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池电池应用交通市场正文

大圆柱超快充电池“拐点”将至!

2024-06-03 08:58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黄 丽关键词:大圆柱电池动力电池电动车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预热了2-3年的大圆柱电池,迟迟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不免引起业界对其将是要“风起”还是“风落”的猜测。

(文章来源:电池中国,微信号:cbea_battery)

而实际上,为了解决长续航电动汽车补能慢等痛点,大圆柱超快充电池一直被头部电池企业视为是,迈入行业新周期的一张“入场券”。同时,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政引导锂电产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加码大圆柱超快充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已成为很多电池企业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机构预计,2024年或有望实现大圆柱超快充电池一定规模的量产。

高比能电池6C超快充需求明确

“基于规律的长期战略投入才是核心”,远景动力中国区总裁赵卫军在去年12月就曾表示,推出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6C大圆柱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下的超级充电,是一个“已经能够确定的未来发展需求和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车企方面,目前已公开宣布使用或考虑使用大圆柱电池的有特斯拉、宝马、通用、沃尔沃、岚图、江淮、保时捷、蔚来等。

不仅如此,该赛道还吸引着新玩家入局。近期,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其第一条46系列大圆柱超充电池的量产线建设。据介绍,该产品可实现工况下6C充放电。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鲜为人知的企业,这两轮投资主体中都出现了顺为资本的身影。据了解,后者主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由此不难看出小米对大圆柱超充电池未来的期待。

另一方面,大圆柱电池产能的比拼也拉开帷幕。

今年5月13日,市场信息显示,惠州亿纬锂能试制中心大圆柱电池试制产线改建项目备案通过。该项目计划建设2条大圆柱模组与pack产品研发试制生产线,年产能6200万套。

资料显示,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在手订单极其充足,2023年11月该司公告中就曾透露,其三元大圆柱电池已取得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486GWh。

远景动力位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零碳电池工厂已于2023年6月开工,规划年产能30GWh,预计将从2026年起为宝马提供46系大圆柱电池,据悉供货将具备超快充性能。

兰钧新能源位于嘉善的大圆柱电池项目,预计2024年三期项目将全面建成,未来将实现年产能77GWh。中创新航在2023年11月表示,2024年四季度将实现46系列6C充电倍率大圆柱电池的量产。

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远景动力、国轩高科、正力新能、力神电池、比克电池、瑞浦兰钧、兰钧新能源、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都已布局大圆柱电池赛道。而在产能释放之前,如何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充分发挥大圆柱电池的优势,已成为各家企业角逐的关键所在。

大圆柱电池集高安全/长续航/超快充/低成本于一体

从市场需求看,新能源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同时满足高安全、长续航、超快充、低成本等条件。

而大圆柱电池通过结构创新、新材料应用等,可以兼顾电池高安全、高容量、快充性能,从而同时满足乘用车长续航和快速补能的需求,并通过电池制造环节降本,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从结构设计看,相较目前主流的其他电池形态,大圆柱电池因其结构应力均匀、散热性能好、电芯数量下降等优势,降低了电池的热管理难度,叠加泄压阀、集成结构件等技术,增强了电池包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采用全极耳技术,缩短了电子电流在电池中的移动距离,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充电速度。

从新材料应用看,硅基负极搭配高镍三元材料的电池体系已成为高端动力电池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资料显示,大圆柱电池可以更好地适配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材料。

以硅基负极为例,其理论克容量为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但业界周知,硅基负极材料的膨胀率较大,在电池多次充放电过程中,极片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次数减少。

业界人士指出,大圆柱电池的电芯极片受力均匀,材料膨胀时相对不易受损。基于以上特点,行业分析认为,虽然目前大圆柱电池发展较预期显得缓慢,但业界普遍对其将成为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之一保持乐观态度,并竞相推出新品。

产品竞逐开启

目前,亿纬锂能等企业大圆柱电池已实现装车,众多电池企业都发布了大圆柱超快充电池产品,主流电芯能量密度超280Wh/kg,支持4C或以上超快充。

今年1月31日,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此外,长安启源也有车型由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配套。

亿纬锂能表示,大圆柱电池现在主要配套PHEV,“我们预计之后会有更多的车企会用,公司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装车会越来越多。”目前,亿纬锂能已发布新一代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可实现9分钟超快充。

国轩高科近期推出的星晨电池为三元体系46大圆柱产品,据介绍,使用其第二代硅碳材料、极速电解液,并在设计上采取梯度电极和全新结构件,实现电芯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分别达285Wh/kg、775Wh/L,同时可实现2500周的长循环寿命。匹配4C快充,9分钟内可从10%补能至70%。

国轩高科亚太业务总裁、国际工程研究院院长程骞近期对电池中国透露,星晨电池将由国轩高科第七代工厂生产,制造费用较常规产线将降低50%,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今年4月,正力新能将标准化的46系列圆柱电芯与半固态电池技术结合,推出了正力骐龙电池系统,系统能量密度超245Wh/kg,整包电量高达170kWh,能够支持大型纯电MPV车型满电续航超1000公里,且实现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500公里的超快充技术应用。

力神电池也已推出其第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280Wh/kg,支持15分钟快充,电池包可满足乘用车1000公里续航需求。

切入大圆柱领域,兰钧新能源推出基于“辰星”技术下的BTL大圆柱电池。据介绍,其电芯主材采用了AAS包覆方式,改善了电池的产气问题,提高了安全保障;还具备高容量、快充两大优势,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80Wh/kg的同时,快充时间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

比克电池的大圆柱产品能量密度280Wh/kg起步,可上探至330Wh/kg以上,支持4C快充,并支持高镍、高硅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高比能、4C-6C超快充性能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商业化的催化剂;随着各家企业工艺改进、产线跑通,大圆柱电池良品率有望持续提升,成本也将随之下降,其他更多车企也有望引入大圆柱电池;随着头部企业产能逐步释放,大圆柱电池在2024年将有望提高出货量,迈向规模化量产阶段。机构预计,2024年至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量有超过30倍增长空间。

而需要提及的是,要使大圆柱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仍需新材料、新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力,才能更快抵达规模化量产拐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圆柱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动车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