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创新电源”相关结果7898
      构建源网荷储数智化新生态——2024年首届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前天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会上隆重举办了“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启动仪式。...王卫华从电源、电网、储能、充电桩、虚拟电厂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源网荷储充一体化与虚拟电厂在泰达的实践,泰达电力致力于建设一个安全、绿色、弹性、智能的一个电网,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挖掘新的商业主体和商业模式,给用户的红利和市场政策将是主导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精彩纷呈!中国能建举办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储能新产品发布会

      来源:中储科技前天

      袁国辉教授发表了题为《电化学电源产业的发展及未来》的主题报告,回顾了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铅酸、镍氢、燃料电池、超级电容、锂离子等作为动力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实践,分析了电力储能给锂离子电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研发平台建设、一体化方案策划、核心产品研制、示范项目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努力取得更大成果,充分发挥出中国能建全产业链优势,抓住协同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内部协同,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的示范应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前天

      参加工作13年来,田野主要从事电网设备状态监测、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近3年牵头或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0项。...田野带着团队创新研发导线型故障在线监测装置与系统,通过在配电线路上安装传感装置,精准监测放电性缺陷引发的电压、电流行波及空间辐射电场相关数据。

      来源:国家电网报前天

      创新开展大水电灵活外送、西南跨区丰枯互济等市场化交易,促进了西南清洁能源电量消纳,实现了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配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交易七部市场交易处处长杨洋说。...截至2023年年底,西南电网调度口径电源总装机容量为1.58亿千瓦,其中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的占比大致为7∶2∶1。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9

      近年来,甘肃新能源电源和储能大规模并网,时间紧、任务重,重任再次落到韩自奋肩上。...结合多年的新能源调度管理经验,他创新提出新能源(储能)并网验收机制,制订新能源调度属地化管理办法,组织开发新能源(储能)并网平台,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大幅缩短并网条件确认时间。

      现货机遇下的售电公司变革

      来源:重庆玖奇科技有限公司2024-05-28

      售电公司参与电量互保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供电可靠性和经营稳定性,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业务创新,从而推动售电公司的长远发展。...3、优化电源组合售电公司可以通过优化电源组合,利用不同类型电源的成本和出力特点获取利润空间。如可以增加清洁能源电源的占比,利用其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取价差收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27

      汪振宇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充分发挥调峰气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器”和“稳定器

      来源: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05-27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稳妥有序、安全降碳。...进一步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支持“先立后改”清洁高效支撑性电源项目建设。坚决禁止新建燃煤自备电厂和燃煤供热锅炉,依法推进燃煤自备电厂关停或转公用。

      来源:重庆市经信委2024-05-24

      v2g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支持电网企业联合车企等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融合创新平台,开展跨行业联合创新与技术研发,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充储泊配一体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一体站等试点示范,促进分布式电源

      来源:烟台发布2024-05-24

      实现省内分布式燃机零的突破;加快推进总投资近250亿元的国能蓬莱二期2台100万千瓦机组、中兴电力蓬莱2台100万千瓦机组、华电龙口第二台66万千瓦机组、华能烟台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动力中心等一批大型支撑电源和背压热源项目建设

      海岛微电网+储能的双向奔赴:如何为火爆的海岛游提供稳定电能保障?

      来源:珠海科创储能2024-05-24

      微电网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利用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可进行调节,来满足负荷需求。...科创助力海岛实现“用电自由” 科创储能,诞生于百岛之市的珠海,发挥地理优势,深入分析海岛的用能需求,创新推出科创“海岛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支持光伏接入、柴发接入,可构建离网型/并网型海岛微电网,配置自研的储能系统

      对话 | 金风科技曹志刚:抓住“战略机遇期”,提升风电新质生产力

      来源:《风能》2024-05-24

      以前,电网的调节节奏是“源随荷动”,电源会随着负荷去做调节和控制。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则需要“源荷互动”,这就需要新的技术突破,乃至管理机制的突破。...风电发展正在面临全新的市场局面,这需要全行业实现更广泛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思维创新。“居安思危”是任何一家企业的警世恒言,金风科技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固然可喜,但我们依然对行业发展保持敬畏之心。

      来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4-05-24

      v2g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支持电网企业联合车企等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融合创新平台,开展跨行业联合创新与技术研发,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关于支持车网互动良性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一体站等试点示范,促进分布式电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24

      截至今年4月底,杭州电网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25万千瓦,同比增长42.5%,占本地电源总容量的66.6%。杭州供电公司运用数字化手段充分挖掘清洁能源发电潜力,确保绿电全量接入、全额消纳。...该公司依托杭州能源大数据中心测算结果,精准引导、配置光伏发电项目在用能较多的重点区域落地;建设风光水储全要素一体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创新研发水光储联合优化调度平台,实现从末端光伏设备到500千伏变电站的全链路数字化溯源

      深圳市同富康水田工业园区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

      来源:欣旺达储能2024-05-23

      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将积极推动微电网建设,合理化配比源荷储容量,加快分布式电源、储能、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提升新能源就地并网消纳能力,支持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来源: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4-05-23

      下一步,重庆市将足额落实2024年外购电协议额度和通道资源,积极争取计划外四川水电和三峡增发电,推动疆电、川电、藏电、陕电等优质低价电源入渝,提高绿电占比,以保障重庆市电力安全稳定运行,降低用电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来源:平湖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05-2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平湖市发展和改革局近日发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其中提到,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支持可调负荷资源、储能、分布式电源等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共富工坊高标准推进,佳莓科技有限公司共富工坊获评全国年度百个两新党建创新案例,中国服装城红羽电商直播共富工坊获评首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2.“扩中”“提低”行动深入实施。

      来源:人民网2024-05-22

      2022年底这里建成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通过日间储电、夜间放电运行模式实现光伏发电量100%消纳,成为北京市首个智能微网近零碳社区,为未来全市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及消纳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城市绿心打造“零碳”运营园区在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大屏上显示着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碳排放结构分析、运行效果评估、新能源发电数据分析等信息。

      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之路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4-05-22

      顺应国家宏观战略的浪潮,各地政策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以预见,“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未来几年在全国范围内会遍地生花,因为它不仅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更是构筑绿色、智能、高效能源体系的密钥。...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两项重磅文件,均提到了创新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推动项目规划建设实施、运行调节和管理一体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5-21

      通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做好绿电高频消纳、供给充裕的加法,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做好高效用能、降低成本的减法,通过绿证绿电等市场机制做好新能源增效、出口产业赋能的乘法,通过探索创新碳市场做好控制转型成本、低碳发展的除法...为有效应对供需不平衡、权责不匹配、网源不协同等问题,需尽快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公平疏导各类建设运营成本,推动分布式电源就近就地消纳。一是完善分布

      相关搜索