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源网荷储充”互济 大理“风光”无限

2024-06-07 16:09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陈克迁关键词:也和除虫新型电力系统云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苍山下洱海畔,或徒步,或骑行,感受风吹麦浪,欣赏如诗如画的景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广大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大理近年来利用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的优势,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风口中抢占新机,打造新的名片。

“大理好风光”邂逅“风光新能源”的故事,正在彩云之南上演。如何让“风光新能源”更好地赋能“大理好风光”?从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正在探索建设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中或能窥见一二。

“风花雪月”也有“幸福烦恼”

大理一直以“风花雪月”而著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三足鼎立”是大理的能源禀赋,但要实现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需要先天优势,更需要后天探索

五月的大理,满城绿意,花香四溢。苍山洱海之间,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一切皆有诗意。

一台台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组耸立在苍山之上,云海翻腾、风车转动,自然风光与绿色发电设备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卷。

早在2008年,云南省首座风力发电场——大理者磨山风电场正式投运,结束了云南省没有大规模并网风电场的历史,也开创了云南“风水互补”的能源建设新格局。大理还拥丰富的光照资源,属云南省太阳能辐射最强的州市之一。

作为云南西电东送的重要起点之一和滇西北清洁能源送出枢纽,大理具备打造绿色低碳能源基地和示范区的天然优势。“大理供电局供电区域电源总装机达1800.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100%。”对于大理绿色发展的能源优势,大理供电局总经理李国友如数家珍,但随后也道出了资源禀赋背后的“幸福烦恼”——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调控对象海量、分散接入。

多层级对象可观、可测、可控

光伏、风电都是波动型能源,大量接入后如何实时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大理的探索实践或许可以为风光水储协同发展的模式提供更多积极参考

5月21日,大理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对大理天峰山风电场雄里坡储能项目开展调度,这是云南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并入大电网、投入协同运行调控,这也标志着大理风光水储低碳示范区再次取得新突破。

“目前大理有54座新能源场站,新能源侧对电网公司而言如同‘盲盒’,难预测、难监测、难控制。”大理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经理马力告诉记者,新能源富集区运行方式调整灵活度低、电力平衡难度大、调控难度大。

“大理装机容量水电1309.9万千瓦、风电186.2万千瓦、光伏300.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2万千瓦。”装机容量有了,如何合理调度、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个问题。大理供电局新能源管理专责李玉江比喻道:“犹如再强健的肌肉,如果没有神经系统指挥,那也毫无用处。”

因此,大理供电局“源网荷储充”联合调控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建设以源网荷储智能调控为目标,按照“一体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原则,构建云边端为体系构架的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开发源网荷储充全景监测及平衡优化、省—地—场多级协同控制功能应用体系。从源网荷储充各方面协调开发相关功能,开展涵盖源网荷储充全要素的灵活调节能力监测评估方法、互动协同控制技术等研究;构建“源网荷储充”联合调度控制中心地级边缘集群。

“互补、协同、一体化或是多种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路径。”大理供电局系统运行部组长毕跃林告诉记者,通过建设区域级“源网荷储充”联合调度控制中心,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内电源的集中控制和能源数据的全景监测,消融数据交互壁垒,不断提升示范区“源—网—荷—储”多层级对象可观、可测、可控水平,解决清洁电源消纳与平衡、运行与控制、可靠供电等主要问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度运行控制体系。

以数字技术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大理供电局从阳光和风等自然资源中获取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依托数字化技术,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在大理祥云工业园区,零碳工厂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古城旅游区,环洱海数智化配电网示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2022年,云南电网公司正式印发“1+2+4”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全面启动大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依托丰富的水、风、光资源,大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围绕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这一主要示范场景,加快推进风光水储基地建设。

在大理供电局电力调度中心,源网荷储四位一体的操作系统直观地呈现在眼前。显示屏上,不同颜色的曲线清楚地显示着源网荷储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只需要及时控制调整便可。

“潮流分析时间由3个小时减少至20秒,方式调整时间由20分钟减少为2分钟,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富集区‘白天送不出、晚上不够用’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误操作、误调度的风险。”李玉江告诉记者,他们开发部署的自动运行方式调整模块在网内率先实现了电网运行方式的自动调整,可以实时进行潮流断面的动态控制,识别运行风险,辅助电力系统快速响应各种异常情况,快速精准完成潮流计算、潮流校核、运行建议,同时实现运行方式自动调整等智能决策,最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主控制和自动化运行。

此外,2022年11月,大理供电局还获授权建设大理州能源大数据中心,以电力数据为切入点,辅以多品类能源数据,研发能源消耗监测分析应用,通过对能源消费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2023年4月依托大理州重点用户用能场景,实现云南省政务数据与电力能源数据双向流通变现第一单,上线大理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上线“政企协同用电”“电力经济及时查”“水电气一证联办”等数据应用产品40余项。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大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依托数字技术,建成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海量新业态接入,具备源网荷储协灵活高效协同优化控制的智能调控体系,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运行调控能力和应急风险管控能力。

截至2023年底,大理新能源装机容量实现翻一番达487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始终保持100%,新能源电力消纳率始终高于99.5%,示范区绿色低碳指标全网前列。


原标题:“源网荷储充”互济 大理“风光”无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也和除虫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云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