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这两天最火的消息,就是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似乎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这是汽车行业的惯例,即一般情况下只要新车上市一年后,车企就会跟供应商谈“年降”,幅度大约在5%—10%左右。
车企要求供应商年降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随着车子上市,新车销量增加,形成规模效应后,供应商有了相应的降本空间。另外,车子上市一年后,车企有时也会有一些“官降”,这些都需要降本来支撑。
但这次闹的动静似乎有点大。以至于有网友调侃说:供应商这是要“造反”了?
其实,细究风波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很值得细说。
1ONE
缘起
11月27日,比亚迪发给供应商的一封降价函,火上热搜。邮件中,比亚迪要求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供货产品降价10%。
过去两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都对“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车企内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降本,以及降低采购合约价格等,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家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无独有偶,随后上汽大通要求供应商降本。
据中证报报道,上汽大通被曝向供应商致信称,希望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改进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复杂形势压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标降本:10%。”
受到降价消息的影响,不少供应商的股价随之下跌。
据21财经,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回应了降价一事。
其中万顺新材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收到B字头车企降价通知。对于B字头车企要求降价的影响,当升科技、中科电气均表示,公司与其近年合作占比有下降,影响不大。对于近年来汽车产业链呈降价趋势,中科电气相关人士称,现在属于产能结构性或阶段性问题,整个行业都处于增量不增收的情况。
21财经的报道还指出,一位与B字头车企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称“谈价是行业常态。”但目前汽车行业供应链企业的平均年降在5%左右,B字头车企10%的年降目标,高于行业水平。按照他的经验,若协商成功,仍需让利“5%至8%”。
而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降价10%后基本就只能赔钱了。
2023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整体净利润率仅为7.2%
今年8月22日,由《中国汽车报》社和罗兰贝格联合编制的《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
2023年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净利润率仅为7.2%。如果分版块看的话,像电子板块的利润率仅有4%,轻量化板块仅为5%,其他传统板块为7%。
这意味着对某些供应商来说,降价10%几乎就没钱可赚了,大大压缩了盈利空间。
2TWO
激战
供应商“反水”,不过是已经持续两年的车企价格战的缩影,这场战争不会停止,而且接下来会愈演愈烈。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对华尔街见闻表示,2025年的价格战有可能比往年来得更早。往年过完春节之后,价格战再来(通常是3月),明年春节比较早,在1月底就来,价格战也会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从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成本,到近期飞凡汽车正式回归上汽乘用车,极氪合并领克,再到广汽集团加强对自主品牌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自主车企为了迎战接下来的淘汰赛,也在主动调整,以通过内部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行业内的共识,是接下来淘汰赛会愈发激烈,未来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向头部车企集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到2025年底,强弱车企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明显;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坦言,行业比较血腥的竞争起码会持续到2026、2027年,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或只剩7家。
在此次比亚迪发给供应商的邮件中,也明确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
车企都在为明年更加激烈的价格战,做好准备。
可以预见,当车企品牌融合、行业洗牌加剧,依附于车企的供应商、经销商也会随着行业座次重排,进行一轮大换血。这将加速整个产业链的变革。
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对燃油车市场替代,让新的供应商快速崛起,也有老的供应商不断淘汰。
可以看到的是,燃油车时代曾经边缘化的电池产业链,迅速崛起,并产生了宁德时代这样市值万亿、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当中也具备话语权的巨头;包括智能化硬件、软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行业的供应商,也随着这轮新能源产业变革快速涌现,从无到有,快速上规模。
只是产业链和主机厂之间,向来是命运共同体。对比亚迪这位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来说,它也需要思考扩大规模的同时,如何平衡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供应链稳定性。
尤其是当前中国车企在走出国门,扩展海外本土化产业链。在国内具有足够高议价权,能够利用供应商网络充分竞争降本的比亚迪,又能如何形成与丰田一样,和供应商之间长期稳定、共御风险的合作关系,让他们愿意依附于比亚迪,一并在全球市场里开疆扩土?
这会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在成为全球车企巨头路上,要努力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3THREE
国际大厂怎么做
对于如何构建全新的整零关系,丰田汽车、特斯拉等国际厂商的经验经常被行业人士提及。丰田在燃油车时代,创造了被誉为最完整的供应链。丰田最为人称道的是,其通过与爱信、电装、丰田自动织机等供应商交叉持股来实现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且丰田以其“精益生产方式”来管理供应链,被行业作为标杆。
“国外车企在处理与供应商关系时,更注重合作与双赢。以丰田汽车为例,丰田通过系统性持续优化,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基于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激励供应商投入研发和工艺优化。丰田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强调合作伙伴关系,而非简单的交易关系,这种战略协同关系使得丰田在供应链中实现了更高效的成本控制和技术进步。”袁文博指出,丰田还与旗下零部件公司共同出海,积极构建联盟,推动供应链垂直整合,在加厚自身竞争壁垒的同时,可以实现与供应商的互利互惠。
不过,进入新能源时代后,丰田也开始寻求建立新型的供应商关系,其近些年不断减少与供应商的深度绑定关系,就是典型的变革信号。
特斯拉在新能源车时代,建立了一套新的供应商关系。陶琳在微博中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所取得的成绩,都与这些伙伴密不可分……与供应商伙伴同生共赢,通过技术革新增效降本,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行业才能更繁荣,消费者才能持续得到最棒的产品。”陶琳称。
“特斯拉会协同供应商一起挑战技术开发与技术性降本的目标,也会派团队参与供应商的协同研发过程。可以看到传统汽车巨头,每家背后都有一两个超级巨无霸的零部件供应商。”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张晓亮表示。
事实上,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广受关注的一点正是其打造的“垂直供应链”,即垂直一体化整合上下游供应商,实现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和技术迭代速度上的优势。比亚迪的这一供应链模式一定程度上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建立供应链时的范式。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车企,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还没有成熟。
汽车行业普遍认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术、规模、供应链上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中,已不再单纯靠价格作为竞争手段。这为自主车企建立新的更高效而合理的整零供关系创造了基础。罗军民表示:“企业在达到规模之后需要考虑长远发展和利益,不能仅关注眼前的市场份额。总是以低价格获得市场,这是不可持续的。自身的盈利能力被削弱,供应商也没有利润,这种长期发展没有基础。”
4FOUR
结语
过去两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都对“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车企内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降本,以及降低采购合约价格等,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家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电动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受电动化的冲击,一些传统大型车企目前虽然仍处于盈利阶段,但利润在加速收窄,并且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汽车行业在三季度单车利润创近年新低,市场上能够保持盈利增长的车企屈指可数。
车企供应商、经销商也被裹挟进这场残酷的价格战里。他们意图反抗,但在汽车产业终局来临之前,价格战难以停歇,产业链上下游还将持续洗牌。这个过程中,产业链的新格局,也将逐步成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表后光储的联合运行,结合了光伏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以及储能放电的时段可控这两个优势。其在用户的电费节省以及售电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和降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俗的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而且储能作为优秀的调节资源,不仅可以匹配本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曲线,还可以通过交易合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7月10日至9月10日),武汉市执行工商业代理购电价格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12:00-14:00由原低谷时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以51对49的微弱优势,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减税和支出法案的程序性投票。这项被特朗普称为“大而美”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同时削减1.5万亿美元支出,取消多项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包括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及清洁氢气生产等项目。最值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消息,福田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半固态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公司自主开发的24V启动锂电,装配在全平台电动轻卡。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中,江苏交出亮眼答卷:常州入选试点城市,南京“宁电通”全场景V2G示范项目、无锡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推动能源变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
世俱杯热战正酣,随着多特蒙德2:1击败蒙特雷锁定最后一个名额,2025世俱杯8强也最终出炉。赛场内,顶级球队正以热血与拼搏诠释“此刻是我”的激情时,赛场外,科林电气的“建设者”正用创新能源方案为体育基础设施注入“智慧动力”。科林方案,守护每一次“上场”在河北省奥体中心,科林智能充电桩系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楚天高速、湖北交投、武汉临空港等共同持股。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1.292%、楚天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公司2025年6月产销快报。电池方面,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同比增长67.81%,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去年1-6月累计装机总量约72.555GWh,同比增长85%。比亚迪6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82585辆,同比增长11.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比亚迪披露2025年6月产销快报。报告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90,049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2025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如下: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获悉,《杭州市2025年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今年,杭州市首次将在规定时段顶峰放电的V2G充电场站纳入补贴范围。据了解,V2G即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又称双向逆变式充电技术,即电动车不仅可以从电网获取电力充电,还可以将车载电池中的电能反馈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公司2025年6月产销快报。电池方面,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同比增长67.81%,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去年1-6月累计装机总量约72.555GWh,同比增长85%。比亚迪6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82585辆,同比增长1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比亚迪披露2025年6月产销快报。报告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90,049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2025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如下: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8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紧急通知”,显示2025年7月1日00:00起,比亚迪将启用新购车政策,此前报价方案、政策即将全部作废。这意味着,比亚迪或将在全国叫停“限时一口价”,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有了新动向。从一线销售人员的反馈来看,这一变动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一位北京的比亚迪海洋网门店销
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和固态电解质膜的制造工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外媒报道,今年6月三星SDI正在韩国天安工厂建设的试验生产线“DryEV”上,启动基于干法电极的电池验证工作。该报道称,三星SDI正在考虑将干法电极技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计划将其作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备效率和量产速度的
在磷酸铁锂电池强势坐稳“头把交椅”的同时,上游材料领域却呈现出“分裂”图景:一边是部分新建或现有磷酸铁锂相关材料项目停工、暂缓的消息频传,另一边则是头部电池厂商的订单公告纷至沓来。自今年年初,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占比首超80%以来,其与三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就始终保持二八开格局,三月占
以合资公司为布局主体,算不算松下的一种“曲线救国”!从大连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6月26日,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泰星能源纯电汽车电池项目在大连自贸片区新能源产业园内正式开工。项目由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运营建设,此前已相继在大连投资三期混合动力汽车电池项目。本次投建的为纯电汽车电池项目,
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内卷式竞争。文章以光伏行业的现状为例,剖析“内卷”产生原因:一边,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企业疾呼,产品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从多晶硅、硅片、
美国海岸警卫队拍摄的“MorningMidas”号近日,持续燃烧十余天的汽车运输船“MorningMidas”号最终沉没,此次事故再次将电动汽车海上运输的火灾风险推至舆论焦点。国际船舶管理公司ZodiacMaritime当地时间6月24日发布声明称,旗下的“晨曦迈达斯”号(MorningMidas)滚装汽车运输船因火灾导致船体进水
6月25日,在发生火灾近三周后,汽车运输船“MorningMidas”号最终在当地时间6月23日16:35左右,沉没于水深约5000米的太平洋水域。经打捞运营商ResolveMarine表示,“恶劣天气和海水逐渐渗入船体,加剧了最初火灾造成的损害,最终导致该船沉没。”本月初,一艘载有3000多辆汽车的轮船在太平洋起火,当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