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市场正文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8月):迎峰度夏步入尾声 煤炭市场难改弱势

2024-08-28 17:41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关键词:煤炭煤炭市场煤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8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刘纯丽)

核心观点

◆ 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7月制造业PMI为49.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在外需支撑下,我国工业生产仍具一定韧性。但总体而言,当前供给强于需求的局面尚未转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阵痛期,仍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基调明显更加积极,后续将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 7月天气炎热难掩煤市冷清。高水电出力叠加高库存、高进口量,“三高”之下,煤炭消费亦无明显增长,港口行情不佳,价格窄幅波动。进入8月,主产地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内蒙古地区因暴雨导致露天煤矿大范围停产,供给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区煤价形成支撑。受需求持续低迷、发运成本倒挂等因素制约,市场煤货源集港发运积极性持续偏低,港口优质货源结构性偏紧问题再度凸显,部分稀缺优质货源报价高于指数销售,非电力需求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少量成交价重心出现反弹。当前已出伏,气温逐渐走低,电厂日耗随之下降。短期内,港口优质资源采购成交价的反弹或带来一波行情,但随着气温对电厂日耗支撑的减弱,煤价大概率仍将走弱。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比6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6.6亿吨,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随着安全和环保检查的常态化,其对煤矿产能释放的持续不利影响有所减弱。即将进入迎峰度夏末期,电厂和中转港库存高企,能源供应端压力或逐渐减弱。且今年以来港口价格持续倒挂,对后续煤矿产能释放或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 7月我国煤炭进口量在前一月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全月进口煤炭4620.9万吨,刷新月度进口量历史第二高位,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3.6%。1—7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9577.9万吨,同比增长13.3%。煤炭的进口量超预期增长,离不开进口煤价格优势的持续存在。且近期,多因素叠加共振推动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进口煤炭成本进一步下降,拉动了煤炭进口量增加。

01煤炭市场价格:旺季预期落空,煤炭市场价格小幅走弱

7月流火,煤炭市场旺季预期不断走弱

7月天气炎热难掩煤市冷清。受多雨天气影响,南方电厂负荷多数时段偏低运行,同时,高水电出力对火电替代效应明显,叠加高库存、高进口量,“三高”之下,煤炭消费亦无明显增长,终端多选择继续观望缓采,坑口销售情况平淡,港口行情不佳,贸易商对夏季行情预期不断落空,动力煤市场旺季不旺,现货市场买卖僵持,价格窄幅波动,7月北方港口主流品种平仓价格月环比基本持平。

进入8月,主产地煤矿事故时有发生。8月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官板乌素煤矿发生一起人员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事故发生后,鄂尔多斯市各旗区高度重视,准旗和乌审旗纷纷部署开展矿山安全检查。产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将对涉事地区带来阶段性影响。同时内蒙古地区因暴雨导致露天煤矿大范围停产,陕西地区停产和减产的民营矿数量增加,总体供应面临减少。港口地区高库存也已开始造成产地以销定产。供给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区煤价形成支撑。

8月初受东南沿海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电厂日耗煤量增至年内高位,但在长协煤和进口煤支撑下,市场煤采购需求不强。根据中电联燃料数据统计,8月1日至9日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2.0%。日均电煤耗量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1.2%。电煤库存可用天数21.2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9天。

据市场测算,8月上旬从鄂尔多斯发运5500卡到秦皇岛港口的汽运成本在905元/吨附近,发运到曹妃甸港口的成本在894元/吨附近,与当前市场报价相比亏损40~50元/吨,依然处于倒挂状态。沿海煤炭市场受需求持续低迷、发运成本倒挂等因素制约,市场煤货源集港发运积极性持续偏低,使得港口优质货源结构性偏紧问题再度凸显,部分稀缺优质货源报价高于指数销售。下游询货稍有增多,但仍以压价采购为主,成交量很少。港口贸易商挺价,叠加8月底非电力需求出现边际改善迹象,南方部分热电厂和水泥企业刚需采购增加,为煤价带来额外的支撑,少量成交价重心出现反弹。8月27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现货参考价分别为860元/吨、740元/吨、640元/吨,日环比分别上涨2元/吨、2元/吨、1元/吨。

当前已出伏,气温逐渐走低,居民制冷需求减弱,电厂日耗也将随之下降,电厂库存去化进程将受阻。8月8日—16日当周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减少3.2%,同比减少1.8%。日均电煤耗量环比减少3.5%,同比减少3.2%;电煤库存可用天数20.3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2天。虽然短期内,港口优质资源采购成交价的反弹或带来一波行情,但随着气温对电厂日耗支撑的减弱,煤价大概率仍将走弱。

1.png

图1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

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强国际煤炭价格顺势上涨

7月底,美国央行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降息问题发表温和的看法,如果利率下降符合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那么对于其他外币持有者来说,美元将会变得更便宜。这对使用美元交易的煤炭商品来说释放了利好,自此国际煤炭价格开始走强。纽卡斯尔煤炭期货价格持续上升至每吨140美元水平,创下7周新高。欧洲ARA三港6000大卡动力煤价格7月上旬跌至100美元/吨后逐渐震荡回升,7月30日到岸价收于115.05美元/吨。市场分析机构Trading Economics预测,煤炭交易价格在12个月内或将接近150美元/吨。

2.png

图2 国际三港煤炭期货价格走势

对美联储降息的乐观情绪推动全球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地缘政治局势矛盾进一步加剧。中东以巴冲突外溢引发整个中东地区能源供应及红海航运风险陡然加大。此外,俄乌冲突升级,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可能损坏边境城镇库尔斯克地区苏贾镇附近的天然气输送站,或将导致俄罗斯唯一的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管道中断。受此影响,欧洲基准荷兰TTF交易中心天然气报价上涨至442.26美元/1000立方米,周环比每千立方米上涨5.99美元。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煤炭使用量也出现增长趋势,欧洲ARA三港煤炭库存下降至512万吨,同时欧洲买家开始提前为冬季采购高卡煤。

洲际交易所(ICE)煤炭期货纽卡斯尔9月合约8月12日收于152.5美元/吨,环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33%,连续第10天上涨。两天调整后,8月15日交易价格再度环比上涨2.26%,上升至每吨151.75美元;8月16日价格盘中最高达到每吨152.70美元高点,收盘时小幅回落至148.65美元/吨。

亚洲天气炎热,日本和韩国电厂日耗上升,拉高对高卡煤需求,在需求的支撑下高卡煤价格近期连续上行。印尼5900大卡煤炭价格上涨至91.3美元/吨,澳大利亚高热值6000大卡煤价攀升至150美元/吨。

中低卡煤方面,8月中旬由于进口贸易商对后市需求不看好,为尽快清理手中货盘选择降价,华南地区电厂印尼3800大卡的最低投标价降至477元/吨,较同热值内贸煤价格优势在100元/吨以上,但电厂拿货量并未明显提升,只按需进行低价采购。目前印尼3800大卡9月装期大船离岸价52.5~53.5美金/吨,小船离岸价51~52美金/吨,已经接近部分矿方生产成本,印尼矿方继续降价意愿较低。虽然短期进口市场需求支撑有限,但部分进口贸易商已不愿继续拼低价出货,鉴于需求表现疲软,而且进口煤倒挂现象加剧,贸易商对新货的采购意愿较低,短期进口煤价或将趋稳。

02煤炭供需:原煤产量平稳增长,煤炭进口同环比双增

7月原煤增速有所放缓,日均产量继续维持高位

7月份原煤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比6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59.2万吨,继续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并创下了同期新高。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6.6亿吨,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

3.png

图3 2020—2024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4.png

图4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月度走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3.4亿吨,同比减少4020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0.4%。

分地区看,1—7月份内蒙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38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原煤产量达1.04亿吨,连续5个月保持亿吨以上,同比增长6.7%。鄂尔多斯市原煤产量5.1亿吨,同比增长4.7%,拉动全区原煤产量增长3.2个百分点;锡林郭勒盟原煤产量0.8亿吨,同比增长8.5%,拉动全区原煤产量增长0.9个百分点,两地原煤产量合计占全区的八成。近两月山西持续推进煤矿复产,但产量并不稳定。继6月产出水平已临近2022、2023年偏高位置后,增产空间进一步受限,7月产量环比回落。当月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1199.2万吨,同比略降0.1%,环比下降2.24%;1—7月累计原煤产量70038.5万吨,同比回落11.2%,降幅较前6月收窄2.3个百分点。

随着安全和环保检查的常态化,通常仅在检查当日对产量产生暂时性影响,对煤矿产能释放的持续不利影响有所减弱。不过即将进入迎峰度夏后期,电厂和中转港库存高企,能源供应端压力或逐渐减弱。且今年以来港口价格持续倒挂,也会对后续煤矿产能释放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7月煤炭进口量同环比双增且增幅有所扩大

7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在前一月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全月进口煤炭4620.9万吨,刷新月度进口量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23年12月份的472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94.9万吨,增长17.7%;较6月增加160.9万吨,增长3.6%,增幅较6月份扩大了1.8个百分点。2024年1—7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9577.9万吨,同比增长13.3%,增幅较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而据最新数据,2024年7月,中国动力煤(非炼焦煤)进口量为3536.7万吨,较上年同期的3212.6万吨增长10.09%,较前一月的3473.6万吨增长1.82%。

5.png

图5 2020—2024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国内供应增加,煤炭进口量或将有所减少。但目前来看,煤炭的进口量及增幅均超预期,而这离不开进口煤价格优势的持续存在。且近期,多因素叠加共振推动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先破7.2,再破7.1,进口煤炭成本进一步下降,国内终端和贸易商更加青睐进口煤的采购和操作,拉动煤炭进口量增加。7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额为453970万美元,同比增长17.5%,据此推算当月煤炭进口均价为98.24美元/吨,同比下跌0.25美元/吨,环比上涨1.02美元/吨。

1—7月份,全国累计煤炭进口金额2971777万美元,同比下降6%。

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发电量降幅收窄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3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用电量56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1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59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53239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用电量36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用电量103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电力生产略有加快,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分品种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降雨量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多,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140毫米,同比增长14.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水电增速维持高位与此直接接相关,而另一方面也与去年同期低基数有关。7月全国火力发电量继续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同比降幅较前一月已明显收窄。8月夏末秋初,来水情况以及其他电源发电量对火电的替代作用继续影响火力发电量。虽然据气象监测,雨带呈现“北移”趋势,华北等地降水量或有增多,但考虑到去年8月来水好转、水电同比高增,随着低基数效应消退,8月水电电量增速或将持续放缓。若水电出力同比有所回落,而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去年同期仍偏高,火电需求有望同比转增,其托底作用或将继续凸显。而进入9月随着高温天气逐渐消退,火电日耗或开始下行,下游或开始主动去库,火力发电量或开始进入小幅下行通道。

非电用煤需求整体偏弱

随着多地高温多雨天气来临,钢铁行业淡季特征继续显现。而近日钢铁行业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并将于9月25日实施,给市场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行业整体加快下行。7月钢铁行业PMI为42.5%,环比下降5.3个百分点,创下了一年以来新低,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市场需求整体下降,钢厂库存连续上升,钢铁生产有所缩减,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均有下行,钢厂利润承压运行。预计8月份,市场需求或继续低位运行,钢厂生产仍有下降空间,原材料价格或继续走弱,钢铁价格低位震荡。

7月高温多雨的天气抑制了水泥需求的释放,且重点工程老项目陆续竣工,而新开工项目不足,水泥整体需求呈持续下降趋势。水泥价格走势先扬后抑,最终收跌。7月,全国水泥产量为1.54亿吨,同比下降12.8%。1—7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为10.01亿吨,同比下降12.8%。步入8月,市场需求难有提振,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力度不减,产量或同比下降,而生产成本相对平稳,且随着贷款利率下降,加上债券发行加速,地方财政压力有所缓解,部分重点工程资金或将陆续到位,对需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全国水泥价格或先抑后扬。

化工用煤方面,化工企业利润收窄,对原料煤维持刚需采购策略,民用客户多选择高性价比货源成交,拉运缓慢,贸易商入市意愿不高,多按订单补货,多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整体偏弱。7月,全国煤单醇制法甲醇产量为435万吨,同比下降4.2%。1—7月,全国煤单醇制法甲醇累计产量为3665万吨,同比增长10.2%。

03煤炭调运:大秦铁路运量同比减少,北方港库存有所回落

大秦线运量延续下降态势

7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4亿吨,日均发送货物1076万吨,同比增长3.1%,增幅较6月份有所收窄。7月,大秦铁路运量延续下降态势,且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日均运量仅略高于今年2月份春节期间的95.86万吨,创下了今年第二低位。当月大秦铁路货物运输量完成3016万吨,同比减少18.35%;环比减少63万吨,下降2.05%。日均运量97.29万吨,较6月份的102.63万吨减少5.34吨,下降5.20%。1—7月,大秦铁路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22308万吨,同比减少8.76%。

作为中国铁路煤炭重载运输晴雨表的大秦铁路,其货运量的持续低迷,虽有主汛期强降水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首先下游需求低迷叠加发运价格倒挂,产地发运积极性不高,抑制了铁路运量的增加。其次则是与周边其他运煤专线的分流有关,今年以来,国铁企业用好大秦、浩吉、唐呼、瓦日等主要货运通道,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在乌北至将军庙铁路、南疆铁路部分区段成功开行万吨试验列车。

北方港口库存持续回落

7月上下游库存仍处在高位水平,电厂采购以长协拉运及进口煤补充为主,终端需求增量相对有限。贸易商市场煤发运仍不积极,当月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量109.7万吨,合计日均调出119.2万吨。北方港口煤炭库存在7月上旬创近期新高2736.9万吨以后持续回落,7月31日北方九港库存合计2471.5万吨,同比下降110.6万吨。进入8月,矿方生产出货增多,煤炭供应有所宽松,港口调入量较前期稍有改善。但8月3日产煤省区内蒙古、山西接连发生安全事故,主产地安全检查形势严峻,产量释放或有小幅减少,加上发港利润欠佳,限制了贸易商增量发运积极性,终端囤货意愿也不高,北方港口调入量一直处在偏低水平,库存波动中继续回落。8月21日跌破2400万吨至2392.5万吨,较7月高点累计跌幅达12.6%,但仍高于去年同期56.3万吨。近期北方港口库存围绕2400万吨小幅波动,8月26日北方九港库存合计2403.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140.3万吨。

6.png

图6 北方九港库存合计年度对比

沿海运费小幅波动

7月,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明显偏多,户外开工率下滑,商品消费需求转弱。同时受恶劣天气影响,沿海船舶周转率下降,可用运力减少;且长江汛期,流域水位升高,船舶通行难度加大,进江成本上升,沿海散货运价小幅波动上涨。7月30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收于629.14点,较6月底回升11.6点,高于去年同期90.95点。8月初港口市场继续互相拉扯,煤价整体变化不大,部分进口煤货源仍有价格优势,叠加水电及新能源发电持续增加,终端电厂对市场煤采购需求有限,北上拉运维持长协刚需,港口锚地船舶数量稳定在百艘以下低位水平,沿海运价小幅波动。当前临近月末,少量空单及刚需补货采购询货增多,对即期运力需求稍有释放,带动市场氛围出现改善迹象。同时近段时间以来,内外贸兼营船舶外流增多,部分船型运力供需过剩形势有所修复,且受台风影响,即期运力略有收紧,沿海煤炭运价出现上行。但由于煤炭消费旺季渐进尾声,非电终端采购也相对谨慎,运价上涨幅度及持续性仍有待观察。8月23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报收于654.33,环比上涨15.17点,高于去年同期84.92点。

7.png

图7 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7月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波动下行,全月录得均值1925点,与6月份均值1922点基本持平,同比上涨85%。8月13日BDI指数降至近期低点1670点,较7月2日2179点的高点跌幅达30%。BDI指数的连续下跌,是对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反馈。一方面,部分主流矿山在6月末及7月初的季末冲量后惯性下行出现发运真空期,铝土矿因主产区适逢雨季而步入全年发运低势,都未能给予运费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作为主要运需增长点的东南亚,煤炭表现并不突出,粮食发运也未如期迎来旺季,综合导致中小型散货船运费弱势积累。短期看,铁矿石运需在8月或迎来小幅修复,对大型散货船运费有所支撑;巴西玉米预计成为短期中小型散货船运需的增长亮点。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影响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对干散货航运市场构成压力。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而伴随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干散货运输的版图或将重塑。

8.png

图8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

04宏观经济:供给强于需求未改观,仍待政策落实落细

7月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略有回落,继续位于荣枯线之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从分项指标看,7月新订单指数49.3%,较6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实现48.5%,内、外需均对当前制造业订单有所拖累。而生产相关分项表现不弱,7月采购、原材料库存指数均较6月小幅回升,制造业在手订单指数达到45.3%,较6月回升0.3个百分点。

而在外需支撑下,我国工业生产仍具一定韧性。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好于预期的5%。高技术产业产品生产旺盛,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消费升级数据也较为亮眼,1—7月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3%和19.0%。但总体而言,当前供给强于需求的局面尚未转变,工企产销率97.2%,弱于去年同期的97.8%。且由于消费复苏“后劲不足”、房地产持续拖累等原因,其他服务业投资也有明显下降。内需修复乏力或对应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阵痛期,仍在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形势研判中,增加了“经济运行出现分化”和“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两个新的表述,同时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等,政策基调明显更加积极。考虑到当前内需修复动能不足,在“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基调下,后续宏观政策或更加积极,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9.png

图9 中国制造业PMI

05行业要闻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和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意见》专门部署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意见》提出,要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规划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

为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工作,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细化部署“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提出到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三位一体”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主要目标。《方案》明确了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等8项“双碳”标准重点任务,以及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等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同时《方案》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宣贯培训、开展先行先试、加大经费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5方面保障措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快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煤炭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在京正式发布

近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编写的《煤炭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梳理了煤炭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基本情况,研究总结了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展和现状,向全社会展示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及贡献。《蓝皮书》指出,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煤炭行业将同时承担繁重的能源保供责任和降碳压力,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同时,《蓝皮书》还对煤炭行业社会责任的履责提出了3点建议:在环境责任方面内外兼修,着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同时,建立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在社会责任方面知行并举,稳固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公司治理方面强基固本,建立健全ESG治理架构,提升内部治理透明度。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90.96亿吨

日前,英国能源研究院The Energy Institute (EI)及其合作伙伴毕马威和科尔尼发布的第73个《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指出,2023年是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和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的一年,也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创纪录的一年。

《年鉴》汇总了2023年全球能源数据。2023年全球能源消费量为619.63艾焦(EJ),同比增长2.0%。其中,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81.5%,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从各国的情况来看,全球大部分国家能源消费呈增长态势。中国能源消费量为170.74艾焦(EJ),同比增长6.5%,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27.6%。

根据《年鉴》,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为90.96亿吨,比上年增长3.1%;全球煤炭消费量为164.03艾焦,比上年增长1.6%。其中中国煤炭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3%,占全球总产量的51.8%;中国煤炭消费量为91.94艾焦(EJ),同比增长4.7%,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6.0%。

(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官网、中国煤炭市场网、煤炭江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