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
储能赛道火热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储能正站在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 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上半年新投运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伴随着储能的飞速发展,数万储能企业已拔地而起。数据显示,2022年成立了38294家储能相关企业,是2020年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的10倍、2021年的近6倍,截止目前至目前我国涉及储能产业的注册企业已超过8万家。
不仅如此,当前储能行业还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排队冲刺IPO,而今年上半年储能融资总额达到734亿元。
看到储能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企业主动拥抱储能,或是跨界储能,或是扩大储能业务。
华清高科液冷事业部总经理胡叶根表示,近几年产业集成度越来越高,而散热成为很多行业的瓶颈。新能源行业对液冷介质分要求比较高,正好与华清高科的技术和产品比较契合,因此华清高科很早之前已专注于储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液冷技术研发创新,目前其产品布主要布局在新能源、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和工业领域等四大领域。
华清高科展台
安全痛点呼唤热管理技术创新
随着储能爆发式的增长,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自2011年起,全球发生储能安全事故多达70多起,2022年全球也发生17起储能事故。由此可见,安全问题是制约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痛点,只有解决这个痛点,电池储能产业才能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从基本构成来看,电池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本体、管理系统、电缆线束、预警监控、运行环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安全事故。基于大规模储能电站电池串并联数量多、规模大、运行功率大的特点,热失控更可能成为储能电站事故的主要诱因。
从前储能系统冷却的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等等,其中空气冷却技术具备方案成熟、易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强制冷却方式;而液冷技术利用水或乙二醇等液体作为冷却液导热,具有高效、安全、冷却效果更好等特点。据机构预测,液冷作为中长期技术方案,其市场渗透率或将逐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液冷市场占比将达到45%左右,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技术方面,华清高科是表面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而液冷技术是表面处理技术的延伸,很多模块化技术是相通的,因此华清高科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在市场方面,华清高科深耕新能源行业多年、积累了众多的客户,技术和产品深得客户新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储能液冷热管理产品的推广。
继液冷储能热管理技术之后,未来全浸没式液冷或是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据胡叶根表示,全浸没式液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高散热效率,二是提升安全性,三是降低能耗,综合来看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此外,胡叶根认为,一个产品要实现大规模推广要具备两个重要因素:技术性和经济性。而经济性是制约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技术升级迭代降低产品成本。
华清高科产品展示
华清高科破局
尺有所长,寸有缩短。虽然液冷受到业内的一致认可,但是液冷储能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液冷管路复杂,接口多,如何保障整体全生命周期下管路的运行可靠性是重点;其次,防冻液的寿命偏短,需要定期维护,一般3-5年后需要涉及一定的运维或更换;最后,液冷pack的整体重量是几百公斤等级,对pack级的维护需要专用设备及工具,也对运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华清高科针对储能领域研发的储能电池温控液系列产品,能满足不同类型储能液冷温控系统使用需求。
胡叶根表示,华清高科拥有专业级液冷技术实验平台,经过21年的技术沉淀和模块化技术耦合,掌握多项液冷核心技术。根据市场需求,华清高科研发了长寿命储能冷却液和防爆型储能温控液。
其中国内首发长寿命型产品,凭借超长的使用寿命,能大幅降低储能温控系统的维保频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防燃爆型产品能大大增强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除了泄露到电池内部不会发生燃爆以外,还能作为消防液冷一体化的介质,在电池热失控初期及时喷出浸没精准降温,防患于未“燃”。
据胡叶根透露,华清高科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先后开发的储能电池浸没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专用冷却液等产品,已提供给多家储能企业进行技术验证和应用,目前华清高科已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了合作。
在储能蒸蒸日上的浪潮中,华清高科将继续深耕技术、专注产品, 以雄厚的技术铸就优质的产品,用产品破局储能安全,和行业一起拥抱储能大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4日,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三花智控已通过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华泰国际。目前,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上市,若港交所上市成功,三花智控将成为“A+H”股上市企业。三花智控是一家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和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三花智控起源于1984年成立的新昌制冷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2025年3月4-5日,在浙江富阳举行的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暨“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企业评选颁奖典礼上,钧能科技GSCOOL获颁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配套供应商奖项。本次活动由电力行业权威平台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举办,被视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代表着行业对钧能科
2025,我们即将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储能发展也迎来了关键时刻!在全球能源转型提速背景下,海内外储能市场需求高涨,储能装备和储能应用技术迭代进程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应用场景分化、技术开始走向多元互补。为推动储能产业和市场商业化突围,助力上下游企业探索长期发展途径,北极星电力网、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与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阳光将在韶关建设数据中心液冷设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冷板、散热模块、快接头、泵阀组件等核心液冷部件和浸没式液冷材料,推动液冷全面解决方案和超级电容在韶关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提高数
近年来,全球能源革命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剧变,迫使传统制造业巨头加速转型。松下,这家被商学院与MBA奉为经典案例百年企业,也无法幸免。近日,松下控股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并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转型,重点布局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如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有关提问。对于储能热管理新事业进展情况,冰山冷热回答,可提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储能电池高效热管理换热机组,2024年订单过亿,相关产能快速提升中。对于细分市场相关情况,公司认为在石油化工、冷链物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统一股份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征集意向投资方,对全资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拟募集资金不低于4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5%,用于新能源液冷油液和特种润滑油生产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据悉,此前统一股份主营业务为新疆特色果品的种植与销售,在2021年12
储能电站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其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整个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这其中,温度控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储能领域对于电芯的温控管理主要以风冷散热、液冷散热两种技术为主。在2021年以前,风冷散热技术在储能市场上“一枝独秀”,然而这种方案在电芯发生热
每到夏季,美国一些地区都会遭到野火侵袭,这使得美国公用事业公司面临艰难抉择。而美国西部地区的公司通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保持电力线路通电,但面临野火风险;要么强制实施公共安全断电(PSPS),导致服务地区供电中断。而公用事业规模和分布式电池储能系统提供了第三条路径——既能保障公共安全,
在山东某工商业储能电站,业主曾长期面临故障排查难、运维滞后困扰。过去,单次故障运维需要耗费4小时以上进行人工排查。并且由于传统监控只到包级,电芯级隐患往往难以精准消缺。该电站部署阳光电源工商业电芯AI云预警系统后,通过电芯级故障精准定位,成功提升15%电池簇可用容量,并将故障定位时间缩
【中国,上海,2025年6月12日】华为数字能源于上海举办了构网储能安全论坛,来自光储行业的客户,伙伴,保险公司,认证机构等齐聚一堂,围绕构网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商业实践、储能安全生态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和分享,为构网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及储能安全的进一步加强提供新思路,推进加速建设新型电力
随着全球脱碳步伐的加速推进,各国正大力扶持以直流电为主导的储能系统开发。而当前直流电气保护的相关技术与标准尚显不足。特别是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尽管需要多个直流电气元件协同工作,但保护盲区的风险依然很大。储能电站因关键设备、系统以及安装质量问题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已然成为行业的困扰。
当全球能源转型步入深水区,“安全冗余”与“经济价值”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隐性天花板。本次展会,宏英新能源以“重构边界,安全无忧”为命题,将"绝对安全"铸为所有创新的基石,全球首发ePowerA2浸没式储能产品以及移动储能车系列产品,成为全场焦点,并携手行业专家与数据中心客户共同见证这一里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由电工时代承建的青海省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项目,圆满完成全流程施工、系统调试及严格的涉网试验,顺利通过投运验收!这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当前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为区域电网稳定性和清洁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能。01规模宏大,技术领先宝库储能电站总装
2025年6月11日,上海SNEC展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了以“铸就高质量,激发AI潜能,开启全面构网新时代”为主题的华为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来自能源及光储行业的企业代表、政府机构、产业专家、协会组织、咨询机构和媒体等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华为发布了最新的智能光伏战略以及全球首个构网型光
2025年6月11日-13日,SNEC2025上海光伏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天邦达以“AI赋能储能,智启零碳未来”为主题,携AI储能智能诊断平台及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站点储能、户外一体化电源等全场景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AI+硬件”双轮驱动的创新实力,成为展会焦点。携手清华大学A
2025年6月11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2025)盛大开幕。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携覆盖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场景,以及贯穿新能源建设“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展会现场,施耐德电气重磅首发全域
2025年6月11日,在上海SNEC展会现场,海辰储能于“大步领先稳筑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分享会上,正式披露其∞Block5MWh储能系统全球首次开门燃烧试验的完整成果,包括试验全流程、技术细节及权威测试数据,并现场获颁国际权威机构ULSolutions的大规模火烧试验认证证书。现场颁发火烧试验认证证书据悉,此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电力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通知。其中明确,重点鼓励报告严重威胁电力生产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电力生产中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四新”应用以及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新业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事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