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瑞浦兰钧早在2022年便发布“问顶”电池技术。其首要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问顶盖板设计与全固定一体化问顶结构,在电芯内部实现了一体化的连接,将原有顶部空间从15mm缩减到8mm,有效提升超7%空间利用率。与此同时,问顶技术还创新优化了极耳的弯折方式,使得极耳长度缩短2/3,空间利用率提升,也增强了过流能力。既可以减少电池发生短路风险、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而且也使其能量密度可以提升5%-7%,功率可以提升8%-10%。
其次,问顶系列电池还在其电化学体系进行了革新。这也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的核心所在。
通过宏观固液界面、微观固液界面的优化,瑞浦兰钧对电极和电解液技术进行了创新,提升了锂离子的脱嵌能力。正极方面采用均匀化处理和纳米级骨粒结构,确保了锂离子的高效流动和快速扩散;负极则以多孔设计和多晶骨架技术,提升锂与电解液接触面积,为锂离子提供了无障碍的通道,增强了嵌锂能力,而且多层异构的涂布也可以避免析锂、保证电芯安全。最后通过对电解液的改性,实现了低粘度和高导电性,保证了成膜稳定,令电池在极端低温下保持了卓越性能,拓宽了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
在问顶电池技术的赋能下,最新的问顶345Ah的储能电芯,在与280Ah同尺寸下的容量提升23%,实际容量可达350Ah以上,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5Wh/L。能量效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6.2%。在体积空间“寸土寸金的”储能系统,同样体积内实现更大容量,不仅可以为储能项目方创造更高的效益,更是让其竞争力大幅提升。
增效不忘降本,作为行业最为关心的“经济性”,除了高体积能量比之外,瑞浦兰钧做到了电芯可在长时间运行中的体积膨胀率减少4.5%,循环寿命稳定超10000次(70% EOL),达到20年以上日历寿命,降低储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不仅如此,“问顶”技术同样适用于动力电池,而且同样集聚众多优势。
众所周知,真正让用户对电动汽车心动的,无非是续航能力和充电使用便捷性。其中动力电池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能否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循环寿命越长,意味着电动汽车越轻量化、用户可以减少充电次数;而充电速度越快,那么充电等待时间将大幅缩短。瑞浦兰钧也正是在以上关键性能实现了突破。
当业内刚刚跨进400Wh/L的门槛,瑞浦兰钧却凭借“问顶”技术,可以让磷酸铁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到全球领先的450Wh/L,性能媲美三元锂电池,但是整包成本相对减少了15%以上。而问顶电池另一优势是可以完美兼容LFP、NCM两大主流电池体系,使其无论是哪种配置的动力电池,搭载“问顶”都让其拥有不俗表现。其中应用到中镍三元电池、则整体续航里程超1000km,应用到高镍三元动力电池续航则有望超1200km!
技术领先:“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但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市场,高速扩张的市场吸引了许多新玩家入局,进一步加剧了储能电芯市场竞争。行业已经进入超级“内卷”时期,赛道玩家不容有丝毫懈怠,跟不上市场速度就会被行业的内卷浪潮卷出市场。
中国储能电池企业如何突破内卷?日前,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博士在ESIE2024储能峰会上发表了深入见解。他提出,作为电芯企业,要想打破内卷削弱竞争力这一瓶颈还得回归到原点——“创新”。
技术创新无疑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但创新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例如当前储能市场大电芯的趋势。随着储能电芯容量增大,对应的技术难度也相应提高——超大电芯不是大电芯的等比放大,而是涉及到材料、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复杂难题。
当前,很多招标文件中已明确规定使用年限、衰减率等要求。尤其是对于工商业、用户侧储能场景,就对此更加关注。
无疑代表着当前行业内技术“天花板”的6.9MWh储能电池舱,就集合了瑞浦兰钧多项先进技术,对其进行了由内而外全面升级,具备耐久续航、安全防护、智能高效三大优势!
储能系统成本中电池占比非常高,电池衰减成本也成为投资方的一大痛点问题。瑞浦兰钧在电芯层面导入衰减抑制技术和活性锂修复技术,使电池表现出1800周循环“零”衰减效果。在成组层面,应用全生命周期预紧适应最优化设计、温度均衡控制和高效主动均衡等多项手段使电芯的长寿命得以极致地发挥。
并且,围绕大电芯的争议一直不断,行业对于大容量电芯迭代始终是忧喜参半。大容量在降低了成本、加速技术的同时对储能本体、安全问题等等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
在安全方面,瑞浦兰钧储能电池舱全面分解产品电气节点,针对系统潜在短路风险区,逐级地设置断开保护机制和策略,通过“三隔一排”被动抑制提升硬抗能力,以“五重”探测,多维度监控、早期热失控信号识别实现模组级的主动抑制,消防系统配置实现舱级主动抑制。同时,还运用智能云端,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
更吸引人注意的是,瑞浦兰钧6.9MWh储能电池舱也是做到了在先前同样的20寸集装箱内实现了更大容量。这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储能新品,也是对瑞浦兰钧研发创新能力的最好诠释。
目前,储能装机规模持续高增长,但行业竞争也在日益激烈,储能市场已经展现出强者恒强的产业形态,未来是一个持续扩大的蓝海市场,也将是激烈厮杀的红海市场。
2017年创立的瑞浦兰钧成立时间并不长,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业绩迅猛增长,如今已跻身于储能领域头部玩家。SNE Research的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数据,2023年根据权威研究机构瑞浦兰钧出货14GWh,同比增长100%,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
并且在2024年初荣登彭博新能源财经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单!这不仅是对瑞浦兰钧的能力的认可和肯定,更是进一步证明了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和行业领先的产品力。
在我国推动“双碳”目标和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转型的进程中,能源企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尤其是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储能企业,和支撑汽车行业迈向清洁低碳发展的电池企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而随着全球低碳化转型,生产过程碳排放日益受到重视,践行ESG也成为我国能源企业丰富自身和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引擎。
瑞浦兰钧作为一家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2023年发布了全面的碳中和路线,明确提出将实现运营碳中和、实现价值链碳中和。并且于日前发布了年度ESG报告,展现了瑞浦兰钧绿色未来的宏大愿景。
目前来看,大容量已经成为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这一形式下,瑞浦兰钧坚持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全球绿色供应链!未来将继续推动问顶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拓宽其技术应用面,打造更加全面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推动储能技术纵深发展,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变革的步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行业在政策变革、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储能行业正式从“规模扩张”迈入“价值重构”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力量。关税波动,如何应对?国际新能源产业
2025年5月27日,瑞浦兰钧与韩国晓星重工业(HyosungHeavyIndustries)在韩国首尔正式签署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战略合作备忘录(MoU)。瑞浦兰钧将供应2.5GWh的储能产品,共同推动储能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应用与普及。此次合作以“构建全球储能战略框架”为核心,瑞浦兰钧将为晓星重工业供应储能电芯、模组及直
近日,中国石油济柴动力启动新一轮储能设备框采,共采购直流侧储能系统1200MWh。值得注意的是,其招标限价低至0.363元/Wh!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自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济柴动力先后发布多批储能设备采购需求,其中直流侧储能系统7个标段、总规模2.3GWh;PCS共8个标段,采购规模628MW;EMS共采购4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8GWh,占总装车量82.8%,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纯电动矿卡“华能睿驰”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该项目动力系统的独家供应商,瑞浦兰钧以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为“华能睿驰”提供核心支撑,助力实现矿山运输环节零碳化,为全球绿色矿山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本次投运的“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InfoLinkConsulting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出炉。InfoLink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5第一季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99.58GWh,同比增长150.62%,环比下降7.75%。第一季受政策面影响(美国关税影响抢出叠加中国0530抢装),总体呈现淡季不淡。储能电芯环节格局未定2025年第一季,行业集中度CR10继续维持
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相比2020版本,新规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变为“不起火、不爆炸(
电芯已成为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技术也亟需突破。2025年,储能电芯已进入深度洗牌与技术博弈的产业周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正在倒逼动力电池向“更严苛的安全标准”、“更全面的性能提升”方向进行着“质”的跃迁;此外,低空经济的推进下,激活了eVTOL电池市场。在这场电芯产业竞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度,纳入EVTank研究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董事长合计薪酬达到29372.54万元,平均薪酬为209.80万元,其中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以4764.10万元(含股份激励计划开支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6月11-13日,“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行业盛会再次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核心舞台,格力钛新能源凭借在超高安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携系列产品为全球能源转型呈上多元化、高安全的储能应用解决方案。核心电池技术领先,安全与性能双优
2025年6月1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盛会——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之一,思格新能源携从家庭到工商业的全场景智能光储产品矩阵,及全新升级的mySigenApp3.0重磅亮相展会,集中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系
6月11日,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正式启幕。本次展会,林洋能源(6.2H-A110)携光储领域多款集高效、创新、科技于一体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登场,集中展示了林洋能源在新能源、储能、运维等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以及创新成果。林洋能源展台成为焦点,吸引数万名全球观众参访。权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行业在政策变革、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储能行业正式从“规模扩张”迈入“价值重构”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力量。关税波动,如何应对?国际新能源产业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举行。楚能携全场景储能方案重磅亮相,以前瞻视野清晰勾勒出下一代储能产品的技术路径与发展蓝图,成为展会焦点。产品突破:效能跃升定义新标杆楚能本次展会的核心亮点,无疑是其即将投入规模化量产的472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作为楚能
6月11日,2025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上能电气以“大时代·新构想”为主题、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全场景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成为全场焦点,用科技创新力量为零碳未来注入无限可能。地面光伏解决方案大方阵·再进阶本次展会,上能电气推出全新400kW+组串式逆变器。产品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璀璨启幕。正泰电源协全场景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亮相7.1H-F680展位,更是以"136新政破局"为战略核心,推出二大创新解决方案。现场人潮涌动,前沿科技与场景化应用吸引了众多参展者。SNEC现场精彩回顾正泰电源地
2025年6月11日,海辰储能在SNEC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举办了以“大步领先,稳筑安全”为主题的产品安全技术分享会,并在会上宣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x221E;Cell1175Ah量产下线,开启长时储能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大步领先,率先实现千安时电池量产落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
6月9日,山东平度市西北部300MW/600MWh新型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工程造价547000000元,折合单价0.912元/Wh。项目新建一座220kV储能电站,建设规模300MW/600MWh,储能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站电池系统及功率变换系统均采用户外集装箱布置方案。储能区域共分6个50MW/100MWh区域,共计12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及电力差价的拉大,储能收益的不确定性正急剧增加。储能应用已不再局限于简单并网与削峰填谷赚取差价,用户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性能、效率、收益变化、多元能量接入、协同控制以及电力现货交易策略等都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赋能定制化策略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继去年8
文/绿色和平地方气候行动力项目组中美贸易经历了戏剧不断、高潮迭起的一个半月。中国出口美国的储能锂电池关税一度在2025年4月被抬到173%之后,5月12日,中美双方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联合声明,美方将对中方全部进口产品加征30%关税。中美关税之战远未结束,仍在重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的竞争格局与发
6月11-13日,“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行业盛会再次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核心舞台,格力钛新能源凭借在超高安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携系列产品为全球能源转型呈上多元化、高安全的储能应用解决方案。核心电池技术领先,安全与性能双优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行业在政策变革、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储能行业正式从“规模扩张”迈入“价值重构”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与全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正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力量。关税波动,如何应对?国际新能源产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促进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间能量与信息的双向互动,参与需求响应、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为新
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Li-CycleHoldingsCorp.宣布,已根据《加拿大公司债权人安排法》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保护其自身及其北美子公司。三个月前还在吹捧新融资的“北美电池回收之王”,转眼就躺进资本ICU。资料显示,Li-Cycle是2016年由两名前Hatch公司工程师在加拿大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在白皮书中指出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包括12V、24V和48V等低压电源,主要用于支持汽车的启停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照明设备、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及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功能。EVTank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5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支持建设单枪功率480千瓦及以上的液冷超充,鼓励整车企业研发推出具备超充和双向充放电(V2G)功能的新能源汽车
远景动力近日宣布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工厂的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一期产能7GWh,满足头部客户高品质储能产品需求,助力全球能源零碳转型。远景动力田纳西工厂于2012年建成投产,是全球最早在美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的企业。此次新建储能电池产线的投产将进一步巩固远景动力全球供应链布局。作为全球化布局最
近期,面对电动汽车行业又一波“内卷式”价格战,三大监管部门罕见地召集多家主要车企开会,要求企业“自我约束”,不要进行不合理地降价。这场持续两三年之久的市场过度竞争现象,显然已引起行业内外的重点关注。可以预判的是,新能源车市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时机已经来到。多方发声叫停“价格战”近
“蔚来造电池”这个沉寂四年之久的话题如今再度传出新消息。近日有报道称,蔚来将为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开发并供应动力电池。此次合作由二者共同的“金主”CYVNHoldings牵线而成,相关电池包将基于蔚来自研的4680大圆柱电池打造,预计明年小批量量产,蔚来也将借此次合作重启搁置的46105大圆柱电池与1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安汽车提问:长安汽车现有新能源车型有满足25年新国标的吗?预计多久推出新国标车型?长安汽车6月6日表示,长安金钟罩电池通过了首批动力电池新国标检测实验;长安汽车自2020年起就以“不起火、不爆炸”为内控标准,现有车型能满足新国标要求,并通过了内控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9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负荷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在电力出现不同的短缺等级时,实施相应的有序用电(负荷管理)方案,原则上优先选择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