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电力保供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夏季的保供。回顾今夏,经济稳步复苏以及高温天气多发,导致5~8月份用电量快速攀升.最大用电负荷也再创新高。公开数据显示,5~7月份,全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13.39亿千瓦,较去年峰值提高3.8%。尽管需求快速增长、水电大幅减发,全国主要省份并未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成效明显好于往年。
今夏保供经验
电源侧,通过加强发电能力建设,提前做好机组检修安排,切实保障了供给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虽然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但风、光发电实现了多发满发。5~7月,风光发电同比增长10.2%。火电出力水平也高于往年,5~7月同比增长11.9%,起到了阶段性顶峰保供的作用。此外,储能等新型支撑资源得到初步应用。如国家电投在浙江建设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以及用户侧可调负荷等多种元素,可实现133万千瓦的顶峰能力,约占浙江最大负荷的1.3%。国家电投公开信息显示,到“十四五”末,通过智慧零碳电厂建设,可提升浙江约1000万千瓦的顶峰能力,占浙江最大用电负荷的十分之一。
电网侧,通过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和优化电力调度,提高了输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加大了跨省跨区错峰支援和余缺互剂的力度。除了进一步提高浙皖、苏皖等省间互济和西电东送能力外,电网企业还尝试挖掘跨区、跨网互济的潜力。今夏,华北、东北、西北电网首次联合开展错峰互济。国网、南网在福建、广东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实现了分属两网的省份间余缺调剂。
用户侧,通过“分时电价引导、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推动错峰用电。在夏天到来之前,多省对夏季峰谷时段和价格做出了调整,设定夏季尖峰电价,拉大了峰谷价差,通过价格手段引导用户错峰用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系统负荷曲线峰谷差过大的问题。另外,浙江、江苏、四川等20多个省份都加强了对需求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出台或完善了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制度,有效挖掘和激发了需求侧资源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
未来保供挑战
总体来看,在多方协同努力下,今夏电力供应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以及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电力季节性、时段性、区域性供需紧平衡问题会愈发凸显,将给保供带来艰巨的挑战:
——尖峰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更容易受气温变化影响,与较为平稳的传统工业负荷相比,随机性和波动也更大,峰谷差特性明显。随着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比持续提升,用电量及负荷在6月至8月、12月至次年1月明显呈现尖峰化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日内用电峰谷时段不同,也为保供带来挑战。
——低碳化。推进电力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电力保供需要兼顾控碳和降碳。但受现有的技术和条件限制,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安全替代能力还未完全形成之前,火电还需提供兜底保供的作用,特别是在负荷高峰期间。
——可靠性。随着电源侧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电力供应的不确定性逐步增加。需求侧随着三产及居民负荷,特别是其中的电动汽车等新兴负荷的增加,电力需求的随机性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极端天气的频发,电力供需的时空错配加剧,电力安全可靠运行难度加大。
——经济性。在极端天气下,如果要求全时足额保供,可能会增加大量社会成本。此外,如果完全依赖新建大量的电源或电网基础设施来解决时段相对短暂的尖峰电力缺口问题,导致设施利用率低,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特别是煤电,还受到“双碳”目标的约束,过多的上马煤电将面临资产沉没的经济风险。
未来保供策略
目前,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以及电力需求多样化增长,加大了保供压力,需要进一步整合源、网、荷、储各类资源,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实现更加低碳和经济的保供。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行业智库等合作伙伴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建议:
——节约优先,重视终端节能增效。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单位GDP电耗为0.53千瓦时/美元,是OECD国家的1.5倍。电耗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偏重。此外,中国处于电气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如此,仍需识别和控制不合理的电力需求增长,优化生产生活方式,严控低效率高耗电的行业发展。
——分类治理,针对性解决保供缺口。近年来的国内外限电事件表明,电源性缺电和电网性缺电都会导致保供问题,应对手段也有所差异。电源性缺电,应侧重优化供给和实施需求侧管理。根据缺电情况,协调多元保供资源支持,扩大保供资源调度范围,并实施负荷分级分类需求响应和有序减载措施。电网性缺电,应侧重补强电网、负荷转移和提升电力自给。针对电网薄弱环节,补强电网基础设施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通过线路割接、负荷转移等方法,减少电网瓶颈制约。或利用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等方式提升用户自给能力,缓解电网压力。
——因地制宜,发展多资源组合保供新模式。电源侧,促进新能源发电方提高自身的预测、管理水平,并通过多能互补、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等方式,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顶峰保供能力。另外,应根据新能源供给和用电需求,优化煤电运行方式,合理安排煤电发电时间。电网侧,在现有省间互济的基础上,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加快探索适应跨季节和更大范围的跨区电力互济、灵活性资源共享的可能性。负荷侧,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加强与电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的衔接,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居民分时电价。同时,识别各地区自身典型可调可控负荷,完善需求响应资源库、时序响应资源清单和相应补偿机制。储能侧,充分利用储能的电源和负荷双重属性,挖掘不同时长储能深度调峰和顶峰保电价值,推动储能与源网荷的深度融合。当然,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电源结构、用电结构存在差异,应结合自身条件,挖掘源网荷储潜力,量身制定综合低碳保供策略。以迎峰度夏典型地区——华东区域为例,可考虑采用海上风光+分布式光伏+支撑性调节性资源+跨省跨区互济+规模化虚拟电厂多资源组合模式。
——机制创新,形成适配保供新形势的规划—市场—应急协同机制。结合现货市场、分时电价、辅助服务、容量补偿、需求响应激励、跨区跨省交易等市场化手段,激发供需两侧多元资源参与保供的积极性。完善分布式资源市场化机制,鼓励负荷侧资源自给自足的同时,隔墙售电、分担风险。按照“市场化为主、政府管控为辅”的原则,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序用电、应急抢险等全方位处置方案。
今夏,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多元储能、需求响应等资源发挥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保供方式也逐步从过去单一供给模式向供需两侧协同转变。从长远来看,需要发挥好源网荷储多种资源之间的互补优势,提升源荷互动的能力,综合施策来解决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和用电负荷尖峰化问题,并兼顾低碳化、可靠性和经济性。特别是对煤电项目,应该从长远谋划,优化并用好存量,对于新上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严格把关,平衡好煤电转型优化与托底保供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的一上了之。
(作者系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近日,陕西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攀升。继7月14日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245万千瓦后,7月15日17时25分,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371万千瓦,再创新高。为积极应对夏季负荷高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滚动校核并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密切监测重要断面潮流、中枢点电压等运行指标,加强对新
2025年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大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气
入夏以来,气温持续攀升,用电负荷节节走高,为确保机组在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稳定运行,近期,国能龙岩发电公司集中开展仿真机岗位练兵活动,通过模拟实战化场景,全面提升运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与操作水平,为夏季电力保供筑牢安全防线。该公司仿真机岗位练兵以“贴近实战、突出重点、强化协同”为原则,
7月15日,涡阳县政府领导深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看望慰问迎峰度夏一线员工,并送去慰问品。涡阳县工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慰问。慰问期间,县政府领导向迎峰度夏一线员工送上慰问品,对广大电力职工战高温、冒酷暑,尽心尽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表示崇高敬意和衷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入夏以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蒙东电网供电负荷呈波动上升趋势,7月11日,蒙东电网供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862万千瓦。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超前制定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开展了大电网安全稳定措施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新能源、储能等各类电源涉网管理;严格执行度夏运行方式,保持网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近日,陕西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继7月14日全省用电负荷突破历史极值后,7月15日17时25分,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到4371万千瓦,今夏第二次创历史新高,较前一日增长3.0%。同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西咸新区电网用电负荷也接连创历史新高,其中西安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306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双方就下一步推动优化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需协调解决得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原文如下: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7月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志刚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战略背景下,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售电主体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作为直接联系电力用户的关键环节,售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保障能源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与规则的演进,售电市场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12日14时50分,廊坊电网负荷攀升至796.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增长5.2%。面对严峻考验,国网廊坊供电公司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目前,廊坊电网整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起,武汉开始执行调整后的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数据显示,政策执行首日,武汉市午间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最高负荷转移约25万千瓦。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
延续分时电价底层逻辑的小专题,我们用几篇文章分析了在午间谷电成为常态、分时顺价成为必然的背景下,表后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储能还能挖掘出哪些应用场景。必须承认,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政策的频繁调整,确实影响了传统“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和“削峰填谷”工商业储能的收益。(来源:微信公众号“黄
为全面评估河南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体系、系统参数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持续检验电力现货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全面验证电力现货市场业务流程的规范性。扩大用户侧参与范围,探索新能源入市机制和电量比例,测算新能源大发时期市场发用结算偏差资金规模,分析发电侧、用户侧、新型经营主体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马来西亚知名汽车KOL戴祖億(TaiChooYee)不仅是汽车评测领域的意见领袖,也是一位环保理念的践行者。近日,他在自家屋顶安装19块正泰新能ASTRON7光伏组件,打造一套11.59kW的住宅光伏系统,每月可发电约1200度,实现家庭用电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将余电上网,为马来西亚的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