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3年4月22日17时56分,甘肃省民勤县某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发生火灾,造成站内1个储能电池舱烧损,直接经济损失约410万元。此后,武威市消防救援支队在《中国设备工程》发表《一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分析与研究》(以下简称《事故分析》),披露了本次事故的详细信息。
图1:电站火灾现场照片
1.事故定性 —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事故
该储能电站设有4座集装箱式储能电池舱及储能升压一体舱。每个电池舱内含14个电池簇,每个电池簇内装配25个电池模块。此次起火舱室为1号电池舱。
图2:1号电池舱内部空间示意图
依据报案人对事故现场描述,1号电池舱火灾前出现“嘭”状爆炸声,其后起火部位处有白色烟气并伴有刺激性气味,5min后出现黑烟。相关理论表明,电池组内部热失控时,其内部电解液首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烟气,此后电池组内部出现大规模短路,导致温度急剧升高引发明火,明火点燃相关可燃物生成黑烟。因此,现场事故描述符合锂电池热失控特征。
据灾后勘验结果,起火电池中指定模块呈现挤压变形状态,其余模块电池均为鼓胀变形状态。相关理论表明,电池热失控过程中,起火点模块电池最先发生故障,其电解液分解放热并产生气体鼓胀和向外喷放,同时,相邻电池逐渐受外热相继产生气体鼓胀,对内部气体已经排空的起火点模块电池进行挤压,导致其最终呈现挤压变形状态。因此,灾后勘验结果亦符合锂电池热失控外观特征。
最后,经过对事故外因的核查,外来火源和供电回路过压等外因被排除,随后提取电站内部监控中心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号电池舱第4簇第12模块带动其周围模块在火灾前出现了电压等指标异常变化及BMS告警,这一事实符合该模块电池最先热失控后造成周围模块相继受热短路,最终引发火灾的逻辑顺序。
综上,该起火事故最终被定性为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事故。
表1 事故前电站监控中心后台记录的事件
2. 事故分析 — 储能电站主动安全防控设备亟待完善
1)BMS未能准确评估电池状态
依据电站内部监控中心数据(表1),本次热失控为第4簇第12模块电池过压升温,带动周围模块大面积短路导致。
进一步追溯该模块过压升温的原因,该模块设计充电时间为2h,而当日15时暨事故发生前两小时左右,现场测试人员对电池进行满充测试,实际充电时间达到了3h,是可能导致电池进入过充滥用的高风险行为。
出于事故防范和安全运营的角度,电站对测试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应配置有效的监测,并在发现不恰当操作时给出及时示警。然而,电站BMS只在事故发生前20分钟处进行了过压告警,而在事故前两小时现场人员进行超时满充测试操作时,BMS没有对超时充电操作给出进行任何风险提示。
从电池机理出发,电池是否进入过充状态以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判定基准,当监测到电池SOC超过100%时,则可以判定电池处于过充状态。
理论上,BMS可以实现簇级SOC评估,但实际工程中其评估误差往往较高,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可高达65%;此外,BMS自身失效率也较高,据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统计,2024年储能电池故障案例中有29%来自储能电站监控系统失效导致的操作不当。因此在本事故中,BMS可能由于对SOC的评估不准(低估了电池的SOC),导致电池在超时充电时未能及时给出风险提示。
图3:某储能电站BMS评估各簇SOC一致性良好的电池时出现近66%的误差
若电站能实现对电池SOC等电池日常运行指标的精准实时评估,并在相应指标超限时及时提醒运维人员停止对应电池滥用行为,则可极大地降低后续的热失控风险。
2)BMS未能及时检出电池早期故障
抛开事故中的人为超时充电因素,第4簇第12模块电池内部缺陷也可能是其在本次事故中率先起火的原因。由于BMS自身的存储和算力有限,无法基于长周期数据的分析实现对电池早期故障的预警,因此起火点模块电池在事故前可能已有累积的早期故障(如内部活性物质损失、内短路等)未被及时检出。
内短路是大多数电池热失控的重要原因,历史储能电站热失控事故案例中有90%均源自内短路。内短路从开始出现异常到发生热失控会经历数十到数百小时,在故障早期会表现电压曲线上某些特征量的异常。若电站能准确识别、检出早期内短路电池并及时更换,则可以遏制其最终发展为热失控。
3)电站BMS未能及时对热失控进行报警
本次事故发生前20分钟,起火点第4簇第12模块电池已经出现升温,但BMS在当时仅仅给出了过压警告,未对可能导致起火的危险温升现象作出提示;此外,起火点模块电池出现过温后,舱内14簇各模块电池受热出现了整体温升现象,BMS也未对该现象及此后的热失控作任何明确提示。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BMS报警往往采用较为粗糙的单一指标(如电压、温度等)阈值,当指标超过阈值时触发警报,存在报警不及时、不可靠的问题。此外,BMS的温度感知也常出现失效、温漂等故障,容易造成误报漏报。
若能对电池多维信号进行复杂模型分析,在热失控发生早期实现报警,则可以指示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断电等措施抑制热失控发展,最终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3. 事故反思 — 储能主动安全势在必行
储能电站的安全防控体系应包含本征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三个环节。其中,主动安全环节贯穿于电站运行维护阶段,通过分析储能电站运行数据,实时评估电池安全状态,识别和定位安全风险隐患,通过主动运维措施,可及时排除故障风险,避免严重事故发生。
然而,目前多数储能电站的运行监测主要依赖BMS。BMS存在电池状态评估精度低、自身失效率高、难以检出电池早期故障等问题。在本次事故中,BMS自身缺陷正是造成事故的重要风险因素。此外,现有储能电站运维手段也存在不足。定期的被动运维检修依靠人工检修,工作量大,效率低下,难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基于这一背景,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储能电站主动安全及智能运维技术,并基于此成功研发了储能主动安全一站式预警系统。自从2020年实现国内首台最大单体储能电站应用以来,目前已累计覆盖储能装机容量超过4.0GWh,单站最大容量超过600MWh。
图4:西清能源首创的主动安全三级防控体系
针对本事故中因BMS缺陷而造成的各个安全漏洞环节,西清主动安全系统可以实现:
1)电站安全状态评估:基于大数据-电池机理融合模型实现电池单体级SOC及SOH评估,评估误差3%,相比电站BMS簇级评估的颗粒度更细,且评估精度相比国标要求提升40%,可在SOC越限、电池异常衰竭时及时发出风险告警。
图5:西清储能主动安全系统在线安全评估界面
2)电站安全隐患辨识及诊断:基于模式识别算法可对电站内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如BMS对SOC评估不准、传感器失效、均衡失效以及热管理系统故障等问题进行识别、定位、告警,避免因BMS失效或热管理系统故障造成电池滥用。在西清储能主动安全系统历史检出电站故障中,有近75%为BMS故障,13.1%为制冷设备故障。
图6:西清储能主动安全系统历史检出电站故障类型统计
基于状态评估及异常识别的结果,融合专家知识及运维现场经验构建了故障诊断及智能运维知识图谱,实现对检出的风险隐患进行诊断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运维措施建议。
图7:西清储能主动安全系统的故障分析诊断功能
3)电池早期故障准确识别及诊断:基于多维健康因子提取、漏电流模型等智能算法准确识别电池早期故障特征,实现内短路电池、异常衰竭检出准确率>99%,相比报警算法粗糙、无法实现内短路检出的BMS实现质的飞跃,可将热失控的诱发早期故障及时检出并扼杀在摇篮里。
图8:西清储能主动安全系统在某储能电站检出的内短路电池案例
4)热失控及时告警:基于多指标复杂模式联动分析算法,可提前15分钟以上发现热失控征兆,通过采取及时断电等措施抑制热失控进程,避免事故发展到消防阶段。
表2:西清主动安全系统与BMS的安全防控能力比较
表3:西清主动安全系统评估功能及效用
西清主动安全系统在目前储能电站主动安全市场上占有率高于80%,已在山东、江苏、内蒙古、重庆多地大型储能电站获得实际工程应用,守护超过4.0GWh电站的安全,其中单站最大容量超过600MWh,且已投运于国内最大的两个百兆瓦级储能电站。
图9:西清主动安全系统部分应用项目分布
4.结语
2011年以来,全球已发生大型储能电站火灾爆炸事故100余起,安全事故成为阻碍储能行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首要瓶颈。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国标委等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储能运行安全建设,2023年11月,国家能源局对储能电站风险监测能力作出严格规定,提出“各电力企业应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企业监测能力建设,2025年以后新建及存量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此后,广东省、山东省等地方部委陆续发布储能电站设计规范,实现国家方针向地方实践的逐步渗透。
表4. 加强储能主动安全建设的政策号召
2025年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新型储能各技术路线热失控及燃烧爆炸失效机理研究,发展基于电压、温度、荷电状态、变化率等运行关键参数智能传感器,结合先进算法开发高精度储能系统安全故障预判和诊断技术、储能电池热失控预警技术、储能电池状态和残值评估技术及相关验证技术”,该方案严密契合将电站安全防控建设融入日常安全评估、早期故障检出和重大事故预警三大环节,实现安全防控主动、科学与体系化的实践要求。
图10:工信部2月17日发文细则
作为国内储能主动安全技术的领创者,西清能源愿携手全行业同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精研覃思,奋楫笃行,助力电化学储能主动安全专业领域蓬勃发展,推动国家新能源战略实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子清.一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19):6-8.
[2] Srinivasan L, Shaw S, Billaut E. Insights from EPRI’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ESS) Failure Incident Database: Analysis of Failure Root Cause[R]. [2024-05-10]. https://restservice.epri.com/publicdownload/000000003002030360/0/Product
文丨西清能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之前按照地方的要求配置储能设施的比例,项目规模不同配置也不完全相同,配储比例主要为10%-20%,储能充放电主要为1小时、2小时、4小时等配置。结合当前政策和电力市场改革方向,虽然配备储能实施已经不再是硬性的要求,但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晚间,南网储能公布公司2025年上半年部分经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储能装机容量65.42万千瓦,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42.38万千瓦同比增长54.4%。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收入17,833.17万元,同比增长28.87%,主要原因是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据了解,今年5月25日凌晨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5日,河南三门峡旭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42000万元,折合单价1.05元/Wh。招标人为三门峡旭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项目拟建储能电站规模为200MW/400MWh,共建设40套5MW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云南省能源局针对“云南省是否继续推进关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的问题予以回复。云南省能源局回复称,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7万千瓦,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其中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装机455.5万千瓦。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装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作者:邵尹池1巩宇1牛萌2杨若奂2刘雅婷2丁然3单位: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引用本文:邵尹池,巩宇,牛萌,等.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51-2461.DOI:10.19799/j.cn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之前按照地方的要求配置储能设施的比例,项目规模不同配置也不完全相同,配储比例主要为10%-20%,储能充放电主要为1小时、2小时、4小时等配置。结合当前政策和电力市场改革方向,虽然配备储能实施已经不再是硬性的要求,但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泰嘉股份披露,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上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公告显示,泰嘉股份“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云南省能源局针对“云南省是否继续推进关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的问题予以回复。云南省能源局回复称,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7万千瓦,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其中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装机455.5万千瓦。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装
7月3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储能装置首次极限燃烧测试在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基地顺利完成,该实验填补了小型工商业成套储能装置热失控场景实测的空白,为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据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蓬勃,总规模超20
7月14日获悉,1~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其中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电站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0%,实现新能源电量100%消纳。针对新能源波动性大等特点,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电网侧储能项
时间回到2022年初,280Ah打破了储能电池市场的沉寂,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将目光转向储能行业;同时,储能电池赛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潮水退去,储能行业加速迭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据外媒报道,公用事业厂商新墨西哥州公共服务公司(PNM)正向新墨西哥州公共监管委员会(NMPRC)申请批准与三个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相关的六份电力采购协议。PNM公司在今年5月向新墨西哥州公共监管委员会(NMPRC)提交了这六份协议的申请。这些协议旨在支持Meta公司位于新墨西哥州巴伦西亚县的Los
7月3日,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标准化储能装置首次极限燃烧测试在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基地顺利完成,该实验填补了小型工商业成套储能装置热失控场景实测的空白,为工商业储能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据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工商业储能产业近年来发展蓬勃,总规模超20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3日,河南济源有网友在网上发布火灾图片称当地某集团公司车间疑似发生火灾。图片上现场浓烟滚滚。图源:网络济源消防随后发布通报:7月13日11时28分济源市五龙口镇莲东村豫光集团铅盐有限公司矿灯厂蓄电池组装车间内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火灾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出动火灾扑救现
更高的安全水平,是储能进入交易时代的入场券。安全是储能一切价值发挥的基石。面对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场景下高频调用的需求,储能电站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但现阶段的储能系统能否经受住高频调用的考验?海外成熟电力市场中,储能电站早已实现高频调用,因此也更早暴露出储能电站严峻的安全问题。近期
近日,林洋能源总裁陆永华率林洋能源及林洋储能核心高管团队,赴华为深圳总部及东莞松山湖研发中心,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度研修。团队聚焦“安全与质量”主题,着重与华为数字能源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中,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其构建的“价值创造、价
北极星储能网讯:连云港海事局印发《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操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连云港海事局辖区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中要求检测电池组的电量,建议剩余电量在20%-50%。锂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条件包括,锂电池储能系统要求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应符合联合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广州供电局2025年保供电在线储能主被动安全一体化设计及智能运维技术研究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2700022002084229)。公示开始时间:2025-07-07公示结束时间:2025-07-10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国内外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到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发生储能事故已达120余起。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储能企业积极响应行业需求,对储能系统在极端火灾场景下的性能表
7月3日,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保险共保体在京组织召开“电化学储能安全价值新生态合作推广会”。会议发布了国内首个“认证+保险+监测”电化学储能安全质量风险解决方案。在金融监管机构、电力行业协会以及60余家生态伙伴的共同见证下,英大财险与泰思储能公司就在建的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国安达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基于公司较强的产品竞争力、优质的售后服务、品牌信任度等,公司的储能消防业务年收入从2022年度的1,101.51万元增长到2024年度的13,304.12万元,近年来实现了较快的增速。今年,公司从技术方案、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全面推动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登热搜,背后是行业监管与产业模式的双重震荡。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披露,6月28日实施的3C禁令已拦截多起充电宝风险,该政策源于全球民航今年15起充电宝起火事故的严峻现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3.6%,罗马仕、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