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4年之前,蒙西高耗能和一般行业电力用户能交易的新能源电量,受到新能源比例限制,这一比例,在2022年是15%,2023年上调为20%,23年7月份开始执行新能源比例动态调整,根据当月新能源的发电能力调增或者调减,同时也对风电与光伏的比例进行了分别设置。
而限制新能源交易比例的方式,是通过实际成交的火电量来计算新能源交易空间的。在2024年之前,蒙西各周期交易均优先展开火电交易,火电结束后再展开新能源交易。因此用户在新能源窗口能够购买的新能源电量上限,完全取决于用户火电交易的落实情况。
假设某电力用户在交易窗口计划购入100M电量,按照20%的新能源比例,该用户的电量构成中包括80M的火电与20M的新能源,按照交易时序,用户优先开展火电交易,受到市场供需情况影响,该用户实际成交了的火电为50M,按照20%的新能源比例,该用户能够成交的新能源电量减少为12.5M,最终实际成交电量62.5M,用户的电量缺口进一步增加。
对这种情况来说,即便有足够的新能源主体有意愿跟用户进行交易,用户也因为受限于火电的缺额而无法与新能源场站进行交易来满足自身的用电缺口。
而2024年新规的下发,彻底放开了关于新能源交易的所有限制,同时调整了交易时序,优先开展新能源交易,电力用户交易新能源的电量不再受火电成交量的影响,同时也不受风电、光伏的比例限制,即理论上,电力用户可以选择在交易中全量购入新能源电量,可以是全量光伏,也可以是全量风电,极大的释放了电力市场交易的灵活性。
2.缩短交易周期
蒙西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基本框架是以年度、月度、月内为周期进行展开的,对电力用户来说,年度交易是全年交易电量的基石,月度交易是对年度拟定计划的调整和补充,而无论是对生产运行中电量偏差的及时调整,还是基于现货价格走势而进行的仓位调整,都需要通过月内交易来落实,因此月内交易周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的交易周期来看,蒙西月内交易的周期一直在逐步缩短,2022年上半年月内交易为每10日开展一次,而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随着现货市场的开展,交易周期调整为每5天开展一次,到了2023年,延续了每5天开展一次的基本周期,同时在该基础上,增加了应急置换的窗口,电力用户若因设备故障导致电量发生较大波动的,可递交相关材料进行申请,通过审批之后即可参与应急置换交易。
2024年新规则的发布,明确了新的月内置换周期,其中月内增量交易调整为每周一、三、五进行(遇节假日顺延),月内合同置换交易调整为工作日连续开市,为市场主体调整优化合同电量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以3月份为例,2023年的增量窗口与置换窗口均为5个,而2024年的增量窗口达到了13个,置换窗口更是达到了21个,同比来看,增量窗口增加了8个,置换窗口增加了16个,相当于是去年的4倍多。
从纠正用电偏差的需求上来看,2023年电力用户如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影响的周期最长要达到7天,用户设备故障即意味着将面临较高考核风险,且通过现货控制成本的难度也随之提高,而在2024年,如果故障发生在周中,则影响周期为确定的2天,如故障发生在周末,影响的最长周期也仅为4天,无论是持仓考核风险,还是通过现货控制用电成本的难度,都能够得到有效地降低。
3.置换交易取消同行业与等比例置换限制
对于蒙西电力用户来说,有多个周期及方式能够将不同类型的电量进行买入,而将电量“卖出”的方式却只有两种,其一是年度合同回购,其二是合同置换。年度合同回购不但需要满足硬性的条件及证明材料,同时申请次数也有限,且回购的价格不高于合同成交价的90%,因此除非遇到极端用电情况,一般不进行申请。而合同置换在月度及月内会多次开展,且是以合同价格进行成交。因此置换交易对于用户调整自身用电偏差、降低自身用电成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2024年以前,蒙西的置换交易以同行业与同新能源比例作为基本置换限制条件。也就是说,对于高耗能电力用户来说,如果一家铁合金企业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电量置入或者置出调整偏差,就只能寻找其他铁合金企业协调置换交易,而同属高耗能的电石或者焦炭即便有量,也无法与铁合金进行置换。对于一般行业用户来说,42%与58%新能源比例的新型特色行业以及20%新能源比例的其他行业之间均不可相互置换。
从交易的流通性来讲,类似于焦炭、聚氯乙烯这类规模和体量占比相对较小的高耗能细分行业,当需要调整电量偏差的需求时,能够找到同行业对应规模电量的难度更高,并且因为同行业的市场情况具有一致性,即相同企业调整生产及检修计划的方向可能是一样的,那对应电量的缺口或富余也具有相似性。
这也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即一部分高耗能行业用户由于本细分行业电量饱和而无法置换出电量,面临考核风险,而另一部分细分的高耗能行业用户,则可能均面临缺额的问题,最终富余方和缺口方双方都承担了更多的用电成本。
而2024年新规的下发,取消了同行业与等比例的置换限制,高耗能细分行业之间均可相互置换,同时一般行业内部的新型特色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也都可以相互置换。
置换限制的取消,对所有电力用户来说,能够进行交易的单元和规模均有显著提升,铁合金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跟其他铁合金用户置换交易,也可以选择跟电石、聚氯乙烯、电解铝等任何一类高耗能电力用户进行置换交易。同样的,战新行业用户可以选择跟战新行业进行交易,也可以选择跟其他行业的用户协调置换,这无疑是给电力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对象和交易的机会,也大大释放了蒙西用户侧电力交易的流通性。
4.开展中长期合同偏差结算
《关于做好2024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长期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一文的第八条,指出24年将要对中长期交易合同不满足签约比例要求的偏差电量,按照年度、月度为周期分别开展偏差结算。
其中年度合约偏差结算,要求电力用户中长期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度用网电量的70%,而未达到该比例要求的差额电量,对应火电量按照相应行业电力用户与火电机组年度交易成交均价的20%结算偏差费用,对应新能源电力按照各类型新能源年度平均交易电价的20%支付偏差结算费用。如若按照311元/MWh的成交均价来进行预估,即度电的偏差考核标准为62.2元/MWh,这对于未能签够比例电力用户来说,是一项极大的偏差成本支出。
而月度合约偏差处理机制,则要求电力用户月度中长期合约实际持有比例达到月度用电量的90%,如果未能达到90%,则实际持有中长期合约比例降低的数值按照50%调增风险防范比例。
假设某电力用户某月份最终中长期合约实际持有比例仅达到80%,那么其风险防范比例的上限将会调增为115%,以311元/MWh的合约均价为例,则风险防范的上限价格为357.7元/MWh;如果合约持有比例仅达到50%,则上限比例将调增为130%,同时上限价格将达到404.3元/MWh;如果该用户该月合约电量为0MWh,则其风险防范上限将被调增至155%,这也是风险防范上限能够调增的最大值,相应的,上限价格达到极端的482.1元/MWh的水平。
2024年之前,电力用户风险防范的上限为固定的110%,由于电力用户的电费结算顺序为先进行风险防范,再进行超额/缺额考核,这表示即便在电力用户在现货市场的交易发生巨额亏损,最终自身的交易电价还是会风险防范到合约均价的110%范围内,而且在现货高价月份,由于缺额考核的价差为负,即意味着不会产生实际的缺额考核费用,那么无论电力用户中长期持有比例的缺口大或者是小,甚至于中长期的持有比例为0,最终电力用户交易上限成本都会被风险防范到342.1元/MWh的水平(以311元/MWh作为合约均价)。
而月度合约偏差处理机制的正式发布,意味着24年电力用户在现货市场无法选择“躺平”,因为一旦用户的中长期合约比例达不到90%的水平,其受风险防范的保护范围也相应的被削弱,并且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以空仓为例,相比于往年,24年用户的极致“躺平”度电成本要高出140元/MWh。
总结
整体来看,2024年蒙西交易新规的发布,在多处作了优化调整,在保持蒙西现货市场平稳运行的前提之下,无论是取消新能源交易比例限制,以及取消同行业、同比例的置换限制,还是缩短交易周期,都给24年蒙西交易市场的活跃性、积极性和灵活性带来显著的提升。
而中长期合同偏差考核的发布,本质上也具有提高用户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意愿和频率的作用,尽可能通过多窗口、多品种的交易方式,寻求更多组合交易策略,降低电力用户自身的用电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披露了3月市场信息,从市场成员、3月结算价格、4月成交情况进行公示。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其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3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
4月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展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数据集”,成功通过了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的审核与公示,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电力行业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圆满完成。这是内蒙古电力集团继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后的又一新突破,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蒙电样本”。该数据集整合了内蒙古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交易风险警示函,其中提到,自2025年新版月内挂牌类交易实施以来,系统监测发现个别市场主体存在异常操作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非前端页面技术手段违规摘牌,干扰正常交易流程;高频次调用系统查询接口,导致交易系统响应延迟;绕过平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2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2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374家,其中发电企业572家,电力用户2684家,售电公司118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7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2家,
历经32个月长周期试运行与迎峰保供、新能源消纳等一系列困难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于2025年2月24日成功“转正”,成为我国第5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正所谓新年新气象,蒙西电力市场伴随着“转正”也将展露出新的面貌。(来源:微信公众号“飔合科技”作者:李昊明)新主体:多元协同,促进能源消纳
2月24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再传捷报——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在历经32个月的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后转入正式运行。至此,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继山西、广东、山东、甘肃之后,我国第5个转入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将对优化内蒙古电力资源配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呼和浩特市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发挥绿电供应优势。依托我市绿电产业集成化发展成果,推动合成生物产业纳入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当前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调节价格为0.4元/千瓦时左
素有“电力改革样板”之称的内蒙古电网,在电力市场多边交易领域再传“新型能源市场体系”捷报。2月24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第五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诞生在东西狭长、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负荷集中的内蒙古西部地区,是我国首个正式运营的省级电
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于2010年率先开市,是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推动产业降本增效的典型试验区。作为全国首家正式运营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紧扣“电力市场支撑保供、稳价、促消纳、优服务”的工作主线,以发现电力时空价值,化解市场供需矛盾,提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4年12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4年12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365家,其中发电企业567家,电力用户2685家,售电公司113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电力用户中,高耗能行业用户281家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4月第二批工商业电力用户注册、变更等情况信息披露。4月第二批在电力交易平台申请市场注册的工商业电力用户共计68户,4月第二批电力用户名称变更用户共计2户,4月第二批营销户号及用电单元信息变更用户364户,经公示无异议后新增的用户营销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结合不同月份新能源发电特性,通过精细化划分用电时段、差异化设置电价水平,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系统削峰填谷,为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调
随着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对多年期绿电交易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多年期绿电交易在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在稳定用电预期、保障发电收益、激励源荷互动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三峡安怀一体化光热电站内,光伏板呈矩阵式排列,远处排排风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广东通达售电有限公司被投诉情况的披露,2025年2月以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陆续收到6宗电力用户关于广东通达售电有限公司的实名投诉,通达售电未履行向电力用户的告知义务,未尽到合同签订主体审核责任,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已对其启动不良行为调查,并将根据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份受理经营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4月申请注册的安徽安成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等397家电力用户完成市场注册,现发布2025年4月份电力用户注册结果。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
如今,清洁能源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储能也在走入千行万业。但其实在用户端,储能还有更多的潜在市场机遇有待挖掘。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x2B;公里亮相北京,掀起储能应用的新浪潮。在“移动”的支撑下,储能技术除了发挥以往削峰填谷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3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
4月3日,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展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数据集”,成功通过了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的审核与公示,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例电力行业公共数据登记工作圆满完成。这是内蒙古电力集团继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后的又一新突破,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蒙电样本”。该数据集整合了内蒙古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北疆的四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内蒙古电网光伏发电再传捷报。4月2日11时25分,内蒙古电网光伏实时发电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达到2036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从零开始到突破1000万千瓦,内蒙古电网走过了整整12年的时间,而实现1000万千瓦到2000万千瓦的跨越,仅用了2年!这一突破见
四月伊始,春回大地,内蒙古电网新能源发电迎来开门红。继全网新能源单月发电量2024年11月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后,已连续5个月保持超百亿千瓦时纪录,每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均超过30%。3月份全网新能源发电量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发电量占比达到39.55%,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关键之年,关键部署。2025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奋力进军中国企业200强的关键之年。一季度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以“开年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抢抓新春先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部署,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加快
蒙西月内交易机会提醒根据天气预测,短期内(1-4天),风速的预测置信度在72%以上,太阳辐射的预测置信度较高,在87%以上。预计未来10天内风速会有小幅波动,4月3日风速升高后持续走低,4月8日到达近期风电出力最低点,后续再逐渐走高;太阳辐射方面,4月上旬整体太阳辐射情况较好。(来源:微信公众号
蒙西月内交易机会提醒根据天气预测,短期内(1-4天),风速的预测置信度在70%以上,太阳辐射的预测置信度较高在85%以上。预计未来10天风速震荡波动,3月30日和4月2日分别达到风电出力最低点;太阳辐射方面,4月1日部分地区存在小雪等天气,但整体太阳辐射情况较好,4月上旬光照条件预计优于3月末。(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审核,确定呼和浩特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6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目前,内蒙古累计并网市场化新能源项目68个、总规模达1076万千瓦,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231亿度。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六类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公示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配电区域,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4月23日。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位于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城区东部,配电区域总面积7.46平方公里(包括北侧区域1.4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