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通知》准确把握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形势和需求,推动了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为建立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电价体系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煤电容量电价文件出台 恰逢其时,兼顾效率和公平
现阶段,煤电仍发挥着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提供了70%的顶峰能力和近80%的调节能力。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需要煤电提供可靠的顶峰容量支撑和实现可持续运营。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煤电充分发挥顶峰能力为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兜底,同时提供调节能力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空间,其利用小时数将逐步下降,这部分成本如不能及时疏导会对煤电投资、建设、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电力商品价值正在从单一的电能量价值逐步向包含电能量价值、可靠性价值、灵活性价值、绿色环境价值在内的多维度价值体系发展。
因此,《通知》的出台适应电力保供和新能源转型发展的形势,符合电力体制改革和完善电价机制的迫切需要,可谓非常必要和及时。
容量成本标准标杆化既鼓励先进高效机组建设,又引导服役期长的机组发挥容量价值。《通知》明确,计算容量电价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实行全国统一标准——330元/千瓦·年。按最新的《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测算,此标准与新建先进高效机组的年固定成本相当,对标高效机组制定容量成本标准有利于鼓励先进节能的煤电机组投资。同时,已完成折旧的机组多为服役年限较长的机组,在电能量市场经济排序中不占优势,其固定成本通常低于折旧期内机组,容量成本标准标杆化有利于服役期长的机组多提供容量价值,使不同投产年份的机组发挥各自功能优势。
两部制电价机制与煤电功能转型、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相衔接。两部制电价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电上网电价结构和收益组成。煤电上网电价历经了还本付息电价、经营期电价、标杆电价+煤电联动、基准电价+上下浮动等阶段。目前在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的地区,煤电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往单纯依靠电量收益和少量辅助服务收益来回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造成保发电量成为煤电企业的唯一生命线。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煤电功能转型确已发生并将是一个快速发展演化的过程。
按《通知》规定,2024~202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为30%左右,部分煤电利用小时数偏低、水电占比较高的地区,如河南、湖南、重庆、四川、青海、云南、广西为50%左右;2026年起,全国比例提升至不低于50%,云南、四川等地原则上不低于70%。在保持行业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水平的情况下,基于近期煤电平均电量交易价格和设计利用小时数等参数条件进行测算,通过上述容量电价机制回收30%、50%、70%固定成本后,相当于机组实际年利用小时数可分别降低约900小时、1500小时、2000小时,或者平均电量电价分别释放约5%、8%、11%降幅。正是从价格政策层面重塑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煤电项目的收益模式,煤电在容量支撑和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得到激励与强化。
按有效容量付费并考核,体现按效果付费原则。放眼全球,建立了容量市场或补偿机制的国家一般要求中标机组或资源必须参与现货市场投标,以兑现在长期容量采购中承诺的有效容量。传统的容量电价一般以机组装机容量付费,操作简便但事后管理不足。
《通知》提出,煤电机组每月容量电费根据当地煤电容量电价和机组月度申报的最大出力确定,并按实际提供的最大出力进行考核,做到了容量电费的闭环管理,引导煤电企业加强运营管理水平保障有效容量充裕性。
坚持系统思维,探索在电力系统全局下合理分配容量资源。《通知》考虑了我国电力资源已在全国范围实施配置的现实情况,对跨省跨区外送煤电机组分类施策,提出对纳入受电省份电力电量平衡的配套煤电机组原则上执行受电省份容量电价,容量电费由受电省份承担;其他煤电机组,原则上执行送电省份容量电价,容量电费由送、受方合理分摊;未纳入平衡的机组,由送电省份承担其容量电费。上述规定有效衔接了跨省跨区电力外送,为陆续建设的“沙戈荒”大基地电源的上网电价协商提供了依据。
同时,《通知》提出,各地煤电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每月由工商业用户按当月用电量比例分摊,由电网企业按月发布、滚动清算,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实现成本疏导,有利于后续顺利推动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
完善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还需处理好三重关系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建立,是深化电价机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下多维电价体系的关键一步。接下来,完善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以及建立适应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的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还需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支撑性容量和调节性容量的关系。煤电功能转型后,利用小时数下降导致电量电价不足以收回固定成本,故《通知》将煤电的支撑作用和调节能力在此次容量电价机制中予以了统筹考虑。需注意的是,调节性容量更加强调运行层面的响应速度、调节速率和响应精度等,尚未形成对事前付费的有效闭环管理。建议同步深化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必要时探索调节性容量市场机制,逐步形成独立的调节容量长期价格信号。
二是容量电价机制和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的关系。《通知》考虑了与电能量市场的协同,提出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方,可研究建立适应当地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的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建立后,省内煤电机组不再执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议结合现货市场建设进度和中长期、现货价格信号的变化,逐步研究包括燃气、核电、储能、需求响应等容量资源纳入容量电价的可行性,完善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多维电价体系。
三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现阶段,为了政策平稳起步和实操性,采用了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容量电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的模式。《通知》提出积极跟踪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执行情况,密切监测煤炭、电力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化。建议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测终端电价变化趋势和煤电综合上网电价水平、收益率动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经济性对于规划的反馈影响作用。阶段性评估煤电容量电价实施效果,结合各类电源入市和各类容量资源纳入容量电价实行范围的进度,探索建立以系统需求为目标的容量功能需求体系,涵盖运行层面和远期支撑容量需求,推动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采购系统所需容量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化容量电价信号。相关部门应更多地以市场限价、容量需求规模等市场边界条件和关键参数为抓手,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作者: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刘庆 贺瑞 罗开颜 张会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数据,2024年四川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963小时,同比增长31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5小时,继2023年后再次位居全国第一位。利用小时数是衡量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核心指标。据了解,水电是四川的主力电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占比超过70%;煤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将菏泽华汪热力有限公司#1等机组补充纳入适用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机组清单的通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
为进一步发挥浙江省天然气发电机组保供作用,促进燃气机组提升顶峰能力,近日浙江能源监管办、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浙江省天然气发电机组容量电价考核机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浙江省内燃气机组容量电价考核机制等有关要求。通知规定,浙江省内适用气电容量电价的省统调燃气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并将成为发电主体,煤电逐步向调节性、支撑性电源转变,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等调节电源成为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支撑。国家针对煤电和抽水蓄能已经出台了容量电价机制,新型储能尚未享受容量电价。本文从容量电价机制原理、新型储能作用发
近年来,广东通过积极推进改革、大胆创新,打造了复杂大电网下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样板,基本建成了品种齐全、规模领先、颇具活力的电力市场,走出了一条符合广东省情、适应时代要求的电力改革之路。火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和调节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更好地让火电发挥兜底保供及调节作用,容量电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规定从2024年1月1日起煤电机组执行容量电价机制。由于1501号文没有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后电量电价水平的具体形成办法,各省普遍的做法是把容量电价折算成电量电价,然后在“基准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明确我国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实施容量电价。煤电容量电价的实施,既是对煤电机组“兜底调节”功能的经济性认定,也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
“双碳”目标下,煤电面临着从我国电量供应主体电源逐步向支撑性调节电源转型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因煤价高位和电价传导不畅导致煤电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甚至给部分地区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带来隐患,容量电价对于缓解煤电经营压力、稳定行业预期、保障煤电发挥支撑调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于2024年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该文件的出台将煤电从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
当涂发电公司以起跑即冲刺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抓生产、增效益、谋发展。1月份煤电利用小时数沿江区域排名第二,来煤入厂标单同比下降8%,经营实现连续盈利,实现“开门红”。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走势。一月份“开门红”的实现,靠的是“营”的能力,靠的是“赢”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数据,2024年四川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963小时,同比增长31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5小时,继2023年后再次位居全国第一位。利用小时数是衡量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核心指标。据了解,水电是四川的主力电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占比超过70%;煤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将菏泽华汪热力有限公司#1等机组补充纳入适用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机组清单的通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规定从2024年1月1日起煤电机组执行容量电价机制。由于1501号文没有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后电量电价水平的具体形成办法,各省普遍的做法是把容量电价折算成电量电价,然后在“基准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明确我国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实施容量电价。煤电容量电价的实施,既是对煤电机组“兜底调节”功能的经济性认定,也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
“双碳”目标下,煤电面临着从我国电量供应主体电源逐步向支撑性调节电源转型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因煤价高位和电价传导不畅导致煤电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甚至给部分地区的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带来隐患,容量电价对于缓解煤电经营压力、稳定行业预期、保障煤电发挥支撑调节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于2024年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1501号文”),该文件的出台将煤电从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4日,南方能监局发布《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版),其中提到,本细则所指有偿辅助服务是指并网主体在基本辅助服务之外所提供的辅助服务,通过固定补偿方式提供,包括有偿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包括AGC、APC)、有偿调峰、旋转备用、冷备用、转动惯量、爬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1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完成了2025年1月上海电网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和认定情况、容量电费考核结果、免于考核情况等信息的计算和汇总,具体信息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可于2025年2月18日17:30前向国网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贵州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其中提到,2024年,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调度原煤产量达1.68亿吨、增长9.8%,产量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建成投产盘江新光燃煤发电项目超超临界2号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9日上午,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涉及能源电力内容如下:2024年工作回顾推进现代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度原煤产量1.68亿吨、增长9.8%,产量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建成投产盘江新光电厂超
2025年,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第10年。10年来,我国构建起了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初步建成省、区域、省间高效协同,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已经形成,中长期交易实现常态化开市,电力现货市场建
2025年3月15日,是我国新一轮电改的十周年。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我国整体建立了初步的输配电价制度,奠定了发用电直接见面的制度基础,新能源和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改革推动80%的装机容量进入市场、80%的用电量进入市场。多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形成雏形,国内29个省和地区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2015年3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9号文),一场电力领域的深刻变革就此拉开帷幕。十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理念到实践,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构建起了崭新的电力市场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场化交易
新电改10年成绩单一图了解!
今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印发十周年。十年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遵循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全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
市场动态2025年3月15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十周年。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中国电力行业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构建了多层次市场体系,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售电星星”作者:莫岭)一、十年改革的核心成就1.市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
2015年3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新思路。十年的时间过去,现在我国80%的发电装机容量参与市场交易,工商业用户电价随供需波动,新能源消纳能力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翻天覆地
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由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的通知》,宣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连续结算试运行32个月后,于2月24日转入正式运行,成为国内第五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标志着蒙西电力市场建设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2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17亿千瓦时,突破500亿千瓦时大关,达到“十四五”初新能源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257亿千瓦时的近2倍。新疆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量消纳,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疆作为我国重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