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以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全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增进六安老区人民更大福祉,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确保如期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完善,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0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到2060年,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碳排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三、重点工作
(一)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优化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积极开展低碳片区、绿色发展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创建行动。(市住建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负责,不再列出)推动组团式发展,组团内平均人口密度原则上不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个别地段最高不超过1.5万人/平方公里。围绕城市功能元素,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城区有序拓展和外围组团建设,构建通勤高效、功能互补、生态隔离的现代都市区空间布局。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划分“品质老城”“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绿色城南”和“魅力河西”五大片区,强化区域交通顺达、产业等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南、城北、河西板块实现更上规模、更具特色、更高品质协同发展。(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副中小城镇扩容提质,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切实增强重点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能力。(市发改委牵头,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结合城市生活圈优化设施布局,推动高等院校、三甲医院、体育中心等优质公共资源在中心城市协同布局和共建共享。严格控制建筑建设规模,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50.5%。(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继续实施“畅强补”专项行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地下基础设施改造、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内容,整体推进全域治理。到2025年,全部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应大于8公里/平方公里。统筹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构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网络体系。到2025年,城市完成步行和自行车道体系建设改造。(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完善城市绿地功能,加快推进滨水空间提升、“口袋公园”建设、边角地改造等工程,打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公园城市”。(市城管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既有建筑拆除管理。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总建筑规模的20%。(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基础类、完善类改造,有条件的区域开展提升类改造工作。到2025年,全市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200个。(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广绿色低碳社区建设
完善完整居住社区布局。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配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社区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和网络,通过步行和骑行网络串联若干个居住社区,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2030年,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大力推动绿色社区创建。持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创建。到2025年,绿色社区建设比例达到6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贯彻《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六安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力争到2025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以上。(市城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鼓励消费者选用绿色低碳建材产品。到2025年底,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节能节水家电器具普及率达到98%以上。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提高建筑绿色低碳水平
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贯彻执行安徽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2030年前,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进舒城县省级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低碳片区建设,围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等开展试点示范,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间,鼓励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积极推行住宅灵活可变的空间设计,减少资源浪费。(市住建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贯彻《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星级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推动绿色建筑由基本级向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到2025年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应改尽改。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探索实施基于限额指标的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数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逐步推动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和机关单位等公共机构率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开展空调、照明、电梯等建筑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适,到2030年底,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总体能效在现有水平上提升10%。(市发改委牵头,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既有基础设施节能管理
推进城市管网更新改造。稳步推进老城区老旧漏损管网改造。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到2025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到2030年底,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市城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厂网配套、泥水并重”要求,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推进管网“雨污分流”,实施老旧管网应改尽改。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力争到2024年,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5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网等设施建设改造与延伸服务,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快城市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市住建局牵头,市城管局、市发改委、市数管局、燃气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基础设施节能运行。持续推进城市智慧照明管理系统建设,统筹功能和景观照明,提高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水平,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等景观照明能耗。到2030年底,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市城管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利用系统。优先使用再生水,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到2025年,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市城管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优化城镇用能结构
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居住建筑优先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医院、学校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多能互补形式的热水系统。(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力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应用,推广空气源等各类电动热泵技术。到2025年底,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到5000万平方米。(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应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动具备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探索住宅小区分布式光伏建筑试点。到2025年底,新建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比例达到50%。(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市经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终端能源清洁化。开展以浅层地热能为主的城市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实施金寨县地热能、浅层低温能应用项目。稳步发展生物质能、储能电站项目,积极推进金寨储能示范试点项目。(市发改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六安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引导城镇建筑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引导新建公共建筑向全电气化方向发展。到2030年底,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65%,公共建筑全电气化比例达到20%。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六安供电公司、燃气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行绿色低碳建造
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长江精工钢构、杭萧钢构(六安)、金鸿诺科技等企业为重点,推广钢结构建筑。积极探索推动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减少建设过程能源资源消耗,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术应用。指导中擎住工、六安宝业等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加强深化设计,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到2025年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30年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开展“绿色工地”创建行动,推进绿色建造,积极推广节能高效环保型施工设备,推动建筑工地节能、减碳、降废,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满足“六个百分百”要求,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明确政府投资类项目和星级绿色建筑须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鼓励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新型墙材生产企业申报绿色建材认证。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绿色建材认证企业不少于20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使用木竹建材。(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管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打造绿色低碳县城村庄
1.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
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坚持把县城打造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主载体,立足各县城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规模体量等方面的差异,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市发改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因地制宜强化建设密度与强度管控,达到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要求,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位于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县城广场的集中硬地面积不应超过2公顷。(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步行道网络应连续畅通,新建县城内道路红线宽度不超过40米。(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融。实施县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中心镇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因地制宜推行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分布式布局,统筹水电气、通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市发改委牵头,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提高乡村规划引领水平。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指导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村庄发展。充分结合现代和传统元素,发挥专业人士和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打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彰显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农房建设绿色水平。新建农房的选址、结构形式、建筑构造等要满足质量安全和抗震设防要求,适应村民现代化生活需要。鼓励就地取材和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建造方式。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到2030年底,建成一批绿色农房试点项目。探索建设星级绿色农房,减少农房能源消耗并提升舒适度。(市住建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有序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形成清洁、安全、高效、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方式。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开展绿色能源小镇建设试点。引导农村用能清洁化,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农村生物天然气和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下,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将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相关指标纳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考核评估体系。各县区、市开发区要科学制定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落实举措,明确任务目标,制定责任清单,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及时总结上报好经验好做法。各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部门于每年10月中旬前,将当年贯彻落实情况报市住建局、市发改委。
(二)加快转型发展。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健全政府主导、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平台,加快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探索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三)强化技术攻关。围绕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造、木结构建筑等领域,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气凝胶、“光储直柔”等关键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鼓励行业协会设立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奖项,促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
(四)完善政策支持。贯彻落实支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相关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并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强化绿色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自主原则下,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碳。鼓励开发商投保全装修住宅质量保险,发挥绿色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作用。合理开放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市场,应用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五)加大培训宣传。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城乡建设领域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能力。通过业务培训、比赛竞赛、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相关单位和企业人才业务水平。配合开展好“全民节能行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编写绿色生活宣传手册,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对优秀项目、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降碳行动,形成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开展减排自愿承诺,引导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州从化“零碳”国际赛车场利用“光储充一体化”,整合欧版充电桩、车棚光伏、BIPV幕墙和储能系统,通过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助力赛事场馆达到100%绿电,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零碳”国际体育赛事赛场,为全国探索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底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2万千瓦。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大数据、制氢等产业和清洁供暖、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形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性部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部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11月6日,陕西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试点示范项目共包含七类,分别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改造试点示范项目、产业低碳协同试点示范项目、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工业绿色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零碳或近零
近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JL/TC55,主要负责开展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承担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化技术支撑工作。与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工作领域相对应。第一届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
11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大会在长春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标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表决通过了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章程、工作细则及年度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的成立,既是吉林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近日,清新环境全资子公司国润水务在四川省多地试点实施“水务+光伏”发电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将水处理利用和绿色能源利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供水厂和污水厂的场地空间,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案例。国润水务兴文三角沱水厂该项目第一批拟建设厂站共计1
近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邯郸市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全面推进环保绩效创A创优。2025年全部完成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创A;分步推进铸造、炭素等其他重点行业创A创优,力争到2026年全市47个行业重点涉气企业全部完成。全文如下:关于《邯郸市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11月14日,北京通州区经信局对2024年通州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第十批)进行公示的通知。这些企业为:北京丰隆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恒晟博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晟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小豆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锐意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天工开视科技有限公司、信瑄诚(北京)科
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及动态管理结果,确定确定建德经济开发区(建德功能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10个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名单、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00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名单。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5日,北京市经信委等印发《北京市存量数据中心优化工作方案(2024-2027年)》,文件提出:对于PUE值高于1.35、全年电力能源消耗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存量数据中心,鼓励进行绿色低碳改造。并且对于数据中心改造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其中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核定的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1月15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出,山东省将推进精细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项目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新建项目满足环保绩效A级指标要求。加快绿色工艺、绿色产品以及先进共性技术在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11月15日发布《咸宁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等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不少于30家,省级不少于50家,绿色产品5个,绿色园区3个。咸
11月14日,广东江门17个新能源项目签约动工运营。活动中,恩平沙湖陶瓷城屋顶光伏项目是当天集中动工的6个项目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是今年广东规模最大的陶瓷厂商工商业光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装机容量约44兆瓦,安装屋顶光伏面积约35万平方米。项目每年预计可为厂区降低传统能源能耗约24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和良好发展基础,将绿色低碳工业制造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成效显著,为创建“双碳”先行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工业经济稳健增长,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工业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8部门11月13日印发《深圳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废弃物处理甲烷排放持续下降,全市符合条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面开展甲烷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甲烷排放实现有效管控;城镇燃气系统甲烷泄漏控制水平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减排能力持续提升,甲烷排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0月,六安全市用电量159.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速居全省第6位。三大产业用电较快增长。1-10月,第一产业用电量3.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第二产业用电量88.35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2.1%,其中工业量8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增速居全省第5位;第三产业用电量32.0
为深入贯彻省、六安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切实做好节日期间能源领域安全防范工作,9月19日-10月7日,六安市发改委邀请电力、油气长输管道和消防领域专家,成立了2个督查组,对六安市8个县区能源领域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防范水平,确保守好能源领域安全底线。督导组查看了各县区的油气长
9月20日,安徽六安古城110kV变电站输变电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在。六安古城110kV变电站为智能变电站,占地6.13亩。据介绍,目前,舒城城关区域现有负荷由110kV舒城变和35kV三沟变供电。这两个站的主变均已重载或过载,且三沟35kV变电站投运年限近30年,设备老旧,设备故障率高。新建的安徽六安古城110kV变
9月3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六安电厂2×660MW机组脱硫系统EPC总承包项目项目公告发布。中煤六安电厂2×660MW机组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向北距六安火车站约7km,向西距淠河总干渠约4.5km,向东距合肥市约70km,项目配套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废水零排放处理等辅助设
8月28日,六安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A039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其中提出,全市分布式光伏开发有序推进。截止到2024年6月,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3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130万千瓦。原文如下: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A039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李渠成委员、梁植年委员、民进六安市
8月28日,安徽六安市发改委对李渠成委员、梁植年委员、民进六安市委提出的《利用我市工矿企业厂房的空置屋顶,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应用》、《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整县推进”背景下科学开发我市分布式光伏资源,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督促电
8月20日,安徽省六安市委书记方正莅临安徽汉星能源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副市长、霍邱县委书记李煜,市委秘书长汪宏军陪同调研。方正一行深入了解安徽汉星能源发展规划、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情况,为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汉星能源总经理胡飞、汉星综合能源副总经理
8月9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目前机组整体运行正常。发电厂占地面积280亩,规划装机容量为1×30MW,属六安市规模较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本工程利用我县丰富的农村农业生产废弃的稻壳、秸秆等绿色能源做为燃料发电,按照国家最高建设标准和环保排放标准建设
中煤招标与采购网发布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批重要设备集中采购项目【静电除尘器】采购标段四:六安中标候选人公示,浙江天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一,报价9598万元。一、项目名称: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批重要设备集中采购项目【静电除尘器】采购标段四:六安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8日,安徽六安工信局针对《关于建设氢能产业特色园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氢燃料电池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高地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六安市高端装备制造(氢能源)产业推进组将依托金安经济开发区集中建设氢能产业特色园区,加大适用于氢燃料电池的碳纸、催化剂、空气压缩机、氢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1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六安电厂2×660MW机组工程主体施工B标段【重新招标】中标公告发布,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38982万元。中煤六安电厂2×660兆瓦机组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项目配套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