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碳管家碳排放碳源减排评论正文

全球掀起“自愿碳市场”保卫战 数万亿碳抵消市场何去何从?

2023-12-14 10:37来源:环球零碳关键词:碳市场碳抵消碳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市场是通过碳定价机制来达到减排目的,这被认为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的市场化减排手段。

目前全球碳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强制性碳市场,也叫履约市场,这类市场适用于法律强制要求减排的公司和行业,通常要求公司为每吨碳排放购买许可证,比如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EST)以及中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都属于这类。

另一类是自愿性碳市场(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是指一些没有减排法律义务、没有被列入强制减量的企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自愿减排目标,可以通过在自愿碳市场上购买信用额度来实现减排目标。

自愿碳市场的运作涉及减排项目开发、减排量核证、碳信用签发、交易、注销等多个环节。这些碳信用通常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多次出售。

通过自愿购买的碳信用,公司可以抵消自身未能避免的排放,从而净零排放转型作出贡献。这样就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自愿碳市场,2021年,全球自愿市场的价值约为20亿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认为,到2050年,碳抵消市场年价值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

但目前这个市场正遭遇信任危机。因为缺乏高质量的数据和透明度,对碳信用额发放和监测缺乏监督,使得一些碳抵消项目成为企业“漂绿”工具。这让很多为自愿碳市场买单的企业失去信心。

这次在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国际碳交易机制”是关键议题之一。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ICVCM)专家小组共同主席巴拉塔(Pedro Barata)在论坛上说,过去自愿碳市场未受任何监管,未来政府介入势不可免。

在COP28峰会上,银行、监管机构和高级官员,都支持重振全球自愿碳信用交易,一些曾经大额购买碳信用的企业,比如雀巢、壳牌等跨国公司,更希望对一些项目是否有效给一个明确说法。

在一些媒体和环保组织的质疑下,一场全球“自愿性碳市场”保卫战正在进行。处于十字路口的自愿碳市场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01

COP28上的监管呼声

一家全球基准机构在COP28上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议,全球证券监管机构应考虑对自愿碳市场(VCM)进行监管,以帮助重建公众信心。

12月10日,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IOSCO)启动了一项为期三个月的公众咨询计划,内容是一套拟议的“良好做法”,以促进目前不受监管的VCM的诚信和有序运作。

IOSCO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主席、西班牙证券监管机构CNMV主席罗德里戈·布埃纳文图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近年来,自愿碳市场变得非常重要。但是,要让这些市场取得成功,它们需要诚信——包括IOSCO及其国际市场专业知识将是促进金融诚信和建立这些市场规模所需信任的关键。

特别工作组碳市场工作流程联席主席、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主席维雷娜·罗斯表示,自愿碳信用额度缺乏“保护投资者的公平、高效和透明市场的一些特征,此外还存在环境完整性漏洞。

在COP28,还有两场专门关于自愿碳市场的讨论。

由欧盟23个会员国及英国资助的“欧洲大学学院”(EUI)学者波盖西在论坛上表示,自愿碳市场20年来产生的问题包括:透明度不足,使碳权价值有不确定性;无法永久减碳,要一直监控计划成效;还有“碳掠夺”(carbon grabbing),也就是获取碳权的计划未能保证在地小区获益。

这些问题让人开始讨论政府应否介入监管,包括是否管制价格、限制发行机构的数目等。

由企业组成的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国际政策主任波札尼发出质疑,他说当初是因为政府没有行动,企业自发才形成自愿性碳市场,如今政府的手才要伸进来监管,但问题是该如何管。因为交易是全球的,监管规则也必须是全球性的。

但业界也担心,监管越严会让碳权项目的申请越困难,削弱碳市场的功能,但近期趋势是希望政府监管至少要能确保项目不会被重复计算。

在英国政府与自愿性碳市场诚信倡议组织(VCMI)合办的论坛中,美国和英国的政府代表同声希望自愿性碳市场仍能发挥功能。

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主席纳札勒也说,唯有具高度诚信的碳权市场才能成为全球加速减碳行动的助力。

1.jpg

图为印度喜马偕尔邦的卡查姆旺图水电站。专家表示,大型水坝不会带来额外的减排。

来源:Rupendra Rawat/Alamy

02

对自愿碳市场的打击

对自愿碳市场最致命的打击,来自今年1月的一份调查报道。

英国《卫报》与德国《时代周报》等媒体合作花了9个月调查,在今年1月发了一篇几千字的雄文,题为:90%的雨林碳抵消项目毫无价值。此篇报道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根据这项调查,由世界最主要认证机构(指的是Verra)核证的林业碳汇,一直被迪士尼、壳牌、Gucci等大公司使用,但这种碳抵消可能毫无价值,且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Verra位于美国华盛顿,开发和管理着气候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最有影响力的标准,包括核证碳标准(VCS)。目前为止,VCS已经签发了10亿个核证碳单位(1单位相当于1吨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快速增长的自愿碳抵消市场上(20亿美元规模),Verra标准被广泛使用,全球自愿碳减排量的四分之三出自VCS标准。但仔细研究其认证过的相当一部分项目后发现:超过90%的雨林碳汇(很多公司普遍使用这种碳汇),有可能是“幽灵碳汇”,无法带来真正的减碳。

众多国际知名企业购买的碳汇实际都有问题。它们有的给自己的产品贴上“碳中和”的标签,有的告诉顾客尽管乘坐飞机、安心购买新衣服或享用某些美食,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消费会加剧气候危机。

2.jpg

图说:技术人员在肯尼亚一个 Redd+ 项目收集碳封存数据。

来源:Tony Karumba/AFP/Getty Images

针对自愿碳市场的质疑,除了诚信和透明度问题外,还有科学家质疑,一些碳汇项目在减排方面被高估了很多,或者根本不存在。而且,通过购买碳信用额的碳抵消措施,很容易被一些企业用作继续污染的通行证。

尽管Verra极力反驳了这项调查的结论,但企业依靠碳抵消作为其净零战略的合理性还是遭到了强烈的质疑。

此后,一些媒体又对津巴布韦的卡里巴REDD+项目(即“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提出质疑, 主要矛头指向项目及其相关碳信用的可靠度,报道称南极公司出售了数百万个不真实的碳减排信用额。

南极公司是瑞士碳抵消巨头,也是卡里巴REDD+项目的主要合作方。迫于压力,南极公司宣布退出这个项目。

接二连三的丑闻,使许多公司开始放弃对碳抵消的依赖,因为风险实在太大了。这意味着,自愿碳市场将遭受巨大损失,一个重要的绿色发展机制也将丧失。

面对乱想,一些业界人士希望联合国有关机构牵头提出方案,采用标准化方法来确定如何发放信用额度。这个市场必须具备“透明度”和“高度诚信标准”,才能发挥其潜力。

3.jpg

图说:随着碳抵消市场的批评和质疑,碳信用额价格不断下跌。

来源:AFP

03

未来是一个数万亿的市场

在投资者和媒体对自愿碳市场批评日增的背景下,买家的热情在减弱,碳抵消需求在2022年有所下降。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数据,2022年企业仅购买和注销了1.55亿份碳抵消,低于前一年的1.61亿份。

加密货币公司2021年在Verra注册登记机构购买了超过1,800万份碳抵消,但由于存在对投资低质量项目的担忧,在去年中旬起此类公司也被迫从市场撤出,从而削减了大量需求。

但2022年碳抵消供应略有增加:77个国家的项目发布了2.55亿份碳抵消,比2021年的2.51亿份增加了2%。减少毁林(REDD+)的供应减少32%,秘鲁、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的大型项目在2022年受到了很多批评,没有发行碳抵消,因为客户警惕购买此类抵消可能带来的声誉风险。复植补种和农业领域的供应在2022年都出现增长,但这不足以抵消其他领域的下降。

石油和航空公司一直是自愿碳市场的大买家。

比如石油巨头壳牌在2023年还加大了碳抵消购买力度。2023年11月,这家石油巨头从Verra注册表所列项目中购买并注销了惊人的430万个碳抵消额度。这使其2023年公开披露的抵消购买总量超过720万个,比2022年的290万个抵消增加了150%。

在2023年的抵消购买中,约90%来自避免毁林项目,另有4%来自重新造林项目。这表明,虽然壳牌不会开发自己的项目,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壳牌气候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交易使壳牌成为公开披露的最大碳抵消买家之一。历史上的其他主要买家包括达美航空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它们分别在2022年注710万和510万个碳抵消额度。在石油巨头中,道达尔能源公司和雪佛龙公司也是活跃的买家。

这可能只是壳牌碳抵消之旅的开始。为了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净零排放,到2050年,壳牌需要购买超过4亿个抵消额度,预算金额达140亿到360亿美元。

BNEF认为,到2050年,碳抵消市场年价值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随着公司努力实现净零目标,未来十年内需求将上升到数十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供应量可能增加近60倍,具体取决于碳清除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规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抵消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