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36号文的出台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目的是让新能源电量全面进入市场,形成更真实的价格信号,同时确保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电价市场化改⾰ 促进新能源⾼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文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下同)上⽹电量原则上全部进⼊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不区分集中式与分布式新能源、不区分存量项目与增量项目,一视同仁,全电量报量报价或者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电力市场,只有把新能源全部电量推入市场,才能借助市场的力量反应真实供需关系,形成可信价格,如果大量的新能源电量被保证性收购,没有参与过市场交易竞价,形成的价格是失真的。
好处是新增的新能源项目电量入市的预期建立了,投资人会更加理性,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为自己的投资决策买单,市场更趋成熟;难点是如何让存量新能源项目还能活着,不同时期的存量项目的建设成本是不同的,且关系的利益群体极为庞大,不能产生系统性风险,136号文中总体思路提出“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下文也会详细解读与此相关的差价结算、机制电价、机制电量和退出机制;
二、差价结算与机制电价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形成真实供需关系下的价格,与此同时每个新能源发电企业的交易价格不等于其结算价格,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的机制,来实现区分存量增量、区分市场主体类型并能够调动交易主动性。
举算例说明,假设同类项目市场主体PV1、PV2、PV3、PV4,在某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区域,某月实时市场交易价分别为0.4、0.3、0.4、0.3元/度,为简化计算,假定交易量都是1度电,形成同类项目的月度加权均价0.35元/度,由于项目并网时间不同、原适用电价政策不同,机制电价分别是0.4、0.4、0.38、0.38元/度,那么实际结算的电价如下表所示:
比较市场主体PV1、PV2,尽管机制电价相同,由于交易策略、所处分区节点等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市场交易价格,最终在差价结算机制下形成了不同的结算价格;比较市场主体PV1、PV3交易价格都是0.4元/度,但是由于其适用的机制电价不同,最终结算的电价不同。通过差价结算和机制电价使得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运营水平参差的项目等各类主体,有了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为资源最优配置提供的方案。
再举⼀例,假设同类项目市场主体W1、W2、W3,在某现货市场未连续运⾏区域,中长期交易价分别为0.41、0.4、0.39元/度,为简化计算,假定交易量都是1度,形成同类项目中长期加权均价0.4元/度,机制电价假设均为0.38元/度,那么实际结算的电价如下表所示:
比较市场主体W1、W2、W3,机制电价相同且低于加权均价,在差价结算机制下,⾯临超额回收0.02元/度;由于回收是在各自市场交易价的基础上发生,其主动参与电力市场并谋求更好表现的动机仍在;同时让电力市场适应性更好(表现为同类项目加权价⾼于机制电价)的主体思考是不是退出机制电价和差价结算,进⼀步推动电力市场的成熟,可见这个政策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不同阶段衔接中的巨大作⽤。
如果市场主体不报量报价,而选择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参与市场,其电量的出清能够得到保障,但属于“躺平”式参与市场,无法获取理想交易价格,不是有效市场期望看到的,但是市场初期很多新能源主体不具备主动参与市场的能力,为了实现上文提到的“全部电量”,且“参与市场”,权宜之计罢了。后期越来越多新能源会通过主动配置储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市场表现,我们找机会再就这个观点展开,欢迎交流讨论。
存量项目机制电价的形成,推测涉及保障性收购的存量项目上⽹电量参照原有政策、规定、合同等形成,原则上不⾼于当地煤电基准价。
关于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136号文中提到“由各地每年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愿参与竞价形成,初期对成本差异大的可按技术类型分类组织。”仍旧举算例说明,假设某区域202X年新增的机制电量总额为100万度电,符合条件的项目分类带量报价如下(报价由低到⾼排序):
则该区域的202X年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为0.24元/度,进⼊该机制的市场主体是A、B、C、D、E,同时E进⼊的量也只有10万度,F不能⼊围。
三、机制电量和退出机制
理解136号⽂的关键还在于机制电量如何形成,先谈存量项目。⽂中提到“由各地妥善衔接现⾏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核⼼就是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政策的衔接,办法中明确将可再⽣能源发电项目的电量区分为保障性收购电量、市场交易电量,推断存量项目的保障性收购部分会直接进⼊机制电量,剩下部分则通过电力市场交易消纳,因报价⽆法达成交易的也不会再计⼊弃⻛弃光考核。
对于增量项目,有多⼤上⽹电量可以进⼊机制电量,136号⽂提到“每年新增纳⼊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电可再⽣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户承受能⼒等因素确定。”前⾯半句可以量化,后⾯则⽆法量化,因此我们分析“⾮⽔电可再⽣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如何影响机制电量,参考“关于2024年可再⽣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4〕598号(以下简称598号⽂)附件1:各省(⾃治区、直辖市)2024 年可再⽣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以上海作为算例, 《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 (2023年度)》(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提到,“2023年上海电⽹可再⽣能源⽤电量560亿千⽡时,同⽐增⻓7.7%,占我市⽤电量⽐重为30.3%,完成国家下达的30%指标。⾮⽔可再⽣能源⽤电量138亿千⽡时,同⽐增⻓32.7%,占我市⽤电量⽐重为7.5%,较国家下达的指标高1.5个百分点。”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2023年的对上海下达的⾮⽔电消纳责任权重是6%,2024年提⾼到8%。报告中还提到“2023年,上海市经济总体平稳向好,年⽤电量达1849亿千⽡时,同⽐增⻓5.9%。”假设2024年上海⽤电量增⻓平稳为6%,如果136号⽂的机制电量确定规则应⽤在2024年上海的新增机制电量计算上,结果为:
136号⽂的⾼明之处还在于对退出机制的完善,136号清晰的定位就是电力市场化改⾰转折期,对于新能源上⽹电价的顶层设计,退出机制不仅包含执⾏到期,存量项目“按照现⾏相关政策保障期限确定。”增量项目“按照同类项目回收初始投资的平均期限确定,起始时间按项⽬申报的投产时间确定,⼊选时已投产的项目按⼊选时间确定。”还包含随着市场主体适应市场规则后,交易能⼒成熟或“新能源项目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升级等⽅式提升竞争⼒,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退出情形,同时规定,退出后就不可再进⼊。
结言陈词
非常期待各省市因地制宜的推出响应136号文的⾏动方案,中国电力市场化改⾰,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充电量8亿千瓦时、放电量6.6亿千瓦时;2025年一季度,新型储能电站累计充电量6.2亿千瓦时、放电量5.3亿千瓦时,转换效率达85.4%,实现了新突破。据悉,在已批复项目的基础上,内蒙古电力集团2025年计划再投资60亿元,建设200万千瓦左右的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网科技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减少37.5%,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约9.5亿元,较为充足。一季度中标两个较大规模的储能项目:江苏惠然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和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
近日,国家电投2025年5GWh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重磅揭晓,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凭借领先行业的技术实力与全场景交付能力,在标段一(集中式储能系统)和标段二(组串式储能系统)中强势入围,共计收获600MWh优质订单。天合储能聚焦储能核心技术突破,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精心构建从电芯到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独立储能的风,会在136号文之后刮的更大。相比地方性的强制配储,独立储能可以凭借独立主体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跨区域共享资源,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从投建规模上看,中电联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年底,独立储能累计投运34.58GW。2024年新增装机23.22GW,同
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1.5%/-5.5%。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GW/10.57GWh,同比-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MW/1124MWh,同比-10.9%/-11.6%。图12025年1-3月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MW/10956MWh,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
2024全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8亿千瓦时、放电量6.6亿千瓦时。而2025年一季度,新型储能累计充电量达6.2亿千瓦时、放电量5.3亿千瓦时,转换效率达85.4%,实现了新突破。近日,在自治区储能企业座谈会上,9家企业共话储能产业发展新商机。会上,内蒙古电力集团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0日晚间,华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光伏+储能’一体化项目”经过重新论证后,决定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华自科技于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2]2974号文同意注册,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4,493,26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
自打21年7月份事关到户分时电价的纲领性文件1093号文发布后,各地关于分时电价政策的修改频率也愈加频繁。这一方面反映出电力市场改革后,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的价格信号在频繁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依靠行政规则来制定不同费率的方式难以匹配快速变化的市场价格。(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市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内容简介】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是国家在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电力市场深入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落实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代表的国家相关法律,支持新能源发展可持续,促进、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136号文提出完善电力市场建设、新能源全面进
电力市场设计和运营涉及电气、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电力市场设计需要跨学科的创新,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全行业的共识。为填补学科之间知识的鸿沟,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特开设“电力市场小课堂”,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来源:走进电力市场作者:华南理工大学荆朝霞)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截至4月24日,江苏公司年累计发电200.18亿千瓦时,突破200亿千瓦时,利用小时达1418小时,对标保持区域领先,持续发挥能源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作为区域能源保供主力军,江苏公司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责任,持续释放保供增效潜力,做优做强能源保供品牌。公司紧抓电力市场改革机遇,深化“电热协
江苏作为第二批现货试点省份,现货市场一直在稳步推进中,随着2025年一季度的结束,市场主体对2025年现货市场何时开展、以何种形式开展,也是格外关注。(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淼爸团队也对此进行了一定学习,和大家分享一下,也请各位大神批评指正。纯技术上的探讨。首先,聊聊江苏省开现货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西电东送”南通道工程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其战略定位已实现三重跨越:从传统能源输送转向低碳枢纽,从区域互补升级为国家能源网络整合,从国内资源配置延伸至国际能源合作;其功能从区域能源电力调配演进为服务“双碳”目标、推动全球能源电力治理系统性工程,成为支撑经
关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的建议荆朝霞(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5年2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将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36号文是新形势下践行《中华
近日,新能安亮相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发布革新性ONEN战略,并凭借智利储能项目入围TheSmarterEAwardOutstandingProject,向全球展示了“真安全、高价值”的硬核实力。ONEN战略发布:以“零”为基,向“无限”进发在5月7日的现场发布中,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博士重磅阐释了ONEN战略的内涵:-Z
近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翼城飞轮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00兆瓦/50.43兆瓦时,包括建设一座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建设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兆瓦/0.43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容量50兆瓦/50兆瓦时,配套建设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20MW160MWh储能项目PC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5万元,折合单价0.5172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7.5918万元,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青岛瑞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瑞智投等在山西阳泉市城区签订鑫能晋合独立混合储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为200MW/101.1MWh新型储能调频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亿元,拟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实施。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2024年工商储项目投运规模达到3.74GW/8.2GWh,同比增速72%,持续保持高增态势,预计2025年工商储装机将达到12.5GWh。设备价格方面,一线品牌商工商储一体柜从2023年中近1.5元/Wh最终降至2025年初0.6-0.7元/Wh并趋于稳定,进一步推动投资方的投资热情;市场空间方面,2024年工商储项目共计投运1370个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发改委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广光伏、光热、空气能、风能、储能等新清洁能源在各领域的应用,助力康巴什早日实现碳达峰。方案提出,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推广“光伏#x2B;”多元化模式,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新能源行业盛会——2025慕尼黑国际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下称“电站集团”)携太阳能、氢能、多元储能等全矩阵产品及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与全球能源行业领袖共探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与零碳未来。可复制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中环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环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环低碳”)与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融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战略合作形式共同整合各自的科研、技术、产品、品牌及资源优势,为新能源及绿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永硕储能项目(一期)成功并网发电。作为目前安徽省首座以220kV电压等级直接接入电网的大型储能电站,霍邱永硕项目终期规模达200MW/400MWh,一期建设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及液冷技术,具备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项先进功能,日调峰电量可达40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