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20余套设备上场 超高压线路检修全程智能化

2025-02-28 08:1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饶鸿捷关键词:机器人输电线路国网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19日,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完成了咸宁500千伏赤咸Ⅱ回线智能化试点检修工作。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首次开展输电线路全流程智能化检修。

此次试点作业共开展3天,湖北送变电公司投入了20余套智能设备。相较于传统人工检修方式,全流程智能化检修模式风险小、成本低且效率高。

19日当天,在赤咸Ⅱ回线一基铁塔检修现场,飞手宋心语操控FC-30重载无人机搭载X射线探伤机器人为耐张塔压接管探伤。这架重载无人机顶部装备了大功率射线机,下方则通过连接钩搭载探伤机器人。宋心语收到起飞指令后轻推摇杆,无人机稳稳升空,将探伤机器人运送至待检测线路上空。她根据导线间距调整了机器人的四轮宽度,使其与导线匹配,随后将机器人放置在两根导线上。机器人沿着导线缓缓移动至检测点,将成像板精准放置于压接管的内侧。

随后,重载无人机携带射线发射装置,对准压接管另一侧。宋心语按下拍摄按钮,探伤机器人搭载平板成像系统在10秒内便将无人机照射的X射线投影实时转化为高清数字图像,传回地面终端系统。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所有压接管检测完毕。

湖北送变电公司在此次试点检修中共投入7类无人机,它们分别搭载专用智能设备完成了验电、挂拆接地线、零值检测等8项核心任务。检修过程获得的所有数据均实时上传至微应用平台,平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为后续线路风险评估和缺陷智能识别算法优化提供了样本支持。

在不远处的作业现场,现场总指挥王明正全神贯注地指挥飞手操控另一架。无人机搭载着一台螺栓紧固机器人缓缓升空。这台螺栓紧固机器人重约20千克,被无人机精准放置到导线上方后,自主行走至故障点附近。机器人背部的伸缩臂不时探出,通过高清摄像头精准识别螺栓。随后,它按照预设的扭矩值,逐一完成故障点螺栓的紧固任务。“这台机器人支持人机协同和自主作业两种模式,能够连续工作1小时,故障定位误差在5毫米以内。”王明介绍。

在检修塔位下方,操作人员手持遥控器与螺栓紧固机器人建立连接,全程跟随并监控机器人自主作业。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机器人能够迅速切换至人机协同模式,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10分钟内,机器人消除了2处螺栓松动缺陷。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无人机搭载机器人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了50%。

湖北送变电公司8人团队借助20余套智能设备,在3天内完成了原本需5天完成的工作量。


原标题:20余套设备上场 超高压线路检修全程智能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机器人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国网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