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4年之前,蒙西高耗能和一般行业电力用户能交易的新能源电量,受到新能源比例限制,这一比例,在2022年是15%,2023年上调为20%,23年7月份开始执行新能源比例动态调整,根据当月新能源的发电能力调增或者调减,同时也对风电与光伏的比例进行了分别设置。
而限制新能源交易比例的方式,是通过实际成交的火电量来计算新能源交易空间的。在2024年之前,蒙西各周期交易均优先展开火电交易,火电结束后再展开新能源交易。因此用户在新能源窗口能够购买的新能源电量上限,完全取决于用户火电交易的落实情况。
假设某电力用户在交易窗口计划购入100M电量,按照20%的新能源比例,该用户的电量构成中包括80M的火电与20M的新能源,按照交易时序,用户优先开展火电交易,受到市场供需情况影响,该用户实际成交了的火电为50M,按照20%的新能源比例,该用户能够成交的新能源电量减少为12.5M,最终实际成交电量62.5M,用户的电量缺口进一步增加。
对这种情况来说,即便有足够的新能源主体有意愿跟用户进行交易,用户也因为受限于火电的缺额而无法与新能源场站进行交易来满足自身的用电缺口。
而2024年新规的下发,彻底放开了关于新能源交易的所有限制,同时调整了交易时序,优先开展新能源交易,电力用户交易新能源的电量不再受火电成交量的影响,同时也不受风电、光伏的比例限制,即理论上,电力用户可以选择在交易中全量购入新能源电量,可以是全量光伏,也可以是全量风电,极大的释放了电力市场交易的灵活性。
2.缩短交易周期
蒙西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基本框架是以年度、月度、月内为周期进行展开的,对电力用户来说,年度交易是全年交易电量的基石,月度交易是对年度拟定计划的调整和补充,而无论是对生产运行中电量偏差的及时调整,还是基于现货价格走势而进行的仓位调整,都需要通过月内交易来落实,因此月内交易周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的交易周期来看,蒙西月内交易的周期一直在逐步缩短,2022年上半年月内交易为每10日开展一次,而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随着现货市场的开展,交易周期调整为每5天开展一次,到了2023年,延续了每5天开展一次的基本周期,同时在该基础上,增加了应急置换的窗口,电力用户若因设备故障导致电量发生较大波动的,可递交相关材料进行申请,通过审批之后即可参与应急置换交易。
2024年新规则的发布,明确了新的月内置换周期,其中月内增量交易调整为每周一、三、五进行(遇节假日顺延),月内合同置换交易调整为工作日连续开市,为市场主体调整优化合同电量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以3月份为例,2023年的增量窗口与置换窗口均为5个,而2024年的增量窗口达到了13个,置换窗口更是达到了21个,同比来看,增量窗口增加了8个,置换窗口增加了16个,相当于是去年的4倍多。
从纠正用电偏差的需求上来看,2023年电力用户如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影响的周期最长要达到7天,用户设备故障即意味着将面临较高考核风险,且通过现货控制成本的难度也随之提高,而在2024年,如果故障发生在周中,则影响周期为确定的2天,如故障发生在周末,影响的最长周期也仅为4天,无论是持仓考核风险,还是通过现货控制用电成本的难度,都能够得到有效地降低。
3.置换交易取消同行业与等比例置换限制
对于蒙西电力用户来说,有多个周期及方式能够将不同类型的电量进行买入,而将电量“卖出”的方式却只有两种,其一是年度合同回购,其二是合同置换。年度合同回购不但需要满足硬性的条件及证明材料,同时申请次数也有限,且回购的价格不高于合同成交价的90%,因此除非遇到极端用电情况,一般不进行申请。而合同置换在月度及月内会多次开展,且是以合同价格进行成交。因此置换交易对于用户调整自身用电偏差、降低自身用电成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2024年以前,蒙西的置换交易以同行业与同新能源比例作为基本置换限制条件。也就是说,对于高耗能电力用户来说,如果一家铁合金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电量置入或者置出调整偏差,就只能寻找其他铁合金企业协调置换交易,而同属高耗能的电石或者焦炭即便有量,也无法与铁合金进行置换。对于一般行业用户来说,42%与58%新能源比例的新型特色行业以及20%新能源比例的其他行业之间均不可相互置换。
从交易的流通性来讲,类似于焦炭、聚氯乙烯这类规模和体量占比相对较小的高耗能细分行业,当需要调整电量偏差的需求时,能够找到同行业对应规模电量的难度更高,并且因为同行业的市场情况具有一致性,即相同企业调整生产及检修计划的方向可能是一样的,那对应电量的缺口或富余也具有相似性。
这也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即一部分高耗能行业用户由于本细分行业电量饱和而无法置换出电量,面临考核风险,而另一部分细分的高耗能行业用户,则可能均面临缺额的问题,最终富余方和缺口方双方都承担了更多的用电成本。
而2024年新规的下发,取消了同行业与等比例的置换限制,高耗能细分行业之间均可相互置换,同时一般行业内部的新型特色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也都可以相互置换。
置换限制的取消,对所有电力用户来说,能够进行交易的单元和规模均有显著提升,铁合金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跟其他铁合金用户置换交易,也可以选择跟电石、聚氯乙烯、电解铝等任何一类高耗能电力用户进行置换交易。同样的,战新行业用户可以选择跟战新行业进行交易,也可以选择跟其他行业的用户协调置换,这无疑是给电力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对象和交易的机会,也大大释放了蒙西用户侧电力交易的流通性。
4.开展中长期合同偏差结算
《关于做好2024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长期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一文的第八条,指出24年将要对中长期交易合同不满足签约比例要求的偏差电量,按照年度、月度为周期分别开展偏差结算。
其中年度合约偏差结算,要求电力用户中长期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度用网电量的70%,而未达到该比例要求的差额电量,对应火电量按照相应行业电力用户与火电机组年度交易成交均价的20%结算偏差费用,对应新能源电力按照各类型新能源年度平均交易电价的20%支付偏差结算费用。如若按照311元/MWh的成交均价来进行预估,即度电的偏差考核标准为62.2元/MWh,这对于未能签够比例电力用户来说,是一项极大的偏差成本支出。
而月度合约偏差处理机制,则要求电力用户月度中长期合约实际持有比例达到月度用电量的90%,如果未能达到90%,则实际持有中长期合约比例降低的数值按照50%调增风险防范比例。
假设某电力用户某月份最终中长期合约实际持有比例仅达到80%,那么其风险防范比例的上限将会调增为115%,以311元/MWh的合约均价为例,则风险防范的上限价格为357.7元/MWh;如果合约持有比例仅达到50%,则上限比例将调增为130%,同时上限价格将达到404.3元/MWh;如果该用户该月合约电量为0MWh,则其风险防范上限将被调增至155%,这也是风险防范上限能够调增的最大值,相应的,上限价格达到极端的482.1元/MWh的水平。
2024年之前,电力用户风险防范的上限为固定的110%,由于电力用户的电费结算顺序为先进行风险防范,再进行超额/缺额考核,这表示即便在电力用户在现货市场的交易发生巨额亏损,最终自身的交易电价还是会风险防范到合约均价的110%范围内,而且在现货高价月份,由于缺额考核的价差为负,即意味着不会产生实际的缺额考核费用,那么无论电力用户中长期持有比例的缺口大或者是小,甚至于中长期的持有比例为0,最终电力用户交易上限成本都会被风险防范到342.1元/MWh的水平(以311元/MWh作为合约均价)。
而月度合约偏差处理机制的正式发布,意味着24年电力用户在现货市场无法选择“躺平”,因为一旦用户的中长期合约比例达不到90%的水平,其受风险防范的保护范围也相应的被削弱,并且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以空仓为例,相比于往年,24年用户的极致“躺平”度电成本要高出140元/MWh。
总结
整体来看,2024年蒙西交易新规的发布,在多处作了优化调整,在保持蒙西现货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之下,无论是取消新能源交易比例限制,以及取消同行业、同比例的置换限制,还是缩短交易周期,都给24年蒙西交易市场的活跃性、积极性和灵活性带来显著的提升。
而中长期合同偏差考核的发布,本质上也具有提高用户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意愿和频率的作用,尽可能通过多窗口、多品种的交易方式,寻求更多组合交易策略,降低电力用户自身的用电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15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率先完成首批次16项数字化监管指标的全国能源监管信息平台接入工作,标志着蒙西和华北电力市场的数字化监管功能性支撑部署工作迈出关键一步。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市场数字化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监管〔2024〕84号)要求,华北能源监管局于今年3月向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经营主体自律公约》(2025年修订版)。参会包括发电、用电、售电、电网等企业三十一位委员对自律公约内容高度认可,并代表各自行业进行现场集体签约,拉开2025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自律签约工作全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自治区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及各成员单位委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对过去一年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对2025年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上,市场运营机构相关人员介绍近期规则体系优化调整情况,通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交易风险警示函,其中提到,自2025年新版月内挂牌类交易实施以来,系统监测发现个别市场主体存在异常操作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非前端页面技术手段违规摘牌,干扰正常交易流程;高频次调用系统查询接口,导致交易系统响应延迟;绕过平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2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2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374家,其中发电企业572家,电力用户2684家,售电公司118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7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2家,
素有“电力改革样板”之称的内蒙古电网,在电力市场多边交易领域再传“新型能源市场体系”捷报。2月24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第五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诞生在东西狭长、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负荷集中的内蒙古西部地区,是我国首个正式运营的省级电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4年12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4年12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365家,其中发电企业567家,电力用户2685家,售电公司113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1家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1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1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370家,其中发电企业568家,电力用户2685家,售电公司117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1家,
2024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绿电交易成交总量超900亿千瓦时,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全国领先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绿色电力消费增长的全新蒙电速度,有效助力自治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底,内蒙古电网直调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400万千瓦,其中96%以上的容量直接参与中长期绿电交易,绿色电力市
政策解读|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
近期,一封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在售电圈里广为流传。文中列举了一些不良售电公司的行为并予以谴责。本来猜猜觉得市场优化过程中,特别是中长期与现货衔接时期,有一些投机分子也属于正常。既然发现了,就及时处理,该罚罚,该关停关停就是。如果上升的违法犯罪的,就
想象一下,在2780000种方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最优解,有多难?近期,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通过了4轮次调电试运行和8轮次结算试运行,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它以区域为主体,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市场注册主体数量已超过22万个,涵盖煤电、核电、新能源、水电、气电等全部类型
7月18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介绍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建立情况、2025年“阳光交易”信息披露质效提升工作方案等。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市场化交
7月18日,东北能监局发布关于征求《东北电力互济交易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互济交易为电能量交易,买方为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发电企业(初期包括新能源、火电、核电发电企业),卖方为发电企业(初期包括新能源、火电、核电发电企业)。在互济交易中,设置网调、辽宁、吉林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上午,内蒙古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投运。据悉,该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通过风光发电、智能输电、并网直供和储能调峰等系统协同运行,实现了清洁能源与数据中心的直接供能对接。项目投运后,年用电量21.9亿千瓦时,其中年均可消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公示结果的公告(第十一批)与关于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公示结果的公告(第十二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工信经运字〔2022〕239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内蒙
今年上半年,昭沂直流配套新能源发电量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上网电量76.63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19%,数据背后是蒙西地区“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与山东能源需求的高效联动,更是新能源跨省消纳的创新实践。作为“蒙电入鲁”主动脉,±800千伏昭沂直流西起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至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维护售电市场良好秩序,保障电力交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近期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度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信息核验工作。通过此次系统性“体检”,旨在确保各售电公司持续满足市场注册条件,为构建健康有序的售电市场生态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告知函。其中提到,享受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的存量新能源项目,需与电网企业签订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协议。协议通过新能源云、网上国网线上或线下方式签订,7月31日前未完成差价协议签订的默认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优化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申报要求。主要包括:调整项目投资主体要求、调整项目建设规模要求、调整消纳和调峰要求、调整优化审批流程、做好项目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和指导工作等。调整项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乌兰察布广袤的大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泛起涟漪。不远处,一排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擎天而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四个月前,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新能源全电量入市的现货市场,蒙西地区以“发用双侧全电量参与”“日前预出清+实时市场”等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件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制定《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内发改价费
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改革。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4日,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售电公司市场注销的公告(第十二批)。内蒙古神舟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等4家售电公司,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自愿退出蒙东地区电力市场,已通过蒙东电力交易平台提出了市场注销申请。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内工信经运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