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汾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汾阳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挖掘宜居、宜游、宜养气候资源价值,建立我市气候资源 “一张图”,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气候资源利用建议。
原文如下:
汾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汾阳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汾阳市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汾阳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2〕27号,以下简称《意见》)《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吕政发〔2023〕1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工作要求,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汾阳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以“气象信息化”为基础,以发展“智慧气象”为抓手,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目标,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民生改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与汾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具有汾阳地方特色的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智能精密的气象监测网基本建成,气象预报精准度明显提高,气象服务精细度、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
二、主要任务
(一)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健全气象灾害组织防御体系。全面落实《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全市气象灾害防范治理、总体规划和统一领导。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和覆盖城乡的组织体系。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重大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信号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业、高危人群的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制度,形成部门预案无缝衔接、部门依预案应急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建立面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直通式报告机制。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和再传播机制体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形成气象部门发布,宣传、应急管理、广电电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建立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展农业、交通、环境、煤炭(能源)、旅游、林业、保险、体育、健康等行业的精细智能气象服务,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用户决策提供更好支撑。开展重大活动及抢险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责任单位: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标准化建设,推动绿色台站、美丽台站、文化台站建设。推进气象预警中心项目实施,支持智慧气象平台建设,提升气象综合服务能力。调整因前期布局不合理或者因为市经济建设影响的区域站,升级改造运行不稳定,数据质量差的区域气象站。为了保证区域站的安全,安装区域站实景监测设备,同时,围绕文旅、煤矿、交通、生态、农业等服务需求,加密建设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站网。将常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维护纳入地方规划,推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审批工作。运用本地化国省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系统,持续开展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对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减轻气象灾害风险。开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形成常态化气象灾害与次生灾害多部门联合调查机制。加强城市建设气象服务,开展城市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推进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气象相关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监管机制,将防雷、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全面落实气象相关安全管理措施。(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提升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商业性气象指数保险。大力推进气象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水平,开发“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气象服务能力。围绕汾阳农业特色,实施“特”“优”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强化气象、农业部门和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建立农业气象试验站,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智慧精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保障作物种植、作物生长气象业务服务。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助力汾阳白酒成为“晋酿”、汾州小米成为“晋粮”、汾州核桃成为“晋果”、冀村长山药成为“晋菜”,打造“气候好产品”等系列气候标志品牌。(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各保险公司、市工信局、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保障能力
1.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气象服务。充分挖掘宜居、宜游、宜养气候资源价值,建立我市气候资源 “一张图”,为政府和行业提供气候资源利用建议。(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能源局、市文旅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吕梁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生态气象观测布局。加强生态系统安全气象风险预警,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沙尘暴、地质灾害等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能力。深化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积极与周边县市联合开展重点区域关键季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精细化预报,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为牵引,建立完善气候效应、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等为重点领域的气候容量和气候质量监测评估业务,服务汾阳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市林业局、市文旅局、市能源局、市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供给能力
1.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增强农村、山区、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研发覆盖老百姓出行、旅游等多元化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推动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气象品牌建设,聚焦汾阳旅游特色,深度挖掘气候资源禀赋,开展“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特色气候小镇”等气象品牌创建,提升汾阳文旅资源等级。建设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开展短期、短时、临近滚动预报,发布气象适游指数、景区实况,做精做细旅游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文旅局、市融媒体中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展分区、分时段、分强度精细化预报预警产品。将气象服务全面接入城市数据大脑,推进“智慧气象”服务城市交通、防洪排涝、供电、供水、供暖,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水务局)
(五)强化“气象+”赋能保障能力
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升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能力。聚焦保障服务交通、煤炭、酒业、文旅、重大项目工程等领域,深化与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能源、工信、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合作交流,更好的赋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气象局、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局、市能源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能力
1.完善人工影响机制体制。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组织完善、协作有力、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建立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动机制。完善作业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作业队伍。市政府要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加强作业弹药购买、运输、存储、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必需的人员、资金和基础保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围绕涵养“华北水塔”,建立网格标准化地面固定作业站点,实现固定作业站点基础布局全覆盖。推进现有作业装备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充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实现“保丰、增绿、减灾”。在汾阳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分中心,提升区域协同指挥调度能力。探索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展消减雾(霾)新设备新技术运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提升气象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1.强化科技创新能力。聚焦汾阳特色农业、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气象服务技术研究,提升智慧气象科技支持能力。围绕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气象保障、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等重点领域,加强全方位开放合作,推动气象与相关部门间的技术、平台、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加强核心技术应用。(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局、市教科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优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本地人才工程和教育培训体系予以支持。鼓励气象部门与科研院校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组织部、市教科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提升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能力
将党政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及时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提升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水平,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村组网格员、气象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乡村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各有关单位通过“报、网、台、微”相结合的融媒体宣传手段,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范围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计划有步骤面向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基层开展气象灾害和防灾减灾避险知识科普工作,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建立汾阳市特色校园气象科普宣传基地,提高中小学生对天气、气候、气象防灾减灾和其他气象科学的认知,提升孩子们应对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科普外溢效应。(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组织部、市教科局、市财政局、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切实解决气象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和用地等关键问题。市气象局要牵头抓总,市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
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纳入政府相关规划和预算。加大对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落实气象部门职工依规足额享受地方政策,保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法治保障
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履行气象职责、管理气象事务。落实政府责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气象法律法规对气象事业规划的政策支持作用。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7月2日至4日,2025年泰国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在曼谷圆满举办。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会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光伏、储能与绿色出行技术企业,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市场合作新趋势。安泰新能源携TAI-Simple智能跟踪系统及铝合金车棚系统亮相H1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7月1日,湖南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益阳地区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编码:2505-430000-04-01-555213),项目单位为桃江县广竹新能源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3、主要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5月16日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光储充一体化智能控制装置在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地完成示范应用,累计有超2万户光储充客户安装使用。据介绍,该装置采用自适应接入引擎技术,内嵌兼容120余种设备型号的通信协议库,实现各设备厂商私有协议与电网标准协议间的实时转换;集成5种主流通信接口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控制力;深化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全要素活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全
国网信通1月17日晚间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80.39亿元,同比增加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36亿元,同比增加4.29%;基本每股收益0.7元,同比增加4.4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3,893.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7%;营业利润87,687.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8%,主要因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4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通辽市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城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配电网升级改造,推广智能化配电设备和数字化应用,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内支持局域电网和增量配电网建设。以适
近日,由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试验所自主研发的“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变电设备状态全面感知及主动分析系统”投入应用。该系统以智能传感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变电站全站设备的全方位感知和智能检测,显著提升了设备状态检测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随着电网规模的大幅增长,运维工作愈加复杂,依靠人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威胜信息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2022年度,威胜信息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81%。2022年,公司持续稳健经营
导读:近日,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四平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四平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工业化仍然是一个长期且紧迫的战略任务,能源发展要与之相匹配。全方位打造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主网与配网、城网与农网、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信息
1月28日,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员工通过配网网络化下令平台,一键下达了10千伏华明二线检修指令。现场人员通过移动终端“i国网”APP接收指令并完成相应手续,整个流程准确、迅速,无需人工对话,用时仅40秒。这是该公司首次实施配网调度“网络化下令”。配网网络化下令平台通过信息互联,构建了集“网络
12月17日,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推动智能电网向应用领域拓展融合。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通信、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推动智能电网向信息通信、传感测量、自动化控制、分布式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7月2日至4日,2025年泰国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在曼谷圆满举办。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会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光伏、储能与绿色出行技术企业,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市场合作新趋势。安泰新能源携TAI-Simple智能跟踪系统及铝合金车棚系统亮相H1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7月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除此前报道的中国能建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海良调任中交集团董事长,中国林业集团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炳南任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外。中国能建与中国电建集团共有三起人事调整:黄埔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
三峡集团网站7月4日消息,近日,三峡集团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王殿常同志任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的决定。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殿常,1973年2月生,山东省梁山县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至2005年任
当地时间7月2日至4日,2025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盛大召开。晶晟集团(SolarFirstGroup)以强大阵容亮相K35展位,以其创新的光伏解决方案与全球化战略视野,在展会上掀起绿色能源新风潮。现场人流如织,专业观众对晶晟展出的水上光伏、智能跟踪支架、BIPV等核心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展台洽谈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小金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7亿元、装机规模16万千瓦的四川省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