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
储能赛道火热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储能正站在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 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上半年新投运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伴随着储能的飞速发展,数万储能企业已拔地而起。数据显示,2022年成立了38294家储能相关企业,是2020年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的10倍、2021年的近6倍,截止目前至目前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
不仅如此,当前储能行业还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排队冲刺IPO,而今年上半年储能融资总额达到734亿元。
看到储能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企业主动拥抱储能,或是跨界储能,或是扩大储能业务。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表示,近几年产业集成度越来越高,而散热成为很多行业的瓶颈。新能源行业对液冷介质分要求比较高,正好与华清高科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契合,因此华清高科很早之前已专注于储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液冷技术研发创新,目前其产品布主要布局在新能源、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等四大领域。
华清高科展台
安全痛点呼唤热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储能爆发式的增长,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自2011年起,全球发生储能安全事故多达70多起,2022年全球也发生17起储能事故。由此可见,安全问题是制约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痛点,只有解决这个痛点,电池储能产业才能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从基本构成来看,电池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本体、管理系统、电缆线束、预警监控、运行环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安全事故。基于大规模储能电站电池串并联数量多、规模大、运行功率大的特点,热失控更可能成为储能电站事故的主要诱因。
从前储能系统冷却的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等等,其中空气冷却技术具备方案成熟、易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强制冷却方式;而液冷技术利用水或乙二醇等液体作为冷却液导热,具有高效、安全、冷却效果更好等特点。据机构预测,液冷作为中长期技术方案,其市场渗透率或将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液冷市场占比将达到45%左右,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技术方面,华清高科是表面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液冷技术是表面处理技术的延伸,很多模块化技术是相通的,因此华清高科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在市场方面,华清高科深耕新能源行业多年、积累了众多的客户,技术和产品深得客户新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储能液冷热管理产品的推广。
继液冷储能热管理技术之后,未来全浸没式液冷或是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据胡叶根表示,全浸没式液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高散热效率,二是提升安全性,三是降低能耗,综合来看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此外,胡叶根认为,一个产品要实现大规模推广要具备两个重要因素:技术性和经济性。而经济性是制约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技术升级迭代降低产品成本。
华清高科产品展示
华清高科破局
尺有所长,寸有缩短。虽然液冷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但是液冷储能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液冷管路复杂,接口多,如何保障整体全生命周期下管路的运行可靠性是重点;其次,防冻液的寿命偏短,需要定期维护,一般3-5年后需要涉及一定的运维或更换;最后,液冷pack的整体重量是几百公斤等级,对pack级的维护需要专用设备及工具,也对运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华清高科针对储能领域研发的储能电池温控液系列产品,能满足不同类型储能液冷温控系统使用需求。
胡叶根表示,华清高科拥有专业级液冷技术实验平台,经过21年的技术沉淀和模块化技术耦合,掌握多项液冷核心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华清高科研发了长寿命储能冷却液和防爆型储能温控液。
其中国内首发长寿命型产品,凭借超长的使用寿命,能大幅降低储能温控系统的维保频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防燃爆型产品能大大增强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除了泄露到电池内部不会发生燃爆以外,还能作为消防液冷一体化的介质,在电池热失控初期及时喷出浸没精准降温,防患于未“燃”。
据胡叶根透露,华清高科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先后开发的储能电池浸没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专用冷却液等产品,已提供给多家储能企业进行技术验证和应用,目前华清高科已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了合作。
在储能蒸蒸日上的浪潮中,华清高科将继续深耕技术、专注产品, 以雄厚的技术铸就优质的产品,用产品破局储能安全,和行业一起拥抱储能大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2025年3月4-5日,在浙江富阳举行的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暨“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典礼上,钧能科技GSCOOL获颁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配套供应商奖项。本次活动由电力行业权威平台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举办,被视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代表着行业对钧能科
2025,我们即将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储能发展也迎来了关键时刻!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背景下,海内外储能市场需求高涨,储能装备和储能应用技术迭代进程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应用场景分化、技术开始走向多元互补。为推动储能产业和市场商业化突围,助力上下游企业探索长期发展途径,北极星电力网、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阳光将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冷板、散热模块、快接头、泵阀组件等核心液冷部件和浸没式液冷材料,推动液冷全面解决方案和超级电容在韶关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提高数
近年来,全球能源革命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剧变,迫使传统制造业巨头加速转型。松下,这家被商学院与MBA奉为经典案例百年企业,也无法幸免。近日,松下控股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并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转型,重点布局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如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有关提问。对于储能热管理新事业进展情况,冰山冷热回答,可提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储能电池高效热管理换热机组,2024年订单过亿,相关产能快速提升中。对于细分市场相关情况,公司认为在石油化工、冷链物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统一股份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征集意向投资方,对全资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拟募集资金不低于4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5%,用于新能源液冷油液和特种润滑油生产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据悉,此前统一股份主营业务为新疆特色果品的种植与销售,在2021年12
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其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这其中,温度控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储能领域对于电芯的温控管理主要以风冷散热、液冷散热两种技术为主。在2021年以前,风冷散热技术在储能市场上“一枝独秀”,然而这种方案在电芯发生热
专利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更是企业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高质量的专利或专利组合,企业可以展示出其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市场优势。从公开数据看,近年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晶科能源、海博思创、比亚迪、亿纬锂能、大连融科、上海电气、北京普能、中科海钠、卫蓝新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在技术迭代迅猛的储能行业,海博思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盲目追求最新电池规格,而是深入洞察全球客户的长远需求,致力于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创新驱动储能价值新生。海博思创在今年5月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智慧能源展上全新推出MagicBlock平台,以及平台下的HyperBlockM产品,其作为一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的公告,自2025年5月23日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金时”变更为“金时科技”,证券代码仍为“002951”。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杭州西力智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提到2025年,公司将对国网24版单/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南网24版单/三相智能网关电能表、国网智能融合终端(无线公网4G-HPLC)、专变采集终端III型(无线公网4G)、双模芯片及双模通信模块、计量互感器及面向储能电
近日,储能集成商Powin推出一款能量密度更高的电网级储能系统——PodMax。这款产品在20英尺的液冷集装箱中可实现6.26MWh的储能容量,较上一代5MWh产品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5%,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能源密度最高的产品。据官网信息,此前PowinPod产品的参数如下:能量密度跃升,重构储能系统价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中关村科学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对新能源方向中新型储能技术自主化与创新集成攻关研究增加新型储能技术安全标准相关的研究内容的建议,予以采纳。原文如下:关于对《2025年中关村科学城关
5月16日,2025年“5.31、6.30”拟并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服务工作会在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调控中心组织、国网宁夏电科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2025年“5.31、6.30”拟并网的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各供电公司、电科院、信通公司、公司调控中心各专业处室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针对“5.3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钠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机理及火灾危险性评价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广州召开。本项目由南网储能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香港理工大学等境内外储能安全领域的领军单位组成项目核心技术攻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首个储能地方标准——DB50/T1729—2025《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运维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6月24日起施行。适用于接入用户配电网的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维,其他类型及规模等级的储能电站运维的管理可参照执行。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基本要求、正常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目光汇聚于此。在这场技术与理念碰撞的盛会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以下简称“金时科技”)携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时新能”)首次以新能源企业身份亮相(展位号14
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发布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明确以“全面消除安全风险、严格安全准入、淘汰落后设备、推广先进技术、科技赋能”为核心,提出在2025年底前完成淘汰退出严重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及系统,在2026年底前完成对所有在运电站的安全改造升级,并于2027年底实现全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