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幕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深入实践,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提升,2023年市场交易电量占售电量比重超过75%,8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近5倍,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已在全国各省(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省间现货市场、省间中长期多通道集中竞价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然而,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新能源装机在地理上分布不均,与用电负荷时空错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保安全、促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重目标交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国家层面统筹,优化市场机制设计和演进方向。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赵笑康 刘柱)
11月29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正式发布,通过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及挑战,分三个阶段提出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省内省间市场功能定位与衔接机制、大型风光基地参与市场方式、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交易机制等重点难题,提出了具体的机制设计和举措,形成了既具有一定前瞻性又具备实际操作性的战略蓝图。
明确各级市场功能定位,促进市场有机衔接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跨省跨区市场和省(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但各省(区域)市场的市场框架、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平台建设、服务管理标准均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易壁垒,部分地区存在以行政手段不当干预市场的问题。随着全国各省现货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交易规则不断迭代,省间、省内现货市场协同运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打造统一市场框架体系。《蓝皮书》提出省内市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容量”的标准电力市场框架,以中长期市场提供经营主体风险规避能力,以现货市场进行电能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引导、发挥源网荷各环节灵活性资源的调节价值,以容量保障机制保证系统长期容量充裕,共同形成功能完备、品种齐全、高效衔接的标准化市场模式。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价格信号对于电力发展、规划、投资和消费的引导作用,激励市场主体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要求。
扩大统一市场优化范围。《蓝皮书》提出,区域电力市场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省级市场优化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余缺互济与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同时,跨区跨省市场要发挥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通过省际跨经营区常态化市场交易,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互济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层次市场间协同高效运行,探索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用户等开展省间直接交易,进一步丰富新型主体参与跨省跨区市场模式。
规范统一市场标准概念。《蓝皮书》提出了实现省内和省间市场衔接的基本途径。各省要在遵循国家层面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和市场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配套细则,实现各省电力市场规则的规范化和统一性,进而促进电力市场各类名词概念、定义和标准总体一致,推动电力市场数据、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共享和应用。
健全大型风光基地参与市场方式,
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型风光基地在优化电源结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国家电力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传统新能源项目不同,大型风光基地涉及巨额投资、高昂运营成本以及复杂的运行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交易机制。
促进大型风光基地最大化消纳。《蓝皮书》提出健全完善大型风光基地电力交易机制。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立,我国各级电力市场逐步实现“年度-月度-月内-日前-实时”交易时序全覆盖。大基地可参与省间年度、月度等多时间尺度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满足受端省购电需求,推动购售电双方签署政府授权的中长期购电合同。同时,允许大基地富余电力通过省间、省内电力市场灵活开展多种交易,促进电力在不同省(区域)市场之间以最经济的方式流动,最大化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保障清洁能源的最大化消纳和外送通道的最大化利用。
推动大型风光基地高效运营。《蓝皮书》提出探索风电、光伏、煤电、储能等多类型主体联合参与市场的方式。通过将大型风光基地的各类型资源整合为一个市场主体,由同一主体通过统一生产运营、统一制定交易策略等方式,而不是各类型资源分别独立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可以实现多种能源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联合优化运行。通过将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与煤电和储能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电力平衡能力,减轻新能源的偏差考核压力,提高新能源参与市场的稳定性,推动大基地多能互补目标实现和效益发挥。
完善绿电绿证市场机制,
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目前,受制于我国绿色电力供需在时空上存在不匹配的客观现实,加之对用户消费可再生能源的引导作用不足,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反映新能源环境价值的配套政策措施亟需完善。
以统一市场促进绿电消纳。《蓝皮书》紧扣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着眼新能源资源富足地区本地消纳难度逐步提升的具体问题,提出要落实用户侧主体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进一步扩大省间绿电供给,推动发电企业与跨省区电力用户直接签订绿色电力合同,促进绿电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同时持续扩大省内绿电交易规模,推动绿电交易向长周期、精细化方向发展,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助力电力用户实现低碳转型和有效应对欧盟碳关税挑战。
以统一市场扩大绿证消费。《蓝皮书》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形成以绿证作为履行消纳责任的主要手段、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市场机制体系,拓宽绿电绿证应用场景,激发用户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同时,《蓝皮书》提出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研究建立反映核电绿色价值的政策机制。此外,《蓝皮书》指出探索提升绿证交易流通性的交易机制。通过破除市场壁垒,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使得绿证价格能够更好体现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实现社会各方共同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
《蓝皮书》从落实国家能源战略、解决省间交易难点问题、完善统一电力市场框架体系等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目标和举措,促进跨省跨区交易更加开放灵活,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有助于打破省间壁垒,规范地方行政干预,畅通跨省跨区的电力交易,提升市场运营活力和竞争力。此外,《蓝皮书》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有助于规范地方市场规则,引导投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宏大蓝图下,作为维系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守护者”——辅助服务,其交易流通却难以跨越“平衡区”这一无形边界。(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徐倩岚作者供职于华电集团)当某区域突遇新能源出力骤降,急需跨省调用备用容量支援时,或负荷中心需要外省调频资源平抑电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6月30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电力市场主体座谈会,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季明彬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负责同志,市场主体代表4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作《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践》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对电力市场机
近日,远景储能在全球权威标准制定和测试认证机构CSA集团(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StandardsAssociation)、战略客户及北美消防工程师(FPE)的全程现场见证下,严格遵循CSAC800火烧测试规范,圆满完成了智慧交易型储能大规模火烧测试,验证了远景储能系统在防火隔热、抗燃爆冲击和系统安全性方面的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市场化的关键拐点上,储能产业正迎来价值逻辑的重塑期。一方面,政策驱动型的“强配储”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的“优配储”;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也从传统的成本压缩型资产,演变为兼具灵活调节能力与电力生产价值的关键资源。如何降低度电成本(LCOS)正成为储能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近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市场风险提示书。文件明确,从2025年6月初已实现按发电能力、通道容量对所有交易进行线上安全校核,同时计划自2025年7月1日起,取消用电侧新能源比例限制。请各主体按需申报各类交易,相关风险提示详情如下:
为开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能源改革的有关部署,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宁德对国网时代(霞浦)储能电站、青拓镍业用户侧储能项目等新型储能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项目现场,重点了解储
近年来,电力市场快速发展,精准电力调节的需求愈发显著。为此,今年开始,西北地区出台了针对自动发电控制(AGC)贡献电量的考核细则,旨在进一步激励电力企业积极参与调峰调频,提高场站的调节性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1新政核心有功调节:快、准、稳AGC(自动发电控制)好比电网的智能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7月1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尹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近期将准备启动实施500千伏通甸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泸水至云龙线路工程、220千伏泸水至兰坪线路工程、220千伏贡山至维西线路工程,并积极研究启动220千伏境外延伸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南方电网发布一图读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路。详情如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奥德集团总裁林波出席活动。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奥德集团总裁林波,集团副总裁、
确保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步建成目标务期必成中国电力报评论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重中之重。国家能源局6月23日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强调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这一部署凸显了国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圆满落幕。大会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科技深度协同,汇聚全球能源领域政企领袖、学术权威、技术先锋,共探零碳转型路径,共同研讨绘制数字能源时代的“中国方案”。国能日新作
6月6日,湖北电力现货市场结束416天连续试运行后正式转正,成为国家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中首个实现正式运行的省级市场。湖北也成为全国第6个迈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自2021年纳入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以来,湖北积极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立足“水风光三足鼎立、送受电双
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宏大蓝图下,作为维系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守护者”——辅助服务,其交易流通却难以跨越“平衡区”这一无形边界。(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徐倩岚作者供职于华电集团)当某区域突遇新能源出力骤降,急需跨省调用备用容量支援时,或负荷中心需要外省调频资源平抑电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度全国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及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数据,全国平均排放因子为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近年来,国家共4次更新了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0.5810、0.5703、0.5568和0.5366千克二氧化碳/千瓦时。新型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非化石燃料装机占比提升,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大唐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云南省德宏州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云南省纪委监委)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8日,由陕煤建设承建的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举行主体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仪式,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进入建设阶段。湖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汨罗市政府相关领导,陕煤集团副总工程师,陕煤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明智,华中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陕煤电力集团、各参建单位以及村组代表出
经过1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2025年6月29日16点58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集电厂二期4号机组5052号开关顺利合闸,宣告4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标志着潘集电厂二期项目双机投运发电目标圆满完成。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坚定扛起能源保供责任,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
6月30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长清电厂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这标志着济南市在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新型能源体系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项目投运后,将为山东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对全面提升当地电力、热力供应能
近日,浙能集团发布浙能长兴电厂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接入系统咨询服务中标结果公告,详情如下:中标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5680000.0元浙能长兴电厂迁建项目拟在长兴县异地规划建设容量为2×1000MW燃煤机组,替代老厂现有4×330MW机组,需进行可行性研究及接入系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日,京能电力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6,694,621,015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03,354,521.80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