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b)是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充电后所对应的放电曲线。充电析锂后,电池放电曲线呈现出两个放电平台,3.30 V左右的高电压平台归因于负极析锂直接参与的电池放电反应,而低电压平台归因于嵌锂石墨参与的电池放电反应。图1(b)中,5 ℃充电后的放电曲线初期呈现出高电压放电平台,说明5 ℃充电时电池负极发生了析锂反应;在更低温度下,高电压平台区的放电容量增加、低电压平台区的放电容量下降,说明更低温度下更多的金属锂参与了放电反应过程,充电时负极发生了更严重的析锂反应。-12 ℃时,3.30 V的高电压平台区放电容量占放电总容量的比值达到了90%,可以推测,-12 ℃电池充放电过程负极主要发生析锂-溶解的电化学反应。
充电后的搁置期间,锂可以嵌入石墨形成嵌锂石墨,还有可能和电解液反应生成“死锂”或其他副产物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为了观察充电后搁置期间析出金属锂的行为,本工作对比了低温充电后25 ℃下搁置4小时和直接在低温下搁置4小时电池开路电压变化。图1(c)是25 ℃和-8 ℃充电后电池搁置曲线的比较,25 ℃和-8 ℃充电后直接搁置的电池电压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即断电后电压快速下降至稳定值;而-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断电后电压快速下降、经过较高的电压平台后再下降至较低的稳定值。从图1(c)可以看出,-8 ℃充电后直接搁置电池的电压稳定值与-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的高平台电压相近(3.40 V左右),归因于析锂嵌入石墨的过程;而-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在高电压平台之后较低的稳定值(3.31 V左右),归因于25 ℃搁置期间析锂与石墨反应生成了嵌锂石墨。由此,充电后搁置期间析锂嵌入石墨过程受温度影响,低温下不发生析锂嵌入石墨反应或者反应程度低,析出金属锂更多地直接参与了电池放电反应[图1(b)]。-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后电池电压稳定值(3.31 V左右)显著低于25 ℃充电后直接搁置电压稳定值(3.425 V左右),反映了前者石墨嵌锂程度低、后者嵌锂程度高,这与低温下电池充放电容量显著低于25 ℃下的充放电容量相符。
同时可以通过库仑效率来判断电池析出金属锂与和电解液反应生成“死锂”或其他副产物的情形,即不可逆析锂。由于电池放电过程受温度影响,为了更准确测量库仑效率,将低温下0.1 C放电至2.2 V后的电池进一步采用0.02 C的电流放电至2.0 V,由此获得的放电容量并计算得出电池充放电的库仑效率,根据计算结果(表1),5 ℃时电池库仑效率下降至98.94%,之后随着温度下降,电池库仑效率快速下降,-12 ℃时,电池库仑效率为87%,较25 ℃未析锂电池库仑效率下降了近13%。由此,更低温下充电时,发生更严重析锂时,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更严重,产生更严重的不可逆析锂。
表1 电池在不同温度充放电后的可逆析锂和不可逆析锂容量及其相对占比
图1(b)放电曲线的高电压平台区放电容量被称为“可逆析锂量”(Qre,Li)。基于电池库仑效率可以计算出“不可逆析锂量”(Qirre,Li),Qirre,Li=Qcha×(1-η)(Qcha为充电容量,η为库仑效率),由可逆析锂量与不可逆析锂量还可以计算得出总析锂量(QLi= Qre,Li+ Qirre,Li)。表1是不同温度下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量、可逆析锂量和不可逆析锂量在总析锂量中的占比的计算结果。总体上看,随着温度下降,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量、总析锂量均呈现增长态势,而在更低温度(-8 ℃及以下)下,增长态势有所减缓;可逆析锂量占比随温度下降呈现降低的态势,而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温度从5 ℃下降至-5 ℃时,可逆析锂量占比从88.36%下降至87.22%,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从11.64%增加至12.78%;而当温度从-5 ℃下降至-12 ℃时,可逆析锂量占比下降至82.55%,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至17.45%;更低温度下,可逆析锂量占比降低和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
2.2 折解电池分析
图2所示为不同温度0.1 C充放电后的电池,拆解所得的负极表面照片。可以看出25 ℃充放电后电池[图2(a)]石墨负极表面呈现出较均匀的黑色。而5 ℃充放电后[图2(b)]的电池负极表面呈灰黑色,且不均匀分布着灰白色物质,说明负极表面发生了副反应。当温度继续降低,-8 ℃和-12 ℃[图2(c)、(d)],极片均呈现浅褐色,且表面分布的不均匀灰白色物质明显增多,说明负极表面副反应较为严重。由前述的电化学研究可知,电池在低温充电时会发生析锂,因此可以推测极片表面的灰白色物质对应为电池负极析出的金属锂反应后的沉积物。
25 ℃和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获得石墨负极片表面(图3)SEM照片与EDS面/线扫描结果。从图3可以看出,25 ℃下充放电后电池负极片表面仅观察到石墨颗粒;5 ℃充放电后负极表面除石墨颗粒外,还能观察到局部有枝晶状的物质,且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之间的孔隙内,由ED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枝晶状物质含有大量的氧元素,可以推断是由不可逆析锂或金属锂(“死锂”)转化生成含氧物质(如碳酸锂、氢氧化锂);-8 ℃和-12 ℃负极表面未能观察到石墨碳颗粒,-8 ℃充放电后电池极片被含氧的“苔藓状沉积物”全覆盖,-12 ℃时极片表面全面覆盖着“枝晶状物质”的含氧物质。
图4是负极截面SEM和EDS结果,图4~5给出了电极表面EDS面扫描和表层、内层截面的EDS面扫描以及沿电极厚度方向EDS线扫描的结果。25 ℃充放电后电池的负极表层、内层形貌和C、O、F、P等元素分布差异不大;从图4看出,-8 ℃、-12 ℃充电后有沉积层生长在负极表面,电极内部形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从图4~5看出,低温充电后负极不同区域内元素分布表现出差异性。相较于25 ℃时的情形,5 ℃、-8 ℃、-12 ℃时电极的表面扫描的氧元素高,-8 ℃、-12 ℃时氧元素含量甚至高于碳元素的含量,而内层氧元素的含量与25 ℃时的情形基本相当。沿厚度方向EDS线扫描结果与面扫描结果类似,5 ℃时电极表面氧元素含量较高,且沿厚度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分布;-8 ℃、-12 ℃时负极表层氧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碳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由图4~5的EDS线扫描结果看出,25 ℃、5 ℃时负极涂层厚度差异不大(88~90 μm),而-8 ℃、-12 ℃充电电后极片涂层厚度明显增加。
拆解电池负极表面与截面的SEM形貌、EDS扫描氧与碳元素分布反映了由不可逆析锂造成负极形貌和组成的改变。依据分析结果,-8 ℃、-12 ℃时负极表面形貌、氧元素含量高,而电极内部形貌、元素分布变化不大;5 ℃时沿电极厚度方向分布着较多氧元素,而从EDS扫描结果(图3、图4)看出,氧元素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边缘,即相邻石墨颗粒的空隙内。此外,由于不可逆析锂是由锂参与副反应产生的,可以推测低温充电时析锂反应的差异性,-8 ℃、-12 ℃时负极表面(层)形貌、元素分布的改变反映了锂的析出主要发生在电极表面(层);而5 ℃时锂的析出既发生在电极表面,也发生在电极内层。
图6是5 ℃和-12 ℃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负极石墨材料表面C1s、O1s、Li1s、F1s的XPS分析及分峰拟合结果。图中,在C1s谱图中,284.8 eV峰归因于C—C键,285.5 eV峰归因于C—H键,286.2 eV峰归因于C—O峰,而290.9 eV归因于CO32-;在O1s谱图中,531.5eV峰归因于CO32-,533 eV峰归因于C—O键,-12 ℃充放电后的电池在530 eV处出现Li—O—Li 的新峰;在Li1s谱图中,55.1 eV处峰归因Li2CO3、LiOH和ROCO2Li等锂沉积物,55.7 eV处峰归因于LiF,54.3 eV处峰归因于Li2O。在F1s谱图中,686.4 eV峰归因于P—F峰,而685.3 eV峰归因于Li—F峰。综合上述分析结果,低温充电后,石墨表面SEI膜含有ROCO2Li、(—CH2CH2O—)n (PEO)、ROLi等有机成分和Li2CO3、LiOH、LiF等无机成分。比较5 ℃、-12 ℃充放电后负极表面元素的相对含量(表2),-12 ℃时C元素含量相对较低、Li、O、F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表明SEI膜中以LiF为代表的无机成分更多。由此,5 ℃、-12 ℃充放电后电池负极表面SEI膜组分基本一致,由于-12 ℃时负极表面析锂更严重,SEI膜中含有的无机锂盐成分更多。
表2 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充放电后对应石墨负极的XPS测试结果
2.3 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性能
将在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进行25 ℃常温下0.1 C充放电,可以分析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变化、充放过程和活性锂损失、活性物质损失。图7(a)是不同的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在常温25 ℃下0.1 C放电曲线的微分容量曲线。可以看出,更低温度下充放电后,电池常温0.1 C的放电容量更低;而图7(a)中观察到4个峰,对应于嵌锂石墨脱锂过程中的4个相变过程,反映出低温充放电后石墨材料结构和性能没有改变。图7(a)中,为便于识别活性锂损失(LLI)和活性物质损失(LAM),对齐微分容量曲线低电位峰(峰I),这样,图7(a)中的Q1、Q2分别反映了LLI、LAM的变化,不同低温充放电后LLI、LAM的相对值计算结果如图7(b)所示。图7(b)中,随着温度降低,LLI和LAM相对值呈现增加态势,5 ℃时LLI和LAM相对值基本相当,更低温度下,LLI远高于LAM,反映出在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发生了活性锂损失和活性物质损失,且活性锂损失占主导。
在活性锂损失占主导的情形下,由图7(a)还可以大致推测出不同低温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电位范围的变化。图7(a)中,微分曲线的Q3反映了LiC24与石墨C相变的转化过程,由于Q4基本一致,可以推测,不同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最高电位基本一致;而Q1反映了LiC6与LiC12相变的转化过程,更低温度下Q1较低,说明LiC6脱锂贡献容量较少,负极嵌脱锂最低电位较高,由此,低温下充放电后,负极最低嵌脱锂电位偏高,嵌脱锂电位范围收窄,预期可以降低析锂风险,提高电池循环性。由图7(a)的Q1值的变化,5 ℃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电位范围变化不大,从5 ℃下降至-8 ℃时变化较大,-8 ℃到-12 ℃时变化较小。
图8(a)是25 ℃电池0.5 C的充放电循环过程的容量保持率和5 ℃、0 ℃、-8 ℃、-12 ℃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在25 ℃下0.5 C循环过程的容量保持率。可以看出,低温充放电后,5 ℃充放电后的电池容量保持率较未经低温充放电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低,而0 ℃、-8 ℃、-12 ℃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保持率较高,且充放电温度愈低,充放电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愈高。按照容量衰减至其初始容量80%的循环周次计算,5 ℃、25 ℃、0 ℃、-8 ℃、-12 ℃充放电后,电池循环次数分别是557周、631周和686周、740周、753周。
图8(b)是循环过程中库仑效率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库仑效率从循环初期(<150周内)的增加到中后期(>150周)基本稳定,反映出循环初期以负极SEI膜生长到逐步稳定的过程。5 ℃充放电后电池库仑效率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最低,说明其SEI膜稳定性较差;而-8 ℃、-12 ℃充放电后电池库仑效率较高,说明其SEI膜稳定性较好。比较循环过程中放电曲线中值电压的变化[图8(c)],在循环初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后达到稳定的变化规律,但在循环300周左右后,5 ℃充放电后电池和直接在25 ℃下循环电池的中值电压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个循环过程中,5 ℃时的中值电压最低、-8 ℃和-12 ℃的较高。由于中值电压变化反映了电池极化变化,可以认为,循环过程中,5 ℃充电后和未经低温充放电的电池经历了极化减少—稳定—增加的变化过程,而在其他温度下充放电后的电池在循环初期极化减少至稳定至基本不变。由此,5 ℃充放电后电池循环过程中SEI膜稳定性较差、极化增加较大,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更快。
结合低温充放电过程中锂析出-溶解行为和拆解电池负极形貌、元素分布的分析结果,可以对不可析锂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不同低温下,充放电过程中锂的析出-溶解产生不可析锂,由于不可逆析锂量及其形成的副产物在负极内分布不同,对于充放电后的电池性能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也不同。更低温度下不可析锂量较大,产生更严重的活性锂损失,电池容量降低更多;另一方面,不可逆析锂形成产物主要分布在负极表面(层),电极内部结构、组成变化不大,而活性锂损失诱发负极最低嵌脱锂电位升高、嵌脱锂范围收窄,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5 ℃充放电后电池的不可逆析锂较少,容量降低有限,但是不可逆析锂形成的副产物分布在电极表面、内部石墨颗粒表面和颗粒间的孔隙内,循环过程中SEI膜和电池极化的稳定性较差,电池表现出较差的循环性能。
3 结 论
本工作研究了低温下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析锂及其溶解行为,分析了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负极的形貌变化和元素分布、表面组成,探究了低温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与循环性能和不可逆析锂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低温下,充电时磷酸铁锂电池负极发生析锂反应,搁置期间析出金属锂未回嵌入石墨,放电时发生电化学溶解反应。基于低温下电池析锂-溶解行为,计算得出可逆析锂容量、不可逆析锂容量和总析锂容量,结果表明,总析锂容量较大时的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较高,而更低温度区间内的总析锂容量更高、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长较快。
(2)拆解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发现5 ℃时的负极形貌变化不明显,而在表面和表层、内层分布着含氧物质,且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间的孔隙内;而-8 ℃、-12 ℃时负极表面覆盖了含氧化合物,电极内层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认为,5 ℃充电时在负极所有区域发生了轻微的析锂反应,而-12 ℃充电时析锂反应主要发生在负极表面。
(3)低温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容量降低,且随着充放电温度的下降,容量下降愈显著;5 ℃充放电后电池较原始电池0.5 C循环容量衰减更快,而更低温度充放电后电池较原始电池0.5 C循环性能更好。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降低主要缘于活性锂损失,更低温度充放电后电池活性锂损失较严重,电池负极石墨最低嵌脱锂电位升高、嵌脱锂范围收窄,循环性能较好。5 ℃充放电后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更快,缘于不可析锂改变了负极的元素分布、孔隙结构和表面组成,循环过程中SEI膜稳定性较差、极化增加较大。
第一作者:李义函(1999-),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E-mail:liyihansolar@163.com;
通讯作者:卢世刚,教授,研究方向为动力与储能电池,E-mail:slu@shu.edu.cn。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近日,由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EPC总承包的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大型储能项目,正式宣告成功并网运行。此项目为全国已并网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项目建设规模达88MW/163.68MWh,犹如在株冶有色的厂区内,悄然布下了一座由22套高效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则广东华电汕尾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锂电池#x2B;钠电池混合储能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合计采购规模为200MW/400MWh。其中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系统195MW/390MWh;钠离子电池,低压组串式储
7月8日,池州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池州海螺6MW24MWh储能系统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投标人负责6MW/24MWh储能系统、舱室内部电缆及接线,一二次舱及内部设备供货、站用变等设备供货,调试、试验试运行、同时负责所提供系统售后服务。要求近3年(2022年1月1日以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供应
据国家能源集团7月8日消息,龙源电力广西公司北流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取得北流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批复。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目前在广西区域获批的容量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获批将为后期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该储能电站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规划装机容量500MW/1000M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位于山东威海,招标人为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约50亩,220KV并网,与接入点距离约0.8km。储能电池选用195MW磷酸铁锂电池,搭配5MW磷酸铁钠电池。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4日,江苏扬州江都沿江片区193MW/386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工程招标,项目投资总价约40833万元,约合1.058元/Wh,计划工期1年。本工程规划安装容量为193MW/386MWh,本期储能电站磷酸铁锂电池采用全预制舱布置形式,户外放置193个2MWh储能电池舱。储能电池舱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MW/2MW
7月4日,内蒙古综能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包头百灵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招标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红格塔拉村境内,总体规划建设规模为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其中:非步入式液冷磷酸铁锂电池9.75万千瓦/39万千瓦时、全钒液流
6月28日,105MW/42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的电池仓正将河西走廊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稳定电能,通过国家电网输向千家万户。武威智慧绿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一期)正式并网运行,成为全市首个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共享储能项目。这座武威市首个并网投运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犹如一块巨型绿色充电宝,点亮了古浪
7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名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循环产业园、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庆云经济开发区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0个园区入选试点名单。原文见下: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市推荐和专家评估,拟将烟台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等10个园区确定为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陈春财、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江山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技术秘密信息的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已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并获法院准许。
近日,普利特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30MWh钠离子(聚阴离子体系)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合同自双方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立即生效。本次合作有助于公司在储能业务中进一步提升和拓展竞争力。公司形成了涵盖各个技术路线的电芯到模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作者:刘德帅1朱慧琴1孙睿浩1李蒙2巩文豪2李晓辉2钱伟伟2,3单位:1.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储能材料与过程重点实验室2.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氢能储能中心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引用本文:刘德帅,朱慧琴,孙睿浩,等.双添加剂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循环稳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电池隔膜龙头代表企业。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秀峰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在2023年9月获委任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为期三年。招股书显示,是业内首家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兰州新区年产30吉瓦时(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估算总投资90亿元,由安徽国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是兰州新区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关键布局。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10GWh,最终形成年产30GWh的新能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奇台县与钠美新能源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5亿元的钠离子电芯及电源系统项目落户奇台产业园区。该项目规划建设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2GWh电源系统集成基地,总用地约200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正负极材料、隔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国内外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到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发生储能事故已达120余起。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储能企业积极响应行业需求,对储能系统在极端火灾场景下的性能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甘肃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推介会在兰州召开,共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75个,签约总额1298.12亿元。签约贸易合同项目1个,签约金额2.5亿美元。天水市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张掖市电网侧调峰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兰州新区年产30吉瓦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位于山东威海,招标人为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约50亩,220KV并网,与接入点距离约0.8km。储能电池选用195MW磷酸铁锂电池,搭配5MW磷酸铁钠电池。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4日,江苏扬州江都沿江片区193MW/386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工程招标,项目投资总价约40833万元,约合1.058元/Wh,计划工期1年。本工程规划安装容量为193MW/386MWh,本期储能电站磷酸铁锂电池采用全预制舱布置形式,户外放置193个2MWh储能电池舱。储能电池舱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MW/2MW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