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系统系统集成市场正文

百家储能企业营收公开!2024——储能内卷继续

2024-06-05 14:34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市场储能企业储能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3年,在风电光伏装机量提升、碳酸锂价格回落提升储能经济性的带动下,全球储能需求持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3-5月,储能产业链上市企业2023年年度财务数据相继出炉。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目前已有219家储能概念股公布2023年年度报告。涵盖储能系统、储能电池、PCS、储能开发、材料和温控管理等产业环节,总营收约为:44295.48亿元人民币,总净利润约为:2777.03亿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结果)

注:

1、本次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不在本次统计范围之内

2、企业营收等数据经过数值单位进阶,故与企业年报有出入

3、本次所统计企业并非业内全部,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敬请谅解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200+企业中,有的巨亏预警,有的盆满钵满。整体情况来看,强者恒强,弱者愈弱。

从企业来看:比亚迪、中国能建、宁德时代营收均超过4000亿,获得本次盘点的冠亚季军。

从产业链来看:系统方面,91家企业总营收约为23397.12亿,占本次盘点营收比重的52%。前十的系统企业营收均超500亿元。前二十企业营收均破百亿。

电池板块总营收约3416.14亿,仅次于系统和开发板块,9家企业营收突破百亿。

净利方面,净利润破百亿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格力电器、特变电工、中国核电和海螺水泥。

营收、净利角度下的储能企业

系统方面,比亚迪,天合光能、阳光电源表现较为亮眼截图20240605085752.png

比亚迪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23亿元,同比增长42.04%,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4834.53亿元,同比增长48.90%;实现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

天合光能2023年实现营收1133.92亿元,同比增长33.32%。截至2023年底,天合光能储能舱及系统销售突破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区域市场,累计出货近5GWh。

阳光电源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2.51亿元,同比增长79.47%;归母净利润94.40亿元,同比增长162.69%。储能系统收入178.02亿元,同比增长75.79%,占营业收入的24.64%,毛利率37.47%。

截图20240605142702.png

电池企业中,营业收入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宁德时代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390GWh,同比增长34.95%。

亿纬锂能2023年营收、净利润规模双双创下新高:实现营收487.84亿元,同比增长34.38%;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15.42%。增收又增利背后,是23年公司电池出货量的高速增长。其中,亿纬锂能23年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8.08GWh,同比增长64.22%;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收239.84亿元、占总营收约五成,同比增长31.41%。

欣旺达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8.6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长0.77%。2023年,欣旺达消费类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85.43亿,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1.66GWh,实现收入107.95亿。

截图20240605142753.png

PCS部分,特变电工一枝独秀。2023年,特变电工营业收入981.23亿元,净利润 107.02亿元。报告期内,特变电工变压器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32.39%,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 32.70%,主要系产能增加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两个原因;毛利率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截图20240605142828.png

与BMS相关的企业中,和而泰与光弘科技实现收入领先。

和而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 25.85%;净利润为3.31 亿元,报告期内,储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5,289.24 万元。

光弘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 54.02 亿元,同比增长 29.25%;净利润 3.96 亿元,同比增长 31.71%。光弘科技连续多年位列全球 EMS 50 强之列,现排名第 18 位。

截图20240605142923.png

上游材料端,锂矿双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营收情况已于近期公布。

天齐锂业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5.03亿元,同比增长0.13%;归母净利润72.97亿元。年度报告中,天齐锂业披露了公司前5大客户中部分企业的相关信息。第一名的Albemarle Corporation占据天齐锂业年度销售总额的64.62%,销售额为26,174,194,864.69元。比亚迪和LG电子分别为其第四、五大客户,两家企业总额度只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95%,两家企业销售总金额为2,002,237,617.41元

赣锋锂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9.72亿元,实现净利润49.47亿元。锂系列产品去年营收244.6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4.2%。锂电池系列产品营收为7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3.38%,同比增长约19%。

狂卷技术,赔本赚吆喝

系统板块:比亚迪基于刀片电池和CTS专利技术打造的魔方储能系统,容量密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89%,20尺集装箱容量即可达到5.36MWh。阳光电源全球首个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发布,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登陆全球。中创新航第二代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可20尺标准尺寸的储能集装箱放出电量达到5MWh+,能量密度达到360kWh/m2以上。

电池板块:2023年,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 26.29GWh,实现营业收入163.402亿,同比增长73.24%。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底,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经下线超过425万只,已正式实现商业化交付和应用。

欣旺达已经在三十余种储能应用场景中积累了上百种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针对电网储能,欣旺达已经实现 314Ah/280Ah电池量产,产品循环大于12,000 次,可保障电站与工商业储能可靠、安全运营20年。

年报中的乐观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微妙差距,让储能企业更多的是在市场上制造声势。去年,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从2023年初顶峰的近60万元/吨下跌至约10万元/吨,一年内跌幅高达80%。降价的风从原料端吹向产品端,2023年,储能系统的价格从从上半年的1.2元/Wh左右,下降到年末的0.6元/Wh左右。到了今年,系统价格已跌破0.6元,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4月4h储能系统连破低价,十余家企业报出低于0.6元/Wh的价格,最低报价0.54元/Wh创历史新低。

各路资本和跨界厂商蜂拥而入,也是导致系统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一个项目有十几甚至几十家企业竞标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只会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

2024,内卷继续

2024年,储能市场新一轮拉力赛已然开启。4月,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500+储能品牌汇集于此,200+重磅储能新品全球首发。今年,300Ah+电芯已逐步量产下线,开始交付,20尺5MWh+直流侧电池舱成为系统集成商主推新品,工商储新品也向更大容量发展,PCS产品在向更智能化发展,液冷成为主流选择,AI算法赋能储能频频出现。

同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通知提出,电力调度机构应根据系统需求,制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程,科学确定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方式,公平调用新型储能调节资源。积极支持新能源+储能、聚合储能、光储充一体化等联合调用模式发展,优先调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储能价值。

目前储能行业投资运营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商业模式,增速减缓、产能过剩、利润压缩、技术迭代、安全事故等多重变局将加速企业分化。不断涌入的新生主体和增量资本,使得储能行业竞争持续加剧,2024储能行业就将会如何发展,敬请期待。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市场查看更多>储能企业查看更多>储能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