热烈的祝贺,指出此次发运的两台大排量充装隔膜式氢气压缩机,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8日,天津石化蓝氢(碳二回收装置尾气和新火炬气回收)项目顺利中交,转入投产前调试准备阶段。该项目每小时可从碳二回收装置尾气和新火炬气中回收7973标准立方米、纯度为99%的氢气,有效提高企业氢资源利用率。该项目于今年3月开始施工建设,采用VSA/VPSA(低分压抽真空变压吸
11月15日,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碳科公司)UER项目获得德国联邦环境署正式批准,这是中国石化首次获得德国碳交易入场券。UER(上游减排量)是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等终端燃料的上游原材料在进入炼油厂或储存设施之前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德国《联邦排放控制法》规定,UER可以抵消德国液
11月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15日,中国石化已全面启动今冬地热供暖服务,900余座换热站陆续投入运行。今冬明春供暖季,中国石化地热供暖能力超950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5%,可为北京、天津、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11个省市62个市县的百万余户居民提供清洁供暖服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70
中国石化物资招标投标网发布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2023年乙炔运行部东区炭黑槽VOCs治理项目废气热氧化装置/蓄热氧化VOCs+粉尘30000Nm3/h98%评标结果公示,重庆中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预中标,报价439.9万元。
11月20日香港首座面向公众的加氢站中国石化香港凹头加氢站正式启动建设,这也是中国石化在境外开工的首座加氢站建成后将成为香港首座集“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的综合加能站,每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为公共巴士、食环车辆、私家车等提供全天候加氢服务揭开香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篇章香港作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