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电网侧评论正文

裴哲义:加快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

2023-09-11 11:17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系统储能应用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新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裴哲义

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2023年9月11-12日于宁夏银川举办“2023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会上,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裴哲义做了题为《电力系统转型与储能》的报告。

他主要分享了四个方面内容,电力系统转型的背景、新能源与电化学并网基本情况、挑战与机遇以及相关建议。

首先,绿色低碳的发展是一场国际比赛,其中能源革命是关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全球多个国家和组织发布了面向中长期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发布3060的双碳目标。欧美碳中和规划在2050年实现,有人会说我国是不是晚了,实际上我国的发展速度比欧美等国快,因为他们要从碳达峰到碳中走的路程比我们要长。

其次,发展新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随着能源需求稳步增长和“三高”问题影响日益突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保障持续供应和加快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大力发展新能源是破解能源安全的关键之一。

12697389 (1).jpg

他指出,我们国家存在“三高”的问题,第一,煤炭占比高。第二,油气依存度高。第三,单位GDP高。

我国石油的依存度对外超过70%,如果俄乌冲突发生在周边,那么我国的能源安全就会遇到很大挑战。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根据英国气象局2021年消息,全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当时测出来是417,工业化革命前是278。在60年代之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陡直上升。

他表示,从行业上来看,能源电力领域的碳减排任务比较艰巨,是我们国家减碳的主战场。我国新能源装机从2017年、2018年之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位,去年装机量1.25亿万千瓦,已经连续3年突破了1亿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3700万千瓦,光伏8700多万千瓦。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是7.58亿万千瓦,现在已经超过8亿万千瓦,占全国发电量装机29%。截止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亿万千瓦。2022年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达到1.19万亿,同比增长21%,占全国社会用电量的13.8%。截止到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用新能源储能累计装机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时长2.1小时,1-6月份新投运储能装机规模863万千瓦,相当于2022年前累计装机的总和。

他指出,电网侧储能最近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快,包括江苏、河南、湖南、辽宁、山东等地发展较快,发展最快可能就是宁夏和山东。应用场景的配置情况,截止到去年底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量累计装机主要分布在电源侧,总能量是6.8GWh,占比是48.4%。2022年电化学储能的平均综合效率是78%,投运3-5年的电站情况较好,但投运5年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远低于其他运行的电站。

在可靠性方面,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可用系数达到0.98%,全年计划停运是292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达到了113小时,单位能量计划停运的是19.17次。BMS系统异常是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停运次数占43%,但是它停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短。

对于商业模式,他表示,在用户侧,峰谷价差是储能最早进到电力系统之一的方式,在电源侧,储能与火电、新能源一起参与辅助服务,与新能源厂站一起增加效益。电网侧,共享储能,通过租赁、容量电价,以及进入现货市场获取利润。

对上述问题,他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第一,落实新版《电力系统安全问题导则》,新能源场站以及包括储能在内的分布式电源,电压和频率的耐受能力原则上与同步发电机的频率耐受能力一致,这是标志性的改变。

第二,要加快新能源和储能相关标准的落实和制定。

第三,加快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

第四,加快相关调度运行的标准,现在有行标、企标都有,但是对于国家标准还要加快确定。

另外,加快实证基地,加强储能入网管理。要提高新能源厂站电网稳定运行的支撑,这就牵扯到储能,要发展构网型的技术,主动快速功率支撑,加大暂态支撑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有电压,包括调峰、调频、暂态电压支撑以及宽频振荡的抑制。

最后,要研发储能系统支撑能力的评估技术,就是开展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技术,不断改进储能系统的支撑能力。

本次会议图文直播专题

(以上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系统查看更多>储能应用查看更多>储能市场化创新应用论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