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熊波,男,1981 年生,硕士学历。
工作经历:
2005 年 10 月至 2008 年 3 月,任 Lighting Direct Limited 市场经理;
2008 年 5 月至 2013 年 10 月,任 Anderson Gold Corporation 投资总监;
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任上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3 月,任上海盛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历任深圳盛屯集团西区总经理、深圳盛屯集
团投融资部总经理、四川朗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任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2024 年 4 月至今,任四川朗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4 年 4 月至今,任四川朗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鑫,男,1982 年生,博士学历,化学工程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工作经历:
2006 年 4 月至 2017 年 2 月,历任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技术员、
车间主任、分厂厂长、厂长、副总工、总工等职务;
2017 年 3 月至今,历任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9 月,任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2021 年 4 月至今,任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22 年 5 月至今,任盛屯新能源材料(贵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21 年 9 月至今,任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龙双,男,1984 年生,博士学历,冶金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自动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工作经历:
2010 年 7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锌浸出厂生产
技术部工作,历任锌浸出厂班长、技术主管、厂长,生产技术部技术主管、部长助理,副部长等;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9 月,任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8 月,任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
湖南株冶火炬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 月,任湖南株冶火炬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
2024 年 1 月至今,任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四)林举,男,1981 年生,硕士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
工作经历:
2006 年 9 月至 2008 年 8 月,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工作,
历任审计员、助理经理;
2008 年 9 月至 2021 年 11 月,历任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权益业务总部业
务董事、执行董事;
2021 年 12 月至 2024 年 9 月, 任厦门盛屯天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
行董事、总经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5日,龙净环保公告,全资子公司紫金龙净拟投建西藏拉果错盐湖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一期二阶段,项目动态投资额约6亿元。该项目规模为75MW光伏+126.25MW/405MWh电化学储能;施工方式为BOO模式(建设-拥有-运营)。作为大气治理龙头,龙净环保较早布局新能源产业。而龙净进军新能源不过是冰山一角。近些
在全球最大的镍资源储量国印度尼西亚,以镍元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供应链正在加速建设中。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新能源、国轩高科、华友钴业、瑞浦兰钧等在内的国内外多家产业链企业,都已经或即将到印尼投资建厂。在电池工厂方面,韩国厂商已经捷足先登投产。7月上旬,据路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63家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从数据来看,业绩降温成为这一赛道基本盘,其中,2023年企业净利最高降幅超过90倍,超过三分之一不赚钱;2024年一季度企业净利最高降幅近94倍。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为电池产业发展带来巨大
盛屯矿业5月17日公告,公司1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此前,盛屯矿业于2024年4月19日收到厦门证监局出具的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对此,公司已积极响应并进行了整改,于2024年4月23日对相关差错进行了更正,并对外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企查查消息,3月22日,厦门盛屯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振鹏,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环保咨询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等。该公司由盛屯矿业全资持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厦钨新能公告,为锁定上游资源,提升前驱体自供比例,公司拟在贵州省福泉市双龙工业园与盛屯矿业、沧盛投资合资设立福泉厦钨新能源(暂定名),由福泉厦钨新能源投资11.65亿元建设年产40000吨前驱体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为27个月,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厦钨新能表示,在本次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盛屯矿业12月14日公告,为了进一步增加公司新能源电池镍材料业务版图,与公司海外镍产品及贵州电池级硫酸镍项目形成协同效应,同时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成都电冶持有的中合镍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1.91亿元。公告称,中合镍业采用富氧侧吹技术冶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11月14日正式发布中证新能源金属主题指数,包括电投能源、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在内的50家上市企业入选。据了解,中证新能源金属主题指数,定位于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原料生产制造企业。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锂、钴、镍、稀土、铜和铝等广泛应用于实现新
纺织业巨头盛虹控股集团宣布200亿建设16GWh储能电池产能,前不久还有童年记忆南方黑芝麻集团增资天臣新能源,规划建设9GWh方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能;开元教育也宣布参与出资设立储能公司。北极星储能网观察到,今年以来,企业投资布局储能热情大增,已经有几十家家企业进军储能。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锂电企业纷纷加速上市进程。近日,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创新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作为二线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创新航IPO的基石投资者包括天齐锂业、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盛屯矿业、小鹏汽车等上市公司,覆盖锂电产业链上下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2025年“赛程”过半,各大企业的固态电池项目也开始加速“冲刺”。6月下旬以来,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先后官宣。而且,这次不只是半固态电池的“先锋”,而是全固态电池的预期量产。市场也再次陷入兴奋,并且不断开始向纵深挖掘“话题”。然而,整个产业链真的准备好了吗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6日,*ST同洲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股票自6月17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同洲”变更为“同洲电子”。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后,*ST同洲股票交易价格日涨跌幅限制变更为10%。*ST同洲股票将于6月1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于6月17日开市起复牌。
中国锂电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虽早已开始,但自2025年以来,这一进程已步入一个以“产能落地”为核心特征的全新阶段。其关键区别在于,此前的战略多为宣告、框架协议或开工建设,而当前则转变为海外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由此带动了从材料到设备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海外布局。自2025年起,这一“落地”趋势在
四年过去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纠纷仍未平息。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落锤,矛头再次指向中创新航。6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等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的判决书。公告显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
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锂电池资源回收公司Li-CycleHoldingsCorp.宣布,已根据《加拿大公司债权人安排法》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保护其自身及其北美子公司。三个月前还在吹捧新融资的“北美电池回收之王”,转眼就躺进资本ICU。资料显示,Li-Cycle是2016年由两名前Hatch公司工程师在加拿大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