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
储能赛道火热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储能正站在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 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上半年新投运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伴随着储能的飞速发展,数万储能企业已拔地而起。数据显示,2022年成立了38294家储能相关企业,是2020年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的10倍、2021年的近6倍,截止目前至目前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
不仅如此,当前储能行业还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排队冲刺IPO,而今年上半年储能融资总额达到734亿元。
看到储能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企业主动拥抱储能,或是跨界储能,或是扩大储能业务。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表示,近几年产业集成度越来越高,而散热成为很多行业的瓶颈。新能源行业对液冷介质分要求比较高,正好与华清高科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契合,因此华清高科很早之前已专注于储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液冷技术研发创新,目前其产品布主要布局在新能源、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等四大领域。
华清高科展台
安全痛点呼唤热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储能爆发式的增长,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自2011年起,全球发生储能安全事故多达70多起,2022年全球也发生17起储能事故。由此可见,安全问题是制约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痛点,只有解决这个痛点,电池储能产业才能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从基本构成来看,电池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本体、管理系统、电缆线束、预警监控、运行环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安全事故。基于大规模储能电站电池串并联数量多、规模大、运行功率大的特点,热失控更可能成为储能电站事故的主要诱因。
从前储能系统冷却的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等等,其中空气冷却技术具备方案成熟、易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强制冷却方式;而液冷技术利用水或乙二醇等液体作为冷却液导热,具有高效、安全、冷却效果更好等特点。据机构预测,液冷作为中长期技术方案,其市场渗透率或将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液冷市场占比将达到45%左右,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技术方面,华清高科是表面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液冷技术是表面处理技术的延伸,很多模块化技术是相通的,因此华清高科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在市场方面,华清高科深耕新能源行业多年、积累了众多的客户,技术和产品深得客户新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储能液冷热管理产品的推广。
继液冷储能热管理技术之后,未来全浸没式液冷或是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据胡叶根表示,全浸没式液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高散热效率,二是提升安全性,三是降低能耗,综合来看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此外,胡叶根认为,一个产品要实现大规模推广要具备两个重要因素:技术性和经济性。而经济性是制约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技术升级迭代降低产品成本。
华清高科产品展示
华清高科破局
尺有所长,寸有缩短。虽然液冷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但是液冷储能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液冷管路复杂,接口多,如何保障整体全生命周期下管路的运行可靠性是重点;其次,防冻液的寿命偏短,需要定期维护,一般3-5年后需要涉及一定的运维或更换;最后,液冷pack的整体重量是几百公斤等级,对pack级的维护需要专用设备及工具,也对运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华清高科针对储能领域研发的储能电池温控液系列产品,能满足不同类型储能液冷温控系统使用需求。
胡叶根表示,华清高科拥有专业级液冷技术实验平台,经过21年的技术沉淀和模块化技术耦合,掌握多项液冷核心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华清高科研发了长寿命储能冷却液和防爆型储能温控液。
其中国内首发长寿命型产品,凭借超长的使用寿命,能大幅降低储能温控系统的维保频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防燃爆型产品能大大增强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除了泄露到电池内部不会发生燃爆以外,还能作为消防液冷一体化的介质,在电池热失控初期及时喷出浸没精准降温,防患于未“燃”。
据胡叶根透露,华清高科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先后开发的储能电池浸没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专用冷却液等产品,已提供给多家储能企业进行技术验证和应用,目前华清高科已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了合作。
在储能蒸蒸日上的浪潮中,华清高科将继续深耕技术、专注产品, 以雄厚的技术铸就优质的产品,用产品破局储能安全,和行业一起拥抱储能大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2025年3月4-5日,在浙江富阳举行的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暨“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典礼上,钧能科技GSCOOL获颁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配套供应商奖项。本次活动由电力行业权威平台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举办,被视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代表着行业对钧能科
2025,我们即将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储能发展也迎来了关键时刻!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背景下,海内外储能市场需求高涨,储能装备和储能应用技术迭代进程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应用场景分化、技术开始走向多元互补。为推动储能产业和市场商业化突围,助力上下游企业探索长期发展途径,北极星电力网、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阳光将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冷板、散热模块、快接头、泵阀组件等核心液冷部件和浸没式液冷材料,推动液冷全面解决方案和超级电容在韶关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提高数
近年来,全球能源革命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剧变,迫使传统制造业巨头加速转型。松下,这家被商学院与MBA奉为经典案例百年企业,也无法幸免。近日,松下控股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并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转型,重点布局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如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有关提问。对于储能热管理新事业进展情况,冰山冷热回答,可提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储能电池高效热管理换热机组,2024年订单过亿,相关产能快速提升中。对于细分市场相关情况,公司认为在石油化工、冷链物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统一股份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征集意向投资方,对全资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拟募集资金不低于4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5%,用于新能源液冷油液和特种润滑油生产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据悉,此前统一股份主营业务为新疆特色果品的种植与销售,在2021年12
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其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这其中,温度控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储能领域对于电芯的温控管理主要以风冷散热、液冷散热两种技术为主。在2021年以前,风冷散热技术在储能市场上“一枝独秀”,然而这种方案在电芯发生热
专利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更是企业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高质量的专利或专利组合,企业可以展示出其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市场优势。从公开数据看,近年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晶科能源、海博思创、比亚迪、亿纬锂能、大连融科、上海电气、北京普能、中科海钠、卫蓝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此次22家工厂中有13家来自中国企业,包括从事风电储能等相关业务的三一集团,还有跨界储能的三大家电巨头海信、美的、海尔。据悉,全球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启动,通过在全球制造业领域评选产生,要求使用第四次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4月28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主办的“锚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新时期储能高质量发展”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成立大会在内蒙古包头市成功召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相关科研院所的业内权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近日,全球知名认证机构ULSolutions在北京向天合储能颁发了储能行业首张基于IEC61508标准的功能安全过程认证证书,该证书不仅通过美国ANAB备案,还同时符合IAF全球认监委认可要求。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副院长盛赟博士、ULSolutions全球战略大客户大中华区总监魏毅共同出席颁证仪式。标准护航,定义安全
近期在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举办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峰会上,行业媒体采访了EkuEnergy公司首席运营官TomBest,悉尼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全球商业中心,也是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的核心区域。EkuEnergy公司是一家独立的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与运营商,从MacquarieCapitalGroup(GIG)中分拆而来,其总
模拟地下车库内电动汽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人员携带背负式特种灭火设备控制锂电池燃烧爆炸;模拟化工企业发生火灾,高喷车搭载自动铺设水带机器人进入现场;模拟高层建筑突发火灾人员被困,无人机装备、机器狗等各司其职开展搜救工作……近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南京举行实战化训练改革成果展暨深化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及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展览面积16万平米,近800家参展商,吸引近10万名国内外专业
日前,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声称,一项对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事故的第三方审查发现,这些火灾均未导致污染物浓度达到引发公众健康担忧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程度。2025年1月16日,莫斯兰汀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与此同时,美国清洁能源协会还发布了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蓝图。建议电池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颖在新闻发布会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2025年5月1日起实施。锂电池产品作为我国外贸“新三样”,近年来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24年我国锂电池出口量达到了39.1亿个,创历史新高。海运是锂电池出口运输
安全和经济性是一直伴随和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两大杠杆。在136号文发布之后,储能行业预计将经历愈发残酷的淘汰赛,这两个特性将是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尤其当储能走向数智化转型过程中,该如何带来安全和经济性?4月10日的北京储能展,细思阳光电源《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发现龙头企业已正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