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城镇化率: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预计将占总人口的70%,以此为基准情景,设定城镇化率增速为0.9%。在此基础上随着低碳演进和经济发展,城市发挥更强的聚集效应,中国城镇人口将进一步提高,设定低碳场景和强低碳场景的城镇化率在基准场景的基础依次上浮1.5个百分点,分别为2.4%和3.9%。
2)第三产业经济占比:根据2020中国电力规划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国能源转型与“十四五”电力规划研究》,到2025年第三产业占比将达到57%,将第三产业占比增速设定为1.24%,以此为基准情景,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随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的持续深化,设定低碳场景和强低碳场景的第三产业经济占比在基准场景的基础依次上浮1个百分点,分别为2.24%和3.24%。
3)标准煤物理消耗量增长率:文献[27]对中国能源消耗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中国标准煤耗将达到54.90亿t,2021—2025年增速分别为3.4%、2%、1.8%、1.6%,本文在此基础上假设2025—2030年增长率保持原数值进行增长,并以此为基准情景,设定低碳场景和强低碳情景的标准煤物理消耗量增长率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依次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在低碳场景中,增速依次为3%、1.6%、1.4%、1.2%、1.0%。在强低碳情景中,增速依次为2.6%、1.2%、1.0%、0.8%、0.6%。
4)火力发电量和年发电量:根据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的相关成果,到2025年电力总量年均增速达到4.4%,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50%。将火力发电量占比年增长速度设为–2.74%,以此为基准情景,设定低碳情景和强低碳情景的火力发电量和年发电量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依次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在低碳情景中,火力发电增长率和年发电量增长率分别为–4.74%和3.4%。在强低碳情景中,火力发电增长率和年发电量增长率分别为–6.74%和2.4%。
5)第二产业占比增长率:文献[28]对中国经济总量及其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35年中国经济将达到2050639亿元,第二产业占比将下降至10.4%,以此为基准情景,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和高能耗产业低碳改造的推进,设定低碳情景和强低碳情景的第二产业增长率在基准情景的基础上依次分别下降0.25个百分点,分别为4.15%和3.90%。
6)人口数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中指出中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人口将达到14.5亿人左右,该时间点与碳达峰时间点一致。文献[29]对中国人口规模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到2035年中国人口将降低到13.42亿人,人口规模较早达到峰值。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假定2021—2030年各年份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31%、0.30%、0.22%、0.18%、0.05%、–0.10%、–0.20%、–0.40%、–0.50%、–0.50%,以此确定基准情景的人口变化,考虑到随着低碳政策的推进,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人口生育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低碳情景和强低碳情景的人口增速在此基础上依次上浮0.25个百分点。在低碳情景中,人口增长率依次为0.56%、0.55%、0.47%、0.43%、0.30%、0.15%、0.05%、–0.15%、–0.25%、–0.25%。在强低碳情景中,人口增长率依次为0.81%、0.80%、0.72%、0.68%、0.55%、0.40%、0.30%、0.10%、0%、0%。
2.4.2 电力行业CO2排放量预测
将2004—2020年电力行业CO2排放驱动因素分别代入LSSVM和SSA-LSSVM预测模型中,对比模型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其中绝对误差取其绝对值,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SSA-LSSVM和LSSVM预测模型对比
Table 6 Comparison of SSA-LSSVM and LSSVM prediction models
由表6可知,由LSSVM预测模型得到的CO2排放量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为7.84亿t,最小值为0.21亿t,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为41.29%,最小值为0.65%;由SSA‐LSSVM预测模型得到的CO2排放量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为2.05亿t,最小值为0.01亿t,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为7.75%,最小值为0.20%。根据以上数据可知SSA-LSSVM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且该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在以8%内,远低于LSSVM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
因此,本文采用SSA-LSSVM预测模型进行电力行业CO2排放量预测,c=6945.00469,σ2=19337.1471,模型拟合精度可以达到97%以上,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SSA-LSSVM预测的可行性。因此可以采用SSA-LSSVM预测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电力行业CO2排放进行预测。
2021—2030年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强低碳情景电力行业CO2排放预测值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021—2030年间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强低碳情景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各个情景下电力行业CO2排放量有所区别,其中,强低碳情景电力行业CO2排放量最低,在2030年排放量为42.90亿t;低碳情景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其次,在2030年排放量为44.81亿t;基准情景电力行业CO2排放量最高,在2030年排放量为47.30亿t。3种情景下2030年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已达到峰值,在此基础上探究电力行业CO2脱钩路径。
图2 2021—203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预测值
Fig.2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s forecast for 2021-2030
2.4.3 电力行业CO2脱钩路径
在计算不同情景下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将不同情景下2021—2030年各个驱动因素的预测值和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值代入式(10),计算得出不同情景下的各年电力行业CO2脱钩状态,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2021—2030年电力行业脱钩路径
Table 7 Decoupling path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for 2021-2030
由表7可知,2022—2030年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均处于弱脱钩状态,2021年处于强脱钩状态。2021年5月,“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7月建立全国碳市场,10月正式印发碳达峰指导意见,政策导向形成强脱钩状态。此后2022—2030年期间随着“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提高、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推进,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将始终处于弱脱钩状态。从数值来看,2021—2030年各情景下的脱钩数据均小于2004—2020年脱钩数据,同时强低碳场景的脱钩数值小于低碳场景和基准场景,这意味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将愈发明显,电力行业CO2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发削弱。因此电力行业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逐步推动清洁能源进入电力市场并做好火电灵活性改造,优化电力生产结构。
03
结论和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增长趋势愈发明显,识别电力行业CO2排放驱动因素,量化各个因素对电力行业CO2排放的影响程度,判断电力行业CO2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实现碳达峰目标,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国2004—2020年的数据,通过LMDI模型把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变化分解为4种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电力行业CO2排放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和电力生产强度效应对电力行业CO2排放起明显的抑制作用,碳排放系数效应和燃料转化率效应对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的影响处于波动状态,但整体而言起抑制作用。
2)整个研究期内,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处于弱脱钩的状态下,经济效益指数是促进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2019—2020年,随着电力消费强度指数和燃料转换指数快速提升,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指数也快速提升。
3)从电力行业CO2排放预测值来看,2020—2030年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强低碳情景下电力行业CO2排放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2021年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强脱钩状态,2022—2030年电力行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均处于弱脱钩状态,强低碳场景的脱钩数值小于低碳场景和基准场景。
基于上述结论,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促进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增长。中国需要由高排放类型经济转变为绿色低碳经济,需要从牺牲环境、消耗过量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增长模式,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一次性能源消耗减少,降低电力行业CO2排放量。
2)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转变电力生产结构,提高电力生产强度,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维,采用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信息化和安全性水平,以适应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脱钩。推广清洁发电技术,推进火电机组的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实现电力行碳排放脱钩。加强政策支持,鼓励电力企业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低碳技术项目,推进技术创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4日,南网能源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请问公司认为建筑节能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时表示,公司认为建筑节能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一是国家和地方加强对运行能耗及能效监测管控,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实施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改造,这为建
近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成都正式发布,会长钟勤建、副会长杨有仪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并共同发布标准。标准由我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组织,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能源电力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编制。标准涵盖“零碳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文件明确:到2027年,培育50家以上省级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经验和模式。文件提出,自主减排是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的重要前提。工厂应因地制宜开发、使用太阳能
当地时间7月2日至4日,2025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盛大召开。晶晟集团(SolarFirstGroup)以强大阵容亮相K35展位,以其创新的光伏解决方案与全球化战略视野,在展会上掀起绿色能源新风潮。现场人流如织,专业观众对晶晟展出的水上光伏、智能跟踪支架、BIPV等核心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展台洽谈
6月27日,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小金聚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水光蓄一体化光伏项目——小金川流域光伏基地项目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7亿元、装机规模16万千瓦的四川省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多能互补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该项目位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上,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土建室副主任范夏玲直面深远海风电“造价过高、工期不定、海况复杂”三大痛点,系统性提出三项行业突破性技术方案。她指出:“当海风开发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技术瓶颈已从‘能不能建’转向‘如何建得更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北极星风力发电获悉,近日,中能建100MW深州风电项目在北溪村镇举行盛大开工仪式,为北溪村镇的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绿动能”,标志着北溪村镇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据悉,中能建深州100MW风电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北溪村镇、大冯营镇,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220k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球最高钢混塔批量风电项目之一,金风抚宁区10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保障性)成功并网,将第一度“绿电”注入华北电网。作为河北省“十四五”开放风电建设指标下发的首批项目,该工程总投资6.49亿元,选址位于抚宁区榆关镇、抚宁镇,建设18台风电机组。项目建成并网后,每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将深度重塑能源流通路径与用能模式。绿电直连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模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成都正式发布,会长钟勤建、副会长杨有仪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并共同发布标准。标准由我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组织,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能源电力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编制。标准涵盖“零碳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日前,中电环保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0.79亿元,其中水处理19.83亿元、固废处理9.34亿元和烟气治理1.62亿元。项目实施周期预计在未来1-3年,核电项目则需3-5年。在水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务,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技术委员会公布终评结果,中节能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获评2024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项目以功能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布局合理,在众多海上风电项目中脱颖而出,独具中国节能特色,引领了同期海上风电项目设计新高度,受到地方政府与行业
7月1日,广西藤县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子项目建设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藤县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子项目年处理垃圾量为18.25万t/a,建设规模为1条500t/d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配套1台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SNCR炉内脱硝+组合烟气净化系统(半干法机械旋转喷雾脱酸+干法
7月3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一标段、二标段公开招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118.67万元,招标人(项目业主)为河南申城之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为分布式屋顶光伏装机容量26.43MW;交流电缆68400米,交配电基础110个:储能电池系统4套,单套储能规模为2.0MW/8.0MWh,共计32MW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带电运行。这是在国内50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应用的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输变电装备。该设备的温室效应较传统六氟化硫设备下降97%。据了解,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优异,很早
2025年上半年,南京电厂以“11234”工作思路为指引,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大唐“卓越文化”,牢记“原点”使命担当,以实干实绩奋力跑赢“上半场”。成绩的取得是坚韧不拔的南电人以敢为人先的豪情,锚定目标、笃行实干的生动实践。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今年以来,南京电厂锚定二期燃机项目高质量开工“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党委会,以“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相关内容,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第一议题”制度是强化理论武装的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为推动新时代中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软实力,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全国气温攀升,各地陆续进入迎峰度夏保障供电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扎实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6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1025.8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有力发挥了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迎峰度夏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细化分解各子分公司指
华润赤壁市维达力(五期)综合能源项目E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编号:SZBHX202507020018号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4698888.89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8601688.00元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宁环发〔2025〕53号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日以来,华银电力4天3板。昨天(7月3日)晚间,华银电力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亿-2.2亿元(未经审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5亿-2.15亿元。作为湖南省内当前装机规模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