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市场正文

新型储能盈利能力与投资前景分析

2023-08-28 08:47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关键词:新型储能储能市场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市场景气度及投资前景分析

储能行业整体的高速增长确定,未来想象空间加大且前景愈发清晰,吸引企业加速布局、资本踊跃加入。行业规模释放为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机遇,预计源网侧储能与工商业储能板块是2023年投资的核心。

(一)储能市场高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并网装机达1.01亿kW,要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消纳占比迅速提高的风光发电电量,亟需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这为储能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随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多项示范引领带动效果凸显,新型储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kW/3580万kWh,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kW/1772万k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从投资规模来看,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新投运新型储能拉动直接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未来随着储能商业模式的完善以及政策的进一步推动,我国储能市场的高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二)产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

新型储能特性与传统的储能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行业热度的提升推动产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能源企业、社会资本等各种投资主体对于新型储能的投资热情高涨,加快了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和落地进度。

根据业内相关统计分析,2023上半年,国内储能产业链共有97家初创企业完成了融资,总金额近200亿元,广泛覆盖了储能系统集成、PCS,锂电池和钠电池电芯及关键原材料、电池回收等储能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从融资轮次来看,超六成的项目处在天使/种子轮、Pre-A轮和A轮。

已完成融资的企业,其所处阶段大多趋向早期,特别是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领域。随着产业发展加速、产品开发和量产周期缩短,这种“投早投小”的投资策略在储能领域已愈发明显。中后期项目由于企业成熟度高、成长通道较为明确清晰,因而估值高、投资竞争较为激烈。与之相比,机构会选择挖掘那些尚处于早期且估值相对合理的企业进行布局,在项目研发早期及时介入,等到项目量产或者得到市场检验后,企业的估值和投资回报往往会快速增长。

(三)源网侧储能具备良好的成长性

源网侧储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储,考虑到国内新能源装机增长、配储比例与时长增加等因素,市场蓬勃发展,有望实现高速发展,其中独立储能以配储需求为主,或将成为引领国内大储装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期国内招中标量持续增长,显现行业的景气趋势。储能商业模式因地制宜,重点区域独立储能理论上已具备经济性,但在实践中,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疑问,未来独立储能商业模式在各地逐一落地将进一步刺激装机增速提升。

2023年上半年实现储能项目并网的开发商超65家,其中并网项目规模超200MWh的开发商共31家。并网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开发商全部为央国企,包括国家电投、华润、新华水电、华电、中能建、三峡、国网时代、大唐、中电建、粤水电。国家电投储能项目的并网规模遥遥领先,达到1GW/2.3GWh,广泛涉及了独立式储能、可再生能源储能、用户侧储能等多个领域,项目遍布山东、宁夏、湖南、新疆、内蒙古等9个地区。民企开发商也在2023上半年大举推进独立式储能项目的开发建设,实现独立式储能项目投运的企业包括协合新能源、华自科技、阿特斯、阳光新能源、三一、奇点汇能、风脉能源等企业。

国内大储市场机遇良好,重点环节参与者值得关注。其中,储能电池和PCS是产业链价值最高的两个环节,分别占系统成本的60%和15%;储能安全环节、温控和消防环节分别约占系统成本的2%~5%,板块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电池环节的国内企业竞争力强,有望充分受益于国内和全球大储市场加速发展,随着独立储能的逐步推广,具备技术和产品性能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长足竞争力。PCS环节主要参与者为光伏逆变器厂商,凭借在自身赛道已有多年积累,大部分厂商向下一体化进入系统集成环节,在大储集成赛道形成一定壁垒。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参与者众多,包括专业集成商、大功率PCS厂商、老牌电力设备厂商等,其中,拥有项目经验、PCS等核心部件自研能力的企业具备优良的竞争优势。储能温控环节包括精密温控、工业温控和汽车温控等企业,技术较为成熟。随着储能温控需求增长,加上液冷方案渗透率提升,相关企业有望迎来新的业绩增量。储能消防环节涉及安全问题,在储能系统中的价值量有望增加。新国标《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有望推动Pack级保护的消防方案占比进一步提升。

(四)工商业储能是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细分市场

我国用户侧储能市场容量巨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数量众多,加之酒店、商城、宾馆等各色商业形态都有很大的储能需求。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峰谷电价差拉大,成本持续下行叠加电力交易收益提升,推动工商业侧的储能需求释放,工商业侧储能被视为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的细分市场。

国内用户侧储能市场上,参与企业众多但竞争格局尚未完全打开。在户用储能赛道上,目前还有很多产品通过贴牌的形式流通上市。纵观国内,派能科技、比亚迪、华为三家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也有许多PCS企业、光伏企业在陆续进军户用储能领域,纷纷推出户用储能产品。在工商业储能赛道上,现阶段规模较大的工商业储能企业包括时代星云、沃太能源、库博能源、奇点能源等,工商业新锐企业包括亿兰科电气、傲普新能源、阿诗特能源等,当前各企业的竞争壁垒尚不明显。除了一些头部企业外,大到能源电力央企、小到园区企业都开始进军工商业储能市场。此外,还涌现出许多中游的集成商和地方企业。但2022年以来新进工商业储能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团队组建、产品设计和品牌宣传等阶段,尚未真正将产品推入市场。

就企业竞争力而言,从设备成本构成方面来看,电芯是占比最高的。目前电芯市场已经形成格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海辰储能是第一梯队。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除电芯以外的储能系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是储能系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奇点能源、阳光电源等集成商将更具竞争力。整体而言,行业尚处发展初期,各公司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新进企业可以通过融资、产品差异化开发、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形象等方式实现弯道超车。

(五)资本热炒背后仍需甄别优质储能赛道和标的

储能板块是继光伏、锂电、海上风电之后,新能源中又一个具备投资潜力的板块。在储能商业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撬动先进技术企业快速成长和产能扩张。在此过程中,储能下游细分应用场景和产品路线多、上游产业链环节多、行业格局尚未固化等因素为初创企业在快速切入细分领域并占领市场创造了条件。但进入储能的企业越来越多,部分企业乘着储能风口涌现,同时也可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迅速淘汰。投资者在参与储能市场时应注重优质项目的选择,同时关注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以把握机遇并取得长期回报。

参考文献:

[1]张婧竹,张海阳.现有及潜在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综述[J].能源与节能,2023(06):28-34.

[2]毕马威.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R].2023.

[3]华安证券.工商业储能收益持续走高,国内市场临近爆发[R].2023.

[4]平安证券.储能行业专题研究报告:国内大储市场分析[R].2023.

[5]中信证券.电力自动化龙头,华自科技:储能业务放量在即,打造第二成长曲线[R].2023.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储能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