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为电池产业发展带来巨大体量,赛道玩家持续涌入,竞争日趋激烈。2023年以来,在下游周期性增速放缓节奏下,电池新能源行业内卷已成为常态,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作为电池新能源的核心材料环节,亦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之一。
相较于前两年,受益于锂价的疯狂上涨,上游锂盐及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自2023年以来,我国锂价逐渐回归理性,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产业链利润也随之重构。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63家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从数据来看,业绩降温成为这一赛道基本盘,其中,2023年企业净利最高降幅超过90倍,超过三分之一不赚钱;2024年一季度企业净利最高降幅近94倍。
业绩降温 锂价寻底
营业收入方面,统计在内的63家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总计约13,571.13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15.41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有25家,其中,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四川路桥3家超千亿元;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的有18家,其中只有5家增长幅度超过10%,幅度最大的为59.68%;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的企业有45家,降幅超过10%的有34家,幅度最大的达到63.54%。
2024年一季度,63家企业营业收入总计2894.49亿元,平均营业收入45.94亿元;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有35家,其中,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四川路桥、正泰电器、华友钴业、中化国际、西部矿业超百亿元;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的企业有20家,富临精工幅度最大,达到106.34%;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的企业依然占据大数,43家,降幅最高达到87.88%。
净利润方面,统计在内的63家企业,2023年净利润总计787.2亿元,平均净利润12.5亿元;有38家实现盈利,超10亿的有18家,其中净利润超百亿的仅有紫金矿业1家;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有11家,同比负增长的企业52家,降幅最高达到9044.38%。另外,不赚钱的有25家,中化国际亏损18.48亿元。
2024年一季度,63家企业净利润总计118.49亿元,平均净利润1.88亿元,有42家企业实现盈利,超10亿的有4家企业,分别为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四川路桥、正泰电器;有21家企业出现亏损,20家企业亏损维系在5亿元以内,仅天齐锂业1家亏损高达38.97亿元。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有31家企业,其中,腾远钴业增幅高达1705.74%;同比负增长的有32家企业,其中,天力锂能降幅最大,达9355.11%。
细究业绩降温背后,主要系锂电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滑。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震荡下跌,由年初50万元/吨到年末跌破10万元/吨,进入2024年,碳酸锂吨位价格也在10万元左右上下浮动。
在锂价的持续波动中,手里有矿的锂盐企业业绩首当其冲。其中,相较2022年,国内锂矿双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在2023年共计少赚323.85亿元,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9.75%、75.87%;盐湖大佬盐湖股份净利同比下降49.17%。另外,盛新锂能净利同比下降87.35%;雅化集团净利同比下降99.11%;江特电机净利同比下降117.06%……
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碳酸锂价格已经击穿了绝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线,江西宜春大量涉锂企业已经停产,仍在开门营业的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大幅压减产能。
相较之下,具备多业务布局的公司,所受锂价回落的影响相对更小。盛屯矿业2023年实现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27倍,主要受益于铜价上涨;华友钴业手握镍钴锂资源开发,净利润降幅也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公司铜产品、镍产品的营收分别增长11.16%、224.84%,对其业绩构成一定支撑。
除了锂矿商和锂盐企业,伴随锂价下跌,业绩更为“受伤”的还是在价格高位“囤货”的正极材料厂商们,尤以磷酸铁锂企业表现最为明显。其中,湖南裕能2023年存货金额占比虽由18.81%下降至4.94%,在大量去库情况下,2023年,公司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47.44%,公司称,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和碳酸锂大幅跌价,导致毛利率下滑。
不止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年报数据也显示,2023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10.4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达9.44亿元。2023年,德方纳米亏损额达16.36亿元,同比减少168.74%;公司销售毛利率仅0.19%,产能利用率为69.54%。
像德方纳米一样,龙蟠科技、富临精工、丰元股份、安达科技、合纵科技、万润新能等聚焦磷酸铁锂路线的正极材料厂商在2023年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有机构指出,随着供需格局转向过剩,预计2024年锂价都将处于寻底阶段。业内普遍认为,从长远和近几年锂价走势分析,总体来说今年碳酸锂价格以稳定为主,不会产生较大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并未颠覆长期需求依然向好的发展逻辑,所以,伴随高价材料存货的逐步出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利润回温似已在酝酿之中。仅从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来看,富临精工净利同比增长107.6%;德方纳米净利同比增长74.25%;丰元股份同比增长70.68%;龙蟠科技同比增长64.96%……
创新竞放 出海争荣
技术创新是企业第一生产力,更是竞争力。5月8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提到,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新规将引导、规范锂电产业链有序发展,从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方面提高相关产品质量,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当前,电池新能源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加码技术创新和材料迭代,推动落后产能出清,进行降本增效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研发支出来看,统计在内的63家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中,有58家披露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其中,2023年,35家企业研发投入过亿,8家超过10亿;研发投入呈现同比正增长的有23家,川金诺增幅最高达337.62%。2024年一季度,研发投入过亿的企业有13家,呈现同比正增长的有21家,天力锂能增幅最大,至209.15%。
在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下,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发热点不断出新,项目布局不断落地。
由于兼具磷酸铁锂的安全性和三元材料高能量密度的优点,高性价比的磷酸锰铁锂在2023年布局渐热,容百科技、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光华科技等均有相关项目规划发布。从进展情况来看,容百科技2023年在保持磷酸锰铁锂出货第一的同时,还开发了三元掺混的M6P产品、锰铁比7:3的高容量产品,以及下一代固液一体工艺产品,并在车规动力电池上完成中试,2024年有望在车用市场实现突破;德方纳米磷酸锰铁锂也已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并已率先装车,正式开启商业化应用进程;湖南裕能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处于批量试生产阶段,正积极推动磷酸锰铁锂的产业化应用……
磷酸锰铁锂带动磷酸盐正极材料技术市场攀升的同时,在高倍率快充、高能量密度等需求呼唤下,三元材料也正向着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发展。不仅如此,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引领下,钠电池、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滞,仅在固态电池领域,容百科技、厦钨新能、振华新材、当升科技等已纷纷实现正极材料的相关技术布局。
除了发力技术创新,为了绕开当下“卷不动”的国内市场,寻求发展新路径,更多材料厂商将目光看向了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也已成为当前锂电企业争相布局之地。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天赐材料、龙蟠科技、海亮股份、格林美、长远锂科、比亚迪、华友钴业、璞泰来、诺德股份、厦钨新能、道氏技术、新宙邦、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杉杉股份、贝特瑞等企业均有海外项目规划发布。其中,正极材料企业包括天赐材料、龙蟠科技、格林美、长远锂科、厦钨新能、道氏技术、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贝特瑞等。
进入2024年,格林美再次加码印尼镍项目;贝特瑞摩洛哥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容百科技披露韩国基地产能持续提升,北美、欧洲布局取得新进展。
展望未来,正极材料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出征海外等竞争仍在继续,研发热点和发力方向也远不止于此,正极材料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将随之持续变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辉石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电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可建造4000余万辆汽车。这是24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获悉的信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处高原,坐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亿纬氢能凭借在AEM制氢领域的突破性技术与规模化应用实践,一举摘得“氢能优秀实践奖”和“氢能行业影响力企业”两项重磅殊荣,以技术领跑者姿态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在“双碳”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绿氢产业化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4月25日,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省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343亿元。可以说,新公司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9所院校新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03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7个省市。文件显示,有南京理工大学、营口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理工学院、淮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9日,由中国化工学会指导,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长三角(绍兴)氢能+储能产业技术交流与发展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隆重举行。大会上,一批高质量的氢能与储能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
4月17日,海南矿业公告,近日布谷尼锂矿采矿权转移事项已获得马里政府相关部门审批,证书已登记至其控股子公司LMLB名下,初始有效期为10年(即2025年—2034年),采矿权证到期后可依法延续。据了解,2024年11月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KMUK及其全资子公司FM、LMLB,此前与马里政府就Bougouni锂矿(简称“布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用于2025年储能订单交付。据了解,集采分三个标段,采购规模分别为1GWh、2GWh、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原文如下: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门公用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慧,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节能管理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越秀资本旗下南网越秀双碳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门公用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组织开展珠海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申报企业依法在珠海市登记设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实力:制造业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年营业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具备市场影响力,主导产品(服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四川电力零售市场成员包括零售用户、售电公司、新型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电网企业、市场运营机构等。零售交易方式分为挂牌交易、邀约交易、双边协商交易。在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注册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2025年4月26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张剑辉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举行,该捐赠将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与维护。清华大学1995级校友、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等出席仪式。清
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站——南网储能公司临高珍金储能站4月28日投入使用。该储能站将丰富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发展形态,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临高珍金储能站规模为20兆瓦/40兆瓦时,2月下旬全容量并网运行,4月下旬通过性能试验正式投用,安装4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按照每天“两充两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