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能源替代企业正文

2023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发布(附解读)

2023-09-07 11:0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魏秋利关键词: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产业能源低碳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前十的企业中,亚洲有宁德时代、协鑫集团、中国电建、LG Energy Solution、比亚迪、隆基绿能、晶科能源、Samsung Sdi和通威股份等9家企业,欧洲只有Ørsted 1家企业(见表1)。与上年相比(见表2),亚洲企业增加3家,欧洲企业减少2家,美洲企业无缘前十。

1.jpg

2.jpg

显然,从企业数、营业收入规模、前十企业等指标上,亚洲都处于绝对核心,远优于欧洲等其它大洲,而且仍处于快速增长中,增长速度最快,核心地位更加稳固、强化。

四、核心国家分化,中美双星闪耀

长期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一直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核心,长期占据各统计指标前四的位置。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500强企业中,中国、美国的企业总营业收入均超万亿元,分别达到4.47万亿元和1.01万亿元,分别增长76.42%和42.25%(见表3)。中国、美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万亿俱乐部成员,与其它国家拉开了明显的差距,而且韩国企业总营收也超过了日本,跻身前四。

1.jpg

二是企业规模上,2023年,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分别为175.13亿元、173.93亿元、192.55亿元和124.94亿元,分别增长69.50%、38.72%、16.55%和38.40%,中国和美国增速占优(见表4)。

2.jpg

三是前20企业中,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分别为10家、2家、1家和0家,而韩国则有2家(见表5)。

表5 2022年 全球新能源企业前20企业

1.png

虽然长期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四国在各产业领域发展相对均衡,一直占据核心位置,但是2023情况发生变化,四国之间分化明显,中国、美国与德国和日本拉开更大差距,二者核心地位更加稳固,而日本和德国则有被韩国等国家取代的趋势。

五、补齐短板,中国快马加鞭

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达259家,比上年的245家增加14家,占比超过五成达51.80%,比上年的49%增加2.80个百分点(见图9)。

1.jpg

营业收入规模上,2023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达4.47万亿元,比上年的2.53万亿元增加1.94万亿元,营业收入增长76.42%,比上年的39.74%大幅增加36.68个百分点(见图10)。

2.jpg

企业规模上,2023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达175.13亿元,首次突破150亿元大关,比上年的103.32亿元增加71.81亿元,企业规模增长69.50%,比上年的22.05%增加47.45个百分点。

1.jpg

产业链上,中国不仅在各产业领域都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太阳能领域的协鑫、隆基、通威,储能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比亚迪,风能领域的金风科技、明阳、龙源电力,氢能领域的中国石化等。在多个主要和快速发展领域中,也涌现出一大批高成长和具有发展前景及潜力的新兴企业,如太阳能领域的高景、华晟、润阳、杭州纤纳、中清光伏,储能电池领域的瑞浦兰钧、海辰储能,氢能领域的亿华通、爱德曼、国鸿氢能等等。中国已经补齐短板,在各领域产业链上建立了完备的发展梯队,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见表6)。

1.jpg

六、产业分化,光储领舞

企业营业收入规模上,2023年500强企业中,储能企业总营业收入达2.18万亿元,比上年的1.10万亿元增加1.08万亿元,继续高歌猛进,大幅增长近100%。其营业收入占比达25.19%,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比上年的20.08%增加5.11个百分点(见图12、13)。太阳能产业企业总营收规也超过1万亿元,达1.66万亿元,比上年大增82.94%。

企业规模上,前十企业中,储能企业有宁德时代、LG Energy Solution、比亚迪和Samsung Sdi等4家企业,太阳能企业也有协鑫集团、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和通威股份等4家企业(见表1、表2),二者占据八成,成为绝对核心。

太阳能和储能产业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军者,引领产业发展。

七、上游引领产业发展

2023年,500强企业中,原材料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规模达1.77万亿元,比上年的0.77万亿元增加1万亿元,增长129.87%。中游制造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4.23万亿元,比上年的3.0万亿元增加1.23万亿元,增长41%。下游应用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1.87万亿元,比上年的1.45万亿元增加0.42万亿元,增长28.97%。

规模上,中游制造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比达48.85%,比去年的54.62%,总体规模远大于原材料和下游应用企业,核心地位稳固。

增长率上,原材料企业受益于市场需求及价格,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游制造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和领军者。

1.jpg

八、强者恒强,产业集中化趋势增强

2023,前十企业的平均规模达到1520.3亿元,比上年的946.1亿元大幅增加574.2亿元,企业规模增长60.69%,比上年的9.95%大幅增加50.74个百分点,增幅超过平均水平。

1.jpg

前100企业中,企业规模为552.32亿元,比上年的344.48亿元增加207.84亿元,企业规模增长60.33%,比上年的22.77%大幅增加37.56个百分点,增幅超过平均水平。

1.jpg

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比上年的3家增加9家,增长300%(见表8),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211家,比上年的140家增加71家,增长50.71%。

1.jpg

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7.14万亿元,比上年的3.89万亿元增加3.25万亿元,增长83.55%。其总营业收入占比首次超过8成,达82.39%,比上年的70.87%增加11.52个百分点。

1.jp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企业查看更多>新能源产业查看更多>能源低碳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