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CCER前身:我国的CDM项目始于2005年,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结果不理想,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以及欧盟碳市场新规出台,2010年爆发的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生产停滞,碳排量迅速降低,叠加欧盟碳市场碳配额宽松,致使CER一直供大于求,价格出现暴跌,到2012年,欧盟规定其碳市场在2013年以后只接受最不发达国家的CDM项目用于履约,导致能注册的CDM项目骤减,CER交易从此陷入低迷。不过,CER交易的萎缩反倒催生了中国本地碳信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的发展。
2005~2017年,我国CDM项目共完成注册3764个,项目减碳量共计5.96亿吨,成为全球CDM项目最多的国家,其中风电、水电、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据85%以上。从区域分布看,云南、四川、内蒙的CDM项目数量最多(均在350个以上),其次是甘肃(239 个)、山东(193)、河北(190)、新疆(180)等省份[2]。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包括强制碳配额(CEA)交易和自愿减排(CCER)交易两大机制,两大机制互为补充。其中碳市场背景下允许使用的CCER类型有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三种。高排放企业在初始免费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从其他履约企业处购买配额,或用购买/自主开发的CCER项目进行部分抵消,以达到最终实际碳排放量的抵扣,CCER抵消碳配额比例为1:1[6]。
2、绿电交易是什么?
1)绿电交易的含义
绿电是指利用诸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生产且产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的电力。绿电交易是指在现有电力中长期交易框架下,将风、光等可再生电源从传统电源中分离出来,设立独立的绿电交易品种,有绿电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通过市场发现价格,交易后绿色电力的使用价值和环境价值同步交割,依托区块链技术追溯绿色属性,实现绿电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绿电交易的发展历程
为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电站发电会成为未来电力供给的主力,然而在前期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低、预期收益不明朗,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部分成本由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并非一种长效机制,加之“双碳”目标的要求,绿电的环境价值愈发明显,基于绿电环境价值衍生的“绿证”交易随之诞生。
2017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整数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绿证交易机制的确立,绿电环境收益的市场化补偿机制为绿电交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对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提出了要求,随着国内政策引导与国外产业链对碳排控的要求,国内绿电需求规模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机制缺位的矛盾逐渐显现,绿电交易应运而生。
可以看出,绿电交易是基于“绿证”的“证电合一”的交易,而“绿证”是“证电分离”的仅交易绿电的环境价值,两者虽然均起源于绿电,但分属于不同的交易市场。
2021年9月:《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正式通过,绿电交易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启动。
2022年1月25日:《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规则(试行)》,标志着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同步进行的“证电合一”的交易模式落地,推动了绿电交易的进一步实践。
2023年2月: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绿电溢价收益、绿证收益与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可兼得,进一步规范了绿电市场与绿证交易市场。
2023年7月25日: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对除风光发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核发绿证以外,新增2023年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的常规水电项目、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核发可交易绿证,这项政策旨在衔接碳市场,明确鼓励绿色电力消费,从需求侧为市场主体参与绿电交易产生了内生激励。
由于绿电价格较传统电能价格更高,初期我国绿电需求主要来自外部约束(国家对各省份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高耗能企业绿电比率与能耗约束),内生需求不足;随着部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碳排放要求的落实范围逐步扩大,推动了绿电需求的增加,绿电内生需求动力日益增强。
二、碳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
资源环境与能源电力共同隶属于能源体系,且电、碳、绿证市场主体均与绿色电量和碳配额有关,碳-电-绿证市场参与主体相互交叉,又在产品与交易均存在协同机制。从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出发,供给主体有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减排发电厂、超排发电厂;需求主体有高耗能用户、碳减排用户、其他用户,两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方面,在电力市场中,电力市场交易标的物为具有碳排放的火电发电电量与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火电发电厂包括超排火电厂与减排火电厂,其碳排放权会流转到碳配额市场进行核算,超排企业向减排企业购买碳排放权,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站的绿色环境权益会流转至绿证交易市场,此时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证或绿电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通过碳排放核算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完成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衔接[3]。
另一方面,在碳市场中,火电发电企业与购电用户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交易标的为碳排放权(即碳配额CEA)和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来说,绿证和CCER均能为其提供经济激励,但同一项目的环境属性具有唯一性,新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需要斟酌是开发CCER项目还是参与绿电交易,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是否参与绿电市场关系到绿色电量的供给,进而影响绿电市场的价格。
三、CCER与绿电交易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1、CCER、绿电的特点
1)CCER的特点
①其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
②可以抵消全部范围的碳排放量
③项目开发难度大、审批繁琐、前期投入成本高、开发周期长
④能够多次换手、市场化程度高、有金融属性,有效期为10-15年
2)绿电的特点
①绿电交易是基于绿证的、证电合一的交易
②可抵消范围2外购电力的碳排放量
③时空上难以调节,不一定买得到
④绿电在调度运行中被优先组织、优先调度、优先结算
⑤绿证仅能交易一次,不能进行二次交易,有效期在2年以内
2、CCER与绿电的发展现状
1)CCER的发展现状
CCER项目经历了从2013年的开发到2017年暂停再到2023年重启的过程,重启初期相关方法学尚未公布,增量CCER项目尚未统计。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暂缓受理CCER项目的备案申请和签发,并开始酝酿CCER机制改革,CCER一级市场运行中断,但二级市场的交易一直在运行,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日益加深,以CEA与CCER为载体的信贷、债券、基金、远期及期货及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不断被探索开发,2018年5月,存量CCER交易重启,但增量CCER项目备案依旧处于停滞状态[6]。
截止2023年4月,根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相关研究报告,累计公示CCER审定项目2871个,已签发项目总数391个,签发CCER量约7700万吨。根据复旦碳价指数显示,CCER价格区间从2022年初的35元/吨上涨至年末的60元/吨附近。
2)绿电发展现状
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8月底,累计成交绿电电量703.16亿千瓦时,根据发电侧成交电量结构来看,光伏占比51.11%、风电占比48.89%,国电投成交量最大,达到82.34亿千瓦时,其次为中广核48.02亿千瓦时,中国华能48亿千瓦时;从用户侧来看,成交电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及电量分别是:华晨宝马(汽车制造)27.8亿千瓦时,河北冀望(售电)20.95亿千瓦时,北京京能(售电)17.29亿千瓦时,浙江综能(售电)16亿千瓦时,科思创聚合物(化工)15.29亿千瓦时。
四、CCER重启对绿电交易有何影响?
现阶段CCER交易与绿证交易的转换机制并未打通,但存在以下关系;
1单位绿证 = 1 MWh绿色电量
1单位CCER = 1 t 二氧化碳排放量
1 MWh 电量 = 0.5703t二氧化碳
故 1单位绿证 = 0.5703 单位CCER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我们认为CCER项目收益与绿电交易收益初始阶段(即现阶段)的相对大小会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选择,进而影响绿电市场。
假设:
1绿电供求初始为均衡状态(即绿电供给=绿电需求)
2绿电交易与CCER项目开发均实现市场化
3绿电需求增速是平稳的
1)若开发CCER项目收益>参与绿电交易的收益
新投可再生能源发电站会流向CCER市场,相应地绿电供给增速会低于绿电需求增速,在此阶段绿电供不应求,绿电收益上涨;但随着绿电高收益吸引新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加入,其收益将会逐渐下降,最终当CCER项目收益与绿电收益基本持平时,新晋可再生能源电站流向基本趋于“稳态”。
2)若参与绿电市场交易收益>开发CCER项目收益
新投可再生能源电站会流向电力市场,在此阶段的绿电价格取决于绿电供需增速的相对大小,即绿电供给增速大于绿电需求增速时,绿电收益会下降,此时新投可再生能源电站将会流向CCER市场,而绿电供给增速小于绿电需求增速时,绿电收益会增加,绿电的高收益吸引新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加入,其收益将会逐渐下降,最终当CCER项目收益与绿电收益基本持平时,新晋可再生能源电站流向基本趋于“稳态”。
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一旦绿证市场与碳市场交易的打通,绿电供应与CCER的市场会趋于“稳态”,即可再生能源是否开发CCER项目的增加对绿电市场的供给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从短期来看,绿电市场交易收益与CCER项目收益的初始状态是影响后续绿电市场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全国平均碳排放因子发生变化时,绿电市场与CCER项目的相对收益大小会发生变化,故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流向会发生变化,进而对绿电供给与需求产生交互影响。
1)若a上升,意味着即绿证价格上升,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初期成本较大,但其后续新增成本投入很小,所以相应的绿电市场收益相对增加,会吸引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入电力市场,在此阶段绿电供给增多;但由于 绿电价格=电能量价格+绿证价格,相应的对绿电无刚性需求的市场主体的绿电需求会减少,整体的绿电价格由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决定。
2)若a下降,意味着即CCER价格上升,所以相应的CCER市场收益相对增加,会吸引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入CCER市场,在此阶段绿电供给减少;此阶段绿证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主体对绿电的需求会增加,理论上会引起后续绿电价格出现暴涨。
CCER项目的重启对绿电交易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以上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通过初始收益与全国平均碳排放因子两个方面的影响,具体的影响还要结合政策变化与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
【小硕观察、持续洞见】
参考文献
[1]郭胜伟,门秀杰,孙海萍等.中国绿电、绿证及CCER政策现状及趋势比较研究[J].中国能源,2022,44(03):
[2]曹莉,刘琰.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协同与合作——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J].中国金融,2022,(23):
[3]张硕,肖阳明,李英姿等.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绿证市场协同运行的区块链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23,44(11):
[4]朱亚明.绿色交易:助推绿色能源消费[R].安永研究与分析,2023年9月.
[5]毕春辉.CCER碳市场专题报告[R].财通证券,2023年10月24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钢铁行业是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贡献了全球约7%的碳排放,其脱碳对于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升目标及国家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传统的流程改造和能效提升等措施难以彻底消除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因此,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对于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不可或缺。该技术涉及碳排放点源与地质封存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我们园区应该怎么系统规划用能结构?”“怎么理解零碳园区的绿电直供?”“您PPT里提到的碳足迹核算服务会增加我们多少成本?”……在贵阳一化工园区的会议室内,来自南网碳资产管理(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碳资产公司”)的双碳咨询业务经理杨珏、胡克正一一解答对面坐着的工业区管委会相关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5月9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北京碳市场2013年开市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运行平稳有效,很好地发挥了促进碳减排、推动绿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湖北省定价目录》,修订后的《湖北省定价目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原《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定价目录〉的通知》(鄂发改规〔2021〕1号)同时废止。定价项目中包含13个项目,其中涉及输配电,定价内容为省级以下电网输配电价,定价部门为省价格主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总量为367万吨,成交额3.71亿元。碳价稳中有升,配额线上成交均价达111元/吨,在7个地方碳市场中价格最高。北京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今年5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入甘肃绿色电力1823万千瓦时,可满足7300余户三口之家一年用电量。这也是天津市首次通过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简称“庆东直流”)输电线路输送绿色电力。此次省间绿电交易过境使用的“庆东直流”输电线路刚刚于5月8日建成投运,是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15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与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疆渝”电力合作工作座谈会,双方通报了近年来“疆渝”电力合作情况和今后两地在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的意见建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段向红,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欣宇,国网新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陇电入鲁工程投运后的首笔1900万千瓦时绿电于近日正式达成交易。据了解,陇电入鲁工程是我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通道,于5月8日正式投运,这条横跨915公里“绿电高速公路”,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通知。《细则》指出,支持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及数据中心开展节能、节水、减
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继2024年1月重启后,在2025年3月迎来首批新项目签发,带动了一波碳市场交易的热潮。新签发项目均是涉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城市副中心工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升级转型,支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对符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两高”项目源头防控、实施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开发,持续开展电网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工程在“两
5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造林碳汇开发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是吉安市首个成功实现挂网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江西省第7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这标志着吉水县“双碳”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日前,江西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4月27日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这是该平台公示的第六个江西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据悉,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通过实施人工植苗造林,提高林木蓄积量和碳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
4月27日,江西新余市在林业碳汇领域迎来重大突破,首个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入公示阶段。该项目是新余市农发集团所属的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全省首个林场开发获批公示的项目。近年来,新余市紧盯国家“双碳”目标,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