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0日,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沈阳市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件提出,推动电力装备企业攻克重点技术,力争2023年实现2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4年实现3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5年实现实现4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
实施路径:围绕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产业自立自强。
重要举措:
一是全力实现技术突破。依托电力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技术和关键环节开展攻关,突破直流工程用低噪音换流变压器关键技术、大型变压器智能感知监测系统技术、特高压直流套管用国产环氧树脂配方体系研发和浇注固化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
二是建设完善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能源变压器评定中心等国家级专业技术平台服务能力,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小型化等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支持重大科技攻关、产品迭代和技术进步,提升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鼓励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动我市电力装备企业与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中国电科院等国内外行业内知名院所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坚持走产、学、研、用结合开放式发展之路,通过“揭榜挂帅”等支持方式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多方共赢、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
详情如下: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开征集《沈阳市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推进沈阳高端装备(含机器人)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结合我市实际,我局起草了《沈阳市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10月22日前,以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反馈。
电话:024-22899013
邮箱:zb-sgxj@shenyang.gov.cn
通讯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世纪路1号,沈阳市工信局装备处
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9月20
沈阳市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工作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沈阳高端装备(含机器人)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结合沈阳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突出创新驱动、主体培育、数字化转型、强链补链延链、平台提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安全、自主、可控”为导向,着力构建完备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努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高端装备产品。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2023年,以项目为平台、以产业链为抓手,推进传统装备产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打造沈鼓集团、三一重装百亿级企业,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190亿元,增速达到8.6%。
2024年,传统优势领域和新兴领域分别实现向成套化、跨越式发展,力争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330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效益、自主创新、企业实力和集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力争创建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增速12.7%。
二、发展重点
(一)推进通用机械装备产业链发展
任务1: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工作目标:滚动推进19个重大技术产品及关键技术研发,2023年完成年产150万吨乙烯三机等7个项目(技术)研制应用;2024年完成大型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压缩机等7个项目(技术)研制应用;2025年完成CCUS装置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组等5个项目(技术)研制应用。
实施路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产业自立自强。
重要举措:
一是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离心压缩机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动组建流体机械领域知识产权联盟、流体机械产学研联盟等跨领域、跨所有制的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研发创新体系,构建新型、高效校企合作模式。
二是支持开展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协同创新。通过“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夯实自主创新基础;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次研制应用,积极推荐企业申报重大装备指导目录,指导并增强企业运用政策能力。重点突破大功率空气储能装置用压缩机关键技术、超高压往复机关键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拓宽产品在储能、储气、光伏等领域的应用。
政策保障:《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沈科发〔2023〕9号)、《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应用政策实施细则(修订版)>的通知》(沈工信发〔2021〕101号)。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发改委
任务2: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工作目标:支持头部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之路,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加快项目投产达产。产值年均增长5%,2023年通用机械装备产业规模达到380亿元,2024年达到400亿元,2025年达到420亿元。
实施路径: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培育通用机械行业主体做大做强。
重要举措: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助力产业做大做强。深化企业包保、项目包保工作,及时解决企业面临问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头部企业持续打造链式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投资补助政策牵引,推进一批产业化项目投产达产。
二是支持企业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模式。鼓励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业务、数据和设备上云上平台,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企业加大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改造更新,争创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
三是引导企业增强影响力。依托辽洽会、制博会等活动推广老字号品牌,利用《沈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支持通用机械行业优势企业参加各大综合、专业展会,扩大知名度。
政策保障:《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沈政发〔2022〕7号)、《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16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
任务3: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工作目标:以健全产业链、延伸产业链为目标,加快产业聚集,打造头部企业配套产业园区。2023年开展园区推介,引进外埠产业链项目,2024年4个产业链建设项目投达产,2025年整零共同体平台打造完成。
实施路径:围绕营造通用机械产业聚集,发挥金融、人才等部门保障合力,形成产业生态良性发展。
重要举措:
一是打造头部企业配套园区。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供应商、培育本地供应商、提升控制系统产业化能力和启动重大建设项目四个方向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全链条、现代化产业园区。
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协调作用,有针对性的搭建企-企产品配套对接会、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校-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三是创造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实施高精尖科技优才等高端人才培育计划,在研发经费、住房、高端人才子女就学等方面创造拴心留人环境;培育本地创新型企业家,鼓励企业主要领导带头创新。
政策保障:《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沈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沈阳市制造业企业采购零部件及原材料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88 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人社局,铁西区政府
(二)推进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链发展
任务1:加强科技创新
主要目标: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链2023年实现2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4年实现3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5年实现4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
实施路径:围绕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企业科技攻关和合作技术攻关活动。
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技术突破。针对产业基础技术和基础工艺,重点围绕大型烧结球团成套装备工艺技术、大型带式焙烧机设计技术、大型砂石骨料生产成套工艺技术、散料工程成套工艺技术、无人化智能掘进成套设备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
二是建设完善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大型矿物粉磨成套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作用,围绕智能化、绿色化、无人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发掘性能检测、工艺实验、理化分析、综合测试能力,在试验研究、新产品新工艺推广等方面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与沈阳工业大学、沈阳露天采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开展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加强与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深入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和产品研发。北方重工加强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偏心辊式破碎机技术研究。
政策保障:《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沈科发〔2023〕9号)。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
任务2: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主要目标:2023年,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链力争实现产值365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家以上。2024年,力争实现产值390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3家以上。2025年,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链争实现产值410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
实施路径: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头部企业建设、企业梯度培育,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前介入、专人推进,及时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梳理相关问题,落实推进措施,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重点推进掘进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纯水液压支架研发及产业化、新能源矿用车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头部企业建设。重点发展智能综采、大吨位宽体车和无人驾驶电动宽体车等煤机装备,在百亿规模基础上保持上升势头,加快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重点发展大型矿山装备、隧道工程装备、大型砂石骨料生产线、散料输送和装卸装备等重矿装备,恢复行业内影响力。开展与央企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企业实力。推进高速快捷型铁路货车、新型地铁轻轨用长钢轨换轨车组、沈信公司铁路信号系统设备等轨道交通装备研制,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
三是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重点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头部企业优势作用,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培育中小企业突出主业,加快进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列,与头部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持续完善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政策保障:《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沈政发〔2022〕7号)、《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16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铁西区政府
任务3: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主要目标:2023年底,重矿机械配套产业园完成规划整理,具备招商引资条件。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1个百分点。2024年底,开展产业园招商引资,招引配套目标企业入驻。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2个百分点。2025年底,产业园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提升3个百分点。
实施路径:围绕提升头部企业配套水平,深入开展行业企业配套对接活动。围绕推动重点园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全程跟踪推进活动。
重要举措:
一是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水平。以主机企业为牵引,通过整机配套方式聚集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为头部企业开展产品配套。组织我市及周边城市相关配套企业进行对接,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水平,加快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二是加快重点配套产业园建设。重点推动重矿机械配套园建设,实施园区建设、配套企业招引、规模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实现关键零部件配套聚集效应,打造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整零”共同体。
三是完善人才环境。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助力企业发展。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良好对接,针对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商务局、人社局,铁西区政府
(三)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链
任务1:加强科技创新
主要目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核心功能部件国产化替代目标,2023年,完成高精度桥式五轴加工中心等5个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及产业化应用;2024年,完成高精度龙门多主轴头五面加工中心等7个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及产业化应用;2025年,完成大型钛合金翻板五轴加工中心等10个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及产业化应用。
实施路径:以高水平产学研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和关键功能部件技术攻关工程,满足国家战略和重点项目需求。
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关键功能部件攻关研制。依托骨干企业,推进五轴头部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国产中大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头严重依赖进口局面;推进基于国产芯片的新一代智能型数控系统开发,提高系统响应效率,满足重点领域国产系统配套应用需求。
二是推进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聚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目标,支持头部企业牵头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协同平台,突破共性技术,加速成果转化,高标准建设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行业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依托辽宁沈阳机床高档数控机床产学研联盟等力量,凝聚创新动力,汇聚创新人才,围绕叶片五轴加工中心热误差建模及补偿、高性能叶片五轴加工中心研制等关键技术,推进联盟内部开展上下游协同创新,以“揭榜挂帅”、“联合攻关”等形式组织重大项目攻关,破解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卡脖子”难题。
政策保障:《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沈科发〔2023〕9号)。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
任务2: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主要目标:聚焦传统企业基础能力提升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壮大目标,2023年,完成1条自动化柔性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数控机床产业产值达到65亿元;2024年,完成2条自动化柔性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数控机床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2025年,完成3条自动化柔性加工生产线改造升级,数控机床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实施路径:以企业基础能力提升为重点,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和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做大数控机床产业规模。
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基础制造能力提档升级。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推动重点企业实施关键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生产管理系统升级迭代,补齐基础加工装配能力和车间数字化管理短板,实现加工精度和装配效率跨越式提升。
二是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支撑格局。围绕创新型、成长型功能部件配套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三层梯度培育体系,持续强化企业贷款贴息、技改补助和称号奖励等政策引导,培育壮大“专精特新”配套企业数量规模,打造以头部企业为引领,多点支撑的沈阳市机床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开辟特种机床领域新赛道。依托沈阳工业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高校院所,加快辽宁省特种机床产业研究院建设,在激光切割、3D打印、表面清洗等非标领域补强机床产业发展链条,推进形成新的机床产业增长极。
政策保障:《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沈政发〔2022〕7号)、《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16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任务3:推进产业生态建设(园区、配套、人才、金融)
主要目标:聚焦提升产业生态支撑力及重点领域场景应用目标,打造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2023年,沈阳机床配套产业园完成铸造清洁化生态建设,3台(套)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场景应用;2024年,沈阳机床配套产业园完成智能制造执行端精密部件项目建设,5台(套)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场景应用;2025年,沈阳机床配套产业园完成装备数字化创新研发基地项目建设,10台(套)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场景应用。
实施路径:以“三生融合”理念为遵循,实施机床产业生态建设及关键领域场景应用工程,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聚合大连高档五轴数控机床及数控功能部件、阜新铸造加工等基础优势,打造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
重要举措:
一是打造整零协同产业园区。聚焦头部企业配套链断点、弱点开展链式招商,深化央地、军地项目合作,促进外埠配套企业及成果转化项目向配套园区加速聚集,同时推进整机企业与零部件配套企业在研发制造、成本管控、产品运维以及管理创新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合力打造沈阳机床配套产业园,形成较为完备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本地供给体系。
二是提升产业政策服务效能。持续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应用和保险运行机制,提振国产化设备首次市场应用信心,保障关键领域重大装备安全可控。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放大器”效应,积极推荐优质项目纳入国家工业母机发展基金投资项目培育清单,鼓励企业股权融资,开展精准银企对接,破解关键期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三是扩大关键领域市场应用。积极搭建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供需对接、结对攻关合作机制,以用户需求带动主机与零部件迭代升级,加速实施国产化应用替代,破解“三航两机”、新能源汽车、船舶、高铁、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典型应用场景所需高档数控机床“卡脖子”风险。
四是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央地联动、地区协作工作机制,融合沈阳、大连、阜新等地工业母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优质资源,以高水平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为依托,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集群功能区差异化布局,打造特色突出、错位合作、功能互补的工业母机产业集群。
政策保障:《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应用政策实施细则(修订版)>的通知》(沈工信发〔2021〕101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市委军民融合办,盛京金控,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推进电力装备产业链发展
任务1: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工作目标:推动电力装备企业攻克重点技术,力争2023年实现2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4年实现3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2025年实现实现4项以上重点技术突破。
实施路径:围绕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产业自立自强。
重要举措:
一是全力实现技术突破。依托电力装备行业重点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技术和关键环节开展攻关,突破直流工程用低噪音换流变压器关键技术、大型变压器智能感知监测系统技术、特高压直流套管用国产环氧树脂配方体系研发和浇注固化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
二是建设完善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能源变压器评定中心等国家级专业技术平台服务能力,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小型化等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支持重大科技攻关、产品迭代和技术进步,提升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鼓励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动我市电力装备企业与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中国电科院等国内外行业内知名院所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坚持走产、学、研、用结合开放式发展之路,通过“揭榜挂帅”等支持方式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多方共赢、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
政策保障:《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沈科发〔2023〕9号)。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委
任务2: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工作目标:推动我市电力装备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力争2023年产值达到260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以上;2024年产值力争达到320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以上。2025年产值力争达到390亿元,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以上。
实施路径:围绕提升我市电力装备企业竞争力,开展实施电力装备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为抓手,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补齐补强短板,推进电力装备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推进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特高压变电技术工程检测中心、电热储能炉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智能化方面,重点推动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智能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与装备技术,提升设备加工精度、运转效率和质量稳定性。绿色化方面,重点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发挥产业链核心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核心,推动企业纳入绿色制造企业培育库,确立企业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三是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重点支持头部企业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我市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同时鼓励我市电力装备中小企业围绕细分领域做深做精主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健全优质电力装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政策保障:《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沈政发〔2022〕7号)、《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16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任务3: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工作目标:不断完善电力装备产业发展生态,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升。2023年变压器配套园一期竣工投产。2024年变压器配套园二期完成部分主体施工。2025年变压器配套园二期竣工。
实施路径:围绕完善我市电力装备产业发展生态,开展实施电力装备产业生态提升工程。
重要举措:
一是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重点推进变压器配套园建设,引进变压器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打造“三生融合”的创新型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项目分两期建设,2023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2025年完成项目二期建设。
二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依托头部企业梳理产业链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撮合作用,有针对性的搭建装备制造业产品配套对接会、融资需求对接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等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环境。在我市电力装备企业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同搭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等基础上鼓励我市电力装备企业与更多国内院校建立委托培养等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人社局
(五)推进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任务1: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机器人领域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企业覆盖率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占比达到5%以上,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机器人协同创新体系。
实施路径: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重要举措:
一是突破核心技术。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器人智能感知、定位与导航、自主行为规划、智能人机交互等共性关键技术。布局前沿技术,面向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推进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建设、机器人产品认证制度。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鼓励有能力的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团体、企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三是加强成果转化。整合我市机器人领域科研力量,加大机器人科学技术研究力度,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畅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创新成果转化方式。
政策保障:《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沈阳市科技创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沈科发〔2023〕9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任务2:提升机器人产业规模
工作目标:2023年实现产值130亿元,2024年力争实现产值160亿元,2025年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强化头部企业优势。
实施路径:发挥我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现我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实现跃升。
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头部企业培育。推动机器人头部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新品开发,引导主机企业整合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产业链资源,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及跨界融合等形式,加快成长为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优、发展效益好的优秀领军企业。
二是打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合作、抱团发展,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加速企业群体壮大。
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方向引导、信息收集、对接促进等工作,争取转化一批机器人领域优质项目。聚焦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为抓手,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补齐补强短板,推进机器人产业提升发展。
政策保障:《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辽宁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若干举措的通知》(沈政发〔2022〕7号)、《关于印发<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沈工信发〔2022〕16号)。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科技局
任务3: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工作目标:合理规划布局,到2025年,形成2个机器人产业特色园区。产业配套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器人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实施路径:围绕完善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开展机器人产业生态提升工程。
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单位,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实现专业技术和应用技术双突破,提升产业创新竞争力。推动重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开展机器人产品及部件认证、检测、校准、技术咨询、合作交流、信息服务、设备共享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对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奖励力度,全面落实人才贡献专项奖励、急需紧缺人才奖励、博士后补贴、优秀工程师奖励等各项人才政策,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各项政策实施细则,为产业发展吸引聚集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是提升产业承载力,规划合理区域布局,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鼓励各区、县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特色机器人产业园区,重点依托浑南区打造以“一园四基地”为核心的浑南机器人科技产业园,依托大东区打造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通过产业协同合作形成创新体系,实现集群有效合作和协同发展。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人社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9日,哈电集团召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月度例会暨9月份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公司经济运行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勇拼搏,全力冲刺全年奋斗目标,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
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其中电力装备包括核电机组、大型火电机组、大型水电机组、大型风电机组、太阳能机组、生物质能发电装备、新型储能装备、新型电力系统输配电装备、电力设备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
9月2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控股上市公司保变电气发布公告称,2024年8月31日,保变电气接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专业化整合,提升输变电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输变电装备业务整合
9月4日,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赵永占受邀参加陕西省人民政府国际高级经济顾问会议第十二届会议,为陕西省构建具有本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自2002年以来,陕西省人民政府国际高级经济顾问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目前已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今年的会议主题为“共
9月1日,哈电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志安,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伟,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共同见证签约仪式并举行座谈交流。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轶,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开荃代表双方签署战
·通过在美国市场提供专业的工业资产管理和咨询服务,扩大ABB电气服务业务版图,新增3000个客户现场,将带来更广阔的客户基础和业务增长点。·ABB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于资产替换及升级改造的需求,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更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的业务运营。近日,ABB完成对SEAM集团的收购。SEAM集团总部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4日,甘肃酒泉市能源局局长马伟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酒泉市聚焦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产业链,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78亿元、125亿元、205亿元。同时,力争年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十四五”末达到
8月14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长沙调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情况。毛伟明充分肯定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他同时强调高标准推进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优化供给结构、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激发绿色能源消费,加快推动从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新能源可靠支撑转变。同时
8月13日,工信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工作(工信厅科函〔2024〕301号),其中指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围绕“技术底座、行业应用、装备产品、支撑保障”4大领域,开展本次典型应用案例征集。其中包括聚焦人工智能赋能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
2024年8月4日,河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带队莅临许昌调研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情况。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庆一,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臧义彬陪同调研。在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夏兴一行参观了许继集团展厅、源网荷储仿真实验室、储能云平台,听取了企业生产经营、科技
7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2024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在福州福清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走进大国重器,见证奋进电力”为主题,旨在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见证锻造“大国重器”、服务国家大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电力奋进之路。正泰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参与此
近日,安徽合肥供电公司在肥西县柿树岗乡吴小庄台区建设的125千瓦/232千瓦时台区侧储能试点项目并网,解决了台区配电变压器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吴小庄台区配电变压器容量为200千伏安,接入光伏装机容量162千瓦。试点项目通过储能变流器将电网与储能电池连接,运用交直流变换技术实现电池储能系统的直流
在长沙县安沙镇,南长1000千伏特高压潇湘变电站,一组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正在稳定运行。来自四川雅砻江的水电,每天向湖南输送9600万度电,相当于新增4个百万千瓦的大电厂,极大缓解制造业大省湖南的用电难题。支撑潇湘变电站运行的7台主变压器,全部来自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简称衡变)。“中国
9月1日,云南昆明220千伏安丰输变电工程投运。工程位于昆明安宁市,主要满足安宁产业园区新增用电项目供电需求,解决500千伏草铺扩变220千伏间隔紧张问题。项目总投资2.36亿元,本期新建主变容量2×240兆伏安,新建输电线路17.2千米。
9月3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过载变压器负载监测及管控系统在变电全景平台上上线运行,为运维人员开展重点变压器“一台一策”负载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为更好评估变压器载荷能力和运行状态,解决重过载变压器预警滞后、状态评估复杂等难题,国网安徽电力组织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重过载
9月5日获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在湖南衡阳某变压器厂完成了大型变压器(电抗器)真型出线装置放电实验,验证了该装置的主动防御功能。据了解,变压器出线装置区域一旦发生绝缘击穿,极易引发变压器爆炸燃烧。针对变压器出线装置区域放电发展规律不明晰的情况,在国网设备部的指导下,国网华北分
9月6日,上海日立能源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庆典在沪举行。本次活动以“砥砺三十载,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近140位来自国内外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受邀出席活动,共同回顾了公司三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就行业面临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
9月5日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深圳华强、保变电气、中天精装,净买入金额分别是4246万元、1914万元、959万元。此前,保变电气9月3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4年8月30日、9月2日、9月3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控股
8月28日13时,四川南充供电公司员工来到嘉陵区李渡镇张家桥村1号公用变压器台区末端客户家回访近一周用电情况并测量客户电压。当天南充市气温高达40摄氏度。经供电员工测量,在开启所有空调后,客户家电压为212伏,说明该公司于8月13日在该村投用的氢燃料电池分布式设备提升台区末端电压取得良好效果。
“监测到高庙五组台区最大负载率达86%,请立即处理。”9月2日,湖北钟祥市供电公司运检人员肖文娟在电脑上接收到配网台区重过载小时级监测看板发来的台区过载异常信息。她立即联系相关供电所外勤班班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置。配网台区重过载小时级监测看板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
8月31日19时56分,在位于海拔345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呷巴乡甘孜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国网四川电科院开展的2号主变B相负载试验顺利通过,标志着世界首台高海拔1000千伏变压器交接试验完成。作为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的起点站,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是我国首个高海拔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川渝1000千伏特
国网辽宁电力2024年第二次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2224AB)
截至9月1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察哈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全面推广使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运行期间共录入7571条数据,填报数据真实有效、标准规范,为该公司各部门、风场依托开展日常工作增添积极助力。该公司以数智化平台驱动新型现代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管理落地见效。推广该平台
当前,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央国企单位重视通过智能化工具加强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活动、会计行为的监督管理。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分级分类完善财会监督数据库,构建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数据就像“工业血液”的石油一样,其记录、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范围及规模前所未有,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数据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资源。然而随着企业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激增,如何
9月5日,广东韶关开始申报韶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改造项目。原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开展韶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数字化改造项目申报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有关工作部署,根据《广
近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与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钱塘区举行电力共享法庭揭牌仪式,标志着杭州实现了数字化电力“共享法庭”区、县(市)全覆盖。据悉,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协同,2022年7月在富阳率先建成全省首家电力“共享法庭”,随后陆续在13个区、县(市)推广电力“共享法庭”,带动培养了一
9月5日,河南省印发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培育办法。其中提到,在集群发展、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集约、开放合作等领域开展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培育,集群发展领域试点开发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个,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集约、开放合作等领域试点开发区数量原则上均不超过5个。原文如下:河南
8月30日,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ITES技术服务框架采购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469.03万元。要求提供ITES系统的技术服务,协助完成相关业务系统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以及为适应信息化技术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系统修改、系统调整、功能变更等技术支撑服务工作。详情如下:广东电力通信科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四个聚焦”工作导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奋力推进集团创新发展落地见效,为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进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在打造国企改革
·ABBPowerCare无忧服务通过专业的咨询评估,将电厂的配电设备纳入智慧运维和数字化监控体系,实现配电设备全面智慧化管理·通过“专属管家+先进算法+运维平台”三位一体融合,一站式解决企业运维烦恼·为电厂行业树立面向未来的智慧运维与管理典范发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核心环节,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
8月29日,福建宁德供电公司运检部员工应用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中的技术监督模块分析供应商清单贯通数据。以往电网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后,供电公司溯源时只能找到设备制造厂,无法直接获得设备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电网物资采购环节供应商类别信息在PMS3.0全部贯通后,供电公司可通过设备
8月30日,在2024成都开源生态建设大会上,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电力智慧物联分布式操作系统(星鸿EOS)。据介绍,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运营的开源鸿蒙技术体系,以“统一架构、统一接口、统一底座”为建设目标,根据开源鸿蒙微内核、分布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