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4-12-13 09:35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关键词:全球风电风电出海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国内外近千名代表云集汕头,共谋全球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国际合作论坛I中,大观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做了题为“关于新南洋的思考”的演讲。他认为,企业“出海”设厂,需要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赋能。如果汕头能够实现其产业发展规划,就能在风电“出海”方面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具备全球性的杠杆与枢纽性的地位,从而使人类普遍享受到更加便宜的、更加清洁的能源。
大观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
以下为经整理后的施展教授演讲内容:
今天聊的话题是“关于新南洋的思考”,这与近几年大家非常关注的“出海”话题,是直接相关的。“出海”之所以会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使人们有想要向这个方向行进的动力,就又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些结构性的关系,有一定内在关联。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之后,出现了此前经济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崛起,无论是早期的英国,后来的德国、日本,没有哪个国家曾经达到过仅凭一己之力,开足马力能满足全球需求还可留有余地的状态。今天的中国做到了。它不仅能满足全球需求,还为其他国家留有余地,他们仍然可以继续生产,有很多空白市场可以去填补、去占领。
由于中国的规模太大,导致了上述结果,而这个结果就使得中国崛起之后的短短不到20年时间中,全球经贸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我在《枢纽》这本书中,称之为全球经贸双循环结构。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内外双循环结构,而是两头都在外面的全球双循环结构。
中国所具有的超大规模供应链网络,使其具备超强的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其他国家如果没有在纯生产领域有这么大规模的供应链网络,就很难达到这样的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因而我们会发现,过去的一段时间中,那些发达的,已经工业化的国家,其中低端制造业可以外包的部分,已陆陆续续全部进行了外包,并且其外包的目的地主要就是中国。这会导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到一种去工业化的状态。他们主要的比较优势就在高端第三产业,以及芯片这一类的高端制造业。而中国具备超级庞大规模的第二产业,于是中国与西方之间会形成一个二、三产业的循环。
一些欠发达国家主要比较优势是第一产业,包括各类原材料与资源。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不强,因此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间难以直接循环起来,必须以第二产业为中介。而第二产业超过一半在中国,就会出现中国与西方之间二、三产业循环,中国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一、二产业循环的形势。全球经贸循环形成一个类似于阿拉伯数字8字形的结构,中国是中间的那个枢纽点,将两个方向(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自身庞大的第二产业衔接起来,出现全球经贸循环的双循环结构。
在全球经贸的双循环结构下,会引发各国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分离。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刚开始起步时,全球贸易结构中大概有70%以上的贸易是制成品贸易,只有不到30%是中间品贸易。那就意味着绝大部分产品,是在单个国家内部完成生产的。到中美贸易战出现的2018年,数据正好反过来,全球70%以上的贸易变成中间品贸易,只有不到30%是制成品贸易。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产品,是横跨多个国家完成生产。从绝大部分产品在单个国家内部完成生产,到横跨多个国家完成生产,这一变化在短短30年间就发生了。如果把一个复杂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在一起,所发生的物理空间称之为经济空间,到了今天,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已经高度地不重合。
而经济和政治空间不重合,会引发新的情形,就是中国拥有的超强吸纳能力,可能会让西方国家进入到去工业化的状态,从而破坏其内部的社会均衡,引发一系列政治层面的反弹。在非西方国家同样也会出现类似状况。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发现一个向前环环推导、环环演进的线索:首先是中国的超大规模使自身成为世界工厂,导致全球经贸循环的变化,出现双循环结构,中国成为枢纽性的节点。这样一个经贸结构的变化,又导致了全球政治和经济空间的不重合,进一步开始引发贸易战。贸易战以及各种地缘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又反向传导,使中国企业不得不通过“出海”加以应对,这是全新的一个全球秩序演化逻辑。
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能够往外转移出去的,基本上都是组装环节。因为中国产业规模太大,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完整承接下其供应链网络,大多只能承接一小部分,缺乏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就无法与中国相比。因此,组装环节转移出去有助于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使贸易仍然能够继续,同时依托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使综合成本控制能力仍得以保障。而组装环节向外转移的过程,又使中国以外的国家工业生产能够获得某种形式的增长。此前的贸易战可能使全球经济增长遇到问题,但在新一轮贸易战中,因为中国的超大规模效应,反倒使更多国家获得工业经济、制造业经济增长的机会,只是这一机会是由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作为一个类似于全球制造业的平台,为所有转移出去的组装环节进行赋能。
企业“出海”设厂,需要中国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赋能。如果汕头能够实现其产业发展规划,就能在风电“出海”方面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平台,具备全球性的杠杆与枢纽性的地位,从而使人类普遍享受到更加便宜的、更加清洁的能源。
进一步来说,因为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调节的是本国内部的宏观经济,当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不再重合,以往能够奏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将失灵。往常以主权法为基础的一系列贸易规则和经济伦理,就会遭到颠覆,需要上升到全球法。
全球法与国际法并不等同。国际法仍然是以主权国家作为基本的法律主体,实际上是在主权法基础上形成的。而全球法不是以主权国家为前提的,而是以所有的个人为前提。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演化,至少有3种要素已经是穿透国界,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影响,必须从全球法角度才能处理与回应。一是数据。数据是不以任何国界为边界能够被有效管理和应对的。二是病毒或者瘟疫。它也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冲击力,不会因为国家或人种的不同,就格外开恩。三是气候。全球变暖问题会普遍影响到所有人,冲击所有人。
我们成立了一个学术共同体,参与者里有一位是许小亮老师,最近几年在从全球法角度开展对上述话题的研究。上面讲到的背景都是经济现实,它必须通过获得法律和伦理的规范形态才能构筑秩序,这种秩序的构建从全球法视角来看应该是怎样的?这部分内容将由许小亮老师展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牡丹江逐渐苏醒过来,奏响春日的盛大序曲。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也在“以大代小”改造升级后,迎来了“新生”——在总装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年发电量翻两番。01前世今生,见证中国风电的辉煌巨变20年前,正值中国风电产业从商业化探索向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投建的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西藏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构建了“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千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将成为藏东南首个风电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低碳能源转型的路径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来源:石油Link文|郡程)你上一次听到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是在什么时候?世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新鲜话题。近两年尤其是2024年底以来,世界持续围绕着特朗普回归、关税战,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展开,“能源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久远的名词,不复全
在全球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海外市场一直是行业瞩目的焦点。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不仅是大趋势,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需求。近日,鉴衡认证中心组织邀请英国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MarketAssociation,以下简称“LMA”)携15家国际再保险机构到访中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参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与《人民日报》接连聚焦三一重能,报道企业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动向。央视财经:风电出海加速“扬帆”在北京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车间里,16条
在全球风电装备领域,南高齿凭借其卓越的滑动轴承技术,再次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的引领下,南高齿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用滑动轴承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课题牵头单位,成功攻克了滑动轴承技术的一系列难题,为风电齿
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一行赴金风科技考察调研。鼓励金风科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投运,在更高层次助力新能源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陪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8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联合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京召开。中际联合受邀参加并获得2025“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风电技术创新企业”奖项,同时送选的莫合风电场技改案例入围“风电影响力技改提升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装机容量排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GW,规模是2019年水平的两倍。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4月1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预中标公示,共两个标段,规模共计500MW,中船海装预中标,投标总价157233万元。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项目规模及概况: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m2,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
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在阿曼能矿部部长萨利姆·本·纳斯尔·阿乌菲、财政部长苏丹·本·萨利姆·阿勒贾布西、阿曼特别经济区与自由区主席阿里·本·马苏德·阿勒苏迪奈博士、商业与投资促进部部长卡伊斯·本·穆罕默德·阿勒优素福和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人的共同见证下,上海电气与阿
近日,葡电新能源EDPR对外挂牌出售90台维斯塔斯V162-5.6MW风机,引起行业一阵热议,这款风机是维斯塔斯的旗舰机型产品,EDPR此次挂牌出售,背后的原因却让人唏嘘。葡电新能源EDPR是全球主流的风电运营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运营商之一,其坐拥40GW可再生能源资产,实力非常强劲。多年来,EDPR在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近日,龙源电力广东国能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咨询服务公开招标。据了解,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已入选江门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46196万元。公告显示,江门川岛风电场址位于江门市台山市南侧海域,中广核江门川岛一海上风电项目
2025年3月底,国际能源巨头壳牌(Shell)宣布终止在巴西的太阳能与陆上风电大型电站投资项目,理由是“调整投资组合”,保留其子公司PrimeEnergy分布式光伏业务,进一步引发新能源投资企业思考。(来源:微信公众号“走出去情报”作者:国复咨询)这一决策的背后,一方面是巴西可再生能源市场近年来投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与《人民日报》接连聚焦三一重能,报道企业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动向。央视财经:风电出海加速“扬帆”在北京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车间里,16条
3月24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或“公司”)发布《关于签署欧洲某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的公告》。公告披露,近日,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了《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蓬莱大金将
2025年3月18、19日,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扩博智能高级产品总监柯亮受邀发表了题为「DeepSeek铸就智慧之眼:大模型驱动的叶片智能运维新范式」的主题分享。以下为分享实录:扩博智能2016年成立于上海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全球各个区域均部署了分部,立志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9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废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否决全部投标,本次招标失败。招标失败后,中核集团再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招标公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12月底,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了漳州六鳌I-1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该项目由中船(漳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建,项目总投资27.5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08.7兆瓦。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将安装11台16.7MW和1台25MW海上风电机组,项目投运后,将再次刷新我国大型海上风电机
1、12.56亿、单机≥14MW!5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标近日,中广核广东汕尾红海湾三500MW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设备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船海装为一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493986000.00元;明阳智能为二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761940000.00元。该项目水深约30~43m,
近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顺利落下帷幕。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勇受邀出席国际合作论坛I,就“中国风电的国际化之路”论题与行业专家学者、同行碰撞思想、交流观点。王勇电气风电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全球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已成为风电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了解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状况,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与全球风能理事会以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联合策划编写了2024年版《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并在大会上发布。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联合会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
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建设启动。该项目由国资控股的汕头海上风电电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选址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不同于传统海陆一体化建设模式,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2月5日,在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上,粤东海上风电基地(场址三)300万千瓦项目及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据了解,该项目计划从汕头海上风电场址三中选择3个100万千瓦的场区,采用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先进风电机组、先进输变电送出技术、先进固定式和漂浮式基础结构和
12月4-5日,第二届汕头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隆重召开。作为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金风科技参与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产业园投产仪式、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MW海上风电机组,参与《40MW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协同创新合作组织成立仪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风向——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