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新一轮国企改革!国资委这样部署!

2024-02-29 09:26来源:国资小新关键词:国企改革央企改革电力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各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务求取得决定性成果。会议要求,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更广更深落实;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组合拳;推进改革要上下贯通、穿透基层;必须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新一轮改革不断深化。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移动、中国宝武、河南省国资委、湖北省国资委等4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和在京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延伸阅读

会议回顾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进展并对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作出部署↓↓↓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改革推进有力有序。

目前已有13个地方建立本地国企改革协调机制,各中央企业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

中央企业在制造、信息、能源等6个领域牵头建设的6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入列。

优化形成8大类60个领域201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总体布局,深入实施“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等11个行动计划。地方国有企业牵头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66个、省级创新平台835个。

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共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51项,形成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速加力。

加大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为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达35.2%、17.1%。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增加3.23个百分点。

扎实推动产业链循环畅通。国务院国资委完成第三批6家链长企业遴选工作,目前共有链长企业22个。中央企业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带动超过51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初步实现关键技术、标准和产品突破。

有进有退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进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等一系列重组工作,开展25组29家中央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地方共开展战略性重组68次、专业化整合1323次,23个省级国资委制定了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相关制度。

安全支撑作用有效发挥。

全力保障重要能源资源和粮食供应。25家中央企业与行业协会成立共同体,扎实推进重要金属矿产保供稳链。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内原油产量2亿吨稳产,天然气持续上产。积极参与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保障雅万高铁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拓展深化。

截至2023年底,66%的中央企业设党委的子企业、71.1%的地方设党委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前置事项清单修订。99%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84.9%的地方一级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考核评价制度。

推动考核结果刚性兑现,2022年度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经理层成员绩效薪酬增幅超过20%的比例分别为10.2%、5.8%,降幅超过20%的比例分别为7.7%、5.8%,退出原岗位的比例分别为0.98%、0.66%。实施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覆盖面稳步提升。

国务院国资委深入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考核,不少地方结合实际进行了探索。16个省级国资委对授权放权清单进行了动态优化。

价值创造行动全面铺开,101家中央企业以“对标促达标、达标促创标”为主线制定实施方案,提出7000条落实举措,实现近2万个子企业全覆盖。

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约束要硬、发力要早。

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

突出抓好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

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

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

聚焦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

强化考核引导,提高内生动力。

宽容创新失败,激励放开手脚搞创新。

用足用好政策,释放改革红利。

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形神兼备、更广更深落实。

着力推动党委和董事会权责边界更清晰、运转更顺畅。

着力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提质扩面。

着力推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更广覆盖、落深落细。

着力推动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规范实施。

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组合拳。

以功能使命类改革引领体制机制类改革。

以体制机制类改革支撑功能使命类改革。

协同推进两类任务。

推进改革要上下贯通、穿透基层。

切实抓好基层企业改革。

有力激发基层员工积极性。

充分用好改革专项工程。

积极推进基层联系点工作。

相关单位经验交流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聚焦战新产业实施“三个强化”,提升产业引领能力。

强化总体布局。承担150项国家战新任务,启动实施“BASIC6”科创计划,将战新和未来产业任务有效落实到企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网信安全、能力中台、算力网络、6G等六大领域中。成立战新产业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中国移动战新产业收入占比超过85%。

强化专业整合。配合战新布局加快业务能力专业整合,成立“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推进通专结合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梧桐大数据能力整合,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运作。加强视联网能力体系建设,视频接入新增超两千万路。成立数字政府集中运营中心,打造四个省市级数字政府应用标杆。创新重构车联网业务架构,开展5.5G通感算一体试点。

强化产业协同。发挥链长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开展“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汇聚1300余家链上企业,设立260亿元链长基金,组织开展“共链行动”,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合作平台。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建立“直接投资+主导基金”双线投资运作体系,持股产业链企业超500家,累计投资规模超2300亿元,为150余家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近600亿元。

中国宝武

中国宝武全面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

策划用于绩效评价的特征值指标,梳理形成覆盖33家子公司、包含629项指标/任务,以“科技创新强、产业控制强、安全支撑强、经营质量优、布局结构优、品牌形象优、细分领域影响大”为代表的“三强三优一大”指标任务库。把做强放在首位,除战新产业外,不再设置营收规模类指标。

构建算法简约、规则透明的绩效评价框架体系,经营业绩评价聚焦产品经营能力和股东回报能力两个维度,牵引“价值创造”。重点策划十条绩效评审规则,明确超额研发投入加回、战新项目爬坡期豁免、使命担当任务加分等细则,通过提高差异化豁免、加回比例,鼓励子公司优化资产结构、积极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提升资产质量。

优化薪酬兑现,建立简洁、透明的超额利润分享规则,构建“两挂钩两倾斜”的价值分享体系,将经营责任与领导人员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将价值创造与员工工资总额紧密挂钩,将激励资源向科技人才倾斜。严格执行任期管理,任期届满后,职务自然终止,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常态化实施岗位退出,加大考核结果应用力度。中国宝武各级子企业签订契约的经理层成员1205人,296人绩效薪酬被扣减,占经理层成员总数的24.6%,扣减幅度最大为100%,同一单位副职经理层中,薪酬最高的是最低的1.77倍。

河南省国资委

顶层设计提档。推出首创性措施27条,创造性谋划新业倍增等“十大行动”、资产优化等“三大攻坚工程”、产业链合作聚变等“三大计划”,设置总规模200亿元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形成省级方案为总纲、十六专项方案为支撑、改革基金为保障的“1+16+1”顶层设计体系。

科技创新提速。让支持政策“破冰”,去年2月出台科技创新24条,建设创新政策“特区”。10月出台激励保障12条突破性举措,科研人员配备不限编制,薪酬不设顶板,放宽中长期激励条件,分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首次提出建立科技创新责任豁免机制。让科技研发“出圈”,建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奖励清单,对基础研究、前沿颠覆性技术及重大“卡脖子”攻关等分类开展中长期考核激励。

国资布局提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信息等4大未来产业。遴选30家企业启动专精特新“星变”计划。超聚变服务器全球60%产能落地河南,市场份额全国前三。重组整合做强做专,在14个重要产业领域布局省管企业,一批专业化公司揭牌成立。联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组建中国金刚石集团,打造我国超硬材料产业链“链主”。

湖北省国资委

聚焦实体产业着力打造新引擎。2023年湖北省省属企业投资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余个、新增投资22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实施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制定强功能优布局工作方案。围绕五大优势产业,各设立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形成国资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共同发力的工作机制。

聚焦科技创新着力增强新动能。2023年湖北省国资监管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其中省属企业同比增长32.1%。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改企业”总数达26家。设立100亿元湖北省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30亿元省级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基金,支持国企做强做优45个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盘活存量资产着力挖掘新潜力。出台盘活利用存量土地“黄金八条”,建立联席会商工作机制,惠及全省央地国企约8000多户,通过多种方式,已盘活土地资产价值600亿元。深入开展“省属企业清理盘活存量资产攻坚行动”,推动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一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划入省属企业,多措并举盘活资产近700亿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央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