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4年1月8日,经过专业核算,国网蒙东电力2023年完成外送电量1835亿度,同比增长23.2%,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年度外送电量最多的省级电网企业。该公司外送电量超过1800亿度,相当于北京市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5倍,有力保障了全国能源保供大局。
坚强电网 让内蒙古的电送达世界屋脊
2023年12月,在电力迎峰度冬、保暖保供关键时期,国网蒙东电力首次完成送电西藏的外送交易,共送电1600万度,实现了内蒙古的电首次入藏。从蒙东电网到西藏电网,经过东北至华北联网高岭背靠背直流、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直流、四川德阳至陕西宝鸡直流工程3次中转,历经3500公里长途跋涉,最终抵达世界屋脊,为冬季的青藏高原送电。
草原风光好,电送全中国。2023年,国网蒙东电力充分发挥央企“国家队”“顶梁柱”作用,主动挖掘特高压和超高压电网优化配置潜力,将内蒙古的电有序送达西藏、辽宁、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11个省份,外送电量超过内蒙古总外送电量60%,既促进了内蒙古能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也支撑了全国能源保供大局。
把电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方显外送的保供价值。2023年7月,华北、华东等地较常年同期气温偏高1-3度,局部地区突破历史极值。据国家能源局公布信息,2023年8月初有2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面对夏季高温和用电高峰双期叠加,国网蒙东电力持续加快能源保供工程建设。2023年7月24日,国网蒙东电力六大国家能源保供工程的最后一项——京泰酸刺沟电厂二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配套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电量66亿度。六大国家能源保供工程投运后,每年向京津冀鲁地区新增输送电量约600亿度,相当于24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切实增强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为畅通蒙电外送“高速路”保障全国保供大局,国网蒙东电力深挖内蒙古“三交三直”特高压、蒙东21回超高压通道外送能力,通过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外送1482亿度电,通过除特高压以外的蒙东电网外送353亿度,外送总量1835亿度,约是我国中等发达省份一年的用电量。
坚强电网是“外送创新高的硬件”,自2009年国网蒙东电力成立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在内蒙古投资超过1400余亿元,持续加强各级电网建设,推动蒙东电网骨干网架从220千伏跃升为500千伏超高压平台型电网。同时,立足内蒙古全局,已建成面向山东、天津、山西、江苏电力市场的“四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和送端汇集电网,特高压设备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东西两翼齐飞、全面纵贯南北的“蒙电外送”大通道,特高压外送能力达4600万千瓦,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外送电量超过4770亿千瓦时,为内蒙古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的重要供应者和贡献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内蒙古第八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有序推进中,预计2024年建成投运,“蒙电外送”规模将持续扩大。
市场引导 外送绿电点亮杭州亚运会
2023年9月23日开幕的杭州亚运会,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竞赛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些绿电中就有来自内蒙古的绿电。国网蒙东电力通过锡泰直流特高压电网的输送,将绿电跨越山海,从祖国北疆送电至杭州,注入亚运会场馆和办公场地电源。9000万度内蒙古绿电,跨越1600公里,点亮了杭州亚运会。
为保障绿电送至亚运会现场,早在2023年8月3日,“内蒙古绿电”就完成了首次入浙的旅程,单日国网蒙东电力向浙江省交易电量251.25万度,可满足约5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与浙江省的外送电交易横跨了东北、华北以及华东三个大区,途径内蒙古扎鲁特至山东青州和内蒙古锡盟至江苏泰州两条直流特高压通道,涉及范围之广,传输距离之长,均创蒙东电网外送之最。
围绕外送电至浙江省,国网蒙东电力与国网浙江电力开展多轮沟通协商,明确电量需求、电力曲线以及交易价格,科学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精准研判电力供需形势,将送电曲线集中在每日22:00至次日7:00新能源大发时段,利用错时错峰方式最大释放平谷时段盈余电力。
为让新能源电力“配得更优”“送得更准”,国网蒙东电力激发市场作用,依托蒙东电网和内蒙古特高压汇集电网外送通道,坚持“电力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余缺互济、应急调度临时支援”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区内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探索区内新能源发电“错峰外送”交易,精准研判送受两端供需形势,合理确定外送电力曲线,在夜间谷段向华东地区送电累计1.3亿度。
市场交易是“外送创新高的软件”,国网蒙东电力主动推进送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外送交易,积极开展省间现货交易,扩大蒙东机组外送范围,推动省间中长期交易和发电权替代交易,增加外送交易份额,推出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与产业转移十项举措,优化新建机组并网服务流程,推动新建电源项目尽早并网发电,有效发挥市场引导作用,以市场手段促进电源外送,不断扩大公司外送规模。
在挖掘外送潜力方面,该公司主动加强省间现货市场培育,推动蒙东机组参与省间现货交易,全年现货外送电量约12亿千瓦时。同时,通过推动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扩大外送电范围,2023年首次促成蒙东机组外送西藏、浙江等省份,2023年成交区内绿电1.4亿度、跨省绿电2.6亿度、绿证22万张,同比提升10倍。
优化配置 加快构建蒙东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蒙东电力主动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两件大事”、助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通过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发力,积极构建蒙东新型电力系统。在电源侧,该公司科学规划抽水蓄能需求布局,积极研究煤电规划布局,推动在运燃煤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在电网侧,推进库布齐北-雄安南特高压直流工程。依托锡盟绿电进京通道,研究赤峰-锡盟-北京多端柔直方案。推进蒙东“两纵八横”500千伏超高压平台型电网建设。在负荷侧,高效服务六类市场化项目接网,推进39个市场化项目611万负荷、1180万千瓦新能源就地平衡消纳。拓展电能消费场景和系统消纳能力。在储能侧,健全储能运行管理体系,强化储能调度运行管理,探索开展火风光储联合优化控制,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分散储能资源向共享共建的独立储能转变。
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北疆大地到处“绿电”澎湃、“绿能”涌动。2023年11月19日,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赛音昭500千伏开关站投运,标志着蒙东新能源外送能力进入“宽车道”。
中国广核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在配套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国网蒙东电力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务期必成”的决心,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建设投运任务,为项目全容量投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建好这条“宽车道”,国网蒙东电力务实高效全力推进,仅用1个月办理完前期手续,从纳规至核准仅用4天、从开工至投运仅用4个半月,确保新能源项目“建成即并网”,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铺设了外送的“高速路”,创造了蒙东电网建设的新速度。
国网蒙东电力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统筹内售+外送“双轮驱动”,2023年最大供电负荷821万千瓦、最大外送电力3351万千瓦,同比分别增长18%、30%,既支撑了全国保供大局,又保障了蒙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2023年,蒙东电网售电量完成450.5亿度,同比增长6.33%。
同时,国网蒙东电力紧抓快干服务内蒙古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23年,蒙东电网新能源装机达到2472万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超过54%,是成立之初的12.36倍,超前实现内蒙古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的2025年阶段性目标。此外,蒙东电网新能源发电量达到462亿度,占发电总量的比重超过30%,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为加快构建蒙东新型电力系统,国网蒙东电力立足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统筹网架完善、接网工程、调控运行、储能建设,推进源网荷储同时发力,按照“重点有突破”的奋斗计划,2025年将初步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蒙东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5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68.7%;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00亿度,与火电相比,将节约标煤33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900万吨,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60%,有效激发绿色动能,务实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11日9时40分,重庆首个特高压渝北换流站合上极Ⅰ低端换流变5063开关,标志着直流低端系统调试正式启动,为该站6月15日前投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点,渝北±800千伏换流站是西南地区首座特高压受端换流站,该项特高压直
5月1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山西送江苏的两个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从20世纪末开始,江苏积极从区外引入电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99
5月16日,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境内,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2标)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提前跨越段最后一项缺陷消除,作业人员下塔,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首次跨越作业顺利完成,为“甘电入浙”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多能互补模式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范式——“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观察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不仅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能源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5月18日,在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
北极星电力网统计了五大六小旗下22家“旗舰”上市公司一季度发电量情况。2025年一季度,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等几家上市公司发电量同比下滑;中国电力、大唐发电同比小幅上涨;与此同时,两大水电巨头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发电量均有大幅上涨。国电电力表示,受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整体宽松,新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3月),3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8.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28%,均价254.5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1.71%。其中省内直接交易64.25亿千瓦时,代理购电20.19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9.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80%,外购电量
5月17日,在华北网调的大力支持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齐默双回线路正式投运。该工程是蒙能集团金山热电厂2×1000兆瓦煤电联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金山电厂三期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标志着蒙西电网东部地区电力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工作简报第三十期。文件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电网用电量2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日最大负荷1316万千瓦(1月3日),平均负荷为1138万千瓦,同比下降5%,省内电厂上网电量26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其中:水电上网电量87亿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的发电量数据,详情如下:》》》》》国家能源集团1、国电电力2025年1-3月,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002.1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949.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67%和5.72%;按照可比口径(剔除去年一季度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
电网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等特点。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扩大有效投资,1~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强化要素配置和资源保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不断完善电网结构的同时,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有力促进投资增长、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特高压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1—4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5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2%、3.2%、5.8%和3.1%。4月份,受气温偏低和关税冲击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用电量同比增长3.2%。在经济承压背景下,
1-4月,全省发电量3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水电1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47.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3.5%;风电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太阳能1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1-4月,全社会用电量350.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5月1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山西送江苏的两个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从20世纪末开始,江苏积极从区外引入电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99
多地提前入夏,用电负荷激增,如何确保电力稳定供应?在湖北,分布各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派上了用场。当地聚合上千个充电桩的负荷构建虚拟电厂,在高峰时段按需调节电网频率,有效避免了负荷过载引发停电事故。今年4月以来,湖北多地出现高温,4月全社会用电量达225.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6%。进入5月
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2025年4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323.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3%;年累计用电量1382.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3%。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年累计发电量1219.7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8%。一、电力生产情况(一)发电量情况。4月份当月,全省发电量284.3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7.54%。其中水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4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4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912.07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700.60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211.47万千瓦。4月份,全省发电量520.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年累计发电量2086.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7%
今年前4月,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量达1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5.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50亿千瓦时,本地消纳新能源电量655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的36.9%,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约7个百分点。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近年来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136号文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对储能发展有何影响?”这一问题时指出: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企业的强制配储要求,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随着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储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近日,山东电工所属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以62.6分贝(安)超低音性能、最大振幅小于4微米的优异性能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创全球特大容量低噪声特高压电抗器新纪录。特高压工程实现千公里级输电效率超95%的同时,声振污染成为制约工程绿色升级的“卡脖子”
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这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增一条“超级电力走廊”。跨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