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当千军万马的储能企业开始步入独木桥,掌握电芯技术或是保持冲锋战斗姿态的砝码!
从超长寿命电芯、万次循环储能系统,到高温电芯、无空调无pack储能系统,再到314Ah电芯和智能制造超级工厂,短短一年内,天合储能步步为赢,尽显行动派和技术派本色。
01
光伏的下一目标是光储平价
光伏新能源的持续高涨已是定局。在潜心于技术突破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之外,抢抓储能发展机遇成为光伏企业竞争下半场的重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到今年3月份,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已超过水电,首次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而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达2350GW以上,届时光伏将成为全球最大电源。
不过,近两年的种种迹象表面,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将面临重大挑战。若想提高新能源发电水平、保障新能源的消纳,储能或将是影响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命脉。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储能和绿氢是未来清洁能源新的基石,光储氢加上能源互联网,将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美好零碳新世界。其中,光储一体化更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营的关键。
2002年,中国光伏从“光明工程起步”,十余年后的2013年由政策“国八条”迎来市场化,随后又用近十年时间、在2021年成功实现了平价上网,这也是光伏现如今实现持续倍增的原因所在。在高纪凡看来,行业下一目标是实现24小时可调的光储电站平价上网。
君子不立于危墙,为了助推新能源的消纳和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天合一手掌握着光伏核心技术发展动向,另一手则探向储能,以扫除光伏未来成长之路的荆棘。
02
从“芯”出发,天合储能起跑即巅峰
储能行业的爆发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迅猛”,仅用半年时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已相当于过去历年之和!如此增速之下,有企业在技术迭代中掉队,有企业刚官宣跨界起步,也有企业因前瞻而完善布局顺势腾飞,天合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新型储能装机占比最大的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可谓是险中求生。在储能安全防护问题尚未完全破解、行业规范还没成型、而市场机制也有待完善之时,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探索成为支撑行业持续进步的最强动力。
天合储能不仅成功破解了储能电池循环衰减密码,自主研发推出了高安全、长寿命的储能专用电芯,更成功将电池循环寿命在业界首次提升至12000次,继而将储能系统推向了万次循环超长寿命,与此同时将储能度电成本较此前产品降低了32%。凭借这一拳头产品天合储能首战告捷、不到一年创造出货量近2GWh佳绩。
今年SNEC前夕,天合储能再次放出重磅消息,通过改良材料、改变结构和精益制造等手段,成功打破安全与热失控难题、研发出高温电芯,并基于此电芯创新推出了搭载无空调、无pack的“零液态”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彻底颠覆储能产品结构。而无空调的设计不仅是零部件的减少,更解决了储能系统运行效率损耗问题,大大降低了前期建设和后期运维成本。天合储能利用高温电芯自调节体系也把储能安全、储能电池热失控话题推向一个新的层面,最终实现了储能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共生融合。
起跑即巅峰,天合是如何做到的?天合储能总裁孙伟表示,当下,天合储能的垂直一体化战略布局,已经构建了包括储能电芯、储能电池舱、储能变流器、户用储能以及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在内的全栈能力,形成了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壁垒。
03
储能三步走,求同存异314Ah显优势
作为储能核心环节和资产利润的核心环节,储能电池了吸引着大批资金流入和庞大新兴企业和技术团队入场。在百花齐放的“自由赛”中,战斗升级,竞争规则和玩家制胜的评判标准也日益多元化。天合储能副总裁刘刚向北极星储能网表示,储能迟早肯定要形成一个标准,但需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两年多以前,过去大家都沿用由动力电池演变而来的280Ah储能电池。现如今,企业在储能产品的布局走向了多样化,相应地、储能系统容量也有多种不同配置方案。
“大概2025到2028年将是“求同存异”的过程,”刘刚认为,市面会出现不同尺寸流派、新的技术路线等,只有产品品质更好、对下游应用场景认识更全面,甚至是对未来预期市场洞察预期更精准的企业,才能通过独木桥进入下一场比拼。
8月30日,天合储能最新款314Ah大容量电芯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上正式亮相,电池循环寿命突破12000cls@70%SOH。在天合看来,这款是当前性价比最优产品,将助力解决储能行业长寿命、高安全、低成本等痛点问题,支撑储能实现更大规模应用发展。
如今,储能行业内众多企业都在向纵向一体化发展,未来,拥有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能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价值的企业将更具有发展优势。“电芯不是终端产品,”刘刚认为,对于储能系统集成厂商来说,首先要加深对电芯的理解、对整体设计的理解,其次需要形成一些战略性的合作,以帮助企业更好发挥优势、获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企业一方面需要自发的正向行动,通过技术提升电芯的性能、制造工艺保证高良率,推动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从储能系统产品角度反向推动电芯产品的设计改变。
面向储能高速增长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生产制造能力日益成为评判企业实力的标准之一,大规模生产和智能制造是实现降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品发布会的同时,天合打造的智能制造超级工厂正式亮相。据了解,天合在安徽滁州和江苏盐城基地,未来将和常州总部形成“三角”,辐射全球储能市场、保障产品全面量产及高效交付。预计2023年底天合储能的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产能将达到12GWh,2024年二季度末产能将翻番达到25GWh。
早期企业跨界储能看似容易,是因为储能PCS可以类比光伏逆变器而快速入局。但其实电池因横跨电化学、材料类等学科,生产制造、加工工艺复杂,而且质量管理体系更为严苛,企业想短时间内掌握前沿技术交付产品已是不易,若想真正做到“精”和“专”、并从此挖掘降本空间更非易事。
天合储能的专家团队却发挥创新精神,持续技术研发攻克诸多难点,推动电芯产品走上行业前列;而且兼顾降本目标和精益制造水平,天合的超级工厂也可保证交付储能电芯产品质量,以更“用的住”的储能产品推动成本下行。
04
以“度电成本”破局规模化难题
天合储能如此布局不仅在企业业绩上初见成效,而且给储能行业的下一步规模化应用也带来了一剂猛药。
从夏季削峰填谷、保障企业供电的利器,到“过山车”式的原材料成本走势,从产品热销海外成为出口新三样,再到产能受限人才告急……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储能以多种热门话题“爆火”出圈为大众所熟知,甚至吸引国家总理亲自调研行业发展。但对于储能的“消费者”、新能源业主们来说,储能成本和收益矛盾仍然悬而未解。
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今年上半年,部分储能系统初始采购成本已经下降超三分之一、甚至突破了0.9元/Wh。但其实在行业看来,储能的“度电成本”才是阻碍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而也成为当下业界急需破解、也是最难破解的一环。天合选择“偏向虎山行”,从影响储能度电成本的根源“电芯”出发,成功控制储能系统降本的命脉,以长寿命产品和智能制造水平引领储能降本趋势。
电芯产品研发副院长魏思伟表示,电芯规格选取的底层原因在于成本,“大家都在把尺寸做大,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能量密度、提高储能的经济性。”据魏思伟介绍,当前电池技术拓展有三个思路:一是保持280Ah型号尺寸不变,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电池容量、降低每瓦时成本;二是在当前型号尺寸基础上做拓展,继而将单体容量做到更大,同时使电池设计布局更加合理、减少系统零部件;三是针对刀片电池的尺寸放大和容量提升。
因为深耕、所以更懂行业。成立25年来的天合已是业界翘楚,不久前刚推出的基于210大尺寸硅片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组件、再次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而且天合凭借自身对储能终端应用市场——光伏领域的深入了解进行了反向创新,成功推动包括电芯及储能系统产品的技术迭代,打造出了电网友好型的光储整体解决方案。
链式布局也是推动降本的重要标志。打通光储任督二脉以后,天合还充分发挥了其在光储领域的双重基因优势,推出了新一代光储电站,即采用“210+N高效组件+跟踪支架+可靠储能”的三轮驱动模式,有效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发电稳定性、电网友好性和消纳能力。
另外,站在电站投资运营角度,天合基于此前在光伏行业打拼所创建的全球供应链及售后服务体系以及业界口碑,在发展储能时提出了“统一规划、按需建设、多元投资、独立共享”的建设模式,帮助业主降低前期投入、提高储能电站的盈利灵活性,同时在开发、建设、运营等全流程中注入共建共享的理念,进一步疏导储能投资成本压力,展现储能电站商业化价值属性。
当前,在多重机制推动下、储能市场格局逐渐形成,光伏储能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行业格局也将再次发生重大变革。在更大的机遇和充满未知的挑战面前,天合储能正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以更具优势技术产品、携手业内领先企业,构建稳定健康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赋能,拥抱储能更广阔的市场,助力零碳事业加速发展,迎接崭新的能源新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天合光能与奥地利能源巨头VERBUND旗下可再生能源子公司VERBUNDGreenPower签署组件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天合光能将在未来5年内为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项目提供超过700MW的可靠高效高性能光伏组件。依托先进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及丰富的大型项目经验,天合光能将为VERBUNDGreenPower项目的顺利实
7月2日,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ASEW2025)在曼谷盛大举办。面对“2050年碳中和”和“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泰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天合储能携行业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以卓越实力助力泰国加速实现低碳能源转型。
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市场化的关键拐点上,储能产业正迎来价值逻辑的重塑期。一方面,政策驱动型的“强配储”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的“优配储”;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也从传统的成本压缩型资产,演变为兼具灵活调节能力与电力生产价值的关键资源。如何降低度电成本(LCOS)正成为储能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近日,
近日,天合储能宣布在日本市场的首批储能项目#x2014;#x2014;位于群马县的2处储能电站,顺利完成系统调试并成功交付,标志着天合储能正式实现电网级储能系统在日本市场的首次落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天合储能作为本次项目的系统集成商,提供了从电芯到AC交流侧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不仅承担了从系
6月的安徽阜南,麦子已经收割,低矮的麦茬反衬一旁的风力发电机更加高大。不远处的三峡能源阜南储能电站里,90套集装箱式的储能单元整齐排列。三峡能源阜南储能电站项目共规划三期,已投运的一期规模为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在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和电网灵活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储能的落地伴随新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报批文本,标志着江苏省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标准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旨在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提供零碳园区建设的系统性指导。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了标准的
在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行业格局正经历深刻重塑。随着136号文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光伏收益模式迎来从依赖固定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电价的根本性变革,这导致上网电价波动加剧、消纳空间受限,传统储能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收窄。面对电价不确定性、限电压力及负荷侧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求,工商业用
2025年年初,高盛集团(GoldmanSachs)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正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核心增长点。报告数据显示,BESS市场份额已从五年前的5%上升到2024年的25%,到2030年预计将累计装机3.2TWh,是市场此前预期(300GWh)的10倍,年复合增速达到70%。高盛判断,储能行业将走向更强的
近日,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了TV南德颁发的IEC62619认证,以及SGS通标颁发的NFPA68与NFPA855两项北美消防认证报告。天合储能始终秉持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极致追求,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随着全球新能源行业加速迈向市场化交易新阶段,对储能系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11日,亚洲最大能源展会——第18届SNEC展拉开序幕,借此国内外光伏、储能领域的佼佼者齐聚一堂之际,也透露出当下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容量储能电芯量产在即、储能系统集成效率跃升、AI与储能的深度融合……北极星储能网收集到了众多参展企业带来产品,接下来按储能电池、储能系
自2024年5月,连续几次复燃,火灾最终足足持续了16天之久的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OtayMesa(奥泰梅萨)Gateway储能电站(锂电池)火灾事故后,2025年美国MossLanding储能电站两次起火以及德国、英国储能项目火灾事故,再次将储能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截至2025年1月,全球储能事故发生超过100起,储能系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登热搜,背后是行业监管与产业模式的双重震荡。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披露,6月28日实施的3C禁令已拦截多起充电宝风险,该政策源于全球民航今年15起充电宝起火事故的严峻现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3.6%,罗马仕、安
2025年7月2日至4日,第21届泰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展在曼谷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东南亚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盛会,豪鹏科技携多款储能电芯、电池模组及家用储能电池包等创新产品解决方案重磅登场,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本地化服务承诺。多元储能产品,满足泰国市场多样化需求
7月2日,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ASEW2025)在曼谷盛大举办。面对“2050年碳中和”和“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泰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天合储能携行业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以卓越实力助力泰国加速实现低碳能源转型。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引发各界对于算力对电力能源短缺担忧。众多知名人士指出,AI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短缺,为保证电网供应稳定,发展储能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储能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频繁变动的政策给储能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在倒逼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加速“升维”。技术升维之战如何
新型储能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电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鹏程无限自成立以来,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7-8月,鹏程无限计划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举办“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四箭齐发”,一期项目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二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项目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四期项目将于近日实质性开工,为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年产能30GWh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包含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
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市场化的关键拐点上,储能产业正迎来价值逻辑的重塑期。一方面,政策驱动型的“强配储”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的“优配储”;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也从传统的成本压缩型资产,演变为兼具灵活调节能力与电力生产价值的关键资源。如何降低度电成本(LCOS)正成为储能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近日,
从电价不断上涨、到能源转型战略规划,越南电力领域的每条新的政策,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储能市场即将爆发!6月26日,2025越南国际电池储能与新能源供应链合作大会开幕,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惠州德赛电池全球业务副总裁胡国飞在论坛发言指出,“越南作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亮点,正迎来能源结构升级的关
当越来越多建而不用的储能项目被贴上“无效资产”的标签,当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竞赛日益白热化,储能行业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一场关于储能本质的拷问正浮出水面: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储能?是追逐虚标数字游戏的“大容量”,还是回归功能价值的“真支撑”?是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短期红利,还是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储能大电芯从起步到现如今百花齐放,也不过短短三年。但是企业对储能电芯的技术储备,和业界对于储能寿命的钻研,远远不止几年。随着储能行业向“价值驱动”转变,电芯技术要求已从单纯的低成本,扩展至高能量密度(优化空间)、长循环寿命(摊薄成本)及高可靠安全性(保障稳定)等多元维度。聚焦新赛
根据美国国会的最新动态,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Big,BeautifulBill)已进入最后阶段,正式提交总统签署,或将在未来几天内成为法律。*除非特朗普最后一刻拒绝签署(可能性极低)7月4日众议院亦以218票对214票予以通过,标志着该法案正式进入法律程序。重创新能源行业“大而美法案”在能源政策方面亦
当地时间7月2日,随着K’sTOUR2025肯尼亚站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一场聚焦东非绿色能源未来的专业展示与深度交流圆满收官。此次活动汇聚百余位肯尼亚当地能源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政府官员及媒体等相关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前沿行业洞察,聚焦东非绿色能源新机遇。创新产品矩阵,精准对接东非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南院勘察设计的埃及单体最大储能项目——康翁波500兆瓦光伏扩建300兆瓦时储能项目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埃及新能源发展迈入崭新阶段。项目位于埃及阿斯旺市康翁波地区,依托已建500兆瓦光伏电站扩建。储能电站容量150兆瓦/300兆瓦时,含72台电池舱、36台PCS一体机及智能控制系
2025年7月3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创维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创维光伏公司董事长范瑞武,携手创维数字总裁兼创维储能董事长赫旋等,双方核心管理团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该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以强强联手之姿,正式开启光伏与储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深度合作!创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GW/4GWh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的电池舱、变流升压系统采购公告,根据项目实际规模采购。公告要求投标人须提供自2022年1月1日至报价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少一份单个项目容量不少于80MWh的磷酸铁锂电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安徽五河县发展绿色能源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提到加速风光储一体化建设。系统摸排县域能源资源与电网消纳能力,创新发展“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建成年充放电2亿千瓦时的林洋电化学储能项目,按期并网林洋储能二期40.5MW项目,完成远景100MW风电项目选址、现
近日,晶科储能在与江苏重要客户签署的1GWh光伏配储框架协议下,已完成首批476MWh储能系统的交付。项目落地江苏北部地区,采用晶科蓝鲸G25MWh液冷储能系统,聚焦集中式光伏电站配套储能场景,旨在通过“光伏+储能”协同模式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针对江苏北部集中式光伏电站对储
据英国权威可再生能源认证机构MCS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英国小型光储市场市场迎来多项积极进展。小型光伏装机数量持续走高2025年5月:英国单月新增21125套小型光伏系统(装机容量#x2264;50kW),同比增长30%;截至2025年5月31日:MCS共认证光伏系统101861套,较2024年前五个月安装量同比增长
在去中心化能源的发展趋势里,阳台光储正成为一个新的机会点。当大家还在关注大型储能电站和传统家用储能时,阳台光储凭借“即插即用”的设计、模块化扩展能力以及电商直销模式,迅速打开了公寓住户这一巨大市场。它不只是一个“小型电厂”或“大号充电宝”,而是在政策放宽、高电价压力和消费电子思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6日消息,宁夏自治区政协委员何伟宁提交《关于推进宁夏高速公路光伏开发和利用的提案》,明确在适合的路基边坡、涵洞隧道斜坡、收费站、服务区等区域建设新能源绿电场,在服务区加快完善储能快充设施,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电站、微风机、储能、充电桩系统等,建设统一的数字化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