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
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迭代和企业的优胜劣汰。
TOP1 固态电池
2025年,固态电池技术将从半固态逐步向全固态演进,2025年有望实现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的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39亿元,并有望实现兆瓦级应用。
其中,卫蓝新能源表示,2025-2030年将是半固态电池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凭借其较强的技术优势,以及与多家整车厂的合作,有望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并计划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清陶能源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和第二代固态电池(液体含量<5%)都将在2025年在多款车型上实现批量搭载;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正在验证中,预计2027年量产装车。
此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赣锋锂电等多家企业也都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的中试研发或小规模生产。
TOP2 硅碳负极
硅碳负极作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快充性能,逐渐成为电池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远超传统石墨材料的372mAh/g。
此前受困于成本和生产规模限制,硅碳负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电动工具锂电池和民用无人机等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领域。2025年,多家车企的新能源高端车型将应用含硅负极技术,在高端乘用车领域,特斯拉、宝马等车企的大圆柱电池已明确使用硅碳负极。
其中,贝特瑞作为硅基负极材料龙头,其硅基负极产能达到0.6万吨/年,宁波4万吨硅基产能基地建设中,印尼二期8万吨项目于2025年3月投产,摩洛哥6万吨项目规划中。
杉杉股份:硅氧负极批量供应海外客户,宁波4万吨一体化产能基地一期已投试产。
此外,璞泰来的硅碳负极也已经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安徽芜湖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
TOP3 高压密磷酸铁锂
所谓高压密磷酸铁锂(LFP)是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方,使LFP电池的压实密度从传统的2.4-2.55 g/cm³提升至2.6 g/cm³以上。通过提升电池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高压密技术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需求方面,2025年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预计占据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的半壁江山。比亚迪也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倍率较一代刀片电池提升。
在供应方面,2025年,高压密LFP市场预计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价格和加工费将显著优于常规铁锂产品。
其中,富临精工的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已大规模出货,主要供应宁德时代,年供应量近14万吨。
湖南裕能的CN-5系列和YN-9系列已逐步放量,第四代磷酸铁锂产品YN-13系列已通过重要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德方纳米的动力型高压密新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龙蟠科技推出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粉体压实密度2.62g/cm³。
万润新能的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在2025年实现批量销售。
TOP4 磷酸锰铁锂
磷酸锰铁锂(LMFP)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兼具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优势。相较于磷酸铁锂(LFP),LMFP将电压从3.4V提升至4.1V,能量密度更高,且成本介于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之间。据相关专家预测,未来5到10年,新型“磷酸锰铁锂”电池已成电动汽车的最优选择之一。
2025年,磷酸锰铁锂的应用市场将进一步打开,出货量显著提升。特斯拉、奇瑞等车企已开始在部分中端车型中应用LMFP,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超2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100亿元。
其中,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方纳米等企业在LMFP领域布局较早,已实现量产或规划大规模产能。据悉,容百科技旗下的斯科兰德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企业,目前其第二代磷酸锰铁锂产品已完成论证与一阶段定型,单吨瓦时成本较磷酸铁锂低10%,获得了客户充分认可,完成批量稳产验证后,预计2025年将完成产线改造,实现批量生产与交付。
TOP5 超高镍材料
超高镍材料(如NCM9系、NCA9系等)是指镍含量达到90%及以上的三元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钴含量等优势,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和低空飞行器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产量预计将增长至7万吨。
然而由于超高镍材料的产业化难度较大,对生产工艺和材料体系要求极高。目前,全球仅有少数企业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在国际上,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等一直在积极推进超高镍电池的量产。
在国内,容百科技在高镍领域已经形成技术壁垒和产业优势。其9系超高镍单晶正极产品的全电池测试1/3C容量已经达220mAh/g,经过产品快速迭代,可匹配不同客户的需求,部分客户已实现量产供应。2024年,其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达到2.7万吨,占比提升至23%。2025年,容百科技的二期4万吨高镍产线也实现试生产。
此外,当升科技、华友钴业、振华新材、格林美等在超高镍材料领域也已经实现对电池企业的出货。2025年下半年,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超高镍材料有望在高性能动力电池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TOP6 无极耳大圆柱
无极耳(全极耳)电池取消了传统电池上的极耳,通过将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直接与电池壳体或盖板连接,显著降低了电池内阻,提高了充放电峰值功率,并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无极耳大圆柱电池的需求显著增加。预计2025年全球大圆柱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44.2GWh至235GWh。无极耳大圆柱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其中,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新电池制造厂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后续将逐渐推进4680电池排产。2025年3月,亿纬锂能也发布了其18650 30PL与21700 50PL两款全极耳圆柱电池新品。2025年,宝马即将量产装车大圆柱电池。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大圆柱会成为中高端乘用车的主流方向。
此外,鹏辉能源、比克电池、睿恩新能源也已经成为国内无极耳大圆柱电池的主要量产企业。其中,睿恩新能源2025年将实现“国产高倍率、高比能无极耳大圆柱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14-16GWh产能。
TOP7 兆瓦超充
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最大充电功率为1兆瓦,电池最高充电倍率达10C,最大充电电流为1000安。之后4月分,华为也发布了兆瓦超充解决方案。该方案可稳定输出2400安电流,补能效率是传统方案的4倍,可实现“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
兆瓦级的充电技术,正在成为乘用车、重卡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的内卷“战场”。
目前,比亚迪已经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此前,岚图汽车超充站的超快充桩峰值功率达到1000kW,峰值电流1000A,最大电压1000V。国家电网则采用Ultra Chaoji标准的国网兆瓦功率超级充电站已在全国多地落地。
TOP8 盐湖提锂
2025年,碳酸锂供给增加趋势明确,下游需求趋于稳定,锂价继续下跌。因此与锂辉石、锂云母等锂资源相比,盐湖提锂成本相对低廉,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尤其是吸附法和膜法相关盐湖提锂技术的改进,这种耦合工艺能够在高镁锂比的盐湖中实现高效提锂,目前已经逐渐成为青海盐湖提锂的主流工艺。
其中,盐湖股份目前在察尔汗盐湖拥有4万吨锂盐产能,并计划新建4万吨锂盐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藏格矿业旗下藏格锂业采用吸附法提锂工艺,成功从超低浓度卤水中提锂。
青海锂业应用离子选择迁移法技术,解决了结晶、选择效率和质量波动等问题,东台吉乃尔盐湖区域的青海锂业预计2025年碳酸锂产量维持在1.2万吨。
2025年下半年,盐湖提锂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整合,有可能将成为碳酸锂供需格局的最新变量。
TOP9 新型钠电池
2025年,新型钠电池的量产将形成对锂电池的潜在挑战,钠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并实现量产出货。宁德时代的“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175Wh/kg。钠电池循环寿命有望突破5000次大关,NFPP电芯循环寿命有望突破1万次。
其中,宁德时代的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年6月正式量产,与一汽解放合作落地。
中科海纳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近日其发布的新一代钠电池新产品能量密度已突破165Wh/kg。
海辰储能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计划2025年四季度实现GWh量产。
比亚迪也披露200Ah大容量钠电池,在安全性及-30℃低温性能方面已超越磷酸铁锂,其钠电池储能系统已陆续向储能市场导入。
此外,超威电池、星恒电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也纷纷推出钠离子电池。2025年钠电池量产成本降至0.5元/Wh,钠电电芯BOM成本有望在2-3年后降至0.20元/Wh左右。钠电池在长时储能、乘用车混动、分布式储能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步扩大。
TOP 10 零自燃的锂电安全系统
最后一项是“零自燃的锂电安全系统”。2025年4月15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明确要求动力电池在热失控后必须保证2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并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和300次快充循环后的安全验证。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推动锂电安全系统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防御”转变,也必将推动锂电池安全体系的全面迭代。
从技术层面主要包括:多层级安全防护体系、多级灭火方案将成为行业标配;电池管理系统也将升级为双向主动均衡算法;与此同时对于电池的智能监控与管理也将得到加强,通过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功能,实现对电池状态、使用场景的监控,以及突发事故的及时应对。
而在材料与技术方面,新型锂盐和导电剂的应用将进一步优化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固态电解质的应用,也将避免电解液泄漏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此外,据了解,这次新国标的起草单位包括多家动力电池企业、车企以及检测、测试机构。比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欣旺达、蜂巢能源这些电池厂以及极氪、小米、一汽、小鹏、宝马、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等整车厂。
同时有7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能够做到电池单体热失控后,不发生热扩散导致整个电池系统起火和爆炸。新国标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技术实力不足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则广东华电汕尾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锂电池#x2B;钠电池混合储能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合计采购规模为200MW/400MWh。其中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系统195MW/390MWh;钠离子电池,低压组串式储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消息,广州车展奇瑞猎风概念车首发,搭载800V全固态电池。据了解,搭载的固态电池为鲲鹏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6分钟快充可续航1000公里,零下30度续航可达1500公里。据奇瑞官方消息,2026年装车,2027年大规模上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业务布局情况。在半固态电解质膜方面,半固态电池生产仍需要采用湿法+涂覆的工艺,但工艺参数要求和技术难度更高,公司已有相应的技术和产能储备。公司产品在340Wh/kg高硅碳体系、400Wh/kg锂金属体系中,Ah级别电芯1C充电倍率循环已达到约500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7月10日-12日,金时科技亮相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电力储能技术与应用装备展览会(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E10展位),展示其核心技术成果与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能源低碳转型。核心技术: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金时科技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恩捷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5.00万元-10,73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20.00万元-10,79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元/股-0.11元/股,整体业绩预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凌晨,徐矿新能源公司江苏丰县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项目位于江苏丰县丰邑大道东侧,装机规模为50MW/1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项目共包含12套储能系统,并配套建设110KV升压站,每套储能系统作为一个运行单元,各配备1台PCS一体机及2台电池舱,通过35KV集电线路汇
近日,由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EPC总承包的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大型储能项目,正式宣告成功并网运行。此项目为全国已并网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商业储能项目,项目建设规模达88MW/163.68MWh,犹如在株冶有色的厂区内,悄然布下了一座由22套高效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2则广东华电汕尾大容量高安全的半固态锂电池#x2B;钠电池混合储能招标公告,该项目位于广东汕尾陆丰市。合计采购规模为200MW/400MWh。其中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系统195MW/390MWh;钠离子电池,低压组串式储
近日,远大玻纤公司总投资111.4万元的500KW/1165KWh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企业在智慧能源管理与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该项目由5套100kW/233kWh高性能户外储能一体机组成,采用行业领先的A品磷酸铁锂电芯,并应用高效液冷温控技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项目核心由一套智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山东省能源局公示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名单。其中,共分为五大类96个项目,包括81个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2个压缩空气储能调峰项目、1个液流电池储能调峰项目、7个调频储能项目、5个其他新型储能调峰,储能规模合计18.6292GW。原文如下:关于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铁科技披露欣界固态电池的电芯容量为1-55Ah,电芯能量密度为450-55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1000-1300Wh/L,放电倍率为4C-10C,温度范围为-40-80℃,循环次数为800-1000次。欣界产品目前主要运用于三个下游方向:eVTOL、机器人以及3C产品,量产后有望进入如动力电池市场
新型储能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电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鹏程无限自成立以来,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7-8月,鹏程无限计划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举办“储能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主要为46系列大圆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6日,远东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处在小试样品开发阶段;半固态电池相关产品已完成开发,正式启动市场推广工作。未来,远东电池将针对关键领域布局全极耳21700,以及4680、4695大圆柱电池,搭配固态电池体系,满足客户对高倍率、高比能、长续航电池的需求。
2025年年初,高盛集团(GoldmanSachs)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电池储能系统(BESS)正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核心增长点。报告数据显示,BESS市场份额已从五年前的5%上升到2024年的25%,到2030年预计将累计装机3.2TWh,是市场此前预期(300GWh)的10倍,年复合增速达到70%。高盛判断,储能行业将走向更强的
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先手棋”是宝贵优势,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面自主与固态电池的制高点争夺,仍是漫漫长路。2025年,人形机器人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从春晚舞台开始,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也让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科幻感十足的名词,第一次大规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消息,先导智能成功向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企业交付了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包括复合转印设备与高速叠片设备。目前,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已进入欧美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此外,据6月20日先导智能公告,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
产业界对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参与热情高涨,称其已进入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然而,现实似乎更为复杂。一项即将成熟的电池技术,其上下游关键材料理应出现更明确的突破与工程化信号,但为何在新一代集流体领域,我们看到的却是路径分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景象?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温差”,或许揭示了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