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
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
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
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
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电池应用的新蓝海。部分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全球船舶电动化率有望在2025年达到20%。
同时,截至去年9月的数据显示,中国船企承接了全球超过70%的绿色船舶订单,这预示着电动船舶市场规模正在加速扩张,为动力电池及相关系统供应商带来了可观的机遇。
在电动船舶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满足基础的运行规范,包括确保安全性、适应海洋环境的高温性能、足够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满足短时功率需求的放电能力。
在此背景下,采用磷酸铁锂化学体系并主打大容量的电池产品成为了市场主流。同时,为了减轻船舶运营商,尤其是早期采用者的初始投资压力,“换电结合储能”的运营模式因其经济性而一度更为流行。
然而,随着电动船舶的应用逐步从内河、港口的小吨位船只向更大吨位的商业运输船舶拓展,单一满足基础需求的电池方案已显不足,市场对于电池性能的差异化需求随之显著提升,为快充等新技术的应用打开了空间。
反映这一转变的是,快充性能近来已成为船舶电池领域一个新的竞争焦点。
如中创新航在今年3月发布了其最新的船用电池产品矩阵,涵盖了能量型(320Ah)和功率型(230Ah)长寿命电芯,并特别推出了一款163Ah的2C快充电芯。
据介绍,这款型号为L173F163的2C快充电芯采用了低膨胀石墨技术和高动力学电解液,能够在实现持续2C、峰值4C的高倍率充放电的同时,保证长循环寿命。基于该电芯开发的2C快充电池系统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此外,锂业巨头江西赣锋锂电与智能装备企业福建星云股份近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固态电池技术、智能检测设备、储能系统及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船舶等领域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星云股份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其首套船用集中式超级充电系统。这些动向清晰地表明,随着船舶电动化的深入,行业参与者正积极寻求通过快充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推动船舶电池技术进步的不仅限于充电速度的提升,还包括跨界协同与技术迁移的加速。在船舶电池市场崭露头角的,不仅有传统的船用设备商,还有已在重卡、工程机械或储能领域深耕多年的动力电池企业。
这些企业凭借其在大容量电芯研发和生产上的经验,具备向船舶领域渗透的先发优势。将大容量电芯应用于储能、商用车、船舶等多个场景,正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消化新增产能的热门策略。
例如,中创新航利用其320Ah电芯打造了步入式箱式电源系统,该系统采用标准20尺集装箱设计,实现了模块化部署,并配备了兆瓦级的动态策略管理,旨在满足远洋货轮、港口作业船、豪华游艇等多样化需求。
瑞浦兰钧也正将其在储能和商用车电池领域的积累拓展至船舶市场,已确定为上海一个大型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供应大容量电芯。
鹏辉能源则针对重卡与船舶开发了共用换电方案,强调模块化设计的优势,其采用的LSE堆叠无框集成技术据称能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并减轻电池包重量。
与此同时,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尤其是聚合物基半固态电池,也开始在船舶领域寻找应用机会。这类技术目前呈现出在大容量电芯上率先实现产业化的特点。
广东卫蓝近期投产了其6GWh大容量半固态电芯产线,并表示希望将市场拓展至电动船舶领域。
聚合物固态电池企业东驰能源则已与科瑞能源、上海易航达成合作,计划在混合动力新能源船舶中推广其固态电池产品。
湖南久森新能源发布了名为“海纳”的618Ah大容量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目标应用场景同时覆盖储能和船舶。
然而,对于固态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前景,业内也存在不同看法。
有观点认为,相较于对安全性要求极为严苛的军工等领域,船舶应用场景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可能使得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船舶领域的吸引力打折扣,其商业化进程或许不如预期般迅速。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演变,船舶电动化正从基础的“有电可用”迈向追求更高效率、更快补能的新阶段,而快充技术、跨领域的技术协同以及新材料的探索正共同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道氏技术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通常在200—300Wh/kg左右,固态电池理论上的能量密度可达400—600Wh/kg,甚至更高,能够显著提高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具体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取决于客户的工艺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动船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超千亿元的锂电应用新蓝海正在向行业招手。近期,不断有电动船舶新建、下水的消息。3月15日,国内首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屿见77”在福建下水,该船也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纯电海上客船。该船采用纯电池动力系统,预计年内投
作者:叶石丰1,洪朝锋2,綦晓2,吴伟雄2,谭子健1,周奇1,张兆阳1单位: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2.暨南大学能源电力研究中心引用:叶石丰,洪朝锋,綦晓,等.基于EEMD-GRU-NN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预测方法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380-38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1本文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2日,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25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举行。期间,由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和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锂电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产业园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实施。
下一个“低空经济”出现?“深海科技”已被提升至与“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并列的战略高度,这一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央定调与政策推动下,深海科技产业链也走向完善,而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逐步成为深海装备的核心能源选择。今年,深海科技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2日,龙蟠科技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龙蟠科技通过新收购的电池拆解公司山东美多,可从废旧电池中提炼出碳酸锂、磷酸铁、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等产品,均可直接在龙蟠科技体内的子公司常州锂源、三金锂电进行直接使用,从而达到内部的产销协同。同时龙蟠科技可以通过短流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欧洲储能峰会上,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KevinShang和AnnaDarmani接受了行业媒体采访,深入剖析了欧洲电池行业市场格局。FreyrBattery公司计划在挪威莫伊拉纳建设电池生产工厂他们探讨了电池供应链持续变化以及欧洲客户对储能电池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日益严格的要求。讨论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00.84亿人民币增至约103.05亿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3月29日,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汽车分会2025年年会暨飞行汽车标准研讨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会上发布行业白皮书,并进行飞行汽车团体标准体系研讨,北京亦庄将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打造“低空制造示范区”。研讨会现场。以会引智主题演讲+白皮书发布+标准研讨飞行汽车作为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飞行汽车定点项目,公司提供的高压动力电池采用了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是飞行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为飞行汽车提供充足、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客户充分分析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能力等诸方综合因素,决定选择公司作为其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中创新航四川成都项目二期开工,同时项目现场也作为成都经开区“立园满园”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地。据了解,2021年,中创新航落地成都经开区,一期建设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此次破土动工的中创新
3月27日,精控能源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政府、股东及权威媒体等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全面展现精控能源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引发行业对新能源技术革新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探讨。总部启航:打造智慧能源战略新支点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款产品基于潍柴对商用车行业的深刻理解进行专项设计开发,采用刀片电池技术,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优异的快充能力、高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可满足不同运距、不同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国轩高科将于5月17日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kg。
从2020年的不到70GWh到2024年的676GWh宁德时代以5年近10倍的产能跃迁缔造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规模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均每秒一颗电芯的极限速度是工业4.0与AI碰撞出的十亿分之一电芯单体安全失效率是13大全资电池生产基地编织成辐射全球的智造网络3大灯塔,照亮锂电未来福建宁德基地诞生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信宇人自愿披露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新能源材料及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书,双方以联合研究中心为依托,围绕新能源材料及装备领域,拟开展固态电池关键装备及关键材料技术、涂布模头流道模拟与材料技术等课题的研究,具体课题以双方实际研究为准。在本协议的有效期内,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电动船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超千亿元的锂电应用新蓝海正在向行业招手。近期,不断有电动船舶新建、下水的消息。3月15日,国内首艘纯电海上旅游客船“屿见77”在福建下水,该船也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纯电海上客船。该船采用纯电池动力系统,预计年内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豪森智能披露2025年3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提到,在新产品上,介绍了公司持续开发的新产品如新增电控产线、布局轴向电机及固态电池等新的技术方向、将扁线电机装备业务拓展至工业电机、低空、人形机器人等新的行业赛道,以及发展人形机器人新的业务。在固态电池领域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山东海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提到,公司正在开展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改性及在Li/LiFePO4固态电池中的应用试验,开发高离子导电率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技术和改性方法,解决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提高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研发固态电池生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