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自2006年成立以来,兴蓝风电一直致力于前沿技术探索,并把可持续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由兴蓝风电牵头的我国风电领域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三个层次的科技攻关项(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智能化风电场集群关键技术、风能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涵盖机组-风电场-新业态,向院士、专家引智,向用户侧了解需求,为行业把脉,助力行业摆脱“低价格-低效能-低质量”无序竞争。
紧跟未来发展 发力深远海及电氢耦合
·深远海技术研发
兴蓝风电欧洲研发中心“达尔文公司”成立于2009年,建有欧洲海上样机测试中心,并布局深远海技术研发。历经十多年的积累和探索,达尔文已拥有浮式风电关键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并在浮式风电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实际工程中收获丰富成果。下一步,达尔文将继续探索新型串联式超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和“一基双机”新概念30MW+级深远海浮式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即突破当前海上机组大型化后存在的设备尺寸限制,又降低海上风电机组装配及吊装配套能力,还弱化海上机组大型化后对地域边界条件的限制。
绿电与绿氢—高效电氢耦合的生态结构
在新兴的产业融合赛道中,兴蓝风电看好风氢产业的未来发展,并在相关领域早有布局。兴蓝风电开发的制氢双模风力发电机组早已服务北京冬奥会,为冬奥会提供绿氢。该机组是一种集成了风力发电和电解制氢功能的复合能源系统,该系统能在发电时直接供电,或者将多余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实现能源的储存和转换,是一种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电网依赖,并为氢能的生产提供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规划“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平台”,提出在漂浮式风电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基于液氢冷却的超导风力发电机、电解水制氢系统、液氢存储系统,实现高效电氢耦合。这不仅是一项强大的新技术的革命,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品稳步向前 质量铸就企业根基
当前,差异化产品路线乃是兴蓝风电在行业市场中立足、推动产品技术创新的关键举措。依托中部及西南部的山地资源禀赋,综合考量环境、运输、吊装等全要素,平衡各方需求,定制化开发 7.X 平台产品,以此破解超低风速山地风电场项目建设之难题。不盲目追求大规模、大功率、大叶轮,是兴蓝风电对产业长久稳定的一种深刻理解。在确保质量可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成熟、可靠的供应链,开发新型 16.X 海上机组平台。基于该平台,能够推出 14 至 30MW 及多种定制化方案,涵盖近海固定式和深远海浮式风电,从而彻底消除海域距离的限制问题。
从产业前端至后端 打造全方位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技术的持续深挖,给风电机组运行效率带来了全新挑战。传统的有人值守、定检定维运维策略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对现场的要求也从单纯保障运行转变为保障运行状态并提升风电场效益。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涌现,兴蓝风电精心开发出风电场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为风电场的运维数字化升级、智能化运行以及智慧化决策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
兴蓝风电作为新能源行业绿色能源系统方案的优质服务商,始终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能源绿色发展技术方面持续积极探索与实践。“风光储充” 低碳园区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是兴蓝风电对多能互补、网源互动的深刻洞察与实践成果,形成了高效、智慧的工商业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发现,推广目录包含7大产业,112项技术。其中涉及风电技术两项,分别为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关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海拔风电场全生命周期高精度视觉检测系统。详情点击:国家发展改革
中国风电行业在发展初期,曾采用两套模式并行的方式促进自身技术进步,一是自主研发,二是技术引进。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促进,使中国风电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终于成就了今天世界级的技术水平。1996年3月,原国家计委推出了“乘风计划”。此前的十年,中国已经通过直接引进风电机组,推动了不少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一号公告,77项技术装备列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其中包括3项风电技术装备。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
此前发文中曾经提到过,7MW以上机型传动链采用的双TRB(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是一种强度更好的结构形式,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种结构形式为什么会是更好的。以前用的什么结构5.X-6.XMW的双馈机型普遍采用三点支撑形式,其主轴承是一个球面滚子轴承(SRB),所以为了显示其与双TRB的区别,通常会被称为单SRB
近日,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入选,其传动链核心部件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由洛阳轴研科技和东方风电联合研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风电轴承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轴承的研制过程中,经过了700余种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2024年12月7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博士发表了主题为《面向十五五海上风电技术需求分析》的精彩报告,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翟博士从叶片、传动链、塔架、基础、漂浮式风电、智能运维以及海缆技术七大方面,全面解析了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需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建设启动。该项目由国资控股的汕头海上风电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不同于传统海陆一体化建设模式,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
12月4-5日,第二届汕头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作为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金风科技参与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产业园投产仪式、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MW海上风电机组,参与《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组织成立仪
12月4日,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TMT118AA陆上风电叶片在江苏盐城顺利下线。该款叶片长118米,扫风面积达4.5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的面积,是时代新材目前生产的长度最长、功率等级最高的陆上风电叶片。该叶片将适配12.5MW整机,风机满发运行1小时,可使一辆普通新能源汽车行驶9万多公里。以年均风速7.
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两大主力军,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稳步提升。随着产业加快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风电、光伏设备批量退役难题摆在眼前。然而,当前我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面临着技术、标准、环保、经济性等诸多瓶颈,成为待解的重要课
伴随着能源转型的趋势与“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内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庞大资产存量将会加大运营管理的难度,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也正是因为如此,新能源资产管理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另外,随着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证券化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能源项目被打造成金融资
近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我国大兆瓦风机加速度,配套大部件的研发,则能更强有力助推风机大型化的发展。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精心盘点了展会上的大部件及海上风电装备相关产品展示,以下为不完全统计:风电齿轮箱相关南高齿:重点推出了10MW三级行星一级平行(3P1H)滑动轴承齿轮箱,
2009年左右,我国风电变流器进入国产化替代阶段,相继突破一批国外“卡脖子”技术。经历了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后,海陆大兆瓦风机也跑出了迭代“加速度”。2024年,国产化风电变流器已来到迎来了新的时代,完成了“质”的蜕变,甚至未来将强势引领全球创新风潮。风起云涌,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期之后,
近两年,中国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迅速攀升,技术迭代加速,使风电成为最经济性的电力来源。然而,面对大型化和平价化的行业趋势,风电行业如何行稳“质”远,已成为一道行业必答题。在今年CWP2024展会现场,11家风电整机企业发布了多款重量级新品,直面这一“时代之问”。“大”有所为回顾我国风电过去几
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以风电全产业链的卓越展示为核心,精彩呈现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这场盛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展体验,更深刻揭示了中国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巨大潜力。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
2024年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10月16日,“连接世界:构建全球ESG合作新平台”论坛在CWP2024同期召开。北
10月16日至18日,备受瞩目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举行。本届展会参展企业近1000家,约有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人次观众到场参会。中国船舶重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宏伟带队参展,展示最新产品、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重齿公司此次
nbsp;nbsp;nbsp;nbsp;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与“晴雨表”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于10月16-18日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隆重举行。本次展会聚焦风电全产业链,全面展示了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齿轮箱、轴承、润滑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工程吊装、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
近年来,混塔以其优良的结构稳定性、承载力以及更低建设成本受到风电行业青睐,仅2023年混塔项目新增装机容量就超过7GW。在大型化的趋势下,混塔已然成为支撑结构的热门选择。10月17日下午,在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上,“混塔安全与发展论坛”顺利举办,本次会议围绕典型场景的混塔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追求与日俱增,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日益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2024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CWP2024”)盛大启幕,哈尔滨全安测控携旗下风电塔全系列安全监测设备闪耀登场,为这场绿色能源的盛宴增添一抹科技亮色。我们诚挚邀请您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