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风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全国来看,煤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煤电机组正由传统的基础性电源向基础性、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变,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后,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2022年2月,为理顺上游电煤价格机制,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发布,要求自2022年5月1日起,在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新电改8年丨聚焦监管、溯源、放开三个维度,全方位构建煤、电市场运营监管格局)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放开电力上下游价格的同时,国家打出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组合拳,既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也明确了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还为煤电兜底保障建立两部制的容量电价机制,构建并实现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治理体系。
1.什么是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机制?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多个文件中,都曾提及容量电价机制。例如,“1439号”文中提到“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118号”文提到“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成本回收机制”。因此,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不是心血来潮、权益之计,是实现改革和“双碳”目标系列组合拳配套政策之一。
将煤电改为两部制电价机制,一方面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体现煤电容量支撑调节价值,保证系统有效容量长期充裕;另一方面通过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与现货市场报价反映单位边际成本保持衔接。其中:容量电价主要反映发电厂的固定成本,与发电厂类型、投资费用、还贷利率和折旧方式等密切相关;电量电价主要反映发电厂的变动成本,与燃料费用和材料费用等密切相关。在这里,容量电价可简单理解为火电企业根据日常经营的固定成本来向使用电能的下游用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将固定成本向下游传导,以此来保障电力投资正常进行,属于托底的措施。从本质上说,容量电价机制的作用在于让灵活性调节电源回收发运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补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从基荷电源转变为调节电源后、利用小时数下降、电价受到市场规则约束而导致无法回收的成本,并获取合理收益维持可持续运营,实现电力保供。
2.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怎么计算?煤电机组固定成本统一标准为每千瓦330元/年是什么概念呢!?“通知”明确全国煤电机组经营期间每年固定成本统一标准为每千瓦330元,由于不同区域煤电发电利用小时、煤电转型速度存在差异,各地煤电容量电价水平也不一致。煤电利用小时越高的地方,单位固定成本越低。譬如年利用小时3000小时左右的机组,每千瓦单位发电量约3000千瓦时,单位固定成本约11分/千瓦时(330元/千瓦÷3000千瓦时)。譬如年利用小时4000小时左右的机组,每千瓦单位发电量约4000千瓦时,单位固定成本约8.25分/千瓦时(330元/千瓦÷4000千瓦时)。
“通知”明确湖北省煤电机组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为30%,其获得的容量成本补偿约每年每千瓦100元(330×0.3)。一台100万千瓦机组,正常情况下2024年容量电费1亿元。如果该机组年利用小时达到4000,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则单位容量电价约2.5分/千瓦时(1亿元÷40亿千瓦时)。若某省份煤电机组平均年利用小时更低,确定该地区的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为50%,其获得的容量成本补偿约每年每千瓦165元(330×0.5)。以此类推,如果煤电机组转型更快或水电等资源比重更大的地方,煤电发电利用小时下降更厉害,单位固定成本即容量电价更高。“通知”针对云南、四川、河南、重庆、青海、广西、湖南等7个水电电量比重较大、煤电转型速度较快的地区,按照50%容量电价(165元/千瓦/年)执行,即是基于上述计算规则。
3.煤电机组容量电价对全省火电企业有何影响?传统意义上各电源的价格都是参照煤电“基准价”确定,而容量电价实则是把原先的基准电价进行了更细致的拆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这样便更有利于明确各电源在系统中的权利与义务。
从湖北省来看,2024年拥有装机容量近3300万千瓦的公用煤电项目,按照国家核定标准计算,容量电价一项每年成本支出约33亿元,加之跨区配套电源容量电费,整体预计一年容量电费支出将超过33亿元。
33亿元的容量电费,将使得全省煤电企业获得较为稳定的成本补偿,且随着煤电利用小时的下降,2025年以后预计容量电费单位标准还将进一步提高,补偿成本还将进一步增长。
对全省燃煤火电企业来说,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将逐步定位为调节性电源,停机备用是常态——既可能在午间光伏大发的那几个小时时段,亦可能在来水较丰的丰水季节那几个月份。
有了容量电价机制,就给备用机组吃下了“定心丸”,通过容量电价回收部分或全部固定成本,可以稳定我省装机容量3300万煤电项目发展预期,稳定发挥“压舱石”作用,时刻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为承载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4.煤电机组容量电价对工商业用户有何影响?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自2021年10月15日起,除了居民和农业用电继续执行政府定价外,工商业电力用户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市场价格购电。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通知”指出,各地煤电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每月将由工商业用户按用电量比例分摊。
这是否意味着工商业用户电价也会随之上涨呢?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在答记者问中指出:“由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主要是电价结构的调整,煤电总体价格水平是基本稳定的,特别是电量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电量电价随之下行,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稳中略降。同时,该政策不涉及居民和农业用户,这些用户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
国家发改委上述回答非常客观,底气十足,彰显了“有为政府”的担当作为。
这是由于自2021年以来,围绕电力体制改革和“双碳”目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周期管理”理念,在国家宏观层面已经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保供稳价、低碳转型具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基础和健康稳定的市场基础。
从政策保供角度来看,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燃煤发电企业和工商业用户全部入市,发电侧和用电侧已经形成“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在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明确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管发力,无异于给“电煤”套上了“紧箍咒”,煤、电市场实现了有序监管,”电煤“市场也迎来重大变革:煤价、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了“三价联动”,从根本上理顺了煤、电价格关系,化解了长期难以破解的“煤电顶牛”矛盾,为实现电力领域保供稳价、低碳转型目标奠定了政策基础。
从市场运行实际情况来看,2023年电煤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单从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进口指数”来看,7000规格品到岸综合标煤单价,从年初的1517元/吨(中电联发布2023年第1期,总第168期),回落到年末11月2日的1033元/吨(中电联发布2023年第40期,总第207期),单价较年初最高点下降32%。其他类似的相关指数反映来看,在政策调控下,电煤价格总体上呈现了较大的降价幅度。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月度中长期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价也反映了这一降价趋势。
几个典型省份煤电市场化交易价格给我们提供了参考,这些省份煤电市场化报价与电煤价格趋势基本一致,在7、8、9月份不再按照20%的顶格涨幅报价交易。广东燃煤基准价全国最高,7、8月份燃煤火电月度交易均价涨幅分别为14.14%、10.51%;山西是煤碳资源大省,7、8月份燃煤火电月度交易均价涨幅更低,分别为11.43%、9.8%,浙江是资源需求大省,7、9月份燃煤火电月度交易均价涨幅分别为17.6%、16.36%。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电力市场呈现了欣欣向荣、竞争有序、稳健运行的喜人态势,为构建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以预见,煤电容量电价政策落地实施后,在煤炭价格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背景下,煤电机组将围绕能源转型持续优化电能量市场竞价策略,降低中长期及现货市场报价水平,实现综合电度电价稳中趋降,确保用户侧电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持续筑牢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根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华能集团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华能国际董事长王葵表示:2025年一季度华能国际采购原煤价格为594.03元/吨,同比下降11%。截至目前,华能国际境内煤机装机容量约9300万千瓦。2024年全年,公司煤机获得容量电费90.77亿元。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煤电单一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通报书。文件明确2025年4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沪发改价管〔2025〕14号),向市市场监管局等七部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
2025年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市场化定价的“成人礼”: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但分时电价波动加剧、限电率攀升的现实,却让储能的“必要性”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一边是电价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边是消纳压力的显性化,投资者正面临新的博弈——“不强制”不等于“不需要”,储能配置如何从“政策驱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国能综通电力〔2023〕141号)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坐落于河北保定的100MW/200MWh望都独立储能电站进入正式运营阶段,每天执行两充两放操作;正式运营以来,项目整体运行平稳有序,综合效率稳居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电站预计年放电量超一亿度,既降低弃电率超10%,又可减少碳排放7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350万棵。整个电站采用的模块化设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8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政协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装机规模达到1.56GW/3.15GWh。下一步,重庆能源局将支持拓宽收益渠道,督促市内新能源企业按要求落实配储,并鼓励依托储能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提升容量租赁收益,鼓励新型储能项目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电力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华能集团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华能国际董事长王葵表示:2025年一季度华能国际采购原煤价格为594.03元/吨,同比下降11%。截至目前,华能国际境内煤机装机容量约9300万千瓦。2024年全年,公司煤机获得容量电费90.77亿元。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煤电单一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国能综通电力〔2023〕141号)和《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袁鸿提到,通过推进煤电容量电价、工商业分时电价、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一季度全省工商业电价同比下降1.2分/千瓦时,市场主体获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详情如下: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市场总体运行情况。2024年,省内发电侧共结算上网电量3504.0亿千瓦时,总结算均价453.51元/兆瓦时(含市场化容量补偿电价、煤电容量电价、抽水蓄能容量电价、两个细则);省内用电侧总结算电量4235.64亿千瓦时,最终结算均价426.63元/兆瓦时(含市场化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理体现煤电机组高效调节价值和环境价值。《方
2024年12月15日,德国EPEXSPOT电力市场电价跌至-150欧元/兆瓦时,这是该国第37次出现负电价。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21小时电价低于-0.08元/千瓦时,创国内纪录。当光伏电站在正午时分“倒贴钱发电”,微电网运营商在电价低谷期“反向盈利”,一场由负电价引发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发电收费、用电付费”,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但企业发电您听过报出负电价吗?今年,浙江在个别时段出现-0.2元/千瓦时的电价。山西、山东、广东、甘肃等地此前也出现过零电价或负电价,引发一些讨论,比如“电白送,是电力市场设计失灵了吗”“是不是新能源发展过快导致电力供过于求”“新能源发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数据,2024年四川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963小时,同比增长31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5小时,继2023年后再次位居全国第一位。利用小时数是衡量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核心指标。据了解,水电是四川的主力电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占比超过70%;煤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能源监管工作会议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浙江能源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浙江能源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2024年,浙江能
InfoLink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共出口约21.39GW的光伏组件,环比下降近9%,与2024年4月的20.93GW相比上升2%。截至今年四月底,中国今年一至四月共出口约83.29GW的光伏组件,同比去年88.55GW下降6%。2025年4月,中国出口光伏组件至单一国家排名依序为荷兰、巴基斯坦、沙特、西班牙和法国,前五大
5月26日下午,山东省泰安市政协围绕“加快微电网示范建设·打造黄河战略先行区发展新标杆”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步军出席会议。会上国网泰安供电公司负责同志围绕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定义要求、入市新政对新能源和微电网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与会人员就微电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两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
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5年,广西陆上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市场化交易,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截至目前,广西已有26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成交新能源电量402.16亿千瓦时。据了解,今年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电力发布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针对“公司目前有6台百万火电机组在建,这6台百万机组后续的投产计划如何”的问题。上海电力表示,公司百万千瓦优质火电建设进展顺利,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外高桥2×100万千瓦扩容量替代项目、江苏滨海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
“感谢你们及时为我们光伏项目进行并网,服务真是太高效了,我们的收益得到了切切实实的保障。”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盐县供电公司纪委工作人员走访浙江佳源铝业有限公司时,该企业负责人对屋顶光伏项目的并网服务赞不绝口。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截至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3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2%,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广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4月分布式装机创下单月增加446万千瓦的历
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就《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价格通过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