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传统热电厂如何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商

2024-06-21 11:48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张玉坤关键词:火电企业综合能源服务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天津国能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津滨热电”)地处天津市滨海新区,现役2台350兆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于2014年双机投产运营。近年来,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冲击和“双碳”目标的大力推进,热电厂基于传统模式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国能津滨热电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审时度势,及时改变生产经营策略,加速转型为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开辟出转型发展新格局。从2021年亏损3.35亿元,到2023年营业收入15.12 亿元,利润总额完成 59 万元,达成“不返亏”的经营目标。国能津滨热电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蝶变?近日,中国电力报就企业如何实现城市综合能源供应改革的“探路者”这一角色转变,专访了国能津滨热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刚。

转变理念

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中国电力报:作为一家传统的发电企业,国能津滨热电提出立足“城市合伙人”定位,打造城市综合能源基地的发展目标,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卢刚: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的迅猛发展,火力发电厂运营利润被进一步压缩,附加控煤相关政策影响,企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国能津滨热电两台机组建设时间长、投入成本高,且人员冗余,运营成本较高,到2021年,公司负债率高达95%。在此时,国能津滨热电立足“城市合伙人”定位,提出打造城市综合能源供给基地的发展目标,旨在用改革发展来解决生存问题。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不消灭亏损,企业就没有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一流企业。

中国电力报:国能津滨热电在转型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你们是怎么做的?

卢刚:综合能源服务涵盖两个维度——综合能源与综合服务,综合能源指多类型、多介质的能源供给与协调,综合服务指从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到评价评估的全流程服务。国能津滨热电在转型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三大挑战。一是思维观念亟需转变。综合能源转型发展,就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国能津滨热电长时间依赖传统的单一热电生产方式,与市场欠缺交互性,需求挖掘、渠道开拓、服务优化等方面存在欠缺。二是转型初期,拘泥于央企体制限制,各项目商业合作模式比较单一。三是市场开拓初期,急功近利,导致资源过度分散,主业布局不合理。

针对这些挑战,首先我们通过参观见学、专家授课等方式,开展政策形势培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其次深入市场,开展客户侧调研,结合电厂能够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采取“宜电则电,宜热则热”的供能模式,以获取市场利益最大化,比如在灵活性调峰低负荷状态下,利用储能技术,把电以热的形式储下来,用于供热或供冷,该技术亦可用于区域绿电消纳,将无法并网的新能源发电引进电厂,直接储存或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在客户需要时发售出去,减少“弃风弃光”,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和低碳盈利;最后在市场开拓方面,遵循综合能源服务多业态、分散性的特点,在业务初期关注热水供应、压缩空气供应、石膏精制等细分市场。

整合资源

构建综合能源服务朋友圈

中国电力报:在种好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这块“试验田”上,国能津滨热电在抓住服务、挖掘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卢刚:首先我们深挖机组潜力,提升机组的可靠性、稳定性;深入研究余热回收与乏汽增压提质技术,突破机组供热供汽瓶颈;推动增量供热,承担1800万平方米的居民冬季供热,超额完成任务,服务于民,倾力守护“民生温度”。

其次探究储能技术的应用。新型电力市场下,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的煤电将持续扮演辅助调峰的角色。储能技术能够通过降低“源”侧不确定性对“荷”侧的冲击,不需要以牺牲系统效率和降低能量品位为代价,实现“源”侧和“荷”侧间的匹配,具有跨时空高效调节的潜力。电厂可将夜间低谷时段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用于清洁供暖、工业应用等,既降低了运行成本,也服务电网“削峰填谷”,调节了电力平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最后优化冷热联供技术,致力于实现“一网双供、冷热同源”。配套增量供热项目,电厂夏季运行时,回收供热水余热,在用户侧建设区域性换冷站,利用冬季供热管道,供给首站的90℃热水,驱动溴化锂制冷机实现区域集中供冷,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从常规供能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5%左右,大大节省能源消耗量。

中国电力报:在整合资源,丰富 综合能源服务朋友圈上,国能津滨热电目前是怎么做的?

卢刚:在这一点上,首先创新商业合作模式,主动寻求多方合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企制宜用好项目独资、控股、合作、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EPC、运维服务等各种商业模式。比如在滨海新区泰达东区工业蒸汽项目上,我们引入了国能国华(北京)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蒸汽管网,合力推动该项目落地。

其次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开拓新项目。一是积极探索综合能源转型新方向,比如在探索固废高质化利用上,和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固废在陶瓷棉保温建筑材料等新兴技术方向的应用研究,拟在公司周边建设两条陶瓷纤维产品生产线,厂区安装光伏,形成集固废处理、光伏发电及消纳、工业蒸汽、压缩空气、热水供应为一体的综合能源产业链,且所生产的陶瓷纤维制品可作为行业内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双方拟共同申报防火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建筑工程防火技术创新中心两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二是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能源转型趋势之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继续蚕食传统燃料份额,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项目开展,目前环塘污水厂光伏项目即将并网投产,泰达热电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北塘高尔夫球场分布式光伏合作事宜正在洽谈中。

最后,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依托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安全生产、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技术改造作为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成为天津地区发电行业第一家取得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并已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累计申报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8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6项,发明专利18项,国际专利1项。二是邀请烟台龙源等13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成立综合能源研发应用中心,以综合能源创新项目开发为切入点,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及行业最新实际需求,联合立项开展综合能源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工作,力争取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突破,创造性地解决企业能源转型面临的瓶颈性问题。三是组织召开津滨热电科技创新大会,邀请京燃热电、廊坊电厂、津能热电、大港电厂、盘山公司、滨海电力六家兄弟单位创新团队共谋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发展,与华北电力大学签署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建立华北电力大学产学研教育实践基地,后多次前往华北电力大学,与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相关领域专家,针对公司光纤光栅测温、乏汽增压供汽研究、炉膛温度场可视化优化研究等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展开广泛交流。

优化布局

形成企业与城市共生共荣良好局面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传统热电企业向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上,还需要从哪些方面提升?

卢刚:公司致力于与城市和谐共生,双向奔赴。坚持“城市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使命”理念,走出“围墙”,抢抓机遇,通过城市能源供给动脉和循环减负静脉结合的方式,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打造多元化供应、集中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市场化运营的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坚定不移融入城市发展。

第一,紧抓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综合能源运行优化技术研究,建设先进的综合能源系统。面向社区、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等用能对象,开发以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分布式能源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管控系统,解决冷、热、电、气等多种形态能源的协同开发和梯级利用的难题,实现多种能源间的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创新典型模式、典型设计。综合能源服务涉及到多网融合、多领域融合,必然与原有的水、电、热、气等资源的单一规划、单一能源供给方式发生冲突。需建立一整套具有特色的综合能源服务规划标准、能效评价标准、平台接入标准、交易服务标准等,开发出适用于楼宇式、产业园区式、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的典型模式典型设计,并经验迭代、复制推广,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

第三,实现智慧管理。依托“云大物移智链边”等信息技术,以及储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开展能源数据的智能感知、客户需求的智能分析、能源设施和用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等技术服务,搭建集成监测、控制、管理三大功能的综合能源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能源生产、供应、消费全环节的智慧化服务。

中国电力报:您认为传统火电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转型需要在政策指引和法律法规方面提供哪些保障?

卢刚:我认为,火电行业将朝着高效率、低排放、多元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率:提高火电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运维成本。推广应用超超临界等高效节能技术,提高火电机组的煤耗水平和供电能力。加快老旧机组的淘汰和改造,提高火电机组的平均效率和寿命。

低排放:降低火电机组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广应用脱硫、脱硝、除尘等净化技术,降低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排放。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降低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

多元化:拓展火电机组的燃料来源和类型,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推广应用天然气、生物质、垃圾等清洁能源作为火电机组的替代或补充燃料,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推广应用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多种火力发电技术,提高火电机组的效率和可调节性;积极推动综合能源转型,实现多能联供。

智能化:推广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火电机组的数据共享、远程监控、智能调度、自动优化,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传统热电转型在政策指引和法律法规方面,我个人认为一是明确热电关于绿色标准的定义和认证、信息披露要求、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规定等。二是可以设定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目标,要求能源产业中的企业在其能源布局中增加消纳可再生能源比例,可以通过奖励措施和市场机制来促进热电企业采用更多的清洁能源。三是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和能源产业的转型,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热电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上来。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进热电转型发展,包括共享实践成果、建立联合研究机构以及制定全球的热电转型标准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