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幕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深入实践,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提升,2023年市场交易电量占售电量比重超过75%,8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近5倍,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已在全国各省(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省间现货市场、省间中长期多通道集中竞价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然而,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新能源装机在地理上分布不均,与用电负荷时空错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保安全、促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重目标交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国家层面统筹,优化市场机制设计和演进方向。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赵笑康 刘柱)
11月29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正式发布,通过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及挑战,分三个阶段提出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省内省间市场功能定位与衔接机制、大型风光基地参与市场方式、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交易机制等重点难题,提出了具体的机制设计和举措,形成了既具有一定前瞻性又具备实际操作性的战略蓝图。
明确各级市场功能定位,促进市场有机衔接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跨省跨区市场和省(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但各省(区域)市场的市场框架、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平台建设、服务管理标准均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易壁垒,部分地区存在以行政手段不当干预市场的问题。随着全国各省现货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交易规则不断迭代,省间、省内现货市场协同运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打造统一市场框架体系。《蓝皮书》提出省内市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容量”的标准电力市场框架,以中长期市场提供经营主体风险规避能力,以现货市场进行电能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引导、发挥源网荷各环节灵活性资源的调节价值,以容量保障机制保证系统长期容量充裕,共同形成功能完备、品种齐全、高效衔接的标准化市场模式。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价格信号对于电力发展、规划、投资和消费的引导作用,激励市场主体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要求。
扩大统一市场优化范围。《蓝皮书》提出,区域电力市场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在省级市场优化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余缺互济与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同时,跨区跨省市场要发挥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通过省际跨经营区常态化市场交易,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互济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层次市场间协同高效运行,探索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用户等开展省间直接交易,进一步丰富新型主体参与跨省跨区市场模式。
规范统一市场标准概念。《蓝皮书》提出了实现省内和省间市场衔接的基本途径。各省要在遵循国家层面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和市场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配套细则,实现各省电力市场规则的规范化和统一性,进而促进电力市场各类名词概念、定义和标准总体一致,推动电力市场数据、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共享和应用。
健全大型风光基地参与市场方式,
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大型风光基地在优化电源结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国家电力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传统新能源项目不同,大型风光基地涉及巨额投资、高昂运营成本以及复杂的运行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市场化交易机制。
促进大型风光基地最大化消纳。《蓝皮书》提出健全完善大型风光基地电力交易机制。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立,我国各级电力市场逐步实现“年度-月度-月内-日前-实时”交易时序全覆盖。大基地可参与省间年度、月度等多时间尺度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满足受端省购电需求,推动购售电双方签署政府授权的中长期购电合同。同时,允许大基地富余电力通过省间、省内电力市场灵活开展多种交易,促进电力在不同省(区域)市场之间以最经济的方式流动,最大化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保障清洁能源的最大化消纳和外送通道的最大化利用。
推动大型风光基地高效运营。《蓝皮书》提出探索风电、光伏、煤电、储能等多类型主体联合参与市场的方式。通过将大型风光基地的各类型资源整合为一个市场主体,由同一主体通过统一生产运营、统一制定交易策略等方式,而不是各类型资源分别独立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可以实现多种能源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联合优化运行。通过将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与煤电和储能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电力平衡能力,减轻新能源的偏差考核压力,提高新能源参与市场的稳定性,推动大基地多能互补目标实现和效益发挥。
完善绿电绿证市场机制,
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目前,受制于我国绿色电力供需在时空上存在不匹配的客观现实,加之对用户消费可再生能源的引导作用不足,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反映新能源环境价值的配套政策措施亟需完善。
以统一市场促进绿电消纳。《蓝皮书》紧扣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着眼新能源资源富足地区本地消纳难度逐步提升的具体问题,提出要落实用户侧主体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进一步扩大省间绿电供给,推动发电企业与跨省区电力用户直接签订绿色电力合同,促进绿电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同时持续扩大省内绿电交易规模,推动绿电交易向长周期、精细化方向发展,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助力电力用户实现低碳转型和有效应对欧盟碳关税挑战。
以统一市场扩大绿证消费。《蓝皮书》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形成以绿证作为履行消纳责任的主要手段、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市场机制体系,拓宽绿电绿证应用场景,激发用户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同时,《蓝皮书》提出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研究建立反映核电绿色价值的政策机制。此外,《蓝皮书》指出探索提升绿证交易流通性的交易机制。通过破除市场壁垒,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使得绿证价格能够更好体现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实现社会各方共同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
《蓝皮书》从落实国家能源战略、解决省间交易难点问题、完善统一电力市场框架体系等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目标和举措,促进跨省跨区交易更加开放灵活,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电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有助于打破省间壁垒,规范地方行政干预,畅通跨省跨区的电力交易,提升市场运营活力和竞争力。此外,《蓝皮书》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有助于规范地方市场规则,引导投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5月份各地代理购电价格表已发布,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山西辅助服务自2022年11月起,山西在公布代理购电价格表的同时会随附一张自动发电控制(AGC)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价格表。此举延续至2025年5月,该部分补偿费用现已在系统运行费中的辅助服务费中体现。在电力现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4月24日,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研究长三角省市间抽蓄容量互济交易有关工作,部分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电力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与。与会人员围绕长三角省市间抽蓄容量互济交易工作,就调峰保供、交易周期、价格机制以及政策衔接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下一步,华东能源监管局将整合各方建议,制定科学可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储能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关键跨越。尤其伴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工商业储能正在迎来新的增长机遇。据新能安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市场空间超500GWh,但开发渗透率却不足3%。如何让储能“保值”,成为全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新电改十年历程中,“双碳”目标和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完成从政策培育到市场化运营的范式转变。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发的系统波动性矛盾与灵活性资源结构性短缺,催生了源网荷储协同调节的刚性需求;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多层次价格传导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3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包括:市场经营主体串通报价、滥用市场力操纵市场价格、违规开展特定交易或利用“发售一体”优势违规抢占市场
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在顶层设计上的空白,重构了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法治意义。为贯彻落实宪法法制统一原则,需加快修订电力法,并确保精神与能源法保持一致。加快修订电力法是当务之急能源法是能源革命的顶层制度设计。自20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省间交易结算情况、市场化发电企业预结算情况、用户侧交易结算情况。详情如下:省间交易结算情况2025年3月,主网外送交易结算电量51.1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9.31%;主网外购交易结算电量26.4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0.97%。2025年截至3月底,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
4月29日上午,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工程公司)智慧能源公司正式揭牌,湖北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涛,副总经理张秋明出席揭牌大会。会上,智慧能源公司负责人从当前组建情况、科技创新工作以及后期工作思路和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张涛代表湖北工程公司党委对智慧能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0日,淮河能源公告,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潘三电厂1、2号机组关停的议案》。潘三电厂为公司下属分公司,现有火电装机容量27万千瓦,包括两台13.5万千瓦级燃煤发电机组(即#1、#2机组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4月23日,由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的中煤永城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工程2号机组锅炉钢架第一根立柱吊装就位,标志着2号机组安装工作全面开始。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是“十四五”期间河南省首批重点煤电项目之一,规划建设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深度调峰燃煤发电机组,并同步配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