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
深发改〔2024〕324号
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6日
深圳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氢能产业规划部署,推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制氢设备、储氢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和装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技术领先、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制储输加用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化示范推广一批燃料电池车辆,建设加氢站不超过5座,建设创新载体不少于15家,推动我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氢能领域国际国内标准不少于20项,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策源地
1.开展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质子传导性长寿命膜材料、高耐蚀碳纸、高效低铂催化剂、高导电导热气体扩散层等技术创新。开发长寿命低成本高功率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加大碱性水电解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海水原位电解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光解水制氢等高效率低成本制氢技术攻关。开展低温液态、固态合金、高压储氢设备研发,提升天然气管道掺氢、安全预警控制等储运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
2.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关键环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创新载体。支持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面向氢能前沿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支持依托骨干企业整合行业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对符合支持条件的单个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鼓励行业优势企业、服务机构,牵头搭建氢能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标准研究、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安全运营监测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单个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依职责办理)
3.加快氢能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主体重点围绕氢能质量、氢安全等基础标准,氢制备与提纯、氢储运及加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安装应用及检测等环节开展标准研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二)打造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地
4.建设氢能产业园区。打造配套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市级氢能产业园区,依托龙华求雨岭氢能产业园,聚焦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终端产品,培育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高端研发团队,开展管道掺氢输配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依托盐田国际氢能产业园,与港区运营场景联动,推动氢能在重卡、冷链、船舶、叉车、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应用。依托龙岗国际低碳城,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电解水制氢设备、氢储运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引进一批具有产业技术引领作用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支持与新疆等氢气资源、应用场景丰富地区共建氢能产业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责任单位:龙华区政府、盐田区政府、龙岗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依职责办理)
5.加快推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化。支持企业围绕先进制氢储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等氢能应用重点领域研发及产业化。建设中试基地或中试生产线,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实施产业化项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500万元资助。(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6.培育引进优质氢能企业。鼓励氢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支持建设氢能领域专业孵化平台和园区,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强化以商招商、以链招商、靶向招商,细化招商企业清单,引进一批氢能领域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服务机构和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利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平台举办产业招商活动,吸引优质氢能项目落地。(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局依职责办理)
(三)打造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
7.推动氢能在重载及长途交通运输领域示范应用。支持在省内高速开通氢能城际客车、自卸车等运输示范线;在深圳港、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物流园区等开展氢能牵引车、公交、通勤班车、观光巴士、冷链配送物流车应用示范。依托城市能源生态园率先开展氢能垃圾转运车应用示范。对符合条件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中央、省、市级奖励资金1:1:1比例给予推广应用补贴。[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含新区、合作区管委会,下同)依职责办理]
8.积极开展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结合绿色建筑、产业园区(含物流园区)、公立医院、高等院校、大型数据中心等场景用能需求,探索开展燃料电池备用电源、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试点应用。鼓励在旅游观光、海上执法、货物运输、消防救援、电力巡检、工业测绘等领域开展氢能动力船舶、无人机、氢燃料电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HVTOL)等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支持和鼓励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海上风电制氢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资委、消防救援支队、深圳海事局,各区政府依职责办理)
(四)打造氢能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9.加快推进加氢站布局建设。位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的加油(气)站,具备加氢设施建设条件的视同已纳入加氢站布局规划。推动符合条件的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制氢加氢装置,支持新布点加油站同步规划建设加氢设施。鼓励在氢能产业园、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应用场景丰富的地区布局建设加氢站。(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财政局、住房建设局依职责办理)
10.完善加氢站建设运营机制。加氢站参照危化品管理,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加氢站行业主管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加氢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住房建设部门负责加氢站工程项目消防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审批,气象部门负责加氢站工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对现有加油(气)站红线范围内改(扩)建加氢站设施,符合《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情形的,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住房建设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气象局、市场监管局依职责办理)
11.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在城市群示范期内,积极争取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氢能供应”奖励资金,按照示范城市群内车用氢气供应量奖励加氢站。落实燃料电池汽车专用制氢站用电价格执行蓄冷电价政策,发电厂可利用低谷时段富余发电能力在厂区建设可中断电力电解水制氢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深圳供电局依职责办理)
12.完善氢气综合输运网络建设。科学规划氢气运输路径,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氢能储运体系,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与长管拖车运输模式,探索固态、氨氢、深冷高压等储运方式,小范围试点高压气态氢气管道输送、纯氢管道等项目。(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住房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依职责办理)
三、保障措施
13.建立氢能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氢能产业纳入全市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各责任单位依据自身职责开展工作,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国资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投资促进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区政府依职责办理)
14.加大氢能产业要素保障力度。结合20大先进制造园建设和“工业上楼”项目实施,保障氢能产业用地供给和空间需求,鼓励城市间氢能产业合作,谋划一批市外“飞地”氢能产业园。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产业基金作用,加大对氢能重点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氢能产业园区和加氢站基础设施采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或者专项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国资委依职责办理)
15.加强氢能专业人才引育。聚焦我市技术薄弱、高附加值、应用广阔的氢能技术领域,健全人才引进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平台+团队”整建制引进首席科学家及团队成员。加大氢能产业基础研究人才和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力度,定期遴选一批表现突出的带头人重点培育。(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创新局、教育局、发展改革委依职责办理)
16.健全氢能产业安全发展机制。加大氢气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确保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符合安全标准规范。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氢能安全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加强日常管理与安全培训,对相关设备定期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探索实施氢能全链条安全监测,提升产业应急管理水平,保障氢能产业安全发展。(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住房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支队,各区政府依职责办理)
四、附则
17.本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本计划与我市市级层面其他同类优惠措施不得重复享受。鼓励各区政府根据各地实际制定配套措施。本计划自2024年5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4日,氢枫与中国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学城投”)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化学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中化学城投副总经济师、中化学新能源投资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段新颖,氢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沛军、投资副总裁罗世春等出席了签约仪式。中化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信息显示,禄丰市新能源发电制氢合成甲醇一体化项目备案获批。据悉,该项目单位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代码:2507-532331-04-01-659588;建设地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项目总投资额:670476.14万元,其中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2日下午,余姚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商用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余姚市领导韩柏顺、国家质检总局氢能和新能源汽车专家缪文泉、余姚市国资管理中心党委委员翁国军等嘉宾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宁波舜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其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试项目的核心设备已正式运抵山东中试现场,并启动安装工作。该中试项目将在工程环境下,全面验证吉利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实际催化性能、长期运行稳定性,以及新一代工艺包技术的工程可行性。新一代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启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
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国管局、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将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数据接入市级监测平台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广州市市在原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并全面上线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管理模块,现启动相关数据接入工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孚高科)发布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称,威孚高科于2025年6月25日召开了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经公司总经理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薛亮先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侧监理监造终止公告发布。公告称,项目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参与投标人数量未达到法定要求,项目招标失败。据悉,6月10日,招标公告发布。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东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3日,广州市发改委发布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数据接入市级监测平台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广州市市在原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大数据监测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并全面上线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管理模块,现启动相关数据接入工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1日—6月27日,工信部对第39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进行公示,12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在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4日,上海市2025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计划(第八批)发布!支持方向为国家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燃油车)、汽车置换更新(新能源)、电动自行车报废更新、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国四柴油车提前淘汰更新、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计划下达市节能减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上交所官网显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科创板IPO已于6月27日获受理,公司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1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46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本次发行套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
在氢能重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海工业所属天海氢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签订国内首个8-450L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百台级批量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大容积车载Ⅳ型瓶储氢技术商业化的空白,更将助力合作方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据港交所6月27日披露,鸿基创能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鸿基创能自述为全球领先的独立膜电极供应商,专门从事催化剂涂层质子膜(CCM)及膜电极(MEA)的研发、量产及商业化。公司致力于将实验室技术进步转化为氢燃料电池CCM及MEA的商业化和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迈入提质增速新阶段——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主论坛观察近年来,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以其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等特征,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加速以“未来能源”的身份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4日,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指导下,东莞市氢能两轮车量产发布暨投运仪式活动圆满举行。在东莞市政府、市内外氢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下,青岛阳氢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东莞新锋阳氢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堂镇投放首批50辆氢能二轮车,以中堂镇甲醇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在陕西,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在榆林市,全球规模领先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5月转入稳定运行;在“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一辆辆氢能重卡日夜穿行……氢能来源丰富、绿色低碳。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陕西氢产能超200万吨/年,如何发挥最大效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7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建、中能建等电网、发电、建工、石化冶金领域企业以及高校、学会、投资机构、媒体约4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海德氢能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出席活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绿电制氢技
在氢能重卡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天海工业所属天海氢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签订国内首个8-450L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百台级批量订单。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填补了我国大容积车载Ⅳ型瓶储氢技术商业化的空白,更将助力合作方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在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树立新的标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