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电力人的“万字”两会发声!

2025-03-10 17:4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铮铮关键词:两会声音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与通信工作部(数据中心)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

科学规划可以有效保障新能源项目落地实施

在国家层面统筹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并细化市县层面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储能建设规划。要结合土地条件、风光资源、电网承载力和负荷情况等要素,经过充分论证后科学确定各县区、乡镇的新能源开发规模和建设时序,确保在规划阶段落实建设条件,确保新能源项目“按规划建设、建成即并网”。

全国人大代表、拉萨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带电作业保电班副班长扎西尼玛

提升薄弱县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继续加大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着力提升薄弱县域供电可靠性,发挥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在西藏电网发展、建设中的投资主渠道作用,推动中央资金落实到位,将民生保障工程投资全额纳入输配电价疏导,提高电网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立健全西藏电力市场标准体系

要紧扣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一目标,建立健全西藏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加快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依靠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协调利益,有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安全、绿色、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更好地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计量中心党支部书记、经理苏圆圆

关于加快推动电氢协同发展的建议

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围绕电氢协同关键技术开展联合创新,重点突破高效电解水制氢、多电解槽优化控制、轻量化长寿命储氢、氢氨掺烧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制定电力行业对电氢协同应用场景的技术要求,建立科学、统一的电氢协同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推动绿氢在高速氢能重卡、城市氢能公交、物流氢能冷链车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统筹规划建设加氢站,在全国主干道沿线形成“氢走廊”,开展工业领域绿氢规模化替代,推进绿氢耦合化工生产、石油炼化绿氢催化、钢铁冶炼绿氢替代等推广应用,积极推进长时氢储能、燃气电厂掺氢、燃煤电厂掺氨等试点。此外,进一步健全电氢产业支持政策,加大电氢协同项目落地支持力度,完善绿氢及其衍生品认证标准,建立绿氢认证与碳市场衔接机制,制定电氢协同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品种,将电氢协同的灵活调节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

关于西北清洁能源送电入黔项目直流换流站落地铜仁的建议

推动青海、新疆等西北富余清洁能源送电贵州,有力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保障贵州中长期电力需求和“西电东送”战略可持续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集团吉林能投白山分公司设备部主任李文辉

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平台促低碳转型

建设绿色氢基能源平台应面向能源、化工、航运、航空等领域低碳转型需求,全力打造绿氨、绿醇、绿航油三条产品线,实现滚动开发,逐步提升全链条能力。同时,结合资源、市场和政策条件,依托国家宏观调控应用氢基绿色能源的帮扶政策,与各区域能源建设需求合作,布局“三北”线、“长江”线、“海岸”线,塑造开发格局,推动绿色消费,形成应用产业链条。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

加快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

首先,加强绿氢及其衍生物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李东林认为,要做好在绿氢大规模、远距离、长时间运输上的顶层规划,通过增加远距离氢气输送管道、重载铁路液氢液氨液醇运输专线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绿氢生产—消纳空间错位问题,并建立合理的管输费用定价机制。

其次,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比如出台全国性政策包,给予绿氢企业电价、税收优惠及风光指标配备支持,加大鼓励绿氢在高能耗行业的应用。

最后,落实绿氢碳交易措施,提升绿氢环境价值。李东林建议,可以通过确立全国统一的绿氢认证标准和核算方法,推动国际互认。同时,建立绿氢项目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创新市场联动模式,如允许用碳资产抵扣绿电消纳责任权重。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为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议

一是建议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及跨省跨区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快推进已规划特高压建设,并适度超前规划和启动新的通道建设,以我国当前国力、财力、基建能力,足以支撑每年10条以上特高压同时开建。其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只能提前、不能滞后,即使建成后出现短时间“闲置”或利用率不高,也好过风光大基地苦等外送通道,因此超前建设是必要且利大于弊的。同时,要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提升电网互济能力,充分利用邻近省区调节能力,有效提高消纳。

二是建议大力支持“源网荷储”项目发展,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示范项目的投资建设。通过打造智能微网,实现局部区域内的能源优化配置和供需平衡,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与负荷资源,参与电网调峰和需求响应,增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分布式项目的整体消纳和经济性,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建议加快打造我国综合储能体系,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项目建设,加快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储能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储能系统。继续推动煤电灵活性改造,提升传统能源调节能力。

四是建议用AI为新型电力系统赋能。通过AI算法对电网运行进行全面优化和智能调度,覆盖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跨领域合作与创新,推动AI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铮铮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两会声音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