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两部制”电价的出台,能够巩固和保障煤电的“压舱石”地位,明确了煤电成本回收不再完全依靠发电,给予了其参与系统调节的动力和空间。
在行业的持续呼吁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终于靴子落地。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晓冉 林水静 苏南)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促使着煤电机组向调节性电源转型。与此同时,当前其他类型的灵活性资源部署规模尚未达到足以支撑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仍将发挥重要的兜底支撑功能。因此,建立能够同时挖潜煤电机组下调能力和激励煤电机组顶峰能力的价格机制尤为迫切。
业内人士均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两部制”电价的出台,能够巩固和保障煤电的“压舱石”地位,明确了煤电成本回收不再完全依靠发电,给予了其参与系统调节的动力和空间。与此同时,容量电价机制仍是过渡性政策,未来的相关机制仍需不断完善。
适应新系统——
成本回收机制更合理
在“两部制”电价中,容量电价主要回收机组固定成本;电量电价主要回收机组变动成本。《通知》明确,为适应煤电功能加快转型需要,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充分体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确保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
业内专家指出,现行单一制电价体系,并不能充分体现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支撑、调节价值,更不利于新能源发展下煤电的定位与转型。
“当前,风光新能源发展迅速,装机快速增长,但由于其不稳定性,仍需大量煤电机组兜底保供。且使用的新能源越多,所需的煤电调峰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在新能源大发期间,以及季节性用电低谷等淡季,煤电机组就会大量闲置,利用小时数越来越低已成趋势。”资深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表示。
《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也反映了煤电机组的“窘境”。“煤电逐步从电量型电源向基础保障型和系统调节型电源转变,利用小时数明显下降,已由2015年的5000小时以上降低至2022年的4300小时,通过单一电量电价无法回收固定成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同时,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煤电企业大面积亏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发电集团亏损超过100亿元,亏损面达50.6%,严重影响煤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委员尹明指出,煤电保障系统发电充裕性的价值需要货币化体现。“在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渐提高的局面下,电量价值‘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被电能量价值、调节价值、有效容量价值和环境价值‘四个支柱’所取代。这四个价值中,电能量价值可以通过电力中长期或现货市场得以实现货币化,调节价值可以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得以货币化实现,环境价值可以通过绿电、绿证甚至碳市场得以货币化实现,仅有容量价值尚未实现货币化体现,这也遏制了有效容量提供商的投资积极性。因此,建立电源有效容量价值的货币化体现途径十分必要,煤电应是优先选项。”
容量电价机制的推出,为煤电企业提供了保障。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价格室主任张超认为,在“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下,降低煤电企业成本疏导风险,为煤电投资提供一定程度稳定的预期,进而保障中长期发电容量充裕性,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此外,这也为电力多元价值定价提供了有益借鉴,为未来更多资源类型纳入容量回收、更多价值类型通过机制显性化定价积累了经验。
“容量电价机制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弥补机组低利用小时数所带来的损失。因此,煤电要加快柔性调度和灵活性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清洁能源的波动,包括提高启停速度、支持部分负载运行、改进机组的调峰能力等。”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迪表示。
考虑发展实际——
并不是煤电的“养老保险”
业内人士认为,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运行、煤电运营和经济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通知》结合全国典型煤电机组投资成本,明确了煤电机组容量电价的适用范围和国家补偿标准,即煤电机组经营期内每年固定成本支出标准为330元/千瓦时,适用范围涵盖全部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
《通知》明确,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每月由工商业用户按当月用电量比例分摊。这会否加剧工商业的交叉补贴?
“目前各地大多采用清单中的低价电源,如水电、部分煤电等,为居民、农业提供保障,容量机制下一部分原本由居民、农业承担的煤电固定成本转由工商业企业承担,一定程度上将加剧交叉补贴,但是整体规模可控,不会形成大规模影响。”张超分析。
政策性的电价机制给予了煤电参与系统调节的动力和空间,但业内专家分析,容量电价并不意味着煤电机组拿到了“养老保险”,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和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煤电机组最终还是要面对市场化竞争。
“容量电价是一个过渡性政策,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发展,将逐渐向基于市场化配置的容量补偿机制或容量市场制度发展变化。通过市场确定价格而非政府定价,将有助于更多可提供容量支持的资源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有效补偿,进而确保电力系统发电容量长期充裕。”张超指出。
同时,从《通知》也可以看出,容量电价的目的并不是要完全补偿煤电机组的固定成本。《通知》规定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为:2024-2025年,多数地方为30%左右;2026年起,将各地比例提升至不低于50%。大唐技术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李平指出,容量电价是兜底,使煤电企业有生存的底线。“但能不能过上好日子,还是要看在电能量市场获得的边际收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容量电价的兜底保障,单靠电力市场不可持续;单靠容量电价,没有竞争,也难以让煤机高效率运行。”
国盛证券分析师张津铭表示,在保障了煤电长期高效参与市场化竞争的同时,随着现货市场逐步放开,煤电机组应当继续提高效率,优化报价策略,提升自己在电能量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适应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为主转型。
仍处改革初期——
未来应不断完善机制
“煤电企业分为几类,一类是有配套煤矿且产量足够用的煤电企业,一类是配套煤矿产量基本够用的煤电企业,另外一类是基本靠外购煤炭的煤电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拥有配套煤矿的煤电企业拥有了天然优势,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配套最适合的煤种,以便让机组与当地的电力市场特征相匹配。电价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电价与煤价息息相关,现在的改革还在路上。”孙李平分析。
张津铭也指出,这次是我国的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首次出台,总体还处于这一机制发展初期阶段,后续仍有完善和进步空间。“政策出台后,争议最多的是成本疏导问题,这可能在落实中存在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等阻力,建议要贯彻落实用户侧承担,避免政策变形,由其他市场主体变相分摊现象。”
因此,张超认为,要加快健全电能量市场价格监管制度。“容量电价为煤电企业提供了稳定回收一部分固定成本的途径。在合理的市场机制引导下,煤电企业参与电能量竞价时,应剔除这部分已确定疏导的成本后再进行市场报价。然而,我国电能量竞价市场发展尚属于初期,部分地区发电厂商集中度较大,因此无论是中长期市场还是现货市场,均需通过完善竞价规则、加强价格波动监管等措施,避免发电合谋,重复回收成本、攫取超额收益。”
尹明建议,要重视建立计算容量电价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标准的评价体系和滚动修订机制,确保容量电价标准能更好反映煤电行业的盈亏情况;还要重视建立煤电功能转型程度相关评价体系,确保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与煤电功能转型相匹配。
与此同时,在得到容量电价的同时,煤电企业也应按要求履行容量义务。王迪认为,“一些煤电机组应加快‘三改联动’,通过加强新装备、新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进一步提升其灵活性和调节能力,以适应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同时,要加快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提高煤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降低单位发电成本,这不仅能增加机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符合政府对能效的要求;此外,目前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机组应进一步根据市场电价和政策信号来优化发电计划,灵活调整发电时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5日,皖能电力公告,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电价终归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安徽省用电量、电力负荷增速有较大增长空间,本轮支撑性电源建设落地还需时间,外来电输送能力接近饱和,电价没有下降的基础。基于今年煤电行业的煤炭成本有所改善的情况,公司会传导一部分成本红利给用户
“煤电终于吃上了‘低保’”“政策补齐了我国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拼图’”“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第一次真正具备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后,煤电价值正在被重估,我国电价体系正在被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容量电价水平根据煤电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什么是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随着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俄国廉价天然气断供,欧洲各国均面临能源危机的困境: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无法保证能源持续稳定供应,之前依靠的主要能源——天然气,由于俄罗斯的断供,导致价格过高难以负担,而较为可靠的煤炭能源与其绿色减排目标相违背,不宜再次启用。随着2023年冬季的临近,欧盟各国需要
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即将落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煤电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政策。什么是容量电价机制?它将给电力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简单的做些不成熟的分析和思考,分享如下: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一、煤电容量电价的本质煤电容量电价的本质,是煤电资产固定成本对应的价格。这里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指煤电机组的折旧成本,还包括其他的
再看抽水蓄能容量电价机制——由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所想到的(来源:抽水蓄能行业分会作者:任伟楠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规划部)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
广大市场主体: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可在电量电费以外获得容量电费。请广大市场主体及时关注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可能带来的市场交易价格变动影响,注意市场风险,审慎自身决策。特此提示。
建议明确跨省区机组平衡关系归属,落实跨省区机组容量费用的合理分摊。(来源:能源新媒文/冯子珊)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简称“通知”),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成为我国电价市
电价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上网电价通知》),2023年11月10日,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容量电价通知》),提出适应煤电功能加快
今年5月,国家核定48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对于抽水蓄能行业来说,这进一步厘清了价格机制和成本疏导机制,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过,一些企业也明确表示,核价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年预期收益减少了数上亿元。另一方面,随着政策逐渐成熟,各地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热度不减,10月份26个抽水蓄能电
“煤电终于吃上了‘低保’”“政策补齐了我国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拼图’”“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第一次真正具备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后,煤电价值正在被重估,我国电价体系正在被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容量电价水平根据煤电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逐步调整。什么是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随着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俄国廉价天然气断供,欧洲各国均面临能源危机的困境: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无法保证能源持续稳定供应,之前依靠的主要能源——天然气,由于俄罗斯的断供,导致价格过高难以负担,而较为可靠的煤炭能源与其绿色减排目标相违背,不宜再次启用。随着2023年冬季的临近,欧盟各国需要
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即将落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煤电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政策。什么是容量电价机制?它将给电力用户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简单的做些不成熟的分析和思考,分享如下: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一、煤电容量电价的本质煤电容量电价的本质,是煤电资产固定成本对应的价格。这里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指煤电机组的折旧成本,还包括其他的
建议明确跨省区机组平衡关系归属,落实跨省区机组容量费用的合理分摊。(来源:能源新媒文/冯子珊)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简称“通知”),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成为我国电价市
电价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上网电价通知》),2023年11月10日,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容量电价通知》),提出适应煤电功能加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电力价格体系建设,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是解决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电力供应保障挑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立煤电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明确强调了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未来发展方向。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更加坚定了新能源和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身份转变。(来源:微信公众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逐步构建起有效反映各类电源电量价值和容量价值的两部制电价机制。这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国家层面首次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是继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12月5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布局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开展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落实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健全和落实自愿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原
天气转凉,电煤升温。国庆长假刚过,北京远郊的山头就被皑皑白雪覆盖。受季节更替和台风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各地气温下降明显。仿佛惊蛰时节的昆虫,此前一直震荡前行的电煤价格,早已按捺不住季节的束缚,开始蠢蠢欲动。(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据媒体报道,国庆节后上班首日,北方港电煤价格
11月14日,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印发。通知提出,在落实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工业源减排措施。事发地政府应当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严格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督导燃煤发电企业加大优质煤使用比例。省电力公司负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统筹调节应急响
在业界的万众期待之中,煤电容量电价政策终于“靴子落地”。11月1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从2024年1月1日起,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
10月27日,国家能源局湖南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煤电企业自查自纠要严格对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既突出排查烟气排放达标、监测合规性和CEMS系统建设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又深入排查煤电升级改造及淘汰落后产能、机组性能指标、能效指标、环保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转型金融恰恰可以缓解上述矛盾,引导社会资金支持这类企业有序、公正转型,现已被视为ESG投资的新焦点。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中国能源报》记者从近日举行的《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机制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已牵头起草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
煤电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力场景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史晓雷国能宿州热电有限公司高建强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孙超奇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能源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成为发展大趋势,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能源生产消费国
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勇当集团公司传统煤电企业转型发展的探路者、先行官9月5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深入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生产一线,就生产经营发展、改革深化提升及主题教育、党的建设等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改
“8号机组获评600兆瓦级亚临界供热空冷机组5A级机组、7号机组获评3A级机组,9、10号机组获评600兆瓦级超临界供热空冷机组3A级机组称号”。5月17日,中电联发布2022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对标评比结果,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大同公司全部机组获得优胜机组称号,这已是该公司连续十二年在全国能效对标
2023年7月19日,内蒙古特弘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格罗夫氢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拉特旗氢创新能源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合伙)在达拉特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三方共同在达拉特三饷梁化工园区开展4000万方/年燃料电池汽车用氢建设项目。特弘煤电集团、氢创新能源、内蒙古华电科技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