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氢能氢能综合利用氢储能报道正文

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加快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

2025-03-11 09:49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绿电制氢中车株洲所两会人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电制氢能较好地解决新能源波动性问题及外送能力不足问题,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跨季节储能和远距离输送,有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李东林代表带来了关于加快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等建议,为我国绿电制氢产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00122.jpg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摄

绿电制氢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全球倡导能源转型、我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零碳二次能源,凭借清洁、高效等显著优势,成为我国落实“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氢能定位为前沿新兴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也发布相关指导目录,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2025年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涉及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

“我国绿电制氢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李东林表示,绿电制氢,作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技术,既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又能解决能源存储和输送难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我国绿氢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至2000万吨,占全球绿氢产量的30%以上。

同时,李东林也表示,尽管国家政策持续加大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但目前绿电制氢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自然资源方面,“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但绿氢消纳能力不足,而东部地区则缺氢少氢,跨区域运输难题亟待解决;在经济性方面,绿电制氢成本过高,是灰氢的2到3倍,且氢气运输存储成本高昂,制约了绿电制氢的推广。此外,绿电制氢的认证体系、市场机制和应用生态也存在不匹配,使得绿氢环境价值难以变现,应用场景狭窄。

多措并举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

如何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加快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对此,李东林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加强绿氢及其衍生物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李东林认为,要做好在绿氢大规模、远距离、长时间运输上的顶层规划,通过增加远距离氢气输送管道、重载铁路液氢液氨液醇运输专线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绿氢生产-消纳空间错位问题,并建立合理的管输费用定价机制。

其次,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比如出台全国性政策包,给予绿氢企业电价、税收优惠及风光指标配备支持,加大鼓励绿氢在高能耗行业的应用。

“通过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提高设备国产化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比如增加全国性的氢能实验室、创新中心等。”李东林表示。

最后,落实绿氢碳交易措施,提升绿氢环境价值。李东林建议,可以通过确立全国统一的绿氢认证标准和核算方法,推动国际互认。同时,建立绿氢项目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创新市场联动模式,如允许用碳资产抵扣绿电消纳责任权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电制氢查看更多>中车株洲所查看更多>两会人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