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配电网,直接连接着千家万户。如今,随着电网系统快速“升级”,智慧配电网建设不断推进,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保障设备检测质量?在江苏南通,有了一个新答案。
近日,全省首个地市级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调试基地正式投运。8月30日,记者在南通配电设备检测调试基地看到,工作人员黄河正驾驶一辆电动叉车,将12台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一送至待检区。检测区内,6组测试航空插头正连着检测台体进行设备检测;调试区内,检测合格的设备则被直接装进了环网柜,开展一二次设备联调。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苏电牛思)
这项工作和过去有何不同?
随着智慧配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设备应用呈井喷式增长。此前,在江苏,所有配电终端检测业务集中在国网江苏电科院。为缓解省侧终端到货全检压力,国网江苏电力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地市检测能力建设,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属于第一批试点单位。
打个比方,如果将配电自动化设备看成一个个“人”,过去检测模式就像全省只有唯一一家“专科门诊”,现在南通率先建成检测基地,就像在家门口建成了一家拥有体检、诊断、治疗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医院”。
这座配电终端“综合医院”
有何不一样?
在配电终端设备中,一次设备直接参与电力生产和传输,如负荷开关等,承受着高电压和大电流;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保护的低压设备,如馈线终端设备(FTU)、开闭所配电终端(DTU)等,它们能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实现对一次设备的精确控制。
传统模式下,由于设备功能、电压等级、技术标准不同,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检测工作均独立进行,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南通这座新建的“综合医院”里,拥有集配电自动化设备到货全检、配电设备工厂化调试为一体的全流程闭环检测调试中心,建筑面积4694平米,包含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区、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调试区、设备存放及周转区、厂家整改区等功能区,共配有3套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平台和2套一二次成套设备调试平台。
与传统模式相比,“诊疗能力”实现了全方面升级:
作业效率提升近4倍
检测方面,优化和升级了设备检测台体的软硬件配置,单套检测台体的检测能力由原先1台提升至6台,检测效率提升了近4倍。目前,基地可承接设备到货全检业务,平均每天可检测48台FTU及6台DTU,同时进行2台6间隔标准环网柜与6台柱上开关的联调工作。
中间环节更少
原先,供货商需将二次设备运输至国网江苏电科院统一检测,检测合格后,根据工程计划,将设备发至不同地市供电公司,再运输至现场调试安装。现在,二次设备直接由供货商运输至基地进行一站式全检,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基地不仅可满足南通6县1市的检测调试需求,还能覆盖周边常州、泰州、盐城等地。
应急响应更快
原先,检测工作集中在国网江苏电科院,检测周期长,当地市配网工程需开展紧急检测时,难以实时响应。现在,可根据本地及覆盖地市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检测时间和人员,更快速地响应临时性、应急性的检测需求,减少对工程安装周期的影响。
“专科”升“全科”
秘密在这里!
为确保“综合医院”早日投运,早在2022年,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即率先取得相关检验检测业务的CMA资质,拥有包括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及调试在内的多个能力项,同时还完成了相关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的制定。
2024年6月4日,基地顺利通过国网江苏电力配网部和国网江苏电科院组织的实用化验收。
“依靠检测台体和配套软件的升级,我们的工作质效大幅提升,目前,基地已检测FTU2300余台、DTU200余台,同时我们还在全省首创了‘终端到货全检+设备工厂化调试’新业务模式。”基地检测业务负责人王亮介绍。
传统模式中,二次设备到货全检与一二次设备联调工作分开进行,二次设备“体检”合格后,才被运至工程现场,再由调试人员对一二次设备,分别进行传动试验及信号核对调试“诊断”。
新模式则将二次设备到货全检与一二次设备联调工作整合在了一起,进一步缩减了调试时间,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在全省首次自主研发了自动对点软件,这是实现一二次设备自动联调的关键技术。”基地现场负责人顾峰铨介绍。
所谓对点,就是对遥测和遥信*的核对,确保二次设备状态与主站一致,以便运维人员在设备日后运行过程中检查处理。自动对点软件则实现了遥测和遥信的自动核对,通过测试平台将设备信号与主站端反馈的信号对比进行对点工作。
*遥测是将电流、电压、功率等信号采集并上传到监控后台的过程;遥信则是告警信号、动作信号等体现状态的信号。
一二次成套设备调试平台实现了一次侧加电压电流量,模拟出真实的运行环境和故障,自动对点软件省去了人工逐项核对信号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了信号准确度。
未来已来
配网业务拓展新业态
推动一二次设备融合发展,是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之一,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优化能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也能实现设备对电网的快速响应,提高电网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系统的灵活性。
在这一背景下,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调试”业务一体化的落地,不仅打造了符合电网未来发展的新型业态模式,更是配网专业检测转型的一项创新举措:
提升专业水平
检测与调试的深度融合,促使相关技术人员在业务流程中更系统地掌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检测到调试再到投运,形成闭环的专业技能提升。
提高运行效率
显著缩短设备从生产到投入运行的时间,优化设备调度和配网管理,进而提高配网施工整体效率,同时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配网稳定性和可靠性。
推动技术创新
一体化检测与调试模式,不仅提升了现有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实践平台,专业人员可通过这一模式积累数据和经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为了让整个“综合医院”功能更加完整,“科室”更加齐全,除了一楼的检测调试工作,基地二楼还专门设置了“医学实验室”,进一步支撑配网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把控。
目前,这个“实验室”分为配电台区工厂化预制车间、配网物资质量检测实验室及远景预留区三大区域。其中——
○配电台区工厂化预制车间,能实现典型配电台区的高低压引接线预制、接地引上线扁钢预制、拉线预制;
○配网物资质量检测实验室,能实现电线电缆、电力电缆、电缆保护管等材料的制样、试验及检测;
○远景预留区,则用于拓展带电作业工器具检测及无人机巡检等业务,这些业务将在不久的未来陆续投入使用。
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不断夯实省市两级检测基地能力,持续推进各地市供电公司自主开展检测基地建设。“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完善省市两级检测体系,总结经验并向全省推广,进一步提升终端检测、调试及接入规范性及效率,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属地化检测基地的示范样板。”国网江苏电力配网部智慧配网处朱卫平介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落实和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4月28日,江苏能源监管办赴镇江开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和电网规划发展情况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镇江上党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等现场,实地查看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在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云南省丽江古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项目(二期)EPC总承包发布竞争性谈判公告,本项目利用飞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涉及屋顶总面积约2803㎡,计划安装光伏组件共计732块,拟采用单晶单面N型组件,组件功率640Wp。直流侧装机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一季度海西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586.703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高达2481.751万千瓦,占比突破95%。目前,海西电网已形成了以750/±400/330/110千伏为主,北联甘肃、西送新疆、南联西藏、东接青海主网的交直流混合枢纽电网。据悉,2024年青海首个高海拔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4月28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充分考虑省现行电价政策,并结合海南经济发展需求,决定采取如下定价方法制定海南省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一)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单一来源公示(采购编号:CG0700062002040051)1.采购条件本采购项目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第四批物资类专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采购人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2.
4月23日,在吉林长春供电公司汽开区供电中心,运检计划技术专责司宇航应用现代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为制订线路特巡特护计划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该平台是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推进配网运维管理数智化转型、提升供电服务协同指挥能力而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2024年以来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推出“新时代大国工匠”系列人物报道,突出呈现各行业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故事,彰显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采。4月28日,首期报道聚焦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班班长张霁明的匠心故事。张霁明,扎根电网一线25年。他带领团队深耕技术攻关,先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近日,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后备电源全息感知与智能预警系统在安徽滁州供电公司、淮南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试点上线应用。该系统采用了混合超容和在线监测技术,可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电压、电流、温度、健康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可靠性。据介绍,后备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调度科研通信生产用房项目消防工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调度科研通信生产用房项目消防工程已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经济发展局、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改革局以西港经发〔2022〕2号、西港发改发〔2022〕134号批准建设,招标人(项目业主)为中国建筑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4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青海省德令哈托素储能电站工程EC总承包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光伏光热园区的西部,该项目最终配置储能系统容量为150MW/600MWh(储能系统设备由招标人提供),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容量为100MW/400MW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站——南网储能公司临高珍金储能站4月28日投入使用。该储能站将丰富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发展形态,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临高珍金储能站规模为20兆瓦/40兆瓦时,2月下旬全容量并网运行,4月下旬通过性能试验正式投用,安装4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按照每天“两充两放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推出“新时代大国工匠”系列人物报道,突出呈现各行业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故事,彰显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风采。4月28日,首期报道聚焦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班班长张霁明的匠心故事。张霁明,扎根电网一线25年。他带领团队深耕技术攻关,先
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宝清煤电化公司600MW机组低负荷能效提升技术研究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3723,招标人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资金来源
截至4月23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年发电量达10.8369亿千瓦时,较上年度增长3784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3%,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32天,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该公司以“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责任到人网格化、设备治理精细化、数字赋能智能化”为主线,打出一套“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