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营销交易决定了企业的全部发电收入与购电成本,数字化平台成为各家能源企业能否实现经营目标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科技研发项目虽然投入巨大,但是收效不明显,亟待反思调整。
(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兰木达)
一、信息化与数字化的
区别和联系
(一)基本定义
信息化是基础,通过信息化,各组织、机构可以将数据和信息保存在业务信息系统中,最终实现业务的线上化。
“数字化”是提升,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孤岛问题,挖掘出数据潜在价值,并抽象提炼成知识,作用于分析与决策,概括起来就是实现数据的业务化。
(二)两者的区别
1、理念不同
信息化强调集中化管理,更多是服务管理层分析决策,方便管理使用,比如:很多企业建的流程审批、管理驾驶舱、监控大屏等。
数字化强调去中心化,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应该做什么,通过提供决策辅助,赋能每一个人的行动。
2、方法不同
企业信息化的IT系统出发点还是流程,数据仅是作为流程的输入/输出来考虑。
数字化建设中,数据的价值已经从原来只是流程的输入/输出转变为直接驱动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运营,数据是主体,流程是附属,当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以及对应的组织来迈向更高管理水平。
3、数据资产
从数据角度看,以往的信息化也有很多数据,但数据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里,没有打通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数据的价值。而数字化是真正把“数据”看做一种“资产”。
如果一家企业,离开信息化系统就没办法开展业务,就可以说真正实现信息化了,而当能够通过“数据资产”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业的效率,就可以说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化。
4、应用范围
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的运用,极少有跨部门的融合与集成化,其使用价值具体反映在工作效率提高层面。
数字化则是在公司全部工作流程开展数字化的连通,破除部门墙、数据信息墙,完成跨部门的系统互通、数据信息互联,全价值链连通数据为业务赋能,为决策产生精准洞悉。
5、效果不同
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效率,但企业还是那个企业;数字化则改变了业务的开展模式乃至企业的商业模式,还可能会牵动上下游,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带动整个生态。
总结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识,由于思维惯性,对数字化存在误解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在电力市场中,这种影响将是致命的,因为没有数字化就难以开展电力市场交易,没有合理的交易就难以保障收益、控制风险。
二、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需要的
是数字化、而不是信息化
(一)电力交易本身是数字化业务
传统生产、运行、财务、物资等业务大多数都是流程化业务,节点明确、输入输出要求清晰;电力交易业务虽然也需要有流程规范和审批节点要求,但是核心交易策略的给出只能是基于数据、算法,并且随着对市场分析判断不一样,采用的审批流程与管控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其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多个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集成整合,并在数据分析与算法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业务决策。
因此仅仅按照信息化建设思路进行梳理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规范,是无法支持电力交易业务数字化建设这一目标的。何况由于电力市场还在建设发展当中,大多数企业根本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因此连做电力交易信息化的基础都不具备。
(二)电力交易首先要打好信息化基础
1、通过信息化提升工作效率
电力交易过程中的数据获取、数据集成、报价申报、交易复盘与管理报表生成等工作价值低、工作量大,但每日的工作要求都是一样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基于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实现此类任务的线上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投入。
2、通过信息化控制业务风险
一方面,电力交易点多量大,管控难度高;另一方面,交易员调岗、离职情况频发,关键信息、知识的积累与传递很容易中断。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交易策略、客户信息、市场与天气数据等关键信息在系统中实现留痕与留存,减少重要数据的丢失风险,避免交易工作因为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中断。
3、通过信息化加强交易管控
年、月、旬、周等长周期与大规模的交易决策都属于各类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对企业的收入或成本会带来巨大影响。为了控制此类风险,在交易上需要设置多个关键的审批节点,并集成关键信息以辅助决策。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将策略类交易流程规范化,并且通过线上流转提升审批工作效率。
(三)电力交易最终要实现数字化转型
1、通过数字化提升市场预判能力
气象预测、量价预测等工作是电力交易的基础,但是由于天气变化不存在明确不变的规律,因此电力市场需要整合多源信息、研究多种模型并发展不同条件下的模型应用标准,以此支持中长期与现货交易策略的制定。
2、通过数字化优化策略水平
基于市场预判和电网公布的边界条件,市场主体需要不断研究与丰富自身的策略模型、细化策略相关的多种参数(如波动范围、损失风险),积累与充实策略库并进行长周期的模拟盘回测跟踪,从而支持交易员可以持续提升自己的策略水平,提升交易收益。
3、通过数字化增加交易机会
随着摘挂牌、分时段交易的标准化与推广化,市场主体面临的短周期内的高频连续交易,需要通过数字化建设打通并关联发用电预测(生产端或用户服务端)、中长期历史持仓(交易端事前信息)、各类交易窗口盘中信息(买卖方报价)、窗口报价及成交情况(交易端事中信息)等数据,实现面向多个交易主体(比如多新能源场站)的窗口交易机会发现与盘中策略及时调整。
三、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数字化建设思路
(一)聚焦一线交易需要
为了让交易员能够有时间做交易,能够持续做好交易,一定要明确交易系统的使用者就是一线交易员,必须围绕交易员的实际需要开发系统,为交易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辅助其开展申报、盯盘、调仓等操作,让交易员能够轻松做“交易”。
(二)变革项目管控模式
为了打造交易员需要的数字化平台,需要变革IT项目管控模式,明确项目真正的使用者就是一线交易员,且需要配备合适的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学习互联网敏捷迭代开发模式,在发展中进化迭代。
(三)以数据积累和挖掘为核心
电力市场交易系统与其他商品交易系统类似,首先需要收集、整合大量的数据与资讯,打好交易基础;其次是能够实时掌握申报、成交、持仓、损益情况,支撑交易策略优化;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数据获取、集成、管理、分析、应用是交易系统的核心。
(四)聚焦预测与策略优化算法迭代
针对覆盖多省市、多主体的能源集团来说,业务场景的动态变化,难以通过传统科技项目方式进行集中式的算法研究与应用,必须以数据平台为基础,坚持数据挖掘基础上的算法迭代创新,以支持算法回测、比选与应用为核心,充分发挥量化算法对交易的指导作用与价值。惟其如此,方能实现在集团层面系统性提升营销能力这一战略目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面对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的时代背景,为了有效支撑各市场主体的实际交易工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平台不能采用传统业务信息化建设思路,必须采用一套不同于以往的建设方法论和管控模式;必须形成一套支撑数据分析+流程性业务的新型架构,推进营销交易业务实现数字化,惟其如此才能适应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与现货交易的发展要求,打好基础更好服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宏伟目标的实现。
总结
基于以上电力现货市场数字平台建设的理念思路,平台的关键内容应涵盖内外部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分析、市场形势的多维预测、智能化的中长期与现货交易过程辅助、全方位的交易复盘与经营评价、交易策略的模拟与持续优化等。各项关键内容具体应如何实现,敬请期待续集—《电力现货市场数字平台建设分享(之二):功能内容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2025年4月16日,恰逢湖北现货长周期运行一周年。过去的一年,湖北市场所有主体以质定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稳中求进,添绿创新,勇立潮头,保“价”护航,为“爱”发电。(来源: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叶坤)本文将介绍湖北电力市场过去一年的近况,并结合一季度现货运行态势,研判市场发展趋势,针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2025年4月25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安”)于杭州举办“做时间的朋友——储能行业首个全生命周期全栈闭环解决方案”发布会。本次活动汇聚储能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及生态合作伙伴逾600人,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工商业储能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机遇,并见证新能安首发的覆盖“开发-建设-
近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集控中心调度转令系统试运行功能测试正常,标志着由南网储能修试分公司和运行分公司共同牵头的我国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集控转令系统建设取得成功。该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传统调度交互方式,首次从功能上实现对六座抽水蓄能电站跨区域集约化的调令管控。据悉,南网储能公司在运的
2025年毫无疑问是国内电力市场经历巨变的一年。一方面,136号文的出台,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另一方面,现货市场进展迅猛,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各类经营主体陆续入市参与交易,市场活力被进一步激发,交易模式日益多元。改革带来的震荡致使市场生存法则重构,售电企业不再仅仅是简单的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及2025年第一季度典型案例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2326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2075件,新能源和可再生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4月23日,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辽宁省5月月度双边交易出清结果,国家能源集团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沈西热电厂获得交易电量3465万千瓦时,交易价格435元/兆瓦时,高出辽宁省煤电基准价16%。此次交易为该厂首次获得月度双边交易电量,有效增加月度中长期持仓,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助力赋能。
2025年毫无疑问是国内电力市场经历巨变的一年。一方面,136号文的出台,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另一方面,现货市场进展迅猛,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各类经营主体陆续入市参与交易,市场活力被进一步激发,交易模式日益多元。改革带来的震荡致使市场生存法则重构,售电企业不再仅仅是简单的
截至2025年3月底,青海电力交易平台共注册市场主体1644家。其中,发电企业813家,同比减少0.5%;售电公司70家,同比减少62.6%;电力用户742家(含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同比增长8.3%;独立储能企业7家,同比增长133.3%;辅助服务聚合商12家,同比增长33.3%。3月份,省内电力用户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78亿千
2025年5月月度交易近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开展5月的绝对价格月度交易。交易品种有双边协商、集中竞争交易、发电侧合同转让、绿电双边协商、绿电集中交易、跨省外送电交易等;5月份总用电需求电报电量为345.79亿千瓦时,月度交易需求为113.15亿千瓦时,占总申报需求电量的32.72%。交易简概1双边协商交易
4月24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一季度甘肃外送电量累计达到16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10%,创新高。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88.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5%。据介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挖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积极组织各类电力交易,创新融合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保障外送电量稳定
4月18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的组织协调下,河南送湖南多月合同交易达成,交易电量13.7亿千瓦时,创近十年来华中电网省间中长期合同单笔交易电量新高。年初以来,国网华中分部深入贯彻落实公司2025年电力交易工作会议部署,统筹做好电力交易保供应、促消纳、提质效、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组织协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能源革命的“数字指挥官”、能源领域的“滴滴平台”、匹配供需的关键载体#x2026;#x2026;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虚拟电厂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业界亦对虚拟电厂寄予厚望。“集而不群、聚而不合现象普遍存在”、“虚拟电厂‘由虚到实’还有诸多挑战”“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单一,参与市场机制不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4月24日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达431.5亿千瓦时,为历年同期最多,有力支撑电力保供大局。目前,内蒙古已建成面向山东、天津、山西、江苏等地的“五交三直”8项特高压输电工程及配套汇集电网工程,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连续7年增长。国网蒙东电力建立特高压
《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432号令,以下简称《条例》),是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至今已满二十年。《条例》是在2002年中国开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支撑新成立的国家电监会有效开展监管工作而拟定的重要法规。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国家电监会和原国家能源局合并,组建新的国家能源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等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当前电力领域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用电“急难愁盼”问题,4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会议,启动部署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出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等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当前电力领域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用电“急难愁盼”问题,4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会议,启动部署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出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