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b)是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充电后所对应的放电曲线。充电析锂后,电池放电曲线呈现出两个放电平台,3.30 V左右的高电压平台归因于负极析锂直接参与的电池放电反应,而低电压平台归因于嵌锂石墨参与的电池放电反应。图1(b)中,5 ℃充电后的放电曲线初期呈现出高电压放电平台,说明5 ℃充电时电池负极发生了析锂反应;在更低温度下,高电压平台区的放电容量增加、低电压平台区的放电容量下降,说明更低温度下更多的金属锂参与了放电反应过程,充电时负极发生了更严重的析锂反应。-12 ℃时,3.30 V的高电压平台区放电容量占放电总容量的比值达到了90%,可以推测,-12 ℃电池充放电过程负极主要发生析锂-溶解的电化学反应。
充电后的搁置期间,锂可以嵌入石墨形成嵌锂石墨,还有可能和电解液反应生成“死锂”或其他副产物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为了观察充电后搁置期间析出金属锂的行为,本工作对比了低温充电后25 ℃下搁置4小时和直接在低温下搁置4小时电池开路电压变化。图1(c)是25 ℃和-8 ℃充电后电池搁置曲线的比较,25 ℃和-8 ℃充电后直接搁置的电池电压呈现相同变化规律,即断电后电压快速下降至稳定值;而-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断电后电压快速下降、经过较高的电压平台后再下降至较低的稳定值。从图1(c)可以看出,-8 ℃充电后直接搁置电池的电压稳定值与-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的高平台电压相近(3.40 V左右),归因于析锂嵌入石墨的过程;而-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电池在高电压平台之后较低的稳定值(3.31 V左右),归因于25 ℃搁置期间析锂与石墨反应生成了嵌锂石墨。由此,充电后搁置期间析锂嵌入石墨过程受温度影响,低温下不发生析锂嵌入石墨反应或者反应程度低,析出金属锂更多地直接参与了电池放电反应[图1(b)]。-8 ℃充电后在25 ℃下搁置后电池电压稳定值(3.31 V左右)显著低于25 ℃充电后直接搁置电压稳定值(3.425 V左右),反映了前者石墨嵌锂程度低、后者嵌锂程度高,这与低温下电池充放电容量显著低于25 ℃下的充放电容量相符。
同时可以通过库仑效率来判断电池析出金属锂与和电解液反应生成“死锂”或其他副产物的情形,即不可逆析锂。由于电池放电过程受温度影响,为了更准确测量库仑效率,将低温下0.1 C放电至2.2 V后的电池进一步采用0.02 C的电流放电至2.0 V,由此获得的放电容量并计算得出电池充放电的库仑效率,根据计算结果(表1),5 ℃时电池库仑效率下降至98.94%,之后随着温度下降,电池库仑效率快速下降,-12 ℃时,电池库仑效率为87%,较25 ℃未析锂电池库仑效率下降了近13%。由此,更低温下充电时,发生更严重析锂时,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更严重,产生更严重的不可逆析锂。
表1 电池在不同温度充放电后的可逆析锂和不可逆析锂容量及其相对占比
图1(b)放电曲线的高电压平台区放电容量被称为“可逆析锂量”(Qre,Li)。基于电池库仑效率可以计算出“不可逆析锂量”(Qirre,Li),Qirre,Li=Qcha×(1-η)(Qcha为充电容量,η为库仑效率),由可逆析锂量与不可逆析锂量还可以计算得出总析锂量(QLi= Qre,Li+ Qirre,Li)。表1是不同温度下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量、可逆析锂量和不可逆析锂量在总析锂量中的占比的计算结果。总体上看,随着温度下降,可逆析锂量、不可逆析锂量、总析锂量均呈现增长态势,而在更低温度(-8 ℃及以下)下,增长态势有所减缓;可逆析锂量占比随温度下降呈现降低的态势,而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温度从5 ℃下降至-5 ℃时,可逆析锂量占比从88.36%下降至87.22%,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从11.64%增加至12.78%;而当温度从-5 ℃下降至-12 ℃时,可逆析锂量占比下降至82.55%,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至17.45%;更低温度下,可逆析锂量占比降低和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
2.2 折解电池分析
图2所示为不同温度0.1 C充放电后的电池,拆解所得的负极表面照片。可以看出25 ℃充放电后电池[图2(a)]石墨负极表面呈现出较均匀的黑色。而5 ℃充放电后[图2(b)]的电池负极表面呈灰黑色,且不均匀分布着灰白色物质,说明负极表面发生了副反应。当温度继续降低,-8 ℃和-12 ℃[图2(c)、(d)],极片均呈现浅褐色,且表面分布的不均匀灰白色物质明显增多,说明负极表面副反应较为严重。由前述的电化学研究可知,电池在低温充电时会发生析锂,因此可以推测极片表面的灰白色物质对应为电池负极析出的金属锂反应后的沉积物。
25 ℃和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获得石墨负极片表面(图3)SEM照片与EDS面/线扫描结果。从图3可以看出,25 ℃下充放电后电池负极片表面仅观察到石墨颗粒;5 ℃充放电后负极表面除石墨颗粒外,还能观察到局部有枝晶状的物质,且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之间的孔隙内,由ED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枝晶状物质含有大量的氧元素,可以推断是由不可逆析锂或金属锂(“死锂”)转化生成含氧物质(如碳酸锂、氢氧化锂);-8 ℃和-12 ℃负极表面未能观察到石墨碳颗粒,-8 ℃充放电后电池极片被含氧的“苔藓状沉积物”全覆盖,-12 ℃时极片表面全面覆盖着“枝晶状物质”的含氧物质。
图4是负极截面SEM和EDS结果,图4~5给出了电极表面EDS面扫描和表层、内层截面的EDS面扫描以及沿电极厚度方向EDS线扫描的结果。25 ℃充放电后电池的负极表层、内层形貌和C、O、F、P等元素分布差异不大;从图4看出,-8 ℃、-12 ℃充电后有沉积层生长在负极表面,电极内部形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从图4~5看出,低温充电后负极不同区域内元素分布表现出差异性。相较于25 ℃时的情形,5 ℃、-8 ℃、-12 ℃时电极的表面扫描的氧元素高,-8 ℃、-12 ℃时氧元素含量甚至高于碳元素的含量,而内层氧元素的含量与25 ℃时的情形基本相当。沿厚度方向EDS线扫描结果与面扫描结果类似,5 ℃时电极表面氧元素含量较高,且沿厚度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分布;-8 ℃、-12 ℃时负极表层氧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碳元素。值得一提的是,由图4~5的EDS线扫描结果看出,25 ℃、5 ℃时负极涂层厚度差异不大(88~90 μm),而-8 ℃、-12 ℃充电电后极片涂层厚度明显增加。
拆解电池负极表面与截面的SEM形貌、EDS扫描氧与碳元素分布反映了由不可逆析锂造成负极形貌和组成的改变。依据分析结果,-8 ℃、-12 ℃时负极表面形貌、氧元素含量高,而电极内部形貌、元素分布变化不大;5 ℃时沿电极厚度方向分布着较多氧元素,而从EDS扫描结果(图3、图4)看出,氧元素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边缘,即相邻石墨颗粒的空隙内。此外,由于不可逆析锂是由锂参与副反应产生的,可以推测低温充电时析锂反应的差异性,-8 ℃、-12 ℃时负极表面(层)形貌、元素分布的改变反映了锂的析出主要发生在电极表面(层);而5 ℃时锂的析出既发生在电极表面,也发生在电极内层。
图6是5 ℃和-12 ℃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负极石墨材料表面C1s、O1s、Li1s、F1s的XPS分析及分峰拟合结果。图中,在C1s谱图中,284.8 eV峰归因于C—C键,285.5 eV峰归因于C—H键,286.2 eV峰归因于C—O峰,而290.9 eV归因于CO32-;在O1s谱图中,531.5eV峰归因于CO32-,533 eV峰归因于C—O键,-12 ℃充放电后的电池在530 eV处出现Li—O—Li 的新峰;在Li1s谱图中,55.1 eV处峰归因Li2CO3、LiOH和ROCO2Li等锂沉积物,55.7 eV处峰归因于LiF,54.3 eV处峰归因于Li2O。在F1s谱图中,686.4 eV峰归因于P—F峰,而685.3 eV峰归因于Li—F峰。综合上述分析结果,低温充电后,石墨表面SEI膜含有ROCO2Li、(—CH2CH2O—)n (PEO)、ROLi等有机成分和Li2CO3、LiOH、LiF等无机成分。比较5 ℃、-12 ℃充放电后负极表面元素的相对含量(表2),-12 ℃时C元素含量相对较低、Li、O、F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表明SEI膜中以LiF为代表的无机成分更多。由此,5 ℃、-12 ℃充放电后电池负极表面SEI膜组分基本一致,由于-12 ℃时负极表面析锂更严重,SEI膜中含有的无机锂盐成分更多。
表2 电池在不同温度下充放电后对应石墨负极的XPS测试结果
2.3 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性能
将在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进行25 ℃常温下0.1 C充放电,可以分析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变化、充放过程和活性锂损失、活性物质损失。图7(a)是不同的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在常温25 ℃下0.1 C放电曲线的微分容量曲线。可以看出,更低温度下充放电后,电池常温0.1 C的放电容量更低;而图7(a)中观察到4个峰,对应于嵌锂石墨脱锂过程中的4个相变过程,反映出低温充放电后石墨材料结构和性能没有改变。图7(a)中,为便于识别活性锂损失(LLI)和活性物质损失(LAM),对齐微分容量曲线低电位峰(峰I),这样,图7(a)中的Q1、Q2分别反映了LLI、LAM的变化,不同低温充放电后LLI、LAM的相对值计算结果如图7(b)所示。图7(b)中,随着温度降低,LLI和LAM相对值呈现增加态势,5 ℃时LLI和LAM相对值基本相当,更低温度下,LLI远高于LAM,反映出在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发生了活性锂损失和活性物质损失,且活性锂损失占主导。
在活性锂损失占主导的情形下,由图7(a)还可以大致推测出不同低温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电位范围的变化。图7(a)中,微分曲线的Q3反映了LiC24与石墨C相变的转化过程,由于Q4基本一致,可以推测,不同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最高电位基本一致;而Q1反映了LiC6与LiC12相变的转化过程,更低温度下Q1较低,说明LiC6脱锂贡献容量较少,负极嵌脱锂最低电位较高,由此,低温下充放电后,负极最低嵌脱锂电位偏高,嵌脱锂电位范围收窄,预期可以降低析锂风险,提高电池循环性。由图7(a)的Q1值的变化,5 ℃充放电后电池负极嵌脱锂电位范围变化不大,从5 ℃下降至-8 ℃时变化较大,-8 ℃到-12 ℃时变化较小。
图8(a)是25 ℃电池0.5 C的充放电循环过程的容量保持率和5 ℃、0 ℃、-8 ℃、-12 ℃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在25 ℃下0.5 C循环过程的容量保持率。可以看出,低温充放电后,5 ℃充放电后的电池容量保持率较未经低温充放电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低,而0 ℃、-8 ℃、-12 ℃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保持率较高,且充放电温度愈低,充放电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愈高。按照容量衰减至其初始容量80%的循环周次计算,5 ℃、25 ℃、0 ℃、-8 ℃、-12 ℃充放电后,电池循环次数分别是557周、631周和686周、740周、753周。
图8(b)是循环过程中库仑效率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库仑效率从循环初期(<150周内)的增加到中后期(>150周)基本稳定,反映出循环初期以负极SEI膜生长到逐步稳定的过程。5 ℃充放电后电池库仑效率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最低,说明其SEI膜稳定性较差;而-8 ℃、-12 ℃充放电后电池库仑效率较高,说明其SEI膜稳定性较好。比较循环过程中放电曲线中值电压的变化[图8(c)],在循环初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后达到稳定的变化规律,但在循环300周左右后,5 ℃充放电后电池和直接在25 ℃下循环电池的中值电压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个循环过程中,5 ℃时的中值电压最低、-8 ℃和-12 ℃的较高。由于中值电压变化反映了电池极化变化,可以认为,循环过程中,5 ℃充电后和未经低温充放电的电池经历了极化减少—稳定—增加的变化过程,而在其他温度下充放电后的电池在循环初期极化减少至稳定至基本不变。由此,5 ℃充放电后电池循环过程中SEI膜稳定性较差、极化增加较大,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更快。
结合低温充放电过程中锂析出-溶解行为和拆解电池负极形貌、元素分布的分析结果,可以对不可析锂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不同低温下,充放电过程中锂的析出-溶解产生不可析锂,由于不可逆析锂量及其形成的副产物在负极内分布不同,对于充放电后的电池性能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也不同。更低温度下不可析锂量较大,产生更严重的活性锂损失,电池容量降低更多;另一方面,不可逆析锂形成产物主要分布在负极表面(层),电极内部结构、组成变化不大,而活性锂损失诱发负极最低嵌脱锂电位升高、嵌脱锂范围收窄,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5 ℃充放电后电池的不可逆析锂较少,容量降低有限,但是不可逆析锂形成的副产物分布在电极表面、内部石墨颗粒表面和颗粒间的孔隙内,循环过程中SEI膜和电池极化的稳定性较差,电池表现出较差的循环性能。
3 结 论
本工作研究了低温下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析锂及其溶解行为,分析了低温充放电后拆解电池负极的形貌变化和元素分布、表面组成,探究了低温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与循环性能和不可逆析锂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低温下,充电时磷酸铁锂电池负极发生析锂反应,搁置期间析出金属锂未回嵌入石墨,放电时发生电化学溶解反应。基于低温下电池析锂-溶解行为,计算得出可逆析锂容量、不可逆析锂容量和总析锂容量,结果表明,总析锂容量较大时的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较高,而更低温度区间内的总析锂容量更高、不可逆析锂容量占比增长较快。
(2)拆解低温充放电后的电池,发现5 ℃时的负极形貌变化不明显,而在表面和表层、内层分布着含氧物质,且主要分布在石墨颗粒间的孔隙内;而-8 ℃、-12 ℃时负极表面覆盖了含氧化合物,电极内层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认为,5 ℃充电时在负极所有区域发生了轻微的析锂反应,而-12 ℃充电时析锂反应主要发生在负极表面。
(3)低温充放电后电池的充放电容量降低,且随着充放电温度的下降,容量下降愈显著;5 ℃充放电后电池较原始电池0.5 C循环容量衰减更快,而更低温度充放电后电池较原始电池0.5 C循环性能更好。低温充放电后电池容量降低主要缘于活性锂损失,更低温度充放电后电池活性锂损失较严重,电池负极石墨最低嵌脱锂电位升高、嵌脱锂范围收窄,循环性能较好。5 ℃充放电后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更快,缘于不可析锂改变了负极的元素分布、孔隙结构和表面组成,循环过程中SEI膜稳定性较差、极化增加较大。
第一作者:李义函(1999-),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E-mail:liyihansolar@163.com;
通讯作者:卢世刚,教授,研究方向为动力与储能电池,E-mail:slu@shu.edu.cn。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10.9%/-11.6%。图12025年1-3月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2日,关于国天能源内蒙古二连浩特市200MW/400MWh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公示发布,项目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境内,总投资40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8000万元、拟申请银行贷款32000万元,折合单价1元/Wh。项目建设一座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属于电网侧独立储能,并配套建
4月22日,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旗下巴能(乌拉特中旗)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附近,建设规模为100MW/400MWh,储能系统采用全户外预制舱式布置,户外放置80个储能电池预制舱和
2025年4月15-19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本届广交会以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亮点,展现中国发展新动能。作为光伏逆变器ODM智造领域的领军者,盛能杰再次重磅出击,推出新一代单相并网逆变器SE2-10.5KTL系列,离网逆变器SE6KFG-S1/LV,以及覆盖多元应用场景的低压储能系统与高压储能系统解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中国电建中南院新津区邓双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成交公示,中标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根据招标公告,项目采购人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成都市新津区邓双镇,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面积34.37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上午,浙江冠盛东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冠盛东驰)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建设项目顺利封顶,标志着该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介绍,该项目占地135.2亩,总建筑面积将近20万平米,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于2024年5月奠基,预计2025年底完成竣工验收,2026年年中达产,达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临沂沂河新区公示《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据悉,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不啻微茫”)拟投资1.7亿元在临沂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主要建设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5月7日-9日,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2025)将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行业展览联盟,展会汇集了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政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德赛电池将携新一代超长寿命储能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科信技术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信聚力”)与韩国S客户、国内T客户、国内M客户分别签署的框架合同截至2024年底的履行进展不达预期。据了解,科信聚力是科信技术的控股子公司,定位用户侧储能市场,主要产品为家庭储能、工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亿纬锂能介绍,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及稳
近日,国际权威机构PVTech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报告。天合储能凭借优异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稳健的财务表现、全球化市场领导力以及超高的可融资性,在本次评级中实现跃升,也被提名“欧洲主要市场供应商”,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行业地位。PVTech可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亮点:1.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热膜对电池模组快速加热的方法。2.研究了电池加热功率、加热部位及模组多维度错位协同加热方法对电池温度场及其升温速率的影响。摘要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加热是提升储能系统性能、延长电池寿命以及确保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储能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问题,本工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