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锂电池市场正文

电池大单频现 锂电产业链触底回暖

2024-06-27 08:58来源:高工锂电关键词:锂电产业电池企业电动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一二线电池企业订单动态频频。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海辰储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两轮车、电动船舶多领域签订合作新单,全面电动化需求浮现,全域电动化战略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正为电池企业创造新增量。

对应时间节点上的三季度初终端淡季,订单热络表现出“淡季不淡”的市场行情,联动锂电产业链整体行情回升。

锂电材料7月排产数据显示,电解液、负极、隔膜排产环比增长近3成。但正极材料方面,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正极材料市场行情相对清淡。

电池企业订单热络

在储能领域,海辰储能与美国Jupiter Power签署合作协议,将在2025年年底前交付并部署3GWh的电池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在欧洲电池展上与两家海外企业达成储能业务关键合作;亿纬锂能(子公司亿纬储能)与美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签署谅解备忘录,为磷酸铁锂电池组和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供应制定主要条款和条件。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创新航与徐工汽车、徐工施维英共同打造的纯电动搅拌车批量订单交付、正式投运。欣旺达(子公司欣旺达动力)拿下理想M8、M7以及小米第三款车型的电池定点项目。

在电摩及二轮车领域,孚能科技与东南亚换电运营商及印度新能源公司签署动力电池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东南亚及南亚电摩和两轮车换电市场。比亚迪与非洲电动汽车新能源科技公司Ampersand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其主要电池供应商,计划生产约4万辆电动摩托车,长期将实现3000万辆摩托车电动化。

此外,船舶电动化领域也崭露头角,中创新航的多条国际大型商船将配套其电池产品下水试航。

频繁的订单动态侧面佐证此前业内的主流观点,锂电产业链筑底明确、需求修复。

不同的是本轮订单热潮不再集中于单一领域,表现出新能源汽车、储能、两轮车、电动船舶多领域并举的特点,全面电动化需求浮现。

全面电动化拉动增量

储能是最为重要的增量。以宁德时代为例,2023年储能板块贡献总营收14.9%,在总营收中贡献同比增长1.3pct,储能营收增速为33.2%。同样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的亿纬锂能2023年储能板块更是贡献总营收33.5%。

尤其,受海外能源转型推动,海外对中国储能电芯需求保持高增速。在欧美关税政策中,相比动力电池、锂电材料,储能电芯关税的影响也是最小的。各电池企业也正通过储能板块加速出海进程。

新能源汽车端绑定松动。反应至5月动力电池装机配套上,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二强格局未变,但二线及以下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增速强劲,卡位新能源汽车二供、三供的战略也在扩大市场份额上行之有效。新能源汽车的“卷”全域电动化的高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海陆空全域电动化战略成为电池企业共识。国内动力电池TOP10企业都已发布面向海陆空全场景的锂电池产品,今年以来,细分领域订单逐渐起量,尤其是两轮车、电动船舶、以及商用车领域。

在电动化渗透率上,陆路交通方面在道路客运、城市配送、重载运输、工程机械等商用车市场,电动化渗透迅速,但尚不足三分之一。在电动船舶、eVTOL两大处于成长阶段的市场,更便捷的补能诉求也有所表现。

在利润空间上,据悉,电动船舶、商用车对电芯成本较为敏感,但在高端电摩、eVTOL动力电池系统利润空间较大,在本身整车(整机)造价较高的前提下,动力系统分别占整车(整机)成本的30%、10%。

全域电动化背景下,随着后续供需格局的优化,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空间有望回升。

锂电产业链整体回暖

除了订单热络这一信号,此前锂电池、锂电材料排产、产能利用率、开工率的回升也印证产业链行情回暖。

排产数据上,7月锂电池排产环比基本持平,在淡季时间节点上景气度维持高位,尤其电解液、负极、隔膜排产环比增长近3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尚未回升。

一方面,各环节仍处于消纳、修复的状态中。尤其在消纳压力较大的负极材料与磷酸铁锂材料环节,近期头部企业目前几近满载,但腰部和尾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仍有空间。

另一大影响因素则是碳酸锂的价格波动。6月碳酸锂价格保持下跌态势,6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来到9.16万元/吨。同时,碳酸锂库存超过1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期货价格方面,6月25日碳酸锂主力合约LC2407报收86900元/吨,跌破9万元/吨,碳酸锂供需矛盾加剧。

整体看来,隔膜与电解液接近去库尾声,需求修复有望率先反应。负极、隔膜价格逐渐平稳。正极材料化解受锂价波动影响,持续弱势运行,新一轮价格博弈开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产业查看更多>电池企业查看更多>电动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